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

bookmark

隨着姜維率鄉民依附漢軍以後,當即便書信一封送往冀城,主薄尹賞、功曹樑緒皆是其好友,在漢軍兵臨城下之際,獻城歸降。

隨之,劉備再度以二人有獻城之功,又以尹賞爲天水郡守,樑緒等爲主薄官吏,而依附的姜維由於年紀輕輕但卻武藝超羣,頗懂用兵之道,也敕封爲虎賁中郎將,留於中軍以待聽用。

至此,長達約半月左右功夫,隴右三郡平定。

計議已定。

漢帝劉備分遣驃騎將軍馬超率五千西涼騎士繼續沿西憑藉着自身威望征伐各郡且交好羌民之心,隨之則親率四萬主力步騎東進。

一路連克馬氏、涇陽等城,跨越了涇水已北,直逼安定重鎮臨涇。

此次北伐,劉備所處環境便遠遠強於原史上的諸葛亮初次北伐。

諸葛亮北伐期間,老一輩文武諸人幾乎都折損殆盡,諸如對涼州有着無與倫比優勢的馬孟起病逝,導致三郡響應以後反而還需要耗費精力對隴山以西之地進行穩固且還要繼續費心前去攻略隴西、河西之地。

哪像現在,劉備只需派遣馬超便足以解決河西后顧之憂!

也正是因爲受制於此,原史上諸葛亮無法立即率主力東進,只得無奈派遣偏軍屯駐咽喉要地街亭抵禦大舉來襲的魏軍。

最關鍵的一點,此次北伐劉備是蜀漢全據荊益二州且休養生息數載,早已精兵糧足,戰甲齊備,率巔峰文武陣容全力北伐。

可原史上的諸葛亮北伐,卻是以損失慘重、叛亂四起的一州淳弱之力北伐。

兩者間所處局勢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

而就在此時,行至臨涇城下,漢軍也遭受到了嚴厲的抵擋。

自三郡響應,馬遵等太守便率舊部匯聚前往歸附了郭淮,而考慮到漢軍勢大,郭淮亦是主動率衆後撤而屯駐於臨涇一線構造防線,以此抵禦敵衆。

臨涇乃是安定重鎮,若此城一旦突破,則關中已北防線將全線瓦解,漢軍可沿涇水直取長安,沿途將再無絲毫阻礙。

更甚者,若侵佔了馮翊郡,則可通過夏陽港徹底連接黃河兩岸。

屆時,漢軍再次分遣偏軍入晉,魏軍西部局勢危矣!

只不過。

郭淮早已構築了穩定的防線,漢軍雖攻城數日但卻無法拔之。

而此時也通過線報得知魏將張合已親率一萬餘衆西進前來與郭淮匯合。

得到此情況,劉備與諸謀臣商議一番,決議暫緩攻城,率衆後撤三十餘里與臨涇形成對峙之勢。

大帳中。

“文長,我軍如今無法短時間內攻克臨涇且敵將張合已率衆來援,現經朕與孝直的商議,你恐怕只有從北面的羌胡地區繞道渡河攻三晉之地了。”

“只是若無法攻克臨涇的話,那你勢必會孤軍奮戰,將未有援助的準備。”

“此等情況,你還可敢依令行事?”

一時,劉備老態的眼神望着魏延直直的說着。

聞言,魏延卻大笑不已,高聲道:“陛下,臣領命!”

既然號令已傳下,當天夜裡魏延便親挑精銳率萬餘衆趁夜而行,沿羌胡邊地襲行渡河而去。

三日過罷。

張合所部沿渭水西進,已至臨涇郊外。

但他卻並未入駐城內反而是屯兵臨涇西南部,與之形成遙相呼應之勢。

營間。

“孝直,張合此人曾跟隨曹賊廝殺多載,戰功不俗,亦有將才,此次由他統籌部衆作爲我大軍東進的攔路虎,這可如何是好?”

一席話落,一旁法正苦苦思索着,半響言之:“當今之計,恐怕只有與魏軍大戰一場擊潰敵方主力了。”

待他說罷,劉備立即明白了其意,遂回頭看向衆將高聲道:“諸位,現僞魏主將張合便屯於我軍對面,不知何人願自領先鋒率先衝陣擊潰敵軍呢?”

此話一落,早已年過七旬,滿頭白髮,鬍鬚皆白的黃忠也依舊精神抖擻的厲聲請戰着:“陛下,還請允我爲先鋒大將,末將必定爲大軍陣斬張合,爲東進之路掃出一條障礙。”

黃忠請戰頓時驚悚住了衆將。

原本此役,劉備考慮到黃忠已然年紀七旬,戰場上刀劍無眼,兇險難測,便打算讓其居家養老,只是架不住黃忠苦苦哀求才批准其隨軍。

現黃忠請戰,劉備頓時瞳孔一縮,連忙揮手阻止着:“漢升,這如何可行?你已是七旬的年紀,戰場上兇險無比,禍福難測,若你有何三長兩短,朕豈不是痛失一位愛將?”

“這堅決不行。”

此言一落,劉備面上擺着臉,一副堅決不行的神色。

但黃忠往往就是這犟脾氣,執意拱手請戰着:“陛下,此言差異,古時廉頗年過七旬尚能有報效趙國之心而食飯也,今忠與之年紀相仿,我大漢之師既是遭受了抵擋,我又豈能退縮?”

“還望陛下批准,讓末將上陣殺敵。”

最後一語,黃忠甚至眼中禽淚請求着。

“漢升別說了,您已年老,朕豈能眼睜睜看着你身負險地?”

劉備面露悲慼之色道。

這一刻,君臣二人都感動不已,臣子願爲江山社稷分憂,可主君卻以其性命安危着想。

從旁諸將,也逐漸受其感動。

半響後,趙雲上前拱手道:“漢升兄,您年歲已高,這一戰還是由雲來吧。”

說罷,他便不待黃忠反應,立即抱拳請戰着。

見狀,劉備連忙迴應着:“好!子龍勇冠三軍,其神勇世人皆知,此戰由你爲先鋒我軍必定能一舉擊潰敵衆。”

短短數語,先鋒主將之位開始確立。

眼見於此,黃忠頓時急了,連是厲聲請求着,但卻被劉備緊緊壓下了。

……

就在臨涇城下雙方陣勢呈劍拔弩張的趨勢時,鶥縣方向張飛也率衆寇虐四方,攪亂關中諸地。

而此刻,魏徵西將軍曹真也積極率軍備戰,整頓甲士,一面威懾張飛所部,一面集結待命,準備隨時援助張合、郭淮,徹底擊潰蜀軍。

魏軍現西線已全面採取了守勢,正等待機會。

再等待一個能夠反攻的時機。

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九十章 對峙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