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

bookmark

冬春交融,天地白茫茫的積雪已逐漸化去。

春三月間,連綿不斷的春雨如細筍般蓬勃噴涌,滋潤着華夏土地,給人一種春風如沐的感覺。

漢中郡。

郡府已改爲臨時行宮,此刻漢帝劉備正召見心腹法正、魏延等諸衆議事。

席間,劉備旬眼說着:“諸位,現既以積雪化凍,我軍北伐時機已至也!”

一語落的。

一旁法正徐徐說着:“陛下,既如此,發兵吧。”

“自初秋時節陛下便蒞臨漢中整頓兵馬軍械,現我軍早已是兵精糧足,當立即率衆出秦川取隴右、隴西,再取雍州,以收復漢室舊都。”

一時,他言辭鑿鑿,極爲振奮的給劉備提氣。

劉備卻問着:“卿等以爲,此次出兵我軍重心當放何處,取西涼數郡逐步蠶食關中之地,還是應當直接挺進關中尋求與僞魏大兵團的決戰?”

聞言,魏延面上自信且露出無畏之色,沉聲道:“陛下,臣請戰,臣願與陛下分兵而進,陛下親率主力行平坦大道之進取隴右數郡繼而兵臨長安,我則分兵萬餘人從險峻道路、崎嶇山谷而出,出其不意的威脅關中諸地。”

“如此一來,陛下於正,臣爲奇,定能起奇效。”

一番話落下,諸人都不約而同的思索着魏延這道策略是否可行。

片刻後,向朗一身儒服裝束,頭束髮而起,穿着極爲正式,隨即反駁着:“魏將軍之策,朗不太贊同。”

“爲何?”

瞧見有人反對,魏延頓時臉色一沉,面色不善的問着。

“我軍若論軍團實力,本就不及之軍力,雖說方今關君侯已於江夏一線吸引了約莫七萬餘衆的魏賊主力,但據線報而看,現如今駐軍長安的主將乃是曹真、張合。”

“張合自不必說,早已是成名已久的大將之才,但此人都只能屈居於曹真之下,諸君是否認爲曹真是靠裙帶、宗族關係上位?”

一番自問,向朗遂又輕笑着:“但依朗看,曹真確有數分能耐,曾經曹賊未死之時行軍征戰時常將其帶在身旁,悉心教導培養,並讓其與曹休分統虎豹騎。”

“而曹賊一向崇尚唯纔是舉,但卻稱曹真爲曹家千里駒也,由此可見對他的重視。”

“而當今曹真、張合二人又領三萬餘衆,可我軍集結了蜀中主力亦不過五萬餘衆的主力,若再分兵,正面戰場又豈能給到敵軍壓力?”

一番分析,向朗先行表述了自己的立場,那便是反對分兵,而應合兵一處奪涼州,徑直取關中尋求魏軍決戰。

而此刻,魏延卻面色嚴肅,高聲反駁着:“此言可笑爾!”

“打仗又如何能遵循常規呢?”

“我軍若全軍走平坦大道攻涼州,那豈不是給了魏軍充分的反應時間前去佈置各處要地的防禦,若如此,須一城一寨的攻伐,我軍何時可攻關中,完成興復漢室的偉業?”

說罷,他又沉聲道:“若能以我萬餘人分兵而動,則我可在關中諸地製造大幅度的動亂,讓魏軍不敢輕舉妄動而有效的前往對抗我軍主力。”

“如此,待正面主力大勝之際,我亦可趁機攻擊關中諸郡,與主力會師潼關如韓信故事。”

短短功夫,府中便形成了兩派意見,爭執不下。

見狀,劉備居於明堂上,笑容微笑,抖露着白鬚片刻,隨即從案桌上取了一封信箋示與衆人查閱。

“諸位以爲如何?”

半響後,眼瞧諸臣紛紛看罷,劉備笑問道。

隨即,一側的法正微微一笑,說着:“步步爲營,蠶食推進,待深結羌、氐之心後,便兵發關中與魏軍決戰而決定關中歸屬。”

“若勝,則我軍可得關中之地,繼而進取掃蕩中原,除逆賊,興漢室。”

“這果真不愧是出自丞相的大手筆,排兵佈陣、行軍用兵風格都極其符合丞相嚴謹律人、做事尋求謹慎的態度。”

這則信箋正是冬季時諸葛亮所著並遣人送至漢中的北伐用兵方略。

而這則方略亦是曾經原史上諸葛亮北伐的用兵計劃。

縱觀丞相五伐中原,幾乎大都是步步爲營推進。

第一次,以趙雲、鄧芝爲疑兵出斜谷,佯攻鶥吸引曹真主力前往,而本部主力卻徑直出祁山取隴右三郡。

這是步步爲營,逐步蠶食推進的典型。

第二次直攻陳倉,意圖切斷關中與西涼間的聯繫。

此次若是當真攻下了陳倉,恐怕後續涼州之地當不復魏所有。

第三次掃蕩武都,陰平二郡,將之納入治下,這也是爲攻取涼州做前哨基地。

第四次則堪稱北伐五次的最經典戰役了。

因爲,前三次雙方大都是相持階段,誰也奈何不了誰的趨勢。

但第四次卻是漢魏雙方主力於野外決戰而決定涼州歸屬,而此戰也由於曹真的病逝而導致魏軍野戰一敗塗地,大將張合戰死,軍士間被甲首三千餘級。

所謂司馬懿斬獲萬餘人純屬扯淡,世間哪有主力大敗了還能斬敵的道理?

局部小勝倒還差不多,斬獲萬餘很明顯就出自晉書的史官吹捧了。

畢竟,連高平陵政變都能將司馬懿描繪爲正面一方,洗一下軍事戰績豈不是很正常?

實際上,單純論軍事手腕,曹真強過司馬懿多矣!

而第五次北伐,由於有了野戰大捷的基礎,丞相才併爲如之前一般繼續步步爲營的推進,而是直接徵召了十餘萬衆齊發關中畢其功於一役,準備再度與魏軍關中決戰,決定關中歸屬。

由此可見,丞相的戰略幾乎都是以穩中求變,穩中求勝。

但穩本就是基礎,若連正面戰場都穩不住,在好的奇襲、分兵又有何用?

如此一看,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其實很高明,而且他也不似某些黑粉所說的那般固執,堅決不用子午谷奇襲,實際上他反而也在針對局勢的不同積極調整北伐方向。

五次北伐,從丞相的思路可否都是一致便可看出一二。

所謂子午谷奇襲的說法出自魏略,這似乎不像是魏延的主張,倒像是魏國一方故意爲之,爲了抹黑諸葛亮、擡高魏延而引起蜀漢內亂罷了。

魏延何等精明的統兵大將且鎮守漢中十餘載,子午谷幾乎是人盡皆知的道路,他豈會如此用險?

奇襲、用險不是送死。

而子午谷是一條棧道,又與陰平道不同,摩天嶺七百里荒無人煙且阻隔了涼州與蜀中間的道路。

奇襲陰平道確實可讓人防不勝防,畢竟七百里荒無人煙可不是人人都能率衆走出的,而子午谷雖然途中也艱險不已,但至少沒有陰平那般誇張。

沉吟一番,劉備不由相問着:“孝直,不知你對於北伐可有高見?”

聞言,法正輕笑,隨即說着:“陛下,臣以爲,丞相所提的北伐將略相當正確,我軍應貫徹實施,但文長將軍的分兵策略亦有數分道理。”

“只是,現在還不到分兵的時候。”

說完,法正定了定心神,繼續道:“三年前,關少將軍縱橫涼州時,曾與白馬諸羌都建立了良好的交情且關係匪淺,那白馬羌主楊駒甚至將愛女下嫁,後更是以贈兩千餘精銳羌內騎士給少將軍。”

“我軍此次北伐當以克復涼州爲主,兵懾關中爲輔,只要能盡收羌、氐之心,我軍大勢可成也!”

“再行爭奪關中,豈不事半功倍?”

“如此,我軍可分兵一支渡河入河東而掃蕩幷州,此舉豈不是比分兵寇虐關中更爲安全且更有勝算?”

“至少待我軍於涼州穩住局勢後再分兵便可兩路並進,若直接似文長將軍那般,風險性卻也極大,若我主力無法佔據優勢,則無法聯合響應,如此那萬餘衆將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短短片刻,法正徐徐的將諸葛亮之戰略與魏延的分兵策略給緊密的結合了起來。

分兵擾亂關中幹嘛?

先將涼州固定了,待兵發關中時,再行分兵一支前往渡河取幷州分散魏軍注意,不是更有效嗎?

這便是法正的北伐將略。

“妙,妙啊!”

“孝直此策,深得朕心。”

一語落的,劉備頓時拍案叫絕,興奮無比。

待北伐策略落定,劉備又聽從法正的謀劃,以車騎將軍張飛率衆出斜谷,佯攻鶥縣,吸引魏軍主力。

而隨後又遣馬超以五千西涼騎士沿羌道而進,先行掃蕩隴西之地。

最後,漢帝劉備親提大軍大舉出祁山,兵發隴右。

……

漢章武二年,春三月。

漢軍軍容齊整,於校場宣誓誓師北伐並漢帝劉備的親統。

漢軍一時聲勢浩大,威風一時無二。

隨着漢軍出祁山,兵發隴右以後,以天水,南安,安定西部爲首的三郡響應,棄魏投漢。各官吏皆高懸漢字大旗,以等待漢軍的驗收。

而此刻隨着三郡響應,魏國朝野震動。

世人都未料到,漢軍此次北伐聲勢竟空前強盛,三郡直接響應叛魏了。

局勢直直急轉直下!

而就在北伐戰役開始之際,江夏會戰亦從對峙上升到了激戰。

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十四章 收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四章 軍令狀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十七章 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