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

襄陽郡。

襄陽郊外以東的鹿耳山間。

此時,一處竹林幽寂處,數位身着儒袍的年輕人或者中年人正居於一團相互攀談着,面上也洋溢着絲絲笑意,交談甚歡。

其間,一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宛若一偏偏公子的青年先行笑道:“劉兄,近日以來的蜀中、涼州局勢您如何看?”

聞言,從旁一位年紀稍長、面色紅潤鄂下也留着一記鬍鬚,面上則是飽受滄桑年紀約莫五旬左右的中年男子不由回道:“此戰定然是漢軍取得大捷。”

“從目前所傳來的情報來看,關君侯之子關平娶了白馬羌王楊駒愛女,拉攏了涼州白馬羌一派之內的各部羌氐部族與軻比能、曹賊分庭抗禮。”

說到這些,他面上笑容越發欣慰之下也更加痛恨無比,說着:“去歲的江東鼠輩企圖趁關君侯主力北上伐曹賊於襄樊之際,易欲聯合曹賊席捲荊襄之地。”

“當時,我得知此則消息後大感意外,都已經以爲君侯若主力無法及時回返恐怕荊州將不復所有也,可臨危之間,關平卻站了出來以一支偏軍抗住了呂蒙的數萬主力圍攻江陵,爲君侯的回援以及求救漢中王爭取了極其寶貴的時間。”

“最後關平又親自策劃主導了反攻,逼迫孫權求和拿回了本就不屬於江東的湘東三郡,全據了荊襄之地。”

“此時,我以爲關平雖然年輕,可他後續也必然能在涼州打出決定性的優勢,再輔以張翼德、魏文長,馬孟起等諸將軍的共同合擊之下,覆滅徹裡吉諸部該不成問題。”

一言落罷,此人面上平靜而又自信的細細分析着時局。

由於交通的不便,從西涼傳達消息至荊襄之地並不容易,故而如今隴右、隴西的最新情況,他們諸人也無從得知!

“哈哈哈。”聞言,從旁其餘諸人都不由各自大笑着道:“看來劉兄果真不愧爲漢室宗親也,自從漢中王入蜀成勢以後,您便隨時隨地關注着天下戰局,對於漢軍的存亡也格外憂慮。”

想了想,先前那位青年男子卻忽然面露不解,不由詢問着:“劉兄,您既是身爲漢室宗親又一直心存興復漢室的偉業,現漢中王既有機會克復中原,剿除奸逆,您爲何不前往投之反而繼續歸隱山林間虛度光陰呢?”

此言一出,其餘諸人紛紛面露不解,想來也是同樣的疑慮。

由於數人都跟這稱爲“劉兄”的都是時常闊論天下局勢、情同意和,志趣相投的至交好友,他們對於他的志向自然也是知之甚詳,故而也有所一問!

一席話落,他不由面露一絲苦笑,沉默半響後才緩緩解釋着:“怎麼說呢,遲遲不出山,我也有一些私心吧。”

“漢中王此人志向不小,確有興復漢室之志,但若他當真匡扶大漢,也絕不會再讓位於當今天子協,勢必會一如數百載前的光武那般再創大漢輝煌。”

“但現在他已有諸葛孔明、法孝直等一衆大才輔助,若我前往蜀中歸附估計也並不會有太大的殊遇,我的存在亦是可有可無,無法身居高位而實現生平理想。”

“說到底,還是我太過注重功名利祿,私心過重了,以前所想若不能盡展一身所學,我寧願老死這鹿耳山林當中。”

話到最後,他不由自我評判着。

又沉吟了半響,他好似在追憶着什麼,隨即徐徐回憶道:“遙想曾經,董賊獨霸朝綱,恣意妄爲,夜宿皇宮,肆意欺凌天子,並且爲了鞏固他於中央的權欲還將我等皇室子弟發配各地。”

“細細想來,身居鹿耳山間歸隱山林至今已有三十餘載,而我現也即將步入五旬之高齡,可道爲一聲老朽。”

“可遙想十多年前,荊襄盛景是如此的繁榮,鹿耳山、水鏡山莊,魚梁洲,臥龍崗等各處隱居之所都到處潛藏着天下士人隱居,或提筆著作,或鑽研學問以及相互探討學術、兵法。”

“可隨着荊襄站端一開,各士子心懷遠大抱負的大都奔走四方,要麼效力於曹賊,要麼依附漢中王,或向東向南奔走江東、嶺南繼續隱居避難。”

“時至如今,荊襄之士人發跡之地卻早已落寞,發展亦是出現了斷層的跡象。”

一席席話,他不由一邊回憶着,另一面訴說着,感嘆着這十多年來自身所親眼見證的一切,荊襄自戰事一開以後便幾乎便從未再享有過和平,從盛到衰的景象也日益嚴重。

他現在不由面向從旁數位好友,吐露着心聲。

他經歷了荊襄的這總總戰亂變革,見識了亂世間的各種慘劇、經濟民生蕭條,百姓流離失所,原本富饒的襄陽四周田間阡陌縱橫,現在卻早已淪爲了無人區,無人耕種的局面。

畢竟,襄陽城由於之前受曹操所控制,爲抵禦孫劉聯軍的合擊,此城以及周遭之民衆都已遷徙於北部安置,將之打造成了軍事區。

從去歲荊州軍收復襄陽與曹軍隔漢水對峙以後,才逐漸開始遷徙南郡南部的民衆充實四周。

時至今日,經過大半年的發展,襄陽才漸漸的恢復了一絲生氣,但若想回到十多年前的盛景,卻不知還需要多久的時日?

遙見着如今他的這幅神色,從旁的那位青年好似與之交情匪淺,頗爲了解其性格般,遂不由笑着道:“劉兄,您平日裡並未做如此神態表露,而如今卻一反常態的追憶過往,難道……?”

“您也準備出山了?”

此言一落,其餘數人也紛紛側首望着他。

見狀,他沉默片刻,不由鄭重地點了點頭。

半響後,他面色嚴肅,鄭重的邀請着諸人道:“諸位,我等一向由於志趣相投成爲了無話不談的至交好友,現漢中王麾下實力正蒸蒸日上,眼看着恢復漢室指日可待!”

“我既然身爲漢室宗親,理所應當要出山出一份力,不應該在計較得失,畢竟我乃皇族,還是光武帝的直系後裔。”

“我若不站出來,這天下間還殘存的大漢皇族又有何人還能站出支持漢中王呢?”

一席話落,他隨即沉聲道:“諸位亦是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能,你等何不如隨我一起下山加入漢軍,爲興復漢室出一份力如何,待功成之日,也必定少不了各位的功名利祿。”

當面對着忽如其來的招攬,諸人神情也各自不一。

其中,一位三旬左右的中年連忙面浮笑容,擺擺手道:“哈哈。劉兄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您知道的,我一向閒雲野鶴慣了,現在還真不一定受得了官場內的框框規則。”

“所以,出山一事還請劉兄勿言,只希望劉兄還記得我等時,待功成以後隨時攜酒回來與我等暢飲就好了。”

一語落下,那位與之交好的青年同樣也是婉言謝絕着:“兄長,您知道的。我一向對入仕途沒太大興趣,隱居山林閒暇時分讀讀書,種種地,過一世鄉間村夫便是平生所願也!”

與其同時,諸人大都以各種理由推遲或拒絕了。

聞言,他內心裡稍顯失望,但面上還是笑着道:“哈哈。那好吧,既如此爲兄也不強求諸位了。”

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十七章 城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十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