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局面

皇帝站起身向董禮走過去,董禮低着頭不敢再說話。

“你收了沈昌吉多少的好處?”

皇帝威儀的聲音從背後傳來,董禮嚇得立即跪在地上,“微臣不敢。”

皇帝冷笑,“你們是長了本事,一個去江浙假公濟私,用朕的皇城司去對付鄉紳,卻丟了西夏的俘虜,一個收受賄賂替他說好話,你們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董禮一頭磕在地上,“微臣……微臣只是覺得……沈大人雖然有錯,卻對皇上忠心耿耿。”

皇帝怒不可揭,“他對朕忠心,就該照朕的吩咐去做,”說着指向桌案上那厚厚一摞奏摺,“那些都是彈劾他的奏摺。”

董禮半晌才道:“沈大人這些年得罪了太多的朝廷官員,現在出了事,自然是要被彈劾……”

董禮的話跟沈昌吉遞上來的奏摺不謀而合,沈昌吉雖然有錯,那些文武百官也是想要藉着這個機會除掉沈昌吉。

皇帝覺得心頭的舊傷疤被人揭起來,當年他要重用皇城司,朝廷裡的那些老御史就上奏摺百般阻擾,後來不管他要做什麼,那些人都會站在太后那邊擡出先皇來壓他。

說什麼他改依照先皇遺訓整飭吏治,富國強兵。

他給了勳貴一些好處,允許他們子孫不必科舉,恩蔭入仕,那些人就齊齊跪到慈寧宮門口,大哭先帝,請太后來做主。

是,如果沒有這些勳貴支持他,他如何能坐上皇位,他登基之後回報他們,也是爲了讓他們保他江山穩固。

現在坐在皇位上的人是他,不是惠王不是慶王更不是太后。

皇帝剛想到這裡,內侍進來稟告,“皇上,太子爺來了。”

太子來做什麼?皇帝皺起眉頭。

董禮低聲道:“或許太子爺知曉了樞銘之事,來替皇上分憂。”

皇帝冷哼,“讓太子進來,朕倒要看看他有什麼話要說。”

太子興沖沖地進了門,見到地上還跪着董禮不由地咳嗽一聲。

董禮會意立即起身告退。

大殿裡沒有了旁人,太子這才上前,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一隻杯子放在桌上,躬身道:“父皇,今天一早,西夏使臣到了京城的驛館。”

皇帝眼睛不擡,“朕已經知曉了,禮部擬了旨,明日接見使臣。”

太子躬着身,“那使臣託人去了兒臣的太子府,說是有一套酒具要敬獻給父皇,卻怕明日覲見之後,這些物件兒直接入了庫,不知要何時才能來到父皇手中。”

“兒臣也覺得奇怪,不過就是一套酒具,瞧着就是普普通通的模樣,也沒什麼特別。”

皇帝隨隨便便看了一眼,是隻燒得很通透的琉璃杯。

西夏使臣這番大費周章是爲了什麼?

按照常理,西夏雖然救走了樞銘,卻定然不會承認,只會繼續逼迫大齊交人,大齊無人可交,西夏趁機以大齊出爾反爾破壞和談來起兵。

西夏的使臣來到大齊也就是做做樣子就會逃回國去。

可是現在,他們不但來了,還擺出了一副繼續求和的模樣。

太子示意內侍向酒杯裡倒水,水落進了杯子,內侍不由地驚呼一聲,“有……有條魚在裡面遊。”

皇帝聽得這話頓時來了興致,吩咐內侍,“呈上來,讓朕瞧瞧。”

內侍不敢怠慢,就像捧着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貝送到了皇帝面前,“皇上,您瞧瞧,老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也太奇怪了,方纔明明什麼都沒有,倒滿了水,竟然就有了……您看看,這魚還會動呢。”

皇帝低頭看過去,果然在琉璃杯子裡有一條金色的魚兒在遊動。

皇帝看了一會兒,伸手將被子握在手中將水潑了出去,再拿回眼前,那魚已經不見了,杯底隱約有抹金色的痕跡。

西夏能送來這樣的好東西,說明他們滿懷誠意。

皇帝看向太子,“西夏使臣有沒有提及樞銘的事?”

“沒有,”太子忙道,“沒有提起,只是說願意與大齊和談,只是……要我們將銀州賞賜給他們,他們會幫我們奪取大遼的西京。”

皇帝勃然大怒,“竟然敢向我討要城池。”

太子忙道,“父皇,如今大遼與金國正在開戰,金國已經攻取了遼國的上京,遼國片刻之間即將滅亡,如果真的能在這時候收回西京,就算賞賜了銀州也算值得。”

皇帝皺起眉頭思量。

西夏的俯首求和是爲了在這時候分得一杯羹,只要與大齊聯手,必定會分得一些好處。

太子已經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

西夏使臣來找他的時候,他意識到這簡直就是白白給他送來了一份軍功。

要不是他之前與西夏人有所往來,這次的好處怎麼會落到他頭上,他就不明白了,鎮江出了事之後,滿朝文武有什麼立場來責怪他通敵賣國。

要知道太祖的江山,還不是因爲與遼國通好,請遼國出兵相助纔會有的。

太子上前一步然後跪在地上,“父皇,兒臣願帶兵前往西京。”

……

慈寧宮裡,太后的手撫摸着眼前金絲線繡的褙子,這是從西夏帶回來的,西夏缺少這樣好的絲線和衣料,不知道東平怎麼才湊出了這件衣服。

兩國之間連年戰火,東平不知道受了多少的苦。

太后的眼睛忽然模糊了,也許是她老了,一件小小的東西也會讓她傷懷悲秋,尤其是東平,如果不能將東平接回來,她就算死了也閉不上眼睛。

她可憐的東平,現在是什麼模樣了。

半晌太后才讓人將褙子收起來。

旁邊的女官錦微立即端了杯熱茶送到太后跟前,“太后娘娘,您也別太傷神,說不得東平長公主過些日子就能回來了。”

太后淡淡地看向錦微,“這話,你自己相信嗎?”

錦微被問得一怔,“莊王側妃不是送來了消息說……那個顧家會有辦法爲太后送信去西夏。”

太后搖搖頭,“就算是顧家手裡有能用得上的察子……這話卻出自一個十歲孩子之口。”

一個十歲的孩子能做什麼事?

現在沒有了樞銘,大齊、西夏和談就進入了僵局,舉兵也許是眨眼之間的事,東平是不可能回來了。

太后正想着,一個小內侍上前低聲報信。

太后睜大了眼睛。

……………………

過度章節,爭取一章結束。

第三百零六章 打擊第七百零四章 天翻地覆第六百零二章 一家三口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武第五百九十二章 不敢相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怒火中燒第五百二十三章 推脫不掉第四百四十二章 送信第六百一十四章 了結第一百零四章 身份第三百五十一章 官家作風第一百六十九章 訊號第三百八十三章 火候到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百九十五章 將她扔出去第四百零九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百一十九章 懲罰第五百三十五章 格外親近第一百零六章 來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相思成疾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他去吧第四百四十章 醜態百出第七百三十五章 驟雨傾盆第五百八十章 預知將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倉皇逃命第二百九十四章 寧王的瘋病第七百三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八十七章 脫身第五百九十六章 抓走第七百零四章 天翻地覆第二百七十二章 獨處時間第四百零九章 無事獻殷勤第二百九十三章 彼此瞭解第二百九十五章 香玉滿懷第四百六十二章 催促第四百七十九章 情絲難斷第三百零三章 爭取第三百九十章 是喜是憂第六百六十七章 營救第二百一十八章 吐血第七百零三章 憑什麼第三百一十一章 搶錯人第八十八章 開始第七百零四章 天翻地覆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賣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腔委屈第三百四十九章 掌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死不瞑目第五百二十三章 推脫不掉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華第二百四十一章 瘟疫第三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七十五章 補救第十一章 假的第五百八十九章 護妻第四百一十八章 愧疚第七十六章 看戲第五百五十七章 有辱斯文第三百七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零三章 憑什麼第八十七章 愛恨第二百九十九章 被坑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兵敗第五百二十四章 被遺忘的記憶第十二章 博弈第七百六十六章 完全改變第二十九章 愚弄第五百零三章 好戲開場第二百四十一章 瘟疫第四百五十五章 兩個重生第十九章 憤恨第三百八十八章 父親的承諾第七百五十六章 逃得最快第六十八章 圍困第一百三十一章 方向第二百二十章 鬧騰第二十八章 往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壞事傳千里第六十七章 鬨鬧第七十九章 哥哥第六百九十六章 狼狽的一家人第七十二章 軍糧第五十四章 救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翻騰第四百八十一章 預知第八十四章 醒悟第二百八十四章 掌權太后第二百六十三章 怒火中燒第十四章 忠僕第四百五十二章 你爭我搶第七百五十五章 該去恨誰第二百四十二章 尊嚴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腔委屈第三百二十六章 死不瞑目第二百五十二章 開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攪動第八十九章 報信第一百一十三章 往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求生第一百八十六章 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