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

這次的考題是朱由崧跟智腦一起提供的,在他看來都是一些不超過初中的基礎數學知識,不過在明朝的人看起來,可就是天書一般的難題了。

朱由崧那位便宜祖宗明太祖朱元璋,弄的八股取士的確是禁錮思想的一大利器,就算是滿清入關之後,也牢牢地抓住這個利器不放,原本元朝的時候本土還能夠產生郭守敬那樣的天文曆法方面的大家,但是明朝的徐光啓卻只能通過參詳西方的典籍才能夠有所發展,至於清朝,只有倒退沒有進步,一直到民國開始,科學纔有所啓蒙!

這些試題,就算是作爲高級知識分子的徐光啓來做,恐怕也要費一番心力,而民間這些賬房先生和落第士子就更不用說了。

朱由崧興沖沖地考察考試結果,居然只有三個人能夠及格,這距離他的預想可是差遠了,按照朱由崧的計劃,第一批審計師至少要招收三百人,等攤子鋪開之後,還要更大規模的招收審計師,這次居然只有三個人滿足情況。

朱常洵也想放寬條件,但是朱由崧可不願意,審計可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多元多次那是最基本的東西,甚至日後還必須學習數列分析等等高級知識必須掌握,否則根本玩不轉那些數據。

因此礦業管理衙門可以放寬一些條件,卻也不能放得太寬,否則招收過來也沒用。而且朱由崧也說了,朝廷不可能遷就他們,必須是他們跟上朝廷的需要纔對,這句話倒是讓朱常洵非常同意。

於是朱由崧想出了一個辦法,給那些考生提供教材,並且給他們兩個月的時間學習,兩個月之後補考,如果再次考試能夠通過,他們就可以成爲一名光榮的大明審計師,如果沒通過,對不起,請您打包回家。

朱常洵提出了想要給他們培訓上課的想法,但是朱由崧卻不禁翻白眼了,現在大明朝能夠講解那些東西的,絕對不超過一個巴掌,當然朱由崧這個曾經的冶金機械雙料博士絕對有這個資格,但是他還是個五歲的孩子,外表看起來成熟一些,也不過才七八歲的樣子。

以他這樣子去給人家教學,不被當成妖孽纔怪呢,而且朱由崧原本是個設計研究人員而不是老師,他纔沒那個耐心給人授業解惑呢!

因此朱由崧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由他提供教材,讓那些考生自己去學習。他在大學的時候,幾位同學想要考會計師、考研或是進行其他資格考試,那都是自己購買教材學習的,什麼培訓班根本沒什麼作用,白白浪費了錢財,那可都是經驗之談。

既然那些浮躁的大學生都能夠考取成功,現在的這些落第士子和賬房先生都是頗有修養的人,雖然四書五經讀不成,卻也能沉下心來鑽研這些術數之學。至少學習這初中時期的各種數學知識是絕對沒問題的。

因爲有智腦在,分析編纂教材也不成問題,幾分鐘之後,兩本以繁體字撰寫的代數和幾何教材就編成了。實際上智腦婉兒也只是用原本的中小學教材經過改進,將一些以人名命名的公理定理修改之後,直接交到朱由崧手裡。

對這些東西,朱由崧當然不會有興趣,隨手扔到朱常洵懷裡,讓他刊印之後,交給考生。不過沒想到的是,這個教材不但考生感興趣,就連那些閒置的翰林、舉子和很多秀才都對這種教材感興趣。

在那上面一些簡單的方程居然讓困擾他們的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完全不屬於中國古代算學的一些知識,讓那些士子找到了另外一種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方程、函數、數列等等概念令他們欣喜如狂,讀書人的事情自然不能用錢財來衡量,但是福王刊印的教材數量是有限的,於是那些考生手裡的教材居然被炒成了天價。

很多考生見到這種情況,直接將手裡的教材一出手,然後跑回自己家當富家翁了,短短几天之內,他們考生就少了三分之一,朱常洵也不得不跟京城裡的書行合作刊印了大量的教材出售,壓下了書價,纔算是制止了考生的減少。

雖然考生的人數少了,不過隨着秋闈的臨近,必然有一大批落榜生,這些人就是審計師的後備人員,所以朱常洵也不擔心到時候審計師考試,會沒有人蔘加。

畢竟參加秋闈的士子,有心高氣傲,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的,自然也有小富即安,想要成爲審計師的,畢竟按照朝廷的打算,這種審計師雖然不算是官員,可比一般的胥吏地位要高得多了,在他們看來審計師的考試,絕對不會比科舉簡單到哪裡去,所以能夠成爲審計師的人,自然也都是算學大家,至少在學問上值得人尊敬。

而且無論是科舉還是審計師考試,那都是朝廷舉辦的考覈,有人也把這種考試當成了另外一種科目的舉試,也算是正途,所以參加審計師考試,他們心中一點負擔也沒有。

大明欽天監,曆法編纂官徐光啓興沖沖地來到熊三拔面前,手裡捏着剛剛從市面上買到的代數幾何兩本教材,對熊三拔說道:“熊先生,今天我可算是發現了一本大明奇書,此書一出,我所編寫的《幾何原本》可就差遠了!”

原本別人的學術超過自己,應該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對於純粹的學者來說,卻不一樣,熊三拔跟徐光啓相交甚深,自然明白他的秉性,對他好學聰慧的性子也十分的欣賞,對他說道:“保祿,究竟是什麼書籍讓你欣喜如狂!”

保祿是徐光啓的教名,其他人管他叫子先,而熊三拔和利瑪竇卻管他叫做保祿,不過利瑪竇死後,也就剩下熊三拔一個人這樣叫他了。

徐光啓拿出兩本寫着教科書,說道:“就是這兩本,這是我們福王爲了挑選審計師,弄出來的教材,我原本不甚在意,沒想到拿來一看,卻是如此的精深,不過最後的解析幾何只是稍微一提,並沒有深入介紹,但是我覺得能夠寫出這種東西的人,一定會解析幾何十分的清楚!有了這個工具,我們研究天文歷算可就要簡單多了!”

熊三拔拿過這兩本書來,仔細看了看,在離開歐洲的時候,解析幾何已經稍有萌芽,但是並沒有人系統地歸納這種東西,等到1637年,笛卡爾纔算是拿出了座標的方法來分析幾何問題,因此熊三拔對這些幾何知識也很不瞭解。

“的確是很不錯的一本高等數學教材,由淺至深!”熊三拔也不禁有些驚異,他在中國也有些日子了,在他看來明國的人文哲學發展十分的高超,這種名爲儒學的哲學知識,甚至時刻影響到明國人的行爲舉止,讓明國人變得彬彬有禮,溫文爾雅,不過這只是表象,實際上他們卻十分傲慢自大,自詡天朝上國,視其他國家爲蠻夷。

但是相對而言,明國人的科學發展就十分的緩慢了,原本在宋元時期,他們的科技應該是在歐洲之上的,但是隨着十七世紀一大批歐洲出色的科學家的出現,他們已經漸漸落後於歐洲,明國人居然出現了這樣一本成體系的數學教材,真是不可意思!

徐光啓仍然興沖沖地說道:“熊先生,我要去拜訪一下福王爺,沒想到福王爺雖然年輕,在算學上面居然有這樣不凡的造詣!”

熊三拔笑道:“王爺不需要攻讀四書五經,自然研究其他東西的時間就多了,有這樣的造詣,也不足爲奇!只是保祿,你沒有想想,這位王爺跟你們可不是一個派系,若是……”

徐光啓也不由得想起了朝廷的現狀,齊楚浙三黨聯合起來對抗東林,相互攻訐,卻沒人關心政事,徐光啓對這些事情也是深惡痛絕,但是身在局中,卻也不由自己做主,福王爺並沒有從黨爭攻訐當中爭奪皇位,反而是從實際政績上面做文章,這一點,徐光啓也是十分讚賞的,不過若是跟福王交往,一來恐遭朝廷忌憚,二來東林內部也未必就同意他這樣做。

熊三拔嘴角微微翹起,說道:“保祿,你的心迷茫了,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徐光啓一愣,他所求的並不是什麼高官厚祿富貴榮華,原本他也想能夠以己身所學,爲國出力,搏個青史留名,但是這些年來看多了黨爭攻訐,不免有些灰心,除了這個,他第二個所求便是格物致知,窮盡自然之奧妙,這完全是他興趣所致,因此爲了能夠學到西方人的知識,他才加入了天主教會。

徐光啓神色恍然,對熊三拔施禮說道:“多謝熊先生指點迷津!”

徐光啓既然明白了自己的心,自然不再爲黨派利益所禁錮,下午他便收拾停當,前往拜見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一聽說徐光啓前來,還是極爲興奮的,徐光啓雖然沒什麼地位,算是個技術官僚,不過他畢竟是屬於東林黨的,朱常洵還以爲是藉機來跟他改善關係,甚至是轉而支持他呢。

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一章 雨中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十九章 臘月宮變(上)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