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之戰,清軍損失近五萬衆,八旗死傷萬人,傷了滿清的元氣。
在多爾袞抽調兩萬餘精銳清軍,順流而下後,湖廣清軍攻下嶽州,止步於長沙之北的淚羅江畔。
秋雨綿綿,一場連續半月的陰雨天氣,救了湖廣明軍。
大雨綿綿,珠線般的雨水,從屋檐落下,池塘、水溝裡遍佈雨點,沒幾日,湘中之地,河道溝渠水位上漲,稻田裡積水,道路變得泥濘,使得清軍騎兵行動不便。
這時又有蒙古喀爾喀部二楚虎爾犯邊,多爾袞再次抽調兩萬騎兵北上,使得多鐸只能暫時在嶽州休整起來。
如今滿清兵力,除去外藩後,共計九十五萬衆,不過由於版圖廣大,地方又不太平,兵馬看似很多,但是滿清能夠調動的人馬,其實還不到一半。
這九十五萬人中,有五十萬是戰力極爲低下的綠營兵,他們分守各州縣,維持滿清的統治,只能承擔維持治安,協助守城的任務,野戰指望不上,甚至剿匪都無法勝任。
剩下四十五萬人,有十五萬是八旗精兵,另三十萬是吳三桂、金聲桓、姜襄、唐通等精銳綠營兵。
這四十五萬精兵,有六萬駐守河北、山西、陝北、甘肅一線,防備蒙古人,有兩萬旗兵要留守關外,四萬旗兵要坐鎮北京,另有三萬旗兵,要分守各省省會,震懾地方。
這便是十五大軍,剩下三十萬人馬,用來投入到四川、湖廣、江西、江浙四個戰區來作戰,平均下來,每個戰場,才七萬餘名精兵。
此時清軍的對面,雲貴有二十餘萬西軍,四川還有不可計數的明軍潰兵和義軍,湖廣明軍尚有二十餘萬,江西明軍有六七萬,福建有明軍十三萬,浙江朱以海和趙銘有明軍八萬。
雖說明軍和西軍的戰力遠低於清軍,大多數人一年前還是農夫、漁民,但是他們數目衆多,也讓清軍一時間難以擊破。
連續進攻之後,清軍攻擊逐漸乏力,後勁不足,從八月間開始,滿清朝廷,開始轉變自身策略。
此前,滿清仗着兵力雄厚,兵鋒難擋,在浙江、江西、湖廣、四川同時發起攻擊,可謂全面進攻。
現在,浙西失利,湖廣也暫時被擋住,多爾袞便改全面進攻爲重點進攻,並將一部分精力,轉移到穩固北方和新佔之地的統治,以及清剿版圖內的抗清武裝,並着手補充損耗的八旗。
此時,江南清軍由進攻轉爲防守態勢,與浙江明軍對持,洪承疇便有了兵力,對滿清控制區域內的復明武裝,還有盜匪,進行清剿。
浙江杭州府與南直隸寧國府交界之處的天目山,活躍着一支近千人的義軍,爲首之人,是一黑臉大漢,名叫張益達,原來是道上強人,頗有勇力,爲人狡詐,趁着江南鼎沸,拉起一支人馬,亦兵亦匪。
浙東被趙銘捋了一遍後,馬光輝的補給,大半由浙北和江南運來。
前不久,一隊清兵押着糧車,被張益達探知,於是便帶着人馬,打了個伏擊,搶了清兵的糧食,還殺了十多號清兵。
此時,洪承疇正準備着手圍剿太湖水賊,欲先拔掉太湖外圍義軍個個據點,然後徹底解決吳易軍。
張益達跳出來,便吸引了清軍的注意,主持太湖之南圍剿的劉良佐,遂即決定先拿張益達開刀。
天目山綿延,不過地勢並不高,平均海拔也就兩三百米,山上長滿樹木,景色十分秀麗。
這時一支千餘人的清軍,自杭州出發,來到天目山腳下。
山寨的耳目,得知消息,看見千餘清軍前來圍剿,立刻返回山寨稟報。
張益達的山寨,位於天目山主峰,高四百餘米,三面陡峭,一面傾斜,易守難攻。
山寨大廳外,掛了塊匾額,上面寫着聚義廳三個大字,裡面正堂一把虎皮交椅,一名粗壯的黑漢子,拿着一本書津津有味的讀着。
“報,大當家!”探子跌跌撞撞的跑進來,倉惶跪地。
張益達面露不善,“何事慌張?”
“大當家,清狗來圍剿咱們了!”探子手指南面,急道。
張益達心頭一驚,“來了多少人?”
探子道:“有近千人!”
“才千人也敢來剿老子!”張益達大怒,“於潛的王麻子這是沒被打服啊!”
說完,張益達站起身來,將書往桌上一丟,上面寫着三個字《水滸傳》。
天目山中,一支千餘人的清兵,沿着山道前進,於潛縣的千總王麻子,點頭哈腰的跟在一員清將身旁,好心提醒道:“劉參將,那張益達極爲囂張,很是難纏,把卑職逼得只能呆在縣裡不敢出來。將軍就帶千餘人馬,恐怕難以剿滅張益達的山寨。”
劉參將名叫劉澤洪,是劉良佐的侄子,他臉上冷笑連連,“看來攝政王的決策,真是英明,這些土寇居然敢將大清兵堵住城裡,再不剿滅,還真反了天了。”
劉澤洪說着目光鄙夷的看了王麻子一眼,心裡想着這孫子,把大清兵的臉面都丟完,嘴裡卻冷聲道:“那張益達不過土寇而已,本將率領千人過來已經是殺雞用牛刀!”
正說着話,旁邊的王麻子臉色忽然大變,手指往前一指,驚呼道:“不好,張黑子來了!”
劉澤洪忙擡頭看去,便見在前開路的於潛清軍,剛進入山腳下的樹林,就沒命的往外狂奔,一邊跑還一邊喊,“匪賊殺來了,快跑啊!”
數百個身影緊隨着王麻子的人馬身後,從樹林中鑽出,爲首一人居然還騎了一匹雄健的戰馬,跟着清軍身邊狂追。
張益達手持丈八蛇矛,縱馬馳騁,追到清軍身後,一連戳死數人,最後直接將蛇矛投出,將一名狂奔的清軍把總釘在地上。
劉澤洪看見黑臉漢子,奔馳上來,從屍體上抽出長矛,勒馬駐立,身後樹林中涌出無數身影,不禁眼睛瞪圓,“娘個劈,該真是個悍匪。”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加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