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靖海三策

第311章 靖海三策

封舟上,聽楚王殿下道出‘汪大淵’這個名字,那汪家父子齊齊瞳孔一縮。

“殿,殿下怎麼知道……汪大淵的?”汪德福瞠目結舌問道。

“我就是知道。”朱楨道出一句口頭禪,然後笑道:“其實是本王師父看過你的《島夷志》,對你非常推崇。你一說自己去過非洲,本王就一下想起伱來了。”

“殿下的師父是?”

“家師劉伯溫。”朱楨便自豪道。

“原來是青田先生!”汪德福露出恍然之色,然後跪地謝罪道:“殿下恕罪,小老兒確實是汪大淵,汪德福是我在海外的化名。”

“你爲啥用化名呢?”朱楨問道。

“唉,這……”汪大淵羞赧道:“一來,在海外雲詭波譎,很容易招惹仇家,所以海商們一般都有很多的化名。二來,老朽本系南昌人士,家中本是書香門第,家父對我寄予厚望。故取《論語》中‘煥乎其有文章’中,‘煥章’二字爲我表字。老朽卻不務正業,漂泊海上,不想讓先考失望,故而用了化名。”

“哎,汪先生此言差矣。”朱楨卻大搖其頭道:“你的航海事業可是光宗耀祖的,日後你一定最有名的姓汪的……之一。”

“託殿下吉言了。”汪大淵眼圈有些溼潤,他雖然一把年紀,卻也需要有人認同啊!“青田先生真的很推崇小老兒麼?”

畢竟在讀書人眼中,下洋出海的都是利慾薰心的亡命之徒。

“那當然,本王還能騙你不成。”朱楨眼都不眨的‘假劉基言’道:“我師父常說,元朝百般不好,但擁抱大海的心胸是值得學習的。未來大明要想永遠富強,就要學習宋元大搞海外貿易,所以像汪先生這樣卓越的航海家,就是大明最寶貴的財富。”

“青田先生……真這麼說麼?”汪大淵的眼淚奪眶而出。

“當然是真的啦。”朱楨點點頭道:“不信的話,就跟本王一起回南京,當面問問他就是。”

“不不,小老兒信了,絕對相信。”汪大淵垂淚道:“我只是以爲朝中諸公都支持海禁呢,沒想到還有青田先生,是支持開海的。”

“你不要沮喪,如今朝廷暫時海禁,是爲了消滅倭寇,待到海上平靜了,還是會重開市舶司的。”朱楨雖明知道不是這回事兒,依然安慰他道。

“原來如此。”汪大淵點點頭,鼓起勇氣道:“可恕小老兒直言,朝廷越是海禁,倭寇就越是猖獗。”

“我知道,越是海禁,走私的獲利就越豐厚,所謂‘倭寇’自然就壯大。”朱楨瞭然的點點頭。

“正是如此……”汪大淵震驚的看着這位少年殿下,不禁讚歎道:“真是名師出高徒啊,殿下一語就道破天機。”

“呵呵,那是。”朱楨矜持一笑,心說這些事兒上,我纔是我老師的老師好麼。

“不過呢,現在朝中也是有些保守的聲音,在不停鼓吹全面海禁。”朱楨又嘆口氣,半真半假道:“我父皇也是搖擺不定,所以派本王來海上瞧瞧……”

“這樣啊。”汪大淵自以爲明白,堂堂親王爲何在海上出現了。

“本王希望回去後,能拿出個方略來,說服父皇不要海禁,不知汪先生可有良策教我?”朱楨虛心求教道。

“容老朽想想。”汪大淵早胸有成竹,略一思索便道:“以老朽愚見,可有三策。”

“哦?”朱楨大喜道:“先生請講。”

“一是,主動出擊,倭寇來自海上。如若只在陸上防守,就太被動了。所以應該組建強大的水師出洋、剿滅賊船、搗毀賊巢,禦敵於國門之外,方可保國境平安。”

“說得好!”朱楨拊掌大讚道:“海防海防,必防之於海,先生見識高明!”

“二是,斷其根源。其實倭寇一直都有,但在之前並沒有那麼強的破壞力。是自從張士誠、方國珍的舊部,還有江浙土豪逃亡出海後與倭寇聯手,倭患的危害才一下子嚴重起來。”

“嗯。”朱楨點點頭。

“對此,可以剿撫結合、雙管齊下。在堅決剿滅罪大惡極的倭寇團伙的同時,派出使者招安願意歸順者,還可將其編爲水師,攻打其餘倭寇。”

“此外,倭寇來自日本,如果我們能讓日本的朝廷禁止他們的人出海爲寇,嚴厲打擊倭寇,倭患自然就會如釜底抽薪,日漸消弭。”汪大淵接着道。

“但是聽說,那日本國對我們很不友好啊。”朱楨搖頭道:“國初時,他們還殺了我們的使者。”

老六說的是朱老闆剛登基時,下詔書命周邊的藩屬國向大明稱臣。什麼高麗、安南、占城之類都很快遣使前來稱臣納貢。唯獨日本曾僥倖擊退蒙元兩次入侵,所以自認爲可以與天朝平起平坐,於是理都不理。

這讓朱老闆很生氣。加之沿海鬧起了嚴重的倭患,讓朱老闆認爲這都是日本造成的。便又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詔書,像老子訓兒子一樣,把日本天皇訓斥了一番,說什麼:

‘如臣則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朕當命舟師,假報帆諸島,縛其王。’

你要是願意臣服,就趕緊來奉表稱臣;不願意就趕緊厲兵秣馬,等着咱派水師到島上把你抓起來。

這話太霸道了,氣壞了日本的懷良親王,就把使者給殺了……

那懷良親王還回了朱老闆一封信:

‘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有何懼哉?’

得知使者遇害,又看到那封嘲諷拉滿的信,朱元璋自然異常氣憤,準備發兵攻打日本。

但劉伯溫以元朝攻日,兩次鎩羽而歸的例子,勸諫朱元璋攻日一定要謹慎。而且當時王保保還活着,四川、雲南都沒平定,怎麼能跑去海上打日本呢?

朱老闆是什麼檔次的軍事家?冷靜下來之後,也意識到眼下顯然不是攻打日本的時候。這才憤憤作罷。

“其實,那是因爲我們的使者找錯人了。”汪大淵淡淡一笑道:“日本國現在類似我國南北朝,有兩個天皇,兩個政權。使者出使的南朝政權,正是倭寇的後臺,自然不會有好結果了。

“不妨再找北朝政權看看,只要能削弱南朝政權,他們一定很樂意的。”

(本章完)

第1148章 跟我們走一趟吧第245章 一紙空印第465章 我這一生沒別的追求第431章 打虎親兄弟第366章 太子監國第412章 又見寶船廠,爲什麼要說又?第1001章 父子奏對第719章 永嘉侯與東莞伯第554章 迎黃冊第800章 躺平仙人第468章 欽差第582章 青梅歸第1402章 拉出去砍了第553章 再見,南昌第144章 老當益壯大棒槌第1408章 做大做強第895章 廣州熱第964章 勝境關第406章 灰太狼精神第841章 天生主角第153章 破門而入(求月票)第1355章 分道第338章 小馬哥第235章 開業大吉第1365章 朱克阿瑟第199章 沙場秋點兵第996章 瘴癘第767章 太子爺的光輝暖人心第644章 處置 新任祭酒第375章 楚王繞柱跑第615章 師生互換第1302章 收買第1016章 大板橋第443章 倒黴的老六第819章 再見了,四哥第105章 好人好報第1321章 下落第638章 潛夫第919章 假酒害人第1170章 你不配第559章 王的夢想第1233章 洪武十九年第650章 迎接第590章 不凡第262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78章 變形計第840章 求援第552章 總幫主論功行賞第767章 太子爺的光輝暖人心第1230章 誰也別想白吃六王爺的飯第88章 小韓有苦說不出第1102章 王爺的信第145章 少年初現王者風第89章 作家第715章 洪武十三年第835章 血戰博多灣第969章 能者多勞第705章 永別了,胡公子第358章 法海哥哥的金山寺第242章 念念不忘,必有機會第1189章 山東多教主第277章 留學生第222章 你真美第743章 胡相的轉變第137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11章 王氏有好女第1295章 關鍵第6章 另一個選擇第516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80章 第一餐第266章 拜託了,胡相!第822章 來日第932章 自知之明第209章 青梅竹馬有盡時第1364章 碎碎平安第1307章 原來在這裡第291章 雄風!第227章 捉對奪旗第689章 真愛無敵第1293章 爹死娘嫁人,各顧各的人第1346章 封狼居胥第179章 熟悉的配方四天四十更,繼續求月票啊!第866章 宴無好宴第1387章 拿人第1048章 老刀第940章 奢香第766章 宋濂進京第929章 就地取材第564章 胖胖憐胖胖第1241章 轉運第1399章 娃不認爹第1246章 新帥人選第577章 都是千年的妖怪第1008章 教育第850章 三人衆二人從第1288章 平平無奇第977章 指望破鞋扎爛了腳第1176章 小太監立大功第1324章 及時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