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超級辯辯辯

因爲天冷,御門聽政改爲在奉天殿早朝。

文武分左右兩班跪拜,高呼天輔有德、海宇咸寧、聖躬萬福後,吳公公便拖着長腔道:

“衆卿平身。”

“謝陛下。”百官起身肅立,偷眼去瞧龍椅上的朱老闆。

只見朱元璋面無表情,一旁的太子也神情嚴肅,就知道一場暴風驟雨免不了了。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吳公公又道。

“臣有事請問陛下。”胡惟庸高聲道。

“問吧。”朱老闆道。

“據臣所知,前日夜裡,親軍都尉府抓捕地方進京報稅官員三百餘名。請問陛下,所爲何故?”胡惟庸沉聲問道:“爲何中書省和三法司,皆未與聞?”

聽到胡惟庸的質問,不明就裡的官員聞言暗贊,胡相還真是的硬氣。卻又未免擔心,會不會惹惱了皇帝,適得其反?

好在朱元璋並未着惱,淡淡道:“太子,你跟胡相說說。”

“是,前日接到舉報,有地方官員攜帶空印賬紙入京。在空白的賬冊上用印,實乃嚴重的不法之舉。”太子便沉聲道:

“因爲可能涉及大範圍的舞弊,爲了防止串通,故而父皇命親軍都尉府負責搜查,結果共計查出三百六十七份空印賬紙。

“經御審,一干犯官對其罪行皆供認不諱,並承認已經是多年累犯了。此案涉及省府縣衙門三百六十七個。實乃本朝前所未有之大案!”太子加重語氣道。

“聽明白了嗎?”朱元璋目光平靜的看着胡惟庸。

“明白了。”胡惟庸點頭。

“而且咱心知肚明,絕不止這三百六十七個衙門。”朱元璋波瀾不驚道;“跟他們一樣用空印賬紙,進京來現場做賬的,沒有一千個衙門,也有八百個,對不對啊李泰?”

戶部尚書李泰深吸口氣,出列跪地道:“回陛下,是有地方官府,爲圖便利,使用空印賬冊,但絕對沒那麼多。”

“這麼說,你是知道的?”朱元璋聲音轉冷。

“臣確實有所耳聞。”李泰額頭見汗。

他不能說不知道。因爲他是戶部尚書,不管知不知情,最後都要負總責的。

他要是說不知道,那別人嘴裡供出什麼,他都得兜着。要是碰上個沒深沒淺的,供出什麼要老命的事兒來,就不光是他一個人沒命,而是全家都沒命了。

所以還是自己來,自己給自己辯護的好。

“好,有擔當。”朱元璋讚一聲道:“你既然知道這等內外勾結的之事,一直以來爲何既不處置,也不稟報呢?伱這個戶部尚書是擺設,還是他們的靠山啊?”

後面的話,就開始誅心了。李泰擦擦汗,叩首道:“皇上容稟,臣之所以沒有堅決禁止,是因爲據臣所知,那空印賬紙上是有騎縫印的,並非一印一紙,所以不會造成皇上擔心的僞造文書之事。”

“放屁!”朱元璋罵道:“騎縫章就不是正印官給蓋的了嗎?只要正印官和進京報稅的官員串通一氣,一印一紙與一印兩紙有何區別?”

“皇上說的沒錯,你等放縱他們用空印紙,都會讓戶部無法監督地方賬目的!”胡惟庸也嚴厲批評一句,順便與戶部劃清了界限。

“皇上和胡相放心,戶部對各省錢糧冊書的審覈要求很高,具體數額,必須要到部才能最後確定,所以地方上沒機會舞弊的。”李泰頓一下又道:

“也正因爲部裡要求嚴格,每年解送的錢穀的數目,府一定要對合省,行省一定要對合戶部,才能過關。但稅糧在運輸途中,難免會造成損耗。損耗原因多種多樣,損耗的程度輕重不一,所以必須要入了國庫才能定下來。

“地方官不得已,只能攜帶空印紙進京,在南京得到實際入庫的數目後,重新填寫賬冊。這樣戶部才能消除不符合實際的差額,讓地方上與朝廷平賬。”

“李尚書,咱也是管過軍需的,你蒙誰也蒙不了咱。”朱元璋冷冷一笑問道:

“戶部用的是四柱奏銷冊吧?”

“是。”李泰心中咯噔一聲。

“那隻要開除掉耗米數就可以了啊?有必要用空印紙重新做賬嗎?”朱元璋質問道。

“是,皇上說的是……”李泰額頭汗如漿下,一時啞口無言。

“陛下容稟,”他身後的戶部侍郎吳秉衷忙出班接力道:“李尚書初來乍到,對部裡的情形還不太清楚。實際上沒那麼複雜,就是對賬時難免有對不起來的地方,如果是部裡錯了,這好辦,改了就是。

“可要是地方上的計算錯誤或者統計錯誤,按說就得發回地方修改後再送回京城對賬。可是皇上,我大明幅員遼闊,各省城、府城距離南京,遠的有六七千裡,近的也有三四千裡,要是發回去修改的話,往返非一年不可,那就嚴重逾期了。

“可要是報稅的官員,帶幾張空印紙進京,就可以當場修改,方便許多。當然,這也只是權宜之計,但由來已經很長久了,地方官也只是因循而已,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嚴重性。”吳秉衷接着沉痛道:

“當然現在臣等都知道了,還請皇上寬恕一次,下不爲例。”

“好,吳侍郎的水平高於李尚書。”朱元璋又點了個贊,問胡惟庸道:“胡相怎麼看?”

“回皇上,空印之舉,肯定是不對的。雖然兩位解釋的都有些道理,但的的確確存在弄虛作假的可能,而且臣也堅信,以目前官員的操守,一定有大量弄虛作假的情況存在。”胡惟庸先順着朱老闆說兩句,然後話鋒一轉道:

“但是臣卻找不到合適的罪名給他們定罪,回想開國以後頒佈的所有律條,竟都沒有‘空紙用印’這一罪名。

“這是臣等和法司的疏忽,但國家立法,必須先把法條公諸於衆,讓所有的人都知道,然後才用來懲治明知故犯的人。

“但自立國至今,不曾有禁止空印的法律。各衙門也互相默許空印之舉,所以官員們實在不知這是犯罪。有道是不知者不爲罪,不教而誅爲虐也。”胡惟庸擡起頭道:

“臣斗膽請皇上這次從輕發落,若有再犯者,可嚴懲不貸!當然,造成這個難看的局面,皆因臣這個丞相失職,臣引咎辭職,請皇上處分!”

說着,摘下烏紗,重重叩首。

ps.空印案太難寫了,是我寫作生涯中最難寫的一段。寫的我心力交瘁。先發後改。

第723章 家家一本難唸的第1030章 集體相親第481章 滾第651章 第一狀元第564章 胖胖憐胖胖第413章 江陰侯第1177章 爆了第1081章 優勢在我第846章 無條件投降第548章 被遺忘的人第299章 排座座 吃果果第734章 有鬼第879章 真老狐狸第1194章 天上掉餡餅第245章 一紙空印第40章 最後的拼圖第830章 還有更好的選擇第909章 所謂老賊第31章 馬皇后訓夫第1281章 說客登門第457章 楚王加海王殿下忠誠的蘇州城第1393章 過把癮就死第1061章 狗大戶陪客第1037章 撥雲見日第1022章 十年之約第1178章 仙藥第254章 反殺第1308章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第275章 棄民第413章 江陰侯第454章 王之沐浴,大開眼戒第202章 老朋友們第928章 一片廁紙也有大用第913章 文英哥第422章 崑崙第999章 踏歸途第262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274章 血脈壓制第501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1269章 騎兵對決第567章 師父第666章 最特殊的一對第864章 海王瓷第245章 一紙空印第264章 書呆子第1187章 方仙道第603章 雙倍快樂第162章 平天大聖的悲慘遭遇第836章 好飯不怕晚第777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1320章 一個頂倆第541章 你若有心,就喝了這一杯第368章 萬事開頭難第145章 少年初現王者風第53章 家父朱洪武第1012章 叛亂第85章 親兄熱弟第1298章 藍玉請客第226章 韓國公的報復第398章 蘇州票貴第906章 打死就記住了第1208章 助你平安第816章 似是故人來第441章 尚海也不是吃素的第955章 神兵天降第1385章 天下雖安第1118章 泥首禮第419章 側舷向敵第939章 苴穆苴穆第401章 捲起來第543章 綠茶仙子第1376章 滷水點豆腐第569章 廟會與約會第205章 劉伯溫聽了都直搖頭第459章 又赴臘八宴第637章 再審金文徵第907章 朱老闆的套路第1103章 刀廝郎之死第1166章 六老師傳道受業第1107章 首戰即決戰第280章 謎團第434章 兩位丞相第457章 楚王加海王殿下忠誠的蘇州城第1203章 穩穩拿捏第884章 坑爹第187章 久違了,大本堂第398章 蘇州票貴第957章 破局第352章 我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第642章 拿人好了,563章被放出來了,大家可以去看了。第532章 楚王殿下的友誼第177章 帝王術第1058章 誠意第20章 大度能容達定妃第981章 還有頭鐵的第879章 真老狐狸第973章 激戰白石江第998章 老戰友第885章 楚王上門沒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