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

大雪遲滯了信息的傳遞,使信息在散關一帶產生了一定的積壓,而偏偏這些信息一個比一個勁爆,這才讓遠在武都冬營的公孫珣在聽完使者的詳細彙報後一時有些失態。

平心而論,長安-武關發生的事情,固然是這位衛將軍圖謀不軌許久的結果, 但他真沒想過會有這麼多意外。

譬如說,他原本最擔心的變量是用來嚇唬和威嚇長安的公孫瓚,所以臨行前還專門叮囑了一番京澤,然而誰能想到事發時公孫伯圭會被王允給引開,反而是韓銳這小子忽然躥出來差點把天子給堵住呢?

再譬如說,楊琦真不是公孫珣的人, 誰能想到他會有那麼一箭呢?而聯想到其人後來在丹水畔的自殺謝罪, 基本上可以斷定這是一個意外,當時那一箭確實是關鍵時刻的應激反應。

還有京澤,作爲唯一領到了間諜任務的人,其人本來的責任只是確保天子能平安離開三輔到達南陽而已,卻稀裡糊塗被迫上了船,還跟到了南陽!成爲了如今少年天子身側少有的可以倚重之人,簡直是玩笑!

不過,整場事件中真正讓公孫珣唏噓不已的,還是劉虞的身死……劉伯安之死固然是楊琦那一箭的直接結果,但從側面來說,如果沒有冬日燃煤引發的咳嗽症狀,其人未必就傷重難治,從這個角度來說,劉虞之死確實是個意外。但反過來說,如果不是因爲處在這個尷尬位置,如果不是其人多年來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這位漢室宗室輔政大臣又怎麼可能會染下咳嗽的宿疾,又怎麼可能會出現在楊琦的箭矢之前呢?爲什麼死的不是趙平?

所以其人之死, 到底是宿命, 又或是意外,恐怕真說不清楚。

而這其中觸動公孫珣的還有一件事情或者說一個人,那就是那位梅夫人了……劉虞可能到死都不知道,他在幽州所納的梅夫人根本就是個三韓女奴出身,根本就是公孫大娘故意借鮮于輔之手送過去的!

但是,事到如今,這個事情已經沒有了意義,人家梅夫人已經用性命證明了她本人的清白,還有什麼可說可想的?

便是公孫珣也只能在心裡唸叨一句,絕不可以小覷人心,然後稍作感慨,就此打住……因爲就此打住,無論生人死人,對誰都好!

冬日的隴上積雪深厚,聽完詳細彙報的衛將軍公孫珣先是獨自在帳中靜思許久,連鹿肉湯都結冰了,方纔又召來賈詡、戲忠二人稍作商議。

賈、戲二人此時早已經從公孫珣打發過去的信使處得知了事情首尾,此時倒是早有準備,於是君臣三人甫一見面便進入了正題。

言至此處,公孫珣不免覺得可惜:“其實,若是漢中能下,則在隴南武都、漢中一帶設一將軍,北可震涼州,南可壓巴蜀,必要時還可以順沔水東進南陽、襄陽,所謂進退得當,必要時亦可爲奇兵。結果此番卻要半途而廢。”

“不錯。”戲忠立即點頭應聲,稍顯急切。“主公此番再入長安須有大軍相隨,所以再着急、路再難走,也要引兵而歸,而且要大張旗鼓……依臣看,不妨趁着冬日農閒沿途召集雍涼之衆,尤其是涼州新附之人,一併帶入長安。屆時,一面可以借涼州大勝與雍涼兵威壓制長安公卿,一面又可以反過來以長安之勢震懾涼州之衆,堪稱一舉兩得。”

“既然要引大軍歸長安,那恐怕還需不少時間,是不是可以提前在長安那邊做一些調整,以定人心?”賈詡忽然提出了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

戲志才也跟着笑了出來,說到底,此番西行,過程雖然屢屢出乎意料,但從結果來說,卻是他們多年謀劃之事宣告大獲成功,而等到公孫珣返回長安走完最後一步後,這位衛將軍即將迎來的,則是他個人乃至於整個河北軍政集團的一次質的飛躍。

“既然要撤兵。”公孫珣見到兩位軍師都無異議,便乾脆往下進行了,卻又一時蹙眉爲難。“漢中就得放下了……武都誰來駐守?”

沒辦法,公孫珣太缺步兵統帥了!

“本就是個幌子,主公不必在意。”戲忠不免上前勸道。“長安纔是咱們此次西行的主要目的,彼時商議,必要時便是西涼事也可以稍作放棄,何況是漢中?”

隆冬臘月將至,冬意深深,因爲長安發生大變,衛將軍公孫珣即將班師回朝。而此時,因爲劉焉仗着地利,一直不願將張魯親母放回,蔣幹也久久未歸,漢中之事不免中途作廢。

“長安事情已了。”隨着執勤義從取走湯碗,坐在帳中榻上的公孫珣開宗明義。“當即刻回軍。”

沒錯,公孫珣就是在赤裸裸的表示,他不可能放棄權力——天子在的時候,他沒有放權,天子走了,他更不會放權!

而馮芳和趙平這兩個人,作爲公孫珣的便宜小舅子和便宜岳父,此時掌握長安軍政,象徵意義則遠大於實際意義。

賈詡和戲忠也同時蹙眉。

但是臨行之前,衛將軍卻給張魯寫了一封私信過去。

話說,公孫珣這幾個針對長安的人事調整還是很鮮明的,目的也很明確:

譬如說,韓銳的越級提拔明顯是賞功。

“說的極好。”賈文和也正色捻鬚而答。“大局如此,主公氣象已成,除非是那些中原大諸侯處還要擺明車馬決戰幾場外,別的地方,什麼意外之事與奇謀人心,都不過是浮於表面的東西罷了!所以,主公爲何不在臨走前再與張魯試探一番,或是脅迫,或是誠懇,總之,臨行前儘量一爲,不求他能即日歸降,也好給日後用兵或招降留出餘地來……”

然而,公文與書信送到後,南鄭沒有半點回應。

甚至再進一步,公孫珣更加在信中自陳,即便是他本人尊重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也尊重張魯以道法穩定漢中局勢的貢獻,可從治政理念上來說,他這個衛將軍卻與道家背道而馳,更貼近儒家、法家之路。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個必然而然的問題,遼西起家,河北爲重,兼握關中……將領多擅騎兵本屬尋常!然而,武都這裡面對着漢中和巴蜀,哪裡是騎兵用武之地?實際上,這也是公孫珣不願意在漢中進行軍事冒險的緣故……騎兵戰力大打折扣,一個不小心就要隴下翻船的。

“回稟主公。”賈詡忽然反應過來,立即作答。“臣在想剛剛戲軍師的話……”

相對應的,京兆尹韓玄轉任則是罰過。

也就由不得多年來漸漸沉穩的戲忠再度喜形於色了。

“那就子龍吧!”公孫珣思索半日,也只能如此安排了。“其人新立大功,正好有所任命;而且其人任勞任怨,也不會因爲一時閒置而心生怨氣。讓他以冠軍將軍的名義屯駐武都,兼領隴上諸多要道……”

而一升一降之間,公孫珣對長安天子出奔一事的基本態度也就彰顯無疑了——天子此行是錯的,否則當日奮力阻攔的韓銳如何能越級提拔呢?而阻攔不利的韓玄又如何會被直接降職爲窮郡太守呢?

所以,大家放開批判天子就對了!

除此之外,‘建議’黃琬代替劉虞並主持葬禮,以及罷免公孫瓚,則毫無疑問是在安撫人心,也是在告訴大家他不會撕破面皮,讓大家難做,除非萬不得已是不會有流血事件的。

至於公孫珣麾下幾名少有的步兵大將,高順、張頜、徐晃,都是要預備着中原方向大事的,反而更不捨得放在此處空耗了,偏偏又不好不留大將駐守!

而公孫珣本就只是留一個暗釦而已,並未有什麼多餘指望,便也不再理會。其人只留趙雲引剛剛升了校尉的程銀帶五千步騎駐守武都,隨即就毫不留戀,親自引大軍從散關重入關中,並在已經化雪的陳倉與七千涼州騎士匯合,然後轉而向東,並沿途收攏三輔騎士、銳卒,準備入長安抵定大局。

與書信同時送到南鄭的,還有公孫珣正式以執政將軍表張魯爲漢中太守的公文。

最後,公孫珣則在信中向張天師坦誠了另外一件小事,那便是對方一直好奇,並屢次來信詢問的《封神演義》,其實並不是什麼道家道藏,其中設定言語全是他母親瞎編的,而他公孫珣非但不是武王或者二郎神轉世,反而對此書頗有不屑,因爲書中凡事命中註定的那種姿態,不免落了下乘。

公孫珣若有所思。

信的內容很簡單,只說了三件事:

“如何呢?”公孫珣一時好奇,戲忠也不由正色以對。

至於賈詡和戲忠沒有開口,其實就是顧慮在公孫瓚、馮芳、趙平這三人身上,他們二人一個老謀深算,不願置喙;一個忠心耿耿,不以爲意。

“可行!”公孫珣乾脆答應。

“人心苦不足。”公孫珣點頭笑而稱是。“今日算是明白光武當年的心態了,雖說此番西行收穫早已經超出預料,卻還是忍不住想再多得多佔一些……這些都是你們用心謀劃的功勞!”

不過,想到這裡戲忠卻不免微微斂容,一時感慨:“主公謬讚了。其實,若非主公能穩住大局,在河北安坐三載,經營九州,何至於今日水到渠成,甚至渠中之水屢屢溢出?現在回頭去看,什麼朝局變化,什麼意外人心,什麼抵死不降,什麼頑固不化,在河北九州大治三載的局面前又算是什麼呢?所謂奇謀怪事,固然多次出乎所料,掀起浪花,但卻萬萬抵不上大勢所趨,終究要歸於主流的。而臣當年屢屢慫恿主公行險之策,如今看來不免落了下乘。總而言之,能有今日的局面,臣以爲,還是河北無數臣屬的功勞。”

理由跟前者一樣,唯獨這個昔日在河內投入門下的故吏,中護軍韓浩的同族,在此次長安變亂中未免顯得太過軟弱,且身爲京兆尹,其人對此番事件是有責任的,所以也必須要有所懲戒。

“一碼歸一碼。”公孫珣趕緊擺手。“你們的此番設計還是有大效果的……此番漢室分裂,一面讓天子近乎於孤身而走,沒有足夠的力量反過來壓制我們;一面又讓朝中公卿失據,不得不從我而存……這種妙策,靠我一個人指不定便鑽了牛角尖,若非你與元常、文和……文和爲何不說話?”

首先是坦誠介紹了長安發生的大事,告訴對方自己不得不放棄漢中、巴蜀,撤軍東歸的現實。

其次,乃是囑咐張公祺,雖然其人以道法治漢中,算是典型的歪門邪道。但其人治下畢竟局勢安穩,人心安定,所以自己還是很認可對方治政水平的,乃是要求對方繼續保持對漢中的有效統治,避免發生動亂,影響百姓民生。

話很短,信息量很大,而賈文和和戲志纔對視一眼後,首先是立即頷首表態,卻都沒有開口說話。

畢竟嘛,計策歸計策,目的歸目的,這個昔日共學於盧植門下的老同學作爲一個不知情之人,在‘政變’中到底是展示出了其人那極爲突出的忠誠與魄力,所以必須要有所表示。

“這是自然。”公孫珣也沒有任何含糊的意思。“你們也該知道當日的詳細事物了……我欲以長安令韓銳爲武都太守,以京兆尹韓玄爲北地太守,以馮芳爲京兆尹,以趙平爲衛尉暫統虎賁軍,同時以失職爲名公開免去後將軍公孫瓚的長安治安大權,罷免他的衛尉一職,並‘建議’由光祿大夫黃琬暫領尚書事,同時主持劉伯安的葬禮。”

至於最後又讓馮芳和趙平這兩個身份特殊之人接手長安軍政大局,加上之前對二韓的一賞一罰,想來也足以避免極個別蠢貨再產生誤判了,同時也好讓一些人利用公孫珣引兵歸長安的這段空窗期做好準備。

“這就無所謂了,主公從心便是。”賈詡放下捻鬚之手,攤手以對。“以臣下的角度而言,無非是要提醒一句,主公既然將要替天子爲天下事,便要有做天下第一人的氣度。”

實際上,便是公孫大娘這個‘作者’,如今回過頭去看這本書,都覺的有些空洞,唯獨其中牽扯武王伐紂,牽扯諸多神怪之事,頗有影響,不好更改罷了。而道家的根本,卻還是要歸於老子的無爲而治,其餘種種,不過是附會強說罷了。

這點他不願隱瞞。

“也是。”公孫珣立即贊同。“那文和以爲是該威嚇,還是該誠懇呢?”

然而,冬意深深,約兩萬大軍緩緩走到郿塢這個後勤大本營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漢中太守張魯張公祺出斜道至此,近乎於孤身來降。

————我是不知道是啥的分割線————

“天命之論,本屬人爲。何以本末倒置,以天定人?君自稱天師,操弄鬼神,然定亂於漢中,何勝於五斗米之德?故曰:人凡自強,而後定能勝天矣。望君思之。”——《將歸散關與張天師書》.燕.公孫珣

PS:抱歉,昨天實在是太困了,也有點空調病的感覺,反正昨晚上是糟透了,早上六點起來補上,現在查錯完畢補上。

繼續獻祭推書——《世蹉跎兮自逍遙》-禰處士;《歐皇攻略》-把酒落夢

(本章完)

第143章 不取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236章 鐵騎橫百里(上)第101章 大事(中)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132章 伺機第330章第157章 親厚第67章 大人(上)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27章 膽大包天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7章 汝南買士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第272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上)第234章 堂中闢一人第175章 國破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43章 僞書盜印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126章 速殺第320章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上)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139章 劫持(下)第131章 求見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108章 中臺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182章 陌上正相思(鹹魚大佬的白銀盟!)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471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第101章 大事(中)第37章 汝南買士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161章 秋獵(下)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116章 驚動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115章 夜訪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69章 大饗(上)第100章 大事(上)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40章 七月來信(5.2k)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348章 降虜西擊胡第15章 熊孩子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128章 爺們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23章 不疑(6.6k)第230章 歃血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86章 霜降第295章 讀書萬卷不謀食第19章 大案第64章 臨陣(下)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316章 翩翩河邊走(上)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第78章 撤屯(終)第113章 探問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第145章 盛意(中)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3章 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