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

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

大火燒連營,其勢不可當。

然而,看似驚天動地的火勢不過是讓黃巾軍指揮系統和防禦陣地癱瘓的手段而已,戰場之上真正對這十萬黃巾軍造成殺傷的還是六萬漢軍!

六萬漢軍,作爲這個時代最強大帝國的主力部隊,裝備着可能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武器、甲冑、戰馬, 享受着可能是這個時代最高的後勤待遇,本來就不可能被所謂十萬剛剛起事的黃巾軍給困住!

而如今,在蟄伏了數十日以後,這六萬漢軍一起反撲,其勢纔是真正的不可當!

一萬騎兵在南,四萬步騎混雜的大軍從當面長社城中、長社城後蜂擁而出,還有一萬步卒在程普的帶領下趁勢強渡洧水,從北面突出強襲……六萬大軍分成三面一邊相互靠攏一邊自東向西全線推進,而黃巾軍空有十萬之衆卻根本組織不了任何有效防禦, 瞬間便淪爲被屠殺的對象!

原本公孫珣還想着以戰事爲重,所以只是給孫堅留下些許糧水之物便匆匆督大軍向前去了。但是,整場戰鬥的順利讓公孫珣上來便失去了指揮的慾望——不是他輕敵,而是說隨着大火掃過黃巾軍營寨後,戰事瞬間便淪爲了追逐戰與密集的小股對抗,這種情況下他就是想作出有效指揮都很難,只能依靠着中層軍官們自己的發揮了。

於是乎,公孫珣就勢在一處高地上下馬,並亮出自己的白馬旗以作督導,然後就開始坐在一個小馬紮上遠遠觀望戰局。

至於軍中另一位兩千石騎都尉曹孟德,雖然分給他的‘本部’,也就是那幾千黃巾降卒全都留在了洧水那邊交給了程德謀統一指揮,但面對着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他還是忍不住神魂激盪, 居然就帶着夏侯惇和幾十騎親衛掄刀子上去了。

一時間,公孫珣身側居然只剩下自己向來的心腹了。

“妙啊!”婁圭看着前方戰況,立即就有些忍耐不住了。“原本以爲放火是爲了造殺傷, 可如今看來,這分明是驅火爲前鋒,簡直是神鬼的手段……看來兵法之妙還是要以水火爲上!”

“如何不能寫?”公孫珣不以爲然道。“依我看,子伯數年前還只是個眼高手低,空有智謀卻無爲的人,如今儼然可以當得起一個軍中智囊的稱號了……再往後,聲名日顯,戰例增多,說不定千年後也是個用兵如神的典範。”

“皇甫將軍請我入城?”公孫珣指着眼前無邊無沿的戰場似笑非笑。“現在嗎?”

“我隨君侯多年。”婁圭攏手嘆道。“心裡大概明白一些事情……君侯傲上而憫下,這是好事;之前東郡河堤上這麼多人視死如歸,軍中上下有所感慨也不只是君候一人。但君候,天下現在這個局面難道是我們弄出來的嗎?!黃巾賊一旦起兵,攻城略地,殺官屠吏,弄的天下板蕩,難道是能心軟的嗎?君侯啊,局勢越是崩壞,我們就越是要搶着建功;賊人越是前赴後繼,我們就越是要乾脆纔對!蒼天當死,黃天亦是邪道!”

實際上,還沒來到潁川的時候,此時應該留守大營,正隔岸觀火的董昭就在路上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董公仁當時的話很直接,也很簡單,那就是朱儁敗了一場,是需要功勞的,不然很可能會獲罪。而公孫珣卻不需要功勞,所以來到潁川后他應該等皇甫嵩出頭,趁勢讓出功勞。

公孫珣細細思索一番,倒是無可奈何了。而接下來,他也不再開口,只是任由婁圭與這位閻忠繼續攀談試探,直到一行數百匹白馬輕鬆馳到長社城前,然後遠遠看到了在城門外迎接的皇甫嵩一衆人。

於是乎,公孫珣當即應許,然後便帶着婁圭、韓當,還有三百白馬義從,直接越過戰場而不顧,隨着這位皇甫嵩的幕僚往數裡外的長社城而去了。

“子伯的這些話,我怎麼會不懂呢?”公孫珣也跟着感嘆道。“可然後呢?”

前者好理解,後者又怎麼說呢?

“不知賈文和何在?”公孫珣懶得隨他感嘆那些東西。“叔德兄不是說他有張良、陳平一般的謀略嗎?能否與我引薦一番,我想請他來做個千石軍司馬……”

“什麼然後?”婁圭茫然道。

公孫珣一時無言,而隔了許久他才緩緩作答:“是我有些婦人之仁了……彼輩固然其情可憫,可既然舉旗相抗,戰場之上終究是要你死我活的。子伯你放心,這個道理我心裡清楚,斷不會再於將士們面前有所展露了。”

“君侯說的極是。”婁圭也鬆了一口氣。“如今不妨且看現在局勢!”

“是!”來人是個四十來歲,操着涼州口音的文士,他聞言當即拱手道。“我家將軍說,戰局已然成定局,且讓兒郎們立功便是,如君侯這般,不如入城安坐!當然,若君侯有心督導戰事,不去也無妨。”

“文和當日舉孝廉後便一直在家讀書。”閻忠恍然搖頭。“不過,我與文和相知久矣,他這人居安思危,斷然不會千里應募的,將軍就不用想了。”

對此,公孫珣認真思索後,卻是深以爲然,並準備依照董昭的計策實行。

“不錯。”婁圭伸手指向下方喊殺聲不斷的戰場道。“我剛纔若沒看錯,君侯敷衍相談之餘居然面露不忍……此時局勢,君侯總不能是在不忍我軍損傷慘重吧?”

“你居然都認得嗎?”公孫珣一時驚喜,然後趕緊掩飾。“這都是昔日在洛中與韓文約、傅南容相交時隨意得來的名字,聽說都是涼州人才……”

那麼,讓功給可能會負罪的朱儁,就是爲了不做功勞最大那個;而等到皇甫嵩牽頭,便是不做賺取人心最多的那個;至於爲何還有身體力行去辛苦打這一仗,這就公孫珣本人一意堅持的了……畢竟他知道,在真正的明白人眼裡,尤其是集合了無數豪傑的軍中,大家始終會明白怎麼一回事的。

“風火水冰,自然而然,這些非人力能抵擋的東西本就是兵法的精髓。”公孫珣也不禁微微嘆道。“子伯心有所得,不妨記下來,將來寫成一本兵法紀要,我替你刊行天下。”

而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路上的時候,一邊聽着喊殺聲漸漸遠去,一邊感受着大火的餘溫,同時還耳聽着婁圭與這名皇甫嵩的幕僚交談不斷,公孫珣這才知道對方居然也是個有來頭的。

“先生是故信都(安平國首府)令?”婁子伯好奇問道。

公孫珣不敢怠慢,當即率領自己的義從下馬。

公孫珣當即尷尬失笑:“涼州也是人才輩出啊!”

“然也。”此人在馬上乾笑拱手道。“信都令,張角起兵的時候倉促而逃,到了洛中後,中樞因爲安平舉國淪陷沒有治我的罪,但也被免了官。正好我是涼州漢陽人,又正好在洛中,便去投奔了我家將軍。讓君侯還有子伯見笑了……”

隨他去好了,鴟得腐鼠而已。

“其實,如子伯、子衡你們這般爲我多想反而是好事。”公孫珣伸手托住對方懇切言道。“這些日子,終究是我心思晦暗,鑽了牛角尖,以至於居然淤積到面上……是我不對!天長日久,這種事情不妨以後再說,且看現在纔對!”

“實在是心有所惑而已。”婁圭坦然應道。“而且事關己身。數年前在趙國霞堤上,我以爲君侯的志向就已經定了下來,那便是迎亂世而起,復而定平天下……兩位公子的名字難道不正是以此而來的嗎?”

“這……不好吧?”婁圭當即有些慌亂。“我這種人,也能寫兵法書嗎?”

“叔德先生姓閻?”公孫珣忽然好奇插嘴道。“那敢問叔德君認得賈文和、韓文約……呃,還有一個叫閻行的人嗎?”

這仗不可能是白打的!真正的收穫不能只看功勞簿和大人物的人情!

總而言之,皇甫嵩的邀請,公孫珣和婁圭其實早有準備,不就是讓他入城,然後讓朱儁一個在外指揮嗎?

此言一出,婁圭和周圍韓當等人不由齊齊失笑。

話說,這片戰場上的漢軍三位主帥,理論上是平等的……這是因爲什麼左右五官中郎將,什麼爵位,在代表了天子權威的節杖面前毫無意義。非要分個上下,那也只能說論資排輩,皇甫嵩年紀最大,大家敬重一下,唯此而已。

“我的志向沒有改變,也不至於因爲一戰之慘烈就心生不忍。”公孫珣看着自己心腹認真言道。“只不過,仗打得越多,見識的東西越多,我就越覺得將來安定天下會越難……不知爲何,我總覺的自己還少了一些東西。所謂且戰且思,唯此而已。”

“這有什麼?”婁圭不以爲意道。“那種局面誰能如何?不過,先生既然是涼州人,又出任千石大令,想來必然是涼州名士……敢問姓名?”

“這便說的通了!”閻忠不由嘆道。“韓文約不說了,本就是我們西州名士,將軍自然知道。賈文和這小子雖然向來不知名,但卻與我是至交,我心裡非常清楚,此人有張良、陳平一般的謀略……可說給別人聽,別人卻總是笑話我,說我亂吹……其實,不過是文和出身較低,他們看不起罷了。至於閻行,涼州閻姓多是我同族,而我族人頗多,或許是文約相交的其中一位吧!不過,我兄長長子也喚做閻行,但今年尚未加冠,想來應該不是他。”

婁圭一時無語:“這天下剛有亂象,君侯居然就想的那麼遠嗎?我和子衡之前便議論,說你最近爲何總是失神失態,還以爲……”

“閻忠!”此人乾脆答道。“字叔德。”

韓噹噹即醒悟,直接一揮手,便帶着周圍白馬義從往周邊退開來數十步方纔停下。

婁圭怔了一怔,倒是乾脆拱手賠禮:“如此,倒是我想多了!等再見了子衡,也一定說給他聽。”

董公仁依舊給出了一個直指人心的解釋——此番平叛,不能做名義上功勞最高之人,也不能做得人心最多之人,否則必有後患!這個後患可能來自於野心家,也可能來自於宦官,甚至有來自於天子……但無論如何,都一定是有的。

“君侯請講。”

“若是有一日,你我各自遂了志向,然後便不管事了嗎?”公孫珣不由反問道。“倒時候該怎麼收拾局面?用誰收拾局面?你想過沒有?”

“你能看出我有所猶疑?”公孫珣不由好奇反問。

“子伯何出此言啊?”周圍人一走,公孫珣也是忍不住嘆氣質詢道。“此時正打仗呢!”

卻不料就在此時,那閻忠忽然一手牽馬,一手指着皇甫嵩身後一人言道:“公孫中郎將既然想求幕中人才,何必隔着千里萬里找我們涼州人呢?潁川多名士……不說什麼荀、陳了,我隨我家將軍在長社城中十餘日,便已然認識了一位長社鍾氏的俊逸,君侯且看,此人喚做鍾繇鍾元常,胸有韜略,實乃相國之才!”

“子伯。”公孫珣從馬紮上起身道。“既是如此,我便正式與你說一遍好了,你屆時跟子衡再說,我就不多言了……”

話雖如此,但眼前局勢也未看許久。公孫珣眼見着黃巾軍最後的抵抗努力也化爲烏有,轉而全線潰退,正要移動旗幟,親自壓上前去時,卻忽然有人來打擾。

閻忠聞言半是得意,半是無奈:“可惜,邊鄙之人,再高的才能總是讓人看不起的。”

閻忠反過來好奇的打量起了公孫珣:“白馬將軍威震天下,但終究是幽州人,如何知道這幾人?”

公孫珣眯着眼睛盯着下面,卻是默然不應。

“不是說了嗎,心有所惑而已。”婁圭失笑道。“依君侯今日姿態,若不親耳聽君侯說一句,我是心中難安的。”

“然也,”公孫珣緩緩答道。“而且我也未嘗改志,不然又如何會說子伯將來會名垂青史呢?只不過,這種話心裡明白就好,何必非要說出來呢?”

既然如此,爲何此時皇甫義真又要擺出一副姿態,請公孫珣入城呢?

答案很簡單,這是要給朱儁讓功勞!

而公孫珣之所以和婁圭相視一笑,乃是他們對此早有準備。

公孫珣不由和婁圭對視一眼,然後各自搖頭失笑,便是這個來請人的文士也跟着笑了起來。

不過,笑完之後,婁圭看着公孫珣神色,卻忽然心中一動,然後便忍不住輕聲試探問道:“君侯,若是千年後我都能稱得上是用兵如神,你又當如何呢?”

公孫珣目瞪口呆,但旋即苦笑。

——————我是苦笑的分割線——————

“孫子嘗曰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乃敵傍近草,因風燒之;二曰火積,乃燒其積蓄;三曰火輜,乃燒其緇重,四曰火庫,當使間人,之敵營,燒其兵庫;五曰火燧,燧,墮也,以火墮敵人營中也。昔日餘隨太祖平黃巾,以火攻覆長社十萬賊衆,即‘火人’、‘火墮’並行也。”——《子伯兵法》

PS:推書,老趙的新書《戰國第一紈絝》,他有一本完本的戰國小說,《戰國趙爲王》,人品文筆都沒得跑。

八點半行不行?不行我改改?

(本章完)

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150章 明白第56章 路遇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146章 盛意(下)第160章 秋獵(上)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聖君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123章 更勝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107章 內堂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第492章 當頭退避也應難第15章 熊孩子第462章 吾疑漢室曾漏網第264章 志氣方自得(上)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22章 借刀第248章 城門口公孫仗勢欺太守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178章 定論第264章 志氣方自得(上)第421章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77章 撤屯(下)第166章 漁夫第214章 宴於桑庭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320章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3章 請戰第155章 狂言第3章 請戰第3章 請戰第155章 狂言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63章 臨陣(中)第26章 緱氏縣中第121章 崩壞(下)第27章 膽大包天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364章第9章 戰後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115章 夜訪第48章 務實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170章 失控第177章 背德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157章 親厚第116章 驚動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160章 秋獵(上)第49章 不見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360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400章 河北風清人自知(7k勉強2合1)第243章 億錢予一錢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41章 邀請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第138章 劫持(上)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283章 不如持一觴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57章 歸家第457章 君前願報新顏色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