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解燃眉急

燕北四城經過了一場惡戰,京麓三萬兵馬折損了一萬有餘。

北周撤兵後,蘇鎮帶着人清理戰場,死者人數太多,不能全部活埋,只能記錄了名冊後,當即火化,以免出現瘟疫。

蘇風暖站在城牆上,看着燕北城四門門口燃氣的火光,心底一片哀涼,戰爭真是一件最殘酷不過的事兒,前一刻生龍活虎的人,下一刻沒準就踏入了黃泉路鬼門關,家中妻兒老小都不能見到他們最後一面。

爲南齊國土百姓而殉亡的士兵,願你們一路走好。

秋華剛帶着蘇思萱和狼羣來到燕北王的院子,便有府衛來報,說蘇大將軍的援軍來了,北周退兵了。

這是一個好消息,連燕北王都不由得大喜。

蘇思萱更是高興地大喊,“爺爺,您聽到了嗎?大伯帶着兵來救燕北了。我還從沒見過大伯,我要出去迎接他。”話音未落,她又跑了出去。

燕北王看着蘇思萱跑出去的身影,大喜過後又覺得不對勁,問府衛,“真是蘇澈帶的援軍到了?”

府衛立即道,“援軍打着‘蘇’的旗幟,像是蘇大將軍的兵馬。”

燕北王一聽,便道,“緣緣怎麼說?”

府衛道,“大小姐只派屬下回來給您傳信,未說什麼。”

“扶我出去看看。”燕北王喝了幾副藥後,精神比蘇風暖來之前好多了,掙扎着下了牀,對府衛吩咐。

府衛點頭,扶了燕北王,出了燕北王府。

燕北城經過一場惡戰後,一片冷寂蕭條,有人在清掃街道,有人在包紮傷口,有人在搬運士兵的屍體。曾經繁榮堪比京都的燕北城,有一種淒涼涼的冷。

燕北王邊走邊嘆氣,“可恨的北周,將燕北荼毒至此。”

府衛也是心中含恨,道,“今夜北周有四五十萬兵馬攻城,若沒有大小姐在,此時燕北城早就破了。幸好有大小姐在。”

燕北王點頭,“緣緣是燕北的福祉。”

這時,蘇鎮從街道的另一頭打馬本來,見到燕北王,立即勒住馬繮繩,翻山下馬,滿臉喜意,“父親,您怎麼出來了?是不是聽說大哥帶着援軍來了?坐不住了?”

燕北王道,“不見得是他,多日來,京城都沒得到消息,更何況比京城還要遠的西境?他沒有這麼快,我想看看來的是什麼人?”

蘇鎮本來聽說蘇澈帶着援軍來了,大喜過望,連忙丟下手中的事兒,打算去城門口迎接,如今聽燕北王這樣一說,頓時也覺得不對勁來。立即疑惑地道,“那是什麼人打着‘蘇’的旗幟?”

“去看看就知道了。”燕北王道。

蘇鎮點頭,二人一起向城門口走去。

半個時辰後,章林接應到了援軍,正是許雲初帶着的御林軍。

許雲初騎着紅鬃馬,一身黑色錦衣,縱馬走在“蘇”的旗幟下,端的是讓無數女人見了都心跳的英俊。

御林軍是清一色的騎兵,馬後都拖着掃把,隨着馬奔跑,掃把拖地,捲起大片煙塵。

蘇風暖站在城牆上,看着許雲初,想着不愧是武雙全的小國舅,怪不得國丈早先嫌棄她配不上他的孫子。《紅顏傳》裡說他“出身好比黃金塔,滿城女兒慕榮華。”,真是一點兒也沒說錯。

這樣的許雲初,的確值得人讚賞。

國丈雖然對南齊來說沒做什麼功勞,拖了南齊江山的後退,但確實把他的孫子教導成了棟樑之才。

燕北王和蘇鎮站在城門口,自然也看清楚了來人。他們雖然未見過許雲初,但是對於京中有名號之人的畫像都見過,自然識出了他。齊齊訝然,沒想到帶了皇上的御林軍來燕北救援的人是國丈府的小國舅。

來到城門後,許雲初勒住馬繮繩,仰頭看向城牆上。

蘇風暖這時飄然地下了城牆,站在了許雲初馬前,對他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小國舅,你來的可真是及時,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多謝!”

許雲初翻身下馬,對她笑道,“昨日午時便來了,探到北周還有兵馬,便藏匿到了山林裡,佈置了一番,才趁着北周攻城來解圍。”

蘇風暖笑道,“這個圍解的好,若是不解,燕北城可就真危了,我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再沒什麼辦法了。”

許雲初敬佩地看着她,“我來到後,便聽說你火燒了北周九萬兵馬,如此智勇,一旦傳言出去,定名揚天下。”

蘇風暖輕笑,“我的糟粕名聲已經名傳天下了,不差這一樁。”話落,她轉過身,對他道,“我爲你引薦,這位是我的爺爺燕北王,這位是我二叔燕北王世子。”

許雲初鬆了馬繮繩,對燕北王和蘇鎮見禮,“雲初見過王爺、世子!”

“小國舅一路遠道奔波來燕北救急,着實辛苦了!”燕北王連連笑道,“快免禮!”

許雲初溫和一笑,“王爺客氣了!談不上什麼辛苦!皇上聽聞燕北出事兒,知曉蘇姑娘只帶了三萬京麓兵馬離開,連夜召見了葉世子入宮商議此事,葉世子提議,請皇上舍出五萬御林軍。因葉世子還在養傷中,不能來燕北,皇上便命我來了。五萬御林軍不同於京麓兵馬,每日都嚴格訓練,雖然人數較少,但是是御用精兵,想着能解一時燃眉之急。”

他這話前因後果說得再清楚不過,是說給燕北王和蘇鎮聽的,也是說給蘇風暖聽的,對於葉裳從中提議御林軍之事,半絲沒隱瞞。又隱晦地說,若非葉裳身上的傷勢未養好,一定會親自來帶御林軍來燕北。

這一刻,蘇風暖覺得,許雲初委實不愧他的名聲,的確是很君子。

她看着許雲初,笑容誠然地暖了暖,笑道,“皇上舍了五萬御林軍,燕北百姓們知道後,定然會感沐聖恩。”

燕北王點頭,“皇上是聖主明君,燕北所有百姓多謝皇上。”

蘇鎮這時不客氣不見外地上前拍了一下許雲初肩膀,爽朗地笑道,“你怎麼想到打‘蘇’字的旗幟?我還真以爲是我大哥帶的援軍到了。這個故佈疑陣做的好,北周當真退兵了。”

許雲初笑道,“沒想到北周三十萬兵馬之後還有三十萬兵馬,我帶的五萬御林軍趕到後,覺得這些兵馬也不足以與北周硬拼,便想出了一個對策。我帶了四萬兵馬在前方故佈疑陣,安國公府的二公子帶了一萬兵馬繞道敵軍後方去火燒北周大營。若是二公子成功,北周撤兵的話,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若是北周不撤兵的話,只能再想對策硬拼了。好在陳二公子成功了,北周撤兵了。”

蘇風暖聞言挑眉,“陳述跟來了燕北?”

許雲初頷首,“陳二公子聽說我帶御林軍來燕北,也追着我來了。”話落,他壓低聲音說,“我沿途來時,聽到京中傳出消息,皇上已經下令查辦了安國公府和景陽侯府,已經將所有人緝拿入了天牢。目前正在查辦其他涉案府邸。這兩府是重犯,是要滿門抄斬的,沈三公子已經被押入了天牢,目前陳二公子還不知道這個消息。”

蘇風暖聞言道,“是關於那兩件舊案?”話落,她問,“那湘郡王府呢?”

許雲初搖頭,“沒動。”

蘇風暖瞭然,看向北周大營方向,道,“楚含已經撤兵,折返回後方大營,陳述只帶了一萬兵馬,你是如何對陳述安排的?他帶的人不會與北周兵馬迎頭遇上吧?若是遇上,誰也救不了他和那一萬兵馬。”

許雲初搖頭,“不會遇上,我讓他得手後,立即繞道西方的晚霞破撤退,那條路是山路夾道,應該不會遇上着急折返而回的北周兵馬。他速度若是快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來到。”

蘇風暖點頭,對他道,“既然如此,我們先進城吧!裡面說話。”

許雲初點頭。

燕北王和蘇鎮、蘇風暖一起,將許雲初和四萬御林軍迎入了燕北城。

蘇鎮將許雲初迎進城後,便帶着人安頓御林軍以及忙着處理戰後事宜了。

燕北王將許雲初請入了燕北王府的報堂廳,閒話一番後,燕北王畢竟是病體,勞頓一番便有些支撐不住。蘇風暖便讓人扶着燕北王回去休息,自己留下與許雲初商議了一番如何部署燕北城,抵擋北周再次攻城。

二人正在商議時,有人來報,“大小姐,安國公府的二公子帶着一萬御林軍來到了城下。”

蘇風暖吩咐,“請陳二公子入城,將御林軍交由二叔安置,請陳二公子來這裡。”

“是。”有府衛立即去了。

許雲初在府衛離開後,揚眉笑道,“大小姐?”

蘇風暖笑着點頭,也不瞞他,道,“早在幾年前,我自己就認祖歸宗入了燕北蘇家的籍,這裡的人都這麼稱呼我。”

許雲初點頭,“既然認祖歸宗了,按理是該這麼稱呼你。”

------題外話------

小國舅都千呼萬喚始出來了,親愛的們,你們的月票呢?從裡到外翻翻口袋~~~

第五十三章城門等候第一百六十二章何其相像第九十九章思念入骨第六十二章幻容禁術第三十四章皇帝失蹤第二十四章真正太子第四十一章旖旎情思第十七章 出京暫避第九十九章簪花牡丹第一百三十二章借力打力第一百二十七章全無保留第一百五十五章昭然若揭第一百五十一章畫上句號第六十一章明暗徹查第十四章脈象衰竭第九十八章以蘭會詩第九十章 私運兵器第八十四章三堂會審第一百零九章嬌氣得很第一百三十一章中秋設宴第十四章配備兵器第三十六章過繼之事第一百四十七章茶棚會面第一百二十四章極其歡喜第十五章受寵若驚第一百四十九章趁火打劫第五十二章看傷提點第一百二十九章體膚瓜葛第三十二章生死相許第十八章底牌全無第十五章調教規矩第四十五章夜觀星辰第一百零七章請旨賜婚第一百六十三章商議計策第一百二十五章蘇青失蹤第九十六章一夜纏綿第三十八章離開燕北第一百一十章胭脂霞色第一百章玉人幽香第七十四章出了大事第一百一十二章不明原因第十五章受寵若驚第五十七章一世相守第二十二章點齊府衛第一百四十九章趁火打劫第八十二章以身抵債第五十四章借酒裝醉第一百一十七章攜手賞花第一百三十三章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九章滴水不漏第一百一十一章前往東境第二十一章暖意融融第四十五章敬茶認親第六十七章商議婚事第七十七章惹了動怒第九十五章擺了一道第五章紫金之主第十五章傾巢出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更第一百七十二章一更第四十九章濃濃情潮第一百五十四章安心極了第一百章脫離危險第五十四章質子楚含第一百三十二章當機立斷第九十章洞悉人心第十九章市井紅顏第八十九章我在等你第八十七章 治家有道第五十二章南齊的好第一百九十六章 四更第二十二章點齊府衛第七十章返璞歸真第一百八十一章 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琴音劍舞第三十三章痛快應承第六十九章測驗功力第一百零一章寵上心尖第二十六章想得周全第一百四十七章夜長情濃第四十一章旖旎情思第一百四十九章言語鋒芒第一百九十八章 六更第一百零一章寵上心尖第四十二章換下馬威第三十八章天造地設第一百三十四章棋裡棋外第一百五十章真假兵符第五十二章割地賠款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七十八章深夜入宮第一百零三章又欠人情第二十七章閉門謝客第一百六十六章阻北周軍第一百五十一章一番深談第五十二章南齊的好第十六章雷霆徹查第二十四章袖手江山第五十章人多熱鬧第一百三十三章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