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韋如蘭打完電話後,李經緯便打算去研究室工作。
關於藏寶圖密碼的破譯,計算機還要運算很長時間,自然沒有必要一直守候在旁邊等着。
結果,他剛出門,就接到了博士生艾米麗打來的電話。
“Robin,現在有好幾個記者等在咱們研究室門口,說是要採訪您。我已經告訴他們,您不接受採訪,但是他們還是不肯離開。聽他們七嘴八舌的議論,好像是因爲菲爾茨獎評選的事情。”艾米麗在電話裡說道。
李經緯可以聽出來,艾米麗怒氣未消,估計剛纔與記者們吵了一架。
“好的,艾米麗,謝謝你!我一會就到研究室。告訴其他人,不用管這些記者,繼續做自己的事情吧。”
在這之前,也有記者試圖採訪李經緯。作爲今年菲爾茨獎的熱門人選,一直有媒體記者想採訪他,但都被李經緯拒絕了。
爲此,李經緯還專門在自己研究室的網站上發了一個聲明,明確說明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
所以,在接到艾米麗的電話以後,李經緯也搞不清楚,這些記者究竟是怎麼回事,自己明明已經聲明過不接受採訪了,怎麼還會再來。
而且,聽艾米麗說,還不是一個記者,而是幾個記者一起守在研究室門口。顯然,這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研究工作了。
“好的。一會見。”艾米麗說完,掛了電話。
等李經緯來到研究室門口的時候,已經聚集了十來位記者。只見他們拿着長槍短炮一般的話筒,正圍在李經緯的研究室門口。
原來,這些記者以爲李經緯躲在研究室裡面,不肯出來接受採訪,所以才圍在門口。即使艾米麗再三解釋,表示理解李經緯並不在裡面,但是他們就是不信。
後來,艾米麗無奈,還給學校的保安打了電話。在保安來了以後,這些記者仍是不肯走。所以,她才又給李經緯打了電話。
李經緯看到,有兩位學校保安趕來過來,就站在這些記者的旁邊。但是,對於這些記者,他們也沒有強制驅趕的權利。所以,只能站着一旁看着。
“李教授,對於這些記者,我們也沒辦法強制趕走他們。”其中一名保安認識李經緯,看到他過來,急忙上前說道:“您知道,記者是無冕之王,他們有這樣的權力。”
“好的,羅伯特。謝謝你!”李經緯客氣迴應道。
李經緯很清楚,只要故意鬧事,保安確實沒有權利敢記者走。
“李教授,您也有不回答他們的權力。我們就在外面,沒有人敢強制您回答什麼。”這名叫羅伯特的保安,有善意地提醒李經緯道。
他說的很對,記者有問權利,但被問者也有不回答的權利。
記者們看到李經緯過來,馬上就圍了上來,把李經緯團團圍在了中間。
一名金髮女記者首先發問道:“李教授,我們報社收到舉報,說您在之前的道爾應用數學獎的評選中,存在身份造假。舉報人稱,道爾應用數學獎僅授予美國本土出生的國民,而您根本不符合這一評選條件。請問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李經緯前不久剛剛獲得了道爾應用數學獎,很多媒體都曾報道過這次獲獎。但是,還從未有人質疑過李經緯的評獎資格問題。
實際上,評獎委員會在評選過程中,肯定會認真核實相關的信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烏龍事件。
所以,在場的一些記者聽到這個問題時,也有些不太相信,認爲評獎委員會不可能犯這樣低級的錯誤。
但是,這位女記者問得確實理直氣壯,沒有絲毫的猶豫之色。不知道她是腦殘,還是受人指使,故意別有居心地這樣提問。
這位女記者的話音剛落,不等李經緯回答,另一位黑人男記者問道:“李先生,也有人向我們報社舉報,說您這次之所以能夠參加菲爾茨獎評選,主要是因爲您去年在《數學年刊》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而舉報人說,這篇論文的證明過程存在瑕疵。請問您發表的這篇論文,真的存在問題嗎?”
接着,其他一些記者,基本上提出了類似的問題,都說所在的報社也收到了類似的舉報。
所有的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了即將評選的菲爾茨獎。李經緯終於明白了,今天爲什麼會有記者圍堵在這裡。
“關於身份的問題,我想在場的各位,恐怕已經開始調查了吧?相信你們自己也會查到證據的,到時候謠言自然會不攻自破。所以,我想對於這個問題,並不需要我在這裡解釋什麼。”李經緯沉着的迴應道。
接着,就記者提出了問了瑕疵問題,李經緯說道:
“至於你們所說論文存在瑕疵的問題,自論文發表以來,我至今都還沒有看到有專家提出異議。對於你們所說的,舉報人說論文存在瑕疵,我並不知道舉報人具體說的是什麼,論文具體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我不好對此進行評論。”
“您的意思是,這些舉報都是無稽之談嗎?”有些記者不依不饒的問道。
“各位記者朋友,我覺得,與其在這裡問我,不如你們自己去尋找證據。”李經緯沒有正面回答,因爲那樣會促使這些記者提出更多的問題。爲了吸引眼球,他們會挖一個個陷阱讓你往裡跳。
新聞的本質在於真實。但是,在美國生活久了,李經緯也知道更常見的情況是,一些媒體記者爲了博眼球而不惜混餚是非。
李經緯接着說道:“這裡是學校,是開展科研和教學工作的地方,請大家自重,不要影響學校和教師的正常工作,以及學生的正常學習。謝謝!”
說完,李經緯直接擠出人羣,進入了自己的研究室。
從記者們的所提的問題中,李經緯已經敏感地感覺到,這是一次有目的的、針對自己的陰謀。而這最終的目的,就是爲了阻止自己參加菲爾茨獎的評選。
學術界本應是一片淨土,但在利益面前,還是有人喪失了最基本的學術道德。
李經緯意識到,一定是自己入圍菲爾茨獎的評選,對某個人構成了挑戰,於是就想通過這種卑劣的手段,來試圖通過媒體的不實報道,影響評獎委員會的最終決定。
類似這種手法,其實並不高明,但對於陰謀家來說,卻是往往能夠收到奇效。
就好像在總統選舉中一樣,一個候選人可以通過抹黑對手,影響選民的投票,從而達到最終當選的目的。
李經緯這兩年風頭正勁,各種重要的數學獎項,幾乎拿了個遍,這本身已經讓一些人非常嫉妒了。而這一次菲爾茨獎評選,李經緯有很大概率會獲獎,這無疑更是讓一些人羨慕嫉妒恨。
想通了這些,李經緯心中嘆道:“這還真是所謂的樹大招風。”
在此之前,他從未遇到過被人舉報的事情。這一次,他雖然並不擔心這樣惡意誹謗,但這樣的行爲難免讓人覺得噁心。
在不遠處的樓道拐角處,斯蒂芬和小澤杏子正幸災樂禍地看着這裡發生的一切。
他們不但給多家報社寫了舉報信,同時也菲爾茨獎的部分評委爲發了舉報信。兩人相信,很快李經緯就會被取消評獎資格。
兩人之所以這麼想,這是因爲,如果李經緯在道爾應用數學獎評選中存在身份造假,就是很嚴重的誠信問題。一旦屬實,就必然會取消菲爾茨獎的評選資格。
相比較而言,論文是否存在瑕疵,倒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
而且,他們之所提出論文存在瑕疵,也並不是真的發現了論文中存在的問題,純碎是一個藉口,也是吸引記者眼球的一個由頭而已。畢竟,這一次菲爾茨獎的評選,數學界對李經緯獲獎的呼聲很高,媒體對此很感興趣。
實際上,即使存在學術爭議,也是正常的。畢竟,很多數學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不同學者持續的努力,有時候不可能一個人就能完美地解決某一個問題。
所以,如果是正常的學術爭鳴,學者們一般並不排斥。相反,只有相互切磋,才能夠共同進步。
但是,如果是惡意誹謗,特別是蓄意出於非學術目的而攻擊其他學者,就是非常不道德的了。
令李經緯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美國多家媒體上都報道了這件事。
有報紙報道的標題是,“華裔數學家身份造假,將被取消菲爾茨獎評選資格”;還有報紙的報道標題是,“華裔數學家靠身份造假獲獎,學術界需要誠信建設”;等等。
類似的報道,在網絡上也是迅速地傳播開來。就是在大洋彼岸的華夏國內,也是引起一片輿論譁然。
其實,新聞報道直指李經緯的華裔身份,其用意不言自明。華裔科學家這幾年異軍突起,一直有媒體伺機藉助學術造假等,抹黑華裔科學家取得的成就。
所以,這一次類似的報道,也非常吸引眼球。從這些報道的標題來看,也正是同樣的炒作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