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沙州解危

沙州城外三十萬吐蕃大軍綿延無邊,旌旗招展氣勢如虹。三軍陣前一匹神駿白馬之上端坐一人,此人頭戴三瓣寶冠無沿帽,外罩銀甲腳踏皮靴,年輕的面龐充滿着剛毅,腰間挎劍不怒自威。此人正是吐蕃新一代贊普——維鬆!

維鬆身後二人觀其裝束便知一文一武,頭藏烏皁突騎帽,身穿青色長袍者乃是右公倫尚婢婢,而一旁殺氣凜然身着盔甲的精瘦男子,則是吐蕃勇將拓跋懷光!

微風吹過,維鬆凝望遠處的沙州城,不由冷聲道:“懷光,三日之內能拿下這沙州城嗎?”

“大王放心,三日之內末將定會拿下沙州!”拓跋懷光信誓旦旦的說。

維鬆聞聽此言卻是冷哼一聲:“本王不想聽這些沒用的!一個月前你也是如此信誓旦旦向本王承諾的,可結果呢!?若不是陣前斬殺大將有傷士氣,本王早就斬了你!”

一想到徘徊在沙州城外一月寸土未進,維鬆心中就倍感十分的窩火。舉兵一年多來卻依舊未能攻破河西這道屏障,這對於他而言不得不說是個奇恥大辱。當年先祖揮兵直抵長安是何等的榮耀,而他呢?卻連個小小的河西都征服不了,這讓素有抱負的他,又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

拓跋懷光急忙翻身下馬向維鬆請罪,而一旁的尚婢婢便勸解道:“大王還請息怒,此事也不能皆怨拓拔將軍。大王應當知曉,如今的河西已非往昔,雖說河西名將張議潮已死,然其侄張淮深卻毫不遜色,又有那屠狼相助守城,不說固若金湯也是極難攻佔……”

話說到這裡,見維鬆怒氣消了不少,尚婢婢於是又接着道:“我軍一年來拿下河西九州,雖未有達到大王期望但不是毫無進展!如今這沙州是河西的最後一道屏障,那張淮深與屠狼勢必會誓死守城,因此拓拔將軍月餘之期未有拿下沙州,也是情有可原!”

“公倫大人所言極是,那唐軍只會龜縮於城內並不與我軍交鋒,末將也是……”

“夠了!本王給你三日之期拿下沙洲城,若是逾期不能拿下,你就提頭來見吧!”維鬆那裡聽得下這些辯駁之言,如今他只想儘快拿下沙州城。

“末將遵命!”拓跋懷光慌忙領命,隨即便親率攻城大軍向沙州城撲去。

待拓跋懷光領兵而去,尚婢婢卻鄭重道:“大王可是擔憂那陳浩?”

尚婢婢的話,讓維鬆的的瞳孔不由收縮一下,隨後冷聲自語:“此人已經拿下了南詔,此刻估計已經到了衛藏,不知尚思羅與論恐熱能否抵擋得住唐軍……”

“大王無需擔憂,據探子來報那陳浩此次不過六萬兵馬,在衛藏無垠的平原之上,那陳浩縱使用兵如神,也不是我吐蕃鐵騎的對手!”

“此人不可以常理待之,否則吃虧的永遠是我們!你要知道,若是唐軍真的攻破了我軍防線,就會揮兵向西北直抵國都邏些城!到那時可真印證了漢人的一句俗語:偷雞不成蝕把米!”

維鬆神色之中甚有凝重之色,對於陳浩這個敵人他從未有過輕視,當年京城之事他依舊記憶猶新。因爲當初僅在長安幾日,就被陳浩掣肘了三次,也自從那時起他發現,他遇到了一個難以揣摩的對手。

尚婢婢聽完維鬆的講述,不禁點了點頭鄭重道:“即便我軍防禦抵擋不住,但只要我軍攻下了入京的最後一道屏障,那陳浩定會率領大軍馬不停蹄回京護駕。屆時我軍再以逸待勞,於途中將這支唐軍殲滅,唐廷可破,江山可定矣!”

一直雙眉緊皺的維鬆,側臉看了尚婢婢一眼,露出一絲笑意:“本王正是此意!”

……

沙州城樓上,張淮深右手按劍,神色凝重的望着城下無邊際的吐蕃大軍,久經風霜的臉上留下幾道結痂的傷口。西邊的天空讓晚霞的餘輝映得滿天紅光,似乎象染上了一層血色。他面容冷酷地站在哪裡,可是他心中卻是憂心忡忡,因爲他不知道這沙州還能夠守多久……

這時屠狼緩步走上城頭,並沒有與張淮深說話,手搭垛口一如既往的冷靜。過了好一會兒,屠狼俯視城外的敵軍輕聲道:“你在想什麼?”

似乎二人早已習慣了這種對話方式,張淮深未有轉頭,而是嘴角露出一絲苦澀:“我在想這沙州城還能守多久……賢弟,你呢?”

屠狼輕輕舒了口氣:“屠某在想,大哥此刻應該已經踏入了吐蕃的疆域!”

張淮深卻是眉頭微皺,繼而搖了搖頭道:“據探子來報,吐蕃已在衛藏邊境陳兵十五萬,其目的就是阻止他,想要突破防線何其之難……”

“你懷疑了?”這一刻屠狼的神色有了些許動容,側過臉來凝視張淮深的側面。

“我沒有懷疑,以長風的實力突破防線只是時間問題。不過這沙州城是否能守到那一刻,卻是未知之數!”張淮深說到此處,環視守城的衆位傷殘將士,不禁微微一嘆道。

屠狼也是看了一眼已經疲憊不堪的將士們,神色也是爲之一黯,但隨後神色卻極爲堅定:“我相信他!”

就在二人說話之際,城下的吐蕃大軍如潮水般向沙州城涌來。隨即二人便不再多說,分別傳令衆將士準備滾木礌石,過油弓弩……一場守城保衛戰終於開始了。

此次吐蕃大軍的攻勢不可謂不強,拓跋懷光親自上陣身先士卒,勢必要在三日之內奪下沙州城,因爲他知道自己若是不能完成,等待他的就只有死亡。

一場拉鋸戰就此展開,吐蕃大軍的攻勢迅猛,而守城的將士也以強硬的手段予以還擊。不時有吐蕃兵踩着雲梯登上城樓,但是最後被視死如歸的守城將士斬殺。城池下不停有屍體落下,其中既有唐軍將士也有吐蕃番兵,殘垣斷壁的城牆上,處處有了暗黑色的的鮮血點綴戰爭的慘烈。

……

“報!”就在雙方攻守膠着之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在維鬆的駕前想起。

眼前的士兵是軍中的探子,維鬆見狀神色一凝,繼而低頭看向士兵:“說!”

“回稟大王,衛藏兵敗全軍覆沒,左公倫與大將軍也已死於亂軍之中,此時唐軍正向我方國都邏些而去!”

“什麼!全軍覆沒!”

維鬆聞聽此消息,頓時感覺眼前一黑差點摔於馬下。他想到了陳浩可能會突破防線,但是他沒有料到十五萬精銳竟然全軍覆沒,這着實是超乎他的想象。

一旁的尚婢婢也是驚詫異常,用不可置信的口氣質問軍探子:“這不可能,我軍鐵騎縱橫草原豈是唐軍步兵可比?況且我軍人數遠遠多於唐軍,又怎會全軍覆沒?你竟然胡言亂語攪亂軍心,來人!將其拿下斬首示衆!”

“小的絕非胡言亂語,之所以全軍覆沒乃是唐軍有利器在手,投擲軍陣之中震天動地,因此致使我軍死傷無數……以至於衛藏之地伏屍三十里!”軍探子沒想到禍從口出,於是抖如篩糠的慌忙解釋道。

“真是信口齒黃,這怎麼可能……”

“一定是震天雷……”緩過氣來的維鬆,神情落寞的沉聲道:“本王曾聽聞陳浩在收復河朔三鎮之時,就曾用過這等利器!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嘶!

“傳令拓跋懷光停止攻城,全軍火速退出河西!”反應過來的維鬆,急忙下令準備回撤。

尚婢婢自然明白維鬆此舉的用意,如今陳浩已經突破了防線,而且十五萬大軍盡皆覆沒,此刻直奔國都邏些可謂是如入無人之境。況且又有所謂震天雷在手,若不及時回援恐怕都城難保。而當下沙州城一時半會難以攻克,唯一的選擇只有退兵回撤。

在前方拼命攻城的拓跋懷光,沒有想到維鬆會下達撤兵的命令。然而當得知唐軍已經突破防線直取國都邏些城時,也是面露凝重之色,隨即遵令撤兵火速向回撤離。這一退潮般的撤離,讓沙州城上的衆將士爲之愕然。

“竟然退了?這吐蕃維鬆又想玩什麼花樣?”

張淮深看着急速退去的敵軍,不禁感到一絲疑惑。而一旁的屠狼,將帶血的長劍緩緩地放回劍鞘,冷冷的望向吐蕃軍陣並未有說話。

隨着時間的推移,只見吐蕃三十萬大軍後軍變前軍,前軍爲後軍,伴隨着渾厚的號角聲,大軍向遠處急速遁去。

“這……”

張淮深的愕然的望着撤離的吐蕃大軍,而屠狼卻是冷酷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大哥成功!此刻應該是在趕往邏些城的路上!”

“什麼!?你是說……”

“報!大帥有密函一封,望二位將軍按指令行事!”就在張淮深難以抑制狂喜之際,一名軍探子登上城樓上前稟報。

張淮深迫不及待的打開密函,通覽之後不禁喜形於色,隨即將密函交予屠狼:“看來你是對的,長風他真的做到了!看來我們反撲的時刻終於到了……”一更。-- by:89|10477589 --

第48章 確有罪責第53章 地坤堂第57章 誰是畜生第16章 此路是我開第42章 寸草不生第96章 一個信念第87章 欽定駙馬第7章 九醞春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100章 奪權第14章 脣槍舌劍第73章 葉白衣第20章 豈能饒你第42章 侯爺請留步第44章 朝堂三問第78章 好好招待第9章 居安思志第63章 可有大魚第93章 塞翁失馬第6章 你全家都皚威第99章 緣由如斯第34章 蠱毒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22章 小的不識字第28章 嗜血棋子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44章 朝堂三問第82章 入宮作畫第12章 太和幕僚第528章 局中因與果(四)第33章 生死攸關第64章 充當說客第32章 早露異端第88章 恕難從命第558章 猛龍過江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554章 靜而待發第4 計劃外的計劃第67章 大仁與小仁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51章 不過如此第34章 立下字據第19章 塵埃落地第24章 啪啪啪第21章 裴泰之死第63章 江陵岳家第65章 賣功鬻名第40章 花花太歲第32章 甘做攪棍第18章 思量再三第5章 手足之痛第559章 順利會師第51章 龍有逆鱗第41章 停杯橫箸第31章 深夜對話第32章 離奇死亡第77章 喜歡一個人有錯嗎?第23章 真的好大第42章 寸草不生第76章 三件事第77章 喜歡一個人有錯嗎?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94章 埋葬屈辱第75章 落入敵網第6章 王百萬第26章 你好直接第93章 揚長而去第100章 聽雨軒第64章 仰面朝天賞夜空第94章 暗夜魅影第23章 你是何人第39章 可爲絕品第553章 實至名歸第17章 諸位阻撓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64章 你看過封神榜嗎第89章 卿鳳齋第100章 推理案情第53章 東瀛有妻第27章 遠去的身影第74章 夜色幽藍第54章 養虎爲患第82章 二人對弈第117章 覺遠頓悟歸入定第17章 寬衣解帶第545章 分而化之第1章 意想不到第53章 爭議已起第5章 高漲米價第78章 是對還是錯第52章 風波又起第37章 河南三族第52章 風波又起第92章 醉芳園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41章 姓老名跌第3章 索家三步走第538章 再次攻城第86章 金銀動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