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淡淡菊花香

糊名和謄錄制度的實施,有效杜絕了徇私舞弊的現象。不過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任何一項律法與制度都會有所漏洞。人類不得不說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在攻克一個個難關之後,總會自然而然的衍生出另一個難關,此起彼伏消漲不息,可謂是有始無終永無盡頭……

即便是從翰林院選來的的文吏之中,也有不少人在謄錄試卷之時做了一些手腳。這些小伎倆對於當年的學霸陳浩而言,可謂是關公面前耍大刀。當年應試教育十二載,什麼樣的作弊手段沒有見過?因此再陳浩的火眼精金之下,一切都無所遁形。

陳浩這一番嚴打,可是將令狐綯與盧匡二位主考氣的是七竅生煙。要知道此次科考的舉子之中,不但有他們兩家的子弟,更有他們收受賄賂的各族子弟。若是這一屆科考未有讓那些行賄的舉子高中,恐怕又是一場風雨襲來。

經過三日的審閱與評選,只有兩份試卷難以分出高低。之所以難分高低,其主要原因是陳浩與令狐綯各執一詞。倒不是陳浩處處與令狐綯爲敵,而是因爲他所推舉的這份試卷,文辭華美言語流暢成韻,非但如此而且主旨鮮明一閱便是乃是上乘之作。

而就是這份陳浩眼中的上乘之作,卻被令狐綯一口否定了,這可就讓陳浩覺得奇怪了。心道你這老狐狸縱使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夠寫出這樣的文章,而你這老狐狸竟沒有仔細閱讀就予以否定,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

陳浩覺得這其中必有蹊蹺,雖然如今改用糊名制,但是心中卻有了一絲陰沉。通覽整張試卷除了文字並無其他記號,而且由於翰林院的文吏抄錄之後,試卷上已經沒有了考生的姓名,這就奇哉怪哉了,難道是自己多慮了不成?

所謂謄錄的過程,其實就是文吏抄錄那些糊名的試卷,然後交予主考官評閱,因此這份經過抄錄過的書卷根本不會有考生的姓名。待到衆位考官綜合評閱之後,再將儲存考生原卷取來,一同交予皇帝御覽。

這個過程在如今大唐來說,陳浩自認爲是最爲先進的方法。以糊名制杜絕文吏的徇私,繼而因謄錄制防止主考官的舞弊行爲。這些看似天衣無縫的制度,但是陳浩卻覺得哪裡不對勁。因爲令狐綯對試卷的評閱很有問題,但是縱使他苦思冥想也想不出破綻。

閱卷的官員當然不止三位主考,還有翰林院的一衆學士。每一位閱卷官員,區別優劣的方法就是,再試卷之上畫圓、畫叉亦或是圓中帶叉,不但如此還有附錄上自己的見解與理由。經過這些官員的篩選之後,最終纔會將剩餘的優等試卷交予三位主考評閱。而之前這些官員所附錄的見解與理由,則作爲主考評閱文章優劣的參考。

如今其餘試卷的評選雖有不少只得商榷的地方,但是畢竟這些文章不是上乘之作,陳浩倒也未有太過爭糾這些,畢竟他還是一個人而不是神,如此浩大的閱讀量他也吃不消。不過就令狐綯與他爭辯的這兩份試卷,陳浩倒是較真了起來。

兩份試卷上都有衆位翰林學士的點評,可謂兩者不在伯仲之間。但是今日陳浩一定要在這兩者之間分出一個高低來。

“令狐大人,可否將你手中題稿讓本官一覽?”

令狐綯初是一愣,隨後卻笑道:“那是自然,陳大人乃是此次主考,豈有不親閱之理!”說着便將手中題稿交予陳浩手中。

陳浩接過題稿通覽卷中文字,不得不說這其中文章寫的的確不錯,不但舉證有方而且據情入理。雖是如此,相較於其他試卷可爲上品,但是卻不如他手中的那份考卷,因爲不夠渾然天成。

於是陳浩正要說出自己的見解,而就在此時一陣金風襲來,將手中的書卷吹了起來,結果一不留神,這份試卷便迎面蓋在了陳浩的臉上。這一番金風吹拂,可是將房內吹得是七零八落。

嗯?怎會有種淡淡的花香?陳浩將試卷從臉上取下,隨後又放在了桌案上。雙目緊緊地盯着眼前的這份試卷,過了許久這纔開口道:“令狐大人,你我各執一卷,兩位考生文辭皆是上品,不過相比之下,你說的這份卷稿卻少了仁慈二字,此文通篇氣勢張揚倒也據而有力,然正因少了這份仁慈,通覽文章處處流露奪舍之氣。科舉選才選得是爲民請命仁義之人,而這份試卷卻是……”

令狐綯神色冷峻的不屑道:“陳大人單憑主觀臆斷,是否有些過於偏私?不如讓盧大人從中做個評判如何?”

陳浩一聽這話不禁樂了,讓盧匡作評判?那豈不是跟沒有評判一個樣?想到這裡陳浩覺得有些好笑,當今聖上爲了玩弄平衡將這兩位當副主考,可是將他陳浩給坑苦了。這正面交鋒得罪人的事情,全部都是他陳浩獨立扛着。陳浩心中暗罵了一句:什麼樣的老子,果然就有什麼樣的兒子。

“那倒不必了,兩位大人都交情甚好,好的都快要穿一條褲子,你讓本官如何信得過盧大人?”

令狐綯與盧匡二人聽罷,臉色很是陰冷,盧匡目露慍怒沉聲道:“陳大人還請注意措辭!這等民間俚語可不應該出自您的口中!”

“措辭?俚語?額呵呵,盧大人教訓的是,本官這等低俗之人言語卻是有辱詩文!”陳浩揶揄一笑,隨後將目光落在了令狐綯的身上:“諸位皆是名士大族,自然不會口出這等俚語,就連這抄錄卷稿所用的墨汁也帶有淡淡的菊花芳香!是不是啊,令狐大人!”

令狐綯聞聽此言,神色卻是驚愕當場,隨後強壓心中情緒沉聲道:“陳大人真會說笑,何來的菊花香味,爲何我等衆人未有嗅到?”緊接着大廳內一衆官員紛紛出言附和,表示未曾問道花香。

第48章 何爲君子第29章 一起到白頭第84章 風雲各起第48章 何爲君子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116章 隨緣不覺遠第77章 夜不能寐第3章 置宅買衣遇媚女第534章 梁州立威第66章 欲擒故縱第539章 大帥迷糊了第80章 信中無信第38章 藏中之藏第39章 煙雲難散第16章 入得沙州第561章 將計就計π第95章 天璣第91章 知曉的太遲了第28章 陳浩,他不是人第82章 佛道之論第71章 誓死不嫁第71章 一個瘋子第70章 面頰有痣第89章 雷雨交加第19章 丹書鐵券第64章 充當說客第46章 意外的字據第78章 辭官回鄉第68章 妙筆生花第5章 手足之痛第546章 不是一句空話第90章 閨房驚變第74章 秋雨綿綿第3章 刑部尚書第49章 欣欣向榮第87章 欽定駙馬第535章 兵臨城下第74章 三名太監第7章 有客登門第81章 火燒眉毛顧眼前第540章 城頭一曲第5章 名不虛傳第84 靜水流深(2)第83章 救治秘方第534章 梁州立威第22章 血染一片豔陽紅第52章 聽風觀月第26章 紫金山下第75章 血墨如意第89章 卿鳳齋第102章 奚王選婿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第1章 朝堂之論第23章 引水救災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22章 送客第69章 杜府喋血第91章 坐而論兵第95章 將帥之別第44章 金蟬脫殼第19章 塵埃落地第10章 失手焚畫第42章 原來是他第108章 說三道四第4章 虎皮毛豆腐第8章 已無人證第55章 埋骨青山第76章 三件事第108章 說三道四第29章 方形月光第44章 金蟬脫殼第538章 再次攻城第68章 腹部有傷第68章 機會來了第11章 推理而已第68章 妙筆生花第83章 靜水流深第31章 深夜對話第541章 驚退敵軍第35章 以假亂真第15章 你個死太監第110章 我的規矩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46章 好戲正在登臺第66章 欲擒故縱第11章 真假小人第38章 藏中之藏第49章 欣欣向榮第12章 好狗擋道第71章 成德四州第8章 已無人證第46章 意外的字據第89章 寺中怪人第62章 你還走的了嗎第44章 風起之時第60章 劉小姐病重第61章 冰凍三尺第28章 誰算計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