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時代的碾壓

出了步兵學校,氣氛有些凝重。杜中宵神情淡然,引着衆人向北邊的騎兵學校走去。

這事情跟自己有什麼關係?朝廷要抽兵抽將,要依河曲路建制整訓禁軍,自己一句話說,全部遵旨行事。什麼都教給他們了,自己練不出兵來,能怪誰去?

到了子城北面,騎兵學校前,見匾額下面,左右合起來是一首詩:“丹心碧血凌雲志,鐵騎輕敲塞上霜。埋骨何須桑梓地,馬蹄踏處是吾鄉。”

王拱辰見了,笑道:“經略,怎麼騎兵這裡,比步兵文雅了許多?”

杜中宵道:“騎兵與步兵不同,更加要求他們能獨立作戰,能小隊作戰。說起來,騎兵才與漢唐征討大漠時的軍風相仿。文雅一些,讓他們繼承前人,重現漢唐之雄風。”

王拱辰道:“經略說的是,騎兵委實是如此。縱橫大漠,所向無敵,留下了多少詩篇!”

一邊說着,衆人一起進了騎兵學校。這裡與京城軍校差別不大,不過更加註重於小隊訓練,要求比京城軍校嚴格了許多。京城軍校除了炮兵之外,騎兵和步軍的訓練除了內容,並沒有什麼不同,沒有針對兵種特點和作戰風格重點培訓。步兵側重於大軍陣,對陣列要求更高,騎兵則注重於小隊,對於單兵和少數兵員的合作更加註重。制度上面,騎兵要求不同的士卒相遇,可以臨時組織,有一整套的辦法。

有了在步兵學校的教訓,衆人都沒有說話,默默從騎兵學校出來。

到了西邊,是步兵學校的乙校,訓練軍官和效用的學校。一到門前,王拱辰看見兩邊掛着的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由微笑。騎兵那裡文質彬彬地講究平仄對仗的風格,一到步兵這裡就不見了。這句話杜中宵的記憶裡印象深刻,幾乎盡人皆知,到處張掛。學校裡有,部隊裡有,報紙書籍上更是常見。記憶中,這好像是從什麼古籍中摘出來名言,現在自己成了古人,才發現並沒有這句話。平仄不對,不應該出自嚴肅的詩中,也不應該是對聯,更似是一句俗語,便掛了這裡門兩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實際上是一句出現時間很晚的俗語,是新中國建國之後的事情了。後一句梅花,全句七字除苦字全平,不可能出現在詩詞裡,也不可能是對聯。跟後世的許多著名對聯一樣,是新時代文人的創作,而後套一個民間故事的殼子,廣爲流傳。這種故事都有模板,要麼是民間的落魄文人,要麼是新登第的什麼大臣,套一個歷史名人的殼子,對出了對聯,從而收穫巨大名望和財富。

在這個年代,沒人會認爲這樣兩句話是名人所作,一看就知道是民間的勵志俗話。

進了學校大門,王拱辰四處一看,果然跟前邊看的步兵甲校同一種風格,營區不少牌子,寫着各種通俗易懂的話。只是這裡是軍官學校,內容與兵營學校的甲校有很大不同。

進了大門之後,左右各有一塊牌子。左邊寫着“官兵一致,責任分明。”右邊寫着“鍛鍊自己,研究敵人”。再向前幾步,又有一塊牌子“不打無把握之仗”,另一邊是“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這些話言簡意賅,一個廢字不用,意思簡單而且直接。

到了官廳後,牆上又有幾行大字:“在學習與實踐中,發現戰爭規律,認識戰爭規律,理解戰爭規律,掌握戰爭規律。在戰爭中,依戰爭規律指揮、戰鬥。”

王拱辰看着這句話,想了好一會,才完全明白在說什麼。學習、實踐、規律這幾個詞,這個年代不能說沒有,但跟牆上寫的意思不能完全符合,讓人一時不知道在說什麼。不過想通了後,就明白了講的是什麼,發現並沒有其他的話和詞能代替,不然意思就變了。

看了幾遍,王拱辰對杜中宵道:“經略,如果我猜得不錯,其實這句話不只在這裡,其他幾個學校一樣要遵守的,是也不是?”

杜中宵道:“內翰說的不錯。其實不只這裡,在隨州練兵時,就是遵從這個原則。只不過那個時候憑感覺行事,說不明白。等這裡建了軍校,才總結出這幾句話,人人都要背誦。”

王拱辰對狄青和孫沔道:“太尉,上次演武大敗,聖上和朝臣一直想不通爲什麼。現在看到了這幾話,應該大致有數了。京城軍校雖然精選人才,用的教材是來自於河曲路軍中,但與河曲路軍校的教法完全不同。這裡的說的規律,其實就是朝廷說的兵法,不過更加準確。因爲兵法之中,戰例多,大而統之的內容也多,偏偏行軍、作戰的細節不多。即使有細節,也不知其所以然。牆上說的規律,就是從大的原則起,到行軍作戰的各種細節,全部成一個體系。河曲路的軍校如此要求,哪怕不能人人做到,大多部分都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差距就大了。”

孫沔點了點頭,雖然覺得王拱辰誇大了,不過還是承認他說的有道理。河曲路的軍制、教材,其實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怎麼來的?就是牆上寫的,從學習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總結出的內容,就是戰爭規律。表現出來的,是軍隊的編制、組織、指揮和各種條例、教材。

這個體系非常初級,很不完備,但對這個時代來說,對所有的軍事理論、兵法及各種軍隊,都是碾壓的。體系一旦行成,戰鬥力哪怕是下限,遠高於其他軍隊的上限。戰鬥力的差別,可不只是火槍火炮對冷兵器的差別,而是科學規律對個人經驗的差別。

杜中宵會不會打仗?練營田廂軍的時候,他的軍事經驗幾乎爲零,怎麼會打仗?一旦北上,連戰連勝,當者無不披靡,除了火器犀利,還有軍事體系對其他軍隊的壓倒性優勢。

軍事是科學,當然有自己的客觀規律。有冷兵器和火器共同遵守的一些規律,如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集中兵力形成局部優勢,諸如此類。還有兩者不同的規律,比如交戰距離,陣形由密集變爲疏散。

杜中宵把自己的編制、教材、冊子等等,全部都獻到朝廷去了。很多大臣拿着當寶,以爲照此辦理就可以練出一支同的戰無不勝的強軍。許多人獻計獻策,覺得京城禁軍,必然是河曲路禁軍比不上的。卻失去了最根本的東西,他們不知道杜中宵是怎麼帶出來這支軍隊,編出那些冊子的。

看着牆上的幾行大字,狄青有些茫然。教學和練兵中有什麼不足,他可以學習改正,自己讀書認字不多,可以使勁用功。自己成長於軍營,對軍中事務無比熟悉,總不會比不幾個半路出家的將領。但牆上這幾行字的意思,哪怕王拱辰解釋了,自己還是不明白。什麼是實踐?什麼是學習?什麼是客觀規律?好像明白,卻又怎麼想都不對。從經驗上升爲科學,原來的禁軍體系,就完全沒有用處了。

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44章 閒情第172章 擔憂第23章 全力應戰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44章 貴人?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66章 力求全殲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205章 先讀書第136章 學校第62章 看看火車第113章 分岐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139章 打探消息第41章 差強人意第38章 兵臨渡口第62章 盡心而已第12章 意外之喜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75章 全部押中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46章 人心惶惶第66章 三州賣酒第222章 觀軍第86章 多學多煉第22章 大局已定第3章 同年重逢第21章 契丹來客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60章 新生活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65章 介紹進學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7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9章 讓你吃雞第135章 事發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194章 要強硬第178章 富國強兵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8章 派人第121章 迴歸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80章 各有前程第10章 馬大官人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170章 圍城第40章 模範村莊第81章 親征第13章 抓人第4章 應對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72章 比刀第18章 互相推諉第87章 進城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34章 似是而非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41章 試探第92章 育種爲主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82章 霹靂車第73章 舊人第152章 重甲守城第86章 逝者已矣第111章 石州第61章 水車第85章 物是人非第83章 霹靂車來了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30章 京西營田第72章 比刀第17章 破城第98章 鋼如泥土第22章 大局已定第22章 難題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111章 石州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64章 寶地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221章 朝廷來人第14章 隱情第98章 必死之局第64章 形勢逆轉第49章 党項軍略第96章 出陣第45章 各有前程第12章 意外之喜第109章 人人有書讀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35章 古之龍泉第43章 示之以恩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