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樣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唐繼堯還是要做好準備的, 應對這樣的情況,亦或者是說,最爲有效的避免以及改變這樣的情況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保證自己在當地的古舊部下,能夠不遺餘力的維持他在當地的威望以及保護她的合理權益,說白了就是幫助他以各種各樣適當的方式,進行反抗,就比若說如果袁世凱空降一名都督的那話,那麼他們就去架空他的權力,如果袁世凱想要將自己的親信滲透到貴州內部的話,那麼他們就除掉他,如果袁世凱將自己的政、治風吹到這裡的話,那麼他們就組成一堵高牆,堵住他。
無論是怎樣的情況,無論是何種的可能,所必要的條件就是王文華,王伯羣兄弟這樣的個人,其實說起來,現在的王文華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唐繼堯自己也知道,哪怕就是他沒有想着用王伯羣來遙相挾持王文華,令其掣肘的想法的話,就是簡簡單單的,將王伯羣帶去雲南,幫助他收集政、治核心的話,其實也是存在危險的,王文華爲了自己的親人着想,而反對自己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換一種思路的話,現在如果唐繼堯藉着王文華的話,開一個後門,其實也算不得開後門了,畢竟除了王伯羣以外他還有其他很多的選擇嗎,就是如果他不堅持自己的想法的話,就此藉着王文華的話,給他一個臺階的話,或許對他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反而他還能夠得到王文華的感激,以及王伯羣的謝意,這樣一來的話,那麼貴州的局勢,就基本上能夠如同王文華所說的那樣,無論是軍務還是政、治,都能夠得到安寧,而且對於王文華的能力唐繼堯是清楚的,而且對於王文華的膽量與韜略,他也是及其認可的,他曾說過,其實王文華比自己更適合督署貴州,而且他也認爲王文華是最有可能接替自己位置的人,而且不單單如此,唐繼堯還曾不止一次的說過,只要是耐得住寂寞,等到適當的時機,或許王文華將會建立超過想象的功績。
當然了,這樣的讚許或許存在着一定特殊的意義,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唐繼堯是非常肯定王文華這個人的,只不過事情總有兩面性,唐繼堯這一次並沒有藉着王文華的話給他一個臺階,反而是他在清楚地知道了自己不能夠改變王文華的想法之後,便離開了。
而且從哪以後,唐繼堯直到自己前往雲南上任之前,都在沒有同王文華有過任何的交流,至於王伯羣嗎,最後當然是沒有跟隨唐繼堯去到雲南,至於他爲什麼沒有去嗎,倒不是因爲唐繼堯改變了想法,實際上是因爲在唐繼堯即將上任的前夕,王伯羣竟然受傷了,一個帶着軍職的文官,竟然會在一次剿匪的過程中受傷了,至於他的如何受傷的,已經查不清楚原因了,總而言之,因爲王伯羣的負傷以及王文華率兵剿匪,兩個人一個無法離開貴州,一個“遠征在外”,唐繼堯只好帶着其他的人前往雲南赴任。
雖然事後唐繼堯也在沒有對王文華他們說過什麼,而且也沒有做出什麼不恰當的舉動,而王氏兄弟也在貴州爲了唐繼堯的權益而努力着,但是他們其實心裡知道,他們兩個已經得罪了唐繼堯,而之所以現在唐繼堯還沒有什麼動作,實際上就是因爲唐繼堯還掛念着貴州的權力,不想要輕易的樹立兩個敵人,不然的話,恐怕他們兩個早就成了兩個賦閒的廢人了。而且說起來,甚至他們還有可能會成爲貴州大山中的兩具死屍。當然了,這一切也都是他們的猜想,因爲唐繼堯沒有行動,所以他們的猜想也就只能是猜想罷了。
但是有一點是必須要說的,那就是貴州的軍政大權,在王伯羣王文華兩兄弟的把持下,確實的做到了集權的性子,無論是政、治還是軍隊,都被兩個人牢牢的控制在手裡,同時他們二人也確實的在貴州給唐繼堯放大了他的權益與威望,不但成功的架空了後來被袁世凱委任道貴州的那位新都督,同時就在護國運動開始之初,他們兩個人一文一武,也是通過各自的優勢,多方奔走,組織號召貴州起、義,同時王文華當時除了自己的軍隊之外,還掌握了貴州的模範營,也就是全部都是由軍官組成的特殊作戰單位,同時王文華借吳傳生之口,發出這樣的誓言:現在是我們報國的大好時機,寧死疆場,決不苟且偷生,讓國、賊逍遙自在。
而後,當護國軍正式組建,王文華與其兄也是力排衆議,最終將黔軍之精銳投入到了護國軍的旗下,當然了,這其中有一個不可否認的原因,就是王文華知道護國軍的名義最高長官是唐繼堯而不是蔡鍔,所以他纔會將這麼大數量的精銳軍隊投入到其中的, 當然了,不可否認的還有他王文華的報國之心。而起同時,說起來,自古以來,亂世出英雄,而當今之局勢,完全的可以稱之爲亂世了,所以王文華也是不甘於無動於衷死守貴州一地的。
只不過怎麼說那,雖然王文華這樣的積極努力,幫助唐繼堯控制局勢,可是唐繼堯對他們二人雖然沒有說過什麼,可是依舊心存芥蒂,亦或者是說,與他們之間的關係變疏遠了起來,也正是因爲這一件事,才使得王文華加入到護國軍中之後,並沒有被唐繼堯歸結在自己的麾下,反而是將他以及他的部隊分撥到了需要出於戰爭最前線的蔡鍔的護國第一軍中。
當然了,對於王文華的加入,唐繼堯也是明白 一個所以然的,說起來他將王文華分撥到蔡鍔的麾下,也是爲了給護國軍加一支助力。當然了,也是爲了能夠更好地節制他。但是無論怎麼說吧,唐繼堯對於王文華的態度,雖然是複雜的,但是蔡鍔對於王文華這個人物,卻還是非常的尊敬的,而且說起來,蔡鍔對於王文華也是大有提攜之意的,不說別的,就是當年蔡鍔督署雲南,唐繼堯坐鎮貴州的時候,他就知道貴州黔軍之內有王文華這麼一個人物,同時還清楚王文華的兄長,王伯羣也是一個少有的幹才。
就說昔時時貴陽初光復,哥老會盛行,盜賊乘間竊發,擾亂治安,唯有王文華駐地安然如常,日夜督練士卒,精研戰術,重視紀律,約束部衆,保衛百姓,對民間秋毫無犯。對於這樣的人,蔡鍔又怎麼不會喜愛那?而且說到底,其實他早就有將王文華從貴州弄到雲南的想法,只不過因爲一些事情,到最後也沒有行動罷了,但是這一切還都記在蔡鍔的心裡,所以這一次王文華被唐繼堯分撥到了他的麾下,他又怎麼會不想方設法的將王文華拉攏過來那?
劉雲峰字曉嵐,蠡縣王辛莊村人,幼年讀私塾,後考入保定速成學校。劉雲峰與蔡鍔系故交,民國4年1915年袁世凱稱帝,爲討袁護國,劉雲峰與蔡鍔、殷承瓛、王獻、楊益廉等人密約先後經天津循跡日本,五人會晤後,設法蔽開中國駐日本公使陸宗輿等人的監視,跨海登舟回到雲南,在雲南第一師師長劉祖武派軍掩護下到雲南省城。終與雲南省將軍唐繼堯、巡按使任可澄、參政戴戡等人計議。
說一說劉雲峰其實就是蔡鍔的古舊,同時也是護國軍的元老功勳,他對於蔡鍔以及護國軍衆人的情感都是非常親近的,而且雖然劉雲峰是保定速成學校畢業的軍官,但是他所表現出的能力,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速成班能夠教習出來的,李雲峰其實說起來,他就好像是有作戰天賦一樣,人真的很奇怪,有些人的命運真的或許哦就是早已上天註定的,比如劉雲峰就是這樣,或許哦他的命運天生就是軍人,同時還是一個常勝將軍的坯子,在護國軍組建之前,劉雲峰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投身軍旅,雖然當時他也在滇軍中掛有軍職,但是在滇軍中缺沒有什麼作爲,可是當袁世凱稱帝之後,劉雲峰纔將自己的軍事能力展現出來,雖然劉雲峰所率的護國軍第一路軍第一梯團,並沒有像王文華、袁祖銘一樣,與北洋軍展開了焦灼的戰鬥,但是他與蔡鍔一同進軍敘府,在他的指揮下,第一梯團也是三戰三捷,給北洋軍造成了必要且有效的打擊。
劉雲峰軍營內,因爲作戰部署的關係,所以此時的劉雲峰部,已然開離敘府,駐紮在制定位置,劉雲峰身爲護國軍第一軍第一梯團梯團長,由此就可見蔡鍔對於他的信任,同時也能夠看出對他的器重以及兩人之間的的關係,第一梯團,這個第一非常的有趣,什麼叫做第一,而這個第一又代表着什麼,是非常複雜,但是卻又能夠被人理解的。
王伯羣的書信早已經送到了劉雲峰的手中,但是當他看過了王伯羣的來電文後,他不由得感覺到有些麻煩,因爲他本人與王伯羣之間的私交甚好,昔時兩個人經常的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以及軍政要務,同時兩個人還經常性的互換對於某一事件亦或者是事務的看法以及對於特定問題的理念,可以說,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好到了一定的地步,很大意義上來講,其實兩個人完全可以當做是親人一樣的密切,而且兩人之間也經常會相互給予幫助,以表示各自對於對方的友情。
而這一次,王伯羣親自擬定電文,向劉雲峰闡述其弟王文華所處的尷尬位置,以及將要面臨的危險,同時表達了自己對於戰爭局勢的看法,他希望劉雲峰能夠允許同時調撥鄧泰中部對王文華給予必要的支援幫助,而後使得王文華部、鄧泰中部以及熊其勳部三部兵馬合兵一路,從而借麻陽及蜈蚣關作爲作戰核心,而後相繼的驅逐洪江、靖縣、通道、綏寧等地的北洋軍,從而將湘西之地盡數收於護國軍的境內。其實說起來,這是對於戰爭來說,亦或者是對於胡國軍來說,都是一個比較中肯的建議,雖然這其中不乏王伯羣對於他弟弟王文華的私心,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公大於私的,畢竟這樣的想法,以及可能性上,是對於護國軍有力的。
而且不單單是一封電文,同時隨着王伯羣電文一同發送到劉雲峰手中的,還有王文華所寫的作戰計劃,王伯羣希望劉雲峰能夠仔細的閱讀王文華的作戰計劃,同時也是爲了更有力的說服他,使得劉雲峰能夠調撥兵馬,對王文華部進行有力的支援,從而得以進一步開展戰線,將洪江、靖縣、通道、綏寧等地,收入囊中,這樣不但能夠穩定湘西大局,同時也能夠對北洋軍造成有效的壓力,對於北洋軍討伐總指揮,大帥曹錕,也是一個很好的打擊。從而有望迫使曹錕將湘西境內的北洋軍撤出,集合兵力或是針對四川或是針對滇桂,進行整合性的打擊,從而使得他間接的放棄湘西之地。
按道理講,其實王文華的想法是可行的,但是其間投入肯定是非常大的,而且僅從現在劉雲峰部的駐紮地來看,數日昂距離湘西之地不遠,但是如果驅兵直入的話,還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的,但是如果說劉雲峰有沒有考慮過去助王文華一臂之力的話,實際上他是考慮過的,但是之所以他猶豫不決,甚至是到現在決定袖手旁觀,還是因爲其考慮到,如果他命令鄧泰中進軍湘西的話,那麼會不會將四川現在已經佔據的地方丟失,而且如果湘西平定之後,曹錕將全部的主力投入到四川之地的話,那麼鄧泰中以及王文華乃至熊其勳、戴戡都是否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進行支援,而且如果將鄧泰中部調離的話,那麼必然會導致四川一路軍隊無論是攻擊亦或者是防禦,都將變得薄弱,如果再一次與北洋軍發生激烈戰鬥的話,那麼能否能夠抵禦住北洋軍的攻勢,這都是可想而知的。
劉雲峰必須要對蔡鍔的安全負責,他不能夠冒這樣的風險,所以他決定,回絕王文華、王伯羣兄弟求援提議,當然了,劉雲峰肯定不會用自己擔心蔡鍔出現危險,川路一線護國軍恐其潰敗作爲理由了,劉雲峰思之又思,終於找到了一個適合的方式,劉雲峰先是拿出紙筆,自己寫了一份電文,其內容大意說的是,自己非常願意將鄧泰中部的部隊,調動到湘西戰場去,幫助王文華解除現在的衛計局是,同樣的,也是爲了能夠率先的安定一線戰場而盡一份努力。
但是現實情況卻不允許他這樣做,因爲現在無論是湘西戰場,還是四川戰場,護國軍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可是實際上,他們現在所面臨的絕不僅僅只是正面的北洋軍而已,而且說起來,雖然現在王文華部出於一個危機的局勢中,可是不一定非的要大費周章的從四川調兵,大可以這樣,王文華部與袁祖銘部相互之間依託地勢,形成掎角之勢,不出擊,只防御,同時藉助晃州的部署,形成戰線,以此來對抗吳佩孚部的攻擊,同時對馬繼增部、伍祥楨部的兵馬,進行周旋。
劉顯世點點頭,同時示意王伯羣不必起身,看着劉顯世的樣子,王伯羣就知道,他肯定是有什麼心事,不然的話,他是不會親自來到自己的官邸的,而且自從上一次他與王文華在護國運動初期力排衆議使得黔軍能夠加入到護國軍行列的時候,其實世的,而且從那之後,他們兩家人實際上基本上等同於斷絕了來往的,說起來,其實劉顯世原本就對於王伯羣王文華二人不滿,其實從很久時間以來,他對於王氏兄弟以及唐繼堯就是心存不滿的,那個時候,唐繼堯雖然已經離開了貴州,出任雲南都督,劉顯世雖然還沒有接任貴州都督的位置,但是他希望能夠得到貴州的軍政大權,所以與王氏兄弟發生摩擦是必然的。
然而這還不算終止,真正讓劉顯世與唐繼堯、王氏兄弟出現矛盾的,還是因爲之前袁世凱委派古來的那個要接任貴州都督位置的,貴州巡按使龍建章,他纔是真正的矛盾的導火索!劉顯世雖然與王氏兄弟有一些親屬關係,但是對於他們二人把持大權將自己架空起來的事情,還是耿耿於懷的,而且因爲一些原因,所以劉顯世其實也是無法將王氏二人從貴州的軍政大權中驅逐出去的,而且劉顯世也非常清楚,王氏兄弟的能力,因爲兩家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