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即便是要委任唐繼堯暫時出任雲南都督,那麼也不要一下子就解除他在貴州的兵權,雲貴兩地相連,而且雲南地界還接連外域,所以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料不到的麻煩,而之所以提示袁世凱不要暫時性的接觸唐繼堯在貴州的兵權,就是爲了萬一出現了什麼突發狀況的話,那麼唐繼堯還有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鎮壓、安撫的資格以及能力。
按道理說,蔡鍔是不應該這樣做的,這無異於將自己所有的依靠全部的交給了別人,雖然唐繼堯是他的結拜兄弟,但是這也不能表示唐繼堯不會背叛他,而且他現在身在北、京,其實掌有遠地雄兵對於他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蔡鍔沒有這樣做,他反其道而行之,看起來他是在想袁世凱表示衷心,但是實際上,他卻是在想唐繼堯買好,當然了,這樣的行爲肯定是瞞不過袁世凱的,所以袁世凱其實是知道蔡鍔的用心的,如果蔡鍔那個時候故意的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亦或者是辯解的話,或許他早就已經死了。
將自己的權利拿出來,買好別人,買好自己的上司,這不算是能耐,或者說不算是難的的本事,因爲一些在上層遊歷慣了的人,在一定的時刻或許哦都能做的出來,但是真正值得稱讚的就是,蔡鍔之後的行爲,他向袁世凱表明裡,自己這麼做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袁世凱和唐繼堯都能念着自己的好,然後在適時的時候,給予自己幫助亦或者是提攜。
把事情做在明處,同時還讓“收益”的雙方都能夠接受自己這個中專者的觀念想法,這就是非常難以做到的,而蔡鍔做到了,這不得不說他的經驗豐富,以及有着準確的待人的方式與定位,同時,這也與他的情商是分不開的,一個人聰明也好,愚笨也罷,這或許是他們成功快與慢的區分點,但是這絕不是將他們徹底隔斷在成功與失敗雙發的擋路石。
一個人的情商其實比之聰明愚鈍更爲重要,因爲聰明愚笨,是對事物的接受上,理解上,這些都是比較系統化的東西,即便是非常愚笨的人,也能夠在長時間的重複下,得到真正的核心,但是情商這個東西,關係到的是人際交往,也即是所謂的人脈網,以及人脈的經營,甚至關係到自己的生死,因爲無法好好地遊弋於各方之間的話,那麼也就等於距離死亡不是那麼遙遠了。
蔡鍔推薦了唐繼堯,而袁世凱也接受餓了他的提議,將唐繼堯任命成爲了雲南都督,雖然只是暫時的,但是因爲三方面的人都知道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雖然唐繼堯在那個時候對於蔡鍔是非常感激的,而且蔡鍔也因爲自己的行爲,得到了袁世凱的賞識,因爲他沒有私藏自己的想法,所以對於袁世凱來說,他的行爲雖然有私心,但是卻是非常忠誠的,而且說起來,要是一個人連自己的利益都不考慮,全心全意的爲了一個想要 謀害自己的上司盡心竭力的話,相比也算不得忠誠了,而且說起來,這樣的人即便是有,也不會被重用,雖然忠誠可貴,當時真實與坦蕩更爲重要……
唐繼堯在收到了袁世凱的委任狀之後,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貴州的事務文件進行整理,以便於在未來不定的時候,與來貴州上任的傢伙,進行交接,而就是在這個時候,這個緩衝的時間內,唐繼堯意識到了一個非解決不可的問題,那就是自己雖然在滇軍中有着一定的威望,但是說起來,滇軍的領袖還是蔡鍔,如果自己真的督署雲南的話,那麼自己就有一定的概率成爲滇軍中某些人的對頭,不單單是因爲自己佔據了他們領袖的位置,同樣的,實際意義上來說,自己也等於佔據了滇軍中一些軍官有可能得到的位置,這樣也就是非常明白,非常直接的佔據了其他人的利益,所以自己如果到雲南上任的話,雖然是一個機會,讓自己有可能在一定的情況下,兼併雲貴兩地,但是卻也容易成爲犧牲品,所以這樣的個情況是唐繼堯必須要提前做好面對準備的。
而面對這樣情況的最好辦法就是將自己的一部分心腹帶過去,因爲有黔軍在背後的影響,所以唐繼堯清楚自己被除掉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能表示就沒有這樣的可能性,所以帶上一些心腹,將他們安插在滇軍之中,幫助自己打探消息也好,收整軍心也罷,都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軍人忠誠,但是不表示無人能夠征服他們,所以這一次,要是選擇帶去一些幸福的話,必然都要是有能力的人,不然的話,非但不能達到預期,反而還可能被滇軍以及雲南的官、民視之爲一個沒有能力的廢物,如果真是這樣的情況出現的話,那麼唐繼堯雲南都督的位置也就做到頭了,而且不多難打如此,他還有可能同時失去了貴州都督的位置,這樣一來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也正是因爲想到了這裡,所以唐繼堯也對於蔡鍔對自己的舉薦的真實目的出現了猜測;而且說起來,要帶多少人,帶什麼樣的人,其實也是唐繼堯必須要好好斟酌的,因爲帶的人太多了,就有可能使得自己在貴州的地位產生動搖,帶的人太少了,就不能有力的達到自己的目的,帶的人太過精明瞭,在新的地方或許他們就會脫離自己的控制,帶的人太過於愚鈍了,那麼子啊一些時刻,他們就不能好好地保護自己,同時也容易泄露自己的計劃,所以對於要帶去什麼樣的人,多少人,唐繼堯必然是需要異常謹慎的斟酌的。
就在唐繼堯斟酌着要什麼人與他一同去到雲南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就就是王文華,說起來,其實王家兩兄弟在貴州都有非常高的威望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政、界,他們都有着自己獨有的位置,所以這樣的人對於唐繼堯來說,自然是首選的,因爲他們倆能是兄弟,所以帶走其中一個人,不但能夠及時且不被懷疑的瞭解雙方兩地的具體態勢,以及一些發生的問題,內部問題,外部問題,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制約兩人,畢竟兩個人之間存有血親,沒有誰願意將自己的親人置於危險中,所以這也是爲什麼唐繼堯會選擇他們兩個人的關係,當然了,一個人,兩個人是不足以完成一件大事的。
所以唐繼堯還需要其他人的幫助,但是前提條件是,亦或者是說,這兩個人是是首選,所以唐繼堯想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那麼就必須要首先的將 二人中間的一個,說通他,讓他跟隨自己到雲南去,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唐繼堯也不能隨便的對這樣樣的人發號施令的,即便自己是他們的長官,道理很簡單,雖然對於唐繼堯來說,督署雲南這是一個機會,但是同時對於他來說,這也是一個敏感的時期,因爲他的離開,雖然表面上的是暫時性的,但是他一走,貴州都督的位置也就空缺出來了,那麼自然而然的,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出現一名所謂的貴州的暫時都督,和他唐繼堯雲南暫時都督的位置一樣。
根本上沒有區別,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時間之後,唐繼堯貴州都督的寶座就要轉給他人,如果這個人要是自己人的話,還好,唐繼堯能夠兼併兩省,但是如果是外人,或者被他得罪過的人話,亦或者是袁世凱凌空飛降一名軍官來做都督的話,那麼就等同於將他在貴州的權利完全稀釋了,所以爲了避免這樣的情況,那麼唐繼堯就要儘可能的在這一段緩衝的時間裡,將自己的人情,以及自己的勢力進行穩固,所以這個時候,與其說他還是這些軍官的長官,但不如說,現在他更願意與這些人成爲親人,而且還是那種非常密切的親人,因爲這樣的情況下,在利益的面前,也許之後親人才能夠做到不動心,幫他守護住他所擁有的,同時也幫助他進一步的擴大勢力,同時鞏固他的地位。
而且雖然這麼說,但是實際上即便是親屬關係,有些時候也是靠不住的,除非是自己的長輩,還要是親生爹孃那樣的長輩,所以現在說唐繼堯想要和他們成爲親屬關係,其實也是一種委婉的表達,至於到底是什麼意思嗎,相比大家都以偶經明白了。其實放低自己的姿態,放下自己的面子,看起來非常的難,是對自己的侮辱,但是這就看取捨了,誰要實,還是要虛,唐繼堯也好,蔡鍔也罷,亦或者是袁世凱,段祺瑞等等,這樣的個人,肯定都是務實的,哪怕是因爲他們的性格的不同,以及扮演的社會角色的不同,他們之間的行事方式會出現不同甚至是反差,但是實際上,也哦度是大同小異的,因爲他們都很清楚務實的必要性。
唐繼堯首先找到的是王文華的哥哥,王伯羣,雖然王伯羣也掛着軍職,但是實際上他啊應該算是一個文人,一個職業軍人與一個帶有軍職的文人之間的談話,而且兩個人又是上下級的關係,所以肯定是作爲職業軍人的一方,佔有優勢,也就是所謂的話語權,而實際上,也正是這樣的,王伯羣那個時候已經被唐繼堯說動了,其實真的說起來,與其說王伯羣是唄唐繼堯說動了,倒不如說他是想爲了自己的弟弟,纔會同意唐繼堯的提議的。
唐繼堯告訴王伯羣,如果他跟着自己去雲南上任的話,那麼對於他們兩家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唐繼堯首先肯定了王伯羣和他弟弟王文華的能力,同時表示,他們兩個都是貴州少有的人才,也是國家的幹才,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唐繼堯對王伯羣說,自己這一次去雲南代理督署總督的位置,實際上是在爲國家消除隱患,蔡鍔將軍去了北、京,雲南沒有了主、政的官員,長此以往下去的話,恐怕雲南湖出現不可預計的變故,畢竟雲南地理位置特殊,接連外域,所以那裡必須要有一個值得信任且非常有能力的人,坐鎮,不然的話,一旦出現了什麼問題,恐怕是來不及反應的。
而且唐繼堯還利用自己與蔡鍔之間的關係作爲切入點,他對王伯羣說,自己和蔡鍔將軍是結拜兄弟,自己去督署雲南也是蔡鍔將軍舉薦的,所以這不能算是不義之舉,更何況,在國家的框架下,國之大義面前,一切的私人情誼都是不值一提的,個更何況自己還是蔡鍔將軍主動推薦的。所以他告訴王伯羣,其實自己也不想佔據蔡鍔將軍的地盤,但是沒有辦法,爲了國家計,也是爲了兄弟之間的約定,與信任,所以自己選擇了接受袁世凱的任命,暫時督署雲南。
而後他,他又向王伯羣說,她需要想王伯羣這樣的人,有能力的人,和自己一同去到雲南,在雲南幹出一番事業,待到日後蔡鍔將軍回來雲南的時候,能夠讓他滿意,同時滿意自己沒有所託非人,而後也是爲了給國家一份答卷,雲南的安定關乎了邊疆要政,所以馬虎不得,自己雖然在雲南有一定的威望的,但是說起來,自己已經很多年沒有和雲南的軍官,官員們共事過了,所以沒有什麼契合度,如果需要磨合的話,是非常浪費時間的,不利於處理雲南的事務,所以自己帶去一些人,也是爲了能夠更好的處理雲南的問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也會只能是王伯羣被說服的理由就是,唐繼堯說,如果王伯羣能夠跟隨他同時在幫助他挑選一些幹才一同去到雲南的話,那麼貴州都督的位置也就空出來,額王伯羣的弟弟王文華,一名傑出的軍人,同時也是黔軍靈魂一樣的人物,自然也就自然而然的最有可能接手貴州都督的位置,同時,在這個其間,因爲兄弟二人分隔兩地,所以可能在情感上會產生一些落寞,但是實際上,這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一次機會,並且能夠更爲有效的將雲貴兩省,統一起來,使得兩省軍民同心同德,抵禦外悔,內防變故。而且唐繼堯還向王伯羣保證,他所擔心的,所謂的空降下來的貴州都督,這是絕不可能的,而且如果真的出現了這樣的事情的話,那麼第一個反對的,就將會是他唐繼堯。
同時唐繼堯還對王伯羣說,自己絕不是空口許諾的人,所以爲了表明自己的誠意,他願意直接發電北京,舉薦王文華在自己接任雲南都督之後,成爲新一任的貴州都督;王伯羣知道,唐繼堯能這麼說,對於他的身份來說已經是非常難的的了,如果自己在“猜忌”下去,恐怕就會使得其反了,而且他也知道,雖然自己的弟弟王文華的能力很強,但是在這樣的大勢之下,想要真正的做到封疆大吏的位置,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不爲別的,就因爲各地對於北、京命令經常性的,或者說是習慣性的選擇性耳聾的毛病,就足夠任何人感到頭疼的了,所以正如唐繼堯所說,如果他真的能夠舉薦王文華成爲貴州都督的話,那麼無論是袁世凱會不會空降下一名軍官,都不要緊了,貴州都督的位置肯定會掌握在王文華的手心裡。
尤其是那一句“如果大總統非要委任一個外人來到貴州的話,我唐繼堯肯定第一個站出來,據理力爭,畢竟貴州就是貴州,貴州人管理貴州事,這是最適當的,也是最合理的了;假使大總統那邊出現了什麼問題的話,你放心,我會祝你一臂之力的,畢竟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夠坐鎮一方,而且真的說起來,即便是真的有其他人想要染指貴州的話,那麼這路途遙遠啊,能不能走進貴州都是一個未知數,又怎麼談得上坐鎮都督的位置那?”
這番話,既是唐繼堯再給王文華最後的保證,實際上,也等同於他在給王伯羣一個並不明顯,但是卻有着足夠力量的警告,那就是警告他,不要有什麼再過分的舉動了,因爲他唐繼堯已經做好了殺人的準備,當然了,雖然現在槍口是對着外面的,但是這不表示槍口永遠不會調轉方向,永遠不會威脅到貴州內部的人員。
王伯羣權衡之後,他決定還是接受唐繼堯的提議,當然了,他知道不到最後的時候他是不能夠明確的告訴唐繼堯自己的態度的,但是他還是有必要給唐繼堯一些提示,但是沒想到得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找到唐繼堯,卻沒自己的率兵在外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