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團被敵人分割包圍,王爲本的6連也被圍困在剛從日軍手裡奪來的山頭上。當得知全團陷入日軍包圍圈時,6連還在進攻日軍陣地,後撤與團部匯合是來不及了。
王爲本深知若不及時拿下這個山頭,日軍前後一夾擊,連隊將遭受滅頂之災。於是命部隊不惜一切代價攻下日軍陣地,以狙擊日軍。
當日軍抵達山腳時,他們已經在山上部署好了防禦。日軍萬萬沒想到中國軍隊反應如此迅速,雖然失去了陣地,但日軍並沒有過多的驚慌,他們認爲,中國軍隊不過是在座困獸之鬥而已。
但一連幾次進攻,徹底改變了日軍的看法。山上的敵人,抵抗的非常頑劣,幾次衝鋒都被打下來了。意想不到的慘敗,讓日軍不得不重新審視敵人的兵力。他們認爲,山上至少有一個營。
其實,只有王爲本一個連的兵力,在攻佔山頭時,還減員許多,此時兵力不足一個連。
日軍重新調整戰略部署,從後方調來大批援軍,落在後面的炮兵也趕上來了,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消滅這支入侵胡康河谷的中國軍隊。
在此之前,波納特曾分析:野人山交通不便,日軍沒有修築公路,因此,日軍作戰時不會帶上大炮這種難以運輸的重型武器。
他的觀點,遭到孫立人的怒斥:日本人不是你們美國人,不會因爲山路難走,把重炮留在後方。
孫立人是瞭解對手的,果然,日軍還是帶上了重炮。雖然因山路坎坷,炮兵部隊一度停滯,但日軍還是克服萬難,一路開山平路,將大炮運到前線。
一連幾天,日軍在炮火的掩護下,連續向山頭衝鋒,但還是被一次次打了回來。同樣的一幕也在113團其它陣地上演,中國軍隊猛烈的抵抗,讓日軍懷疑情報是否準確。日軍收到的情報是,敵人只有一個團。可是按敵人的火力來看,分明有一個師啊!
二戰結束後,日本一位軍官,曾經就中國戰場寫過一本書,書中對中國各地方軍隊的戰鬥力做過分析。書中說,以往在中國戰場,日本一個大隊(相當於一個營)就敢向中國一個師發起進攻,並且能把這個師打敗。
而在緬北戰場,駐印軍一個營就敢向日軍一個大隊發起進攻,而且還能獲勝。結論是:若不是中國軍隊裝備落後,戰鬥力將與日本軍隊相當。
因此,即使日軍錯認爲此時的中國軍隊有一個師,他們也沒有膽怯的心理。日軍還在以中國軍隊以往的形象,來看待這支部隊,完全忽略了這支部隊已經被美國裝備武裝到牙齒。
可是接下來的戰鬥,又改變了日軍的看法。一連攻了十天,日軍除了徒增數百人的死傷,並無任何進展。
55聯隊長藤井小五郎怒不可遏,他不明白,這支曾經被自己打的丟盔棄甲的部隊,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何以發展的這麼強大?
野人山錯綜負責,日軍的補給也十分的困難,因此每天炮彈的發射量十分有限。但是面對難以攻克的山頭,藤井也顧不上這些了,他命炮兵全力向山頭開炮,一股腦的將炮彈傾瀉在山頭。
可是野人山森林茂密,環境的因素,給了中國士兵絕佳的隱藏。幾人合抱不過來的大樹,都能爲士兵擋住炮彈。日軍的火炮除了將無數樹木炸粉碎,並未給中國部隊造成太大的傷亡。
藤井沒咒唸了,想起了狠毒的一招——燒山。這藤井也是急糊塗了,也不看看野人山是什麼氣候。野人山是熱帶雨林氣候,從五月到11月,半年的時間都在雨季。此時雨季剛剛結束,森林裡除了潮溼就是泥濘,那火哪點的起來。
藤井無奈,只好用最原始的辦法攻山。
而中國士兵雖然被包圍,卻沒有慌亂,甚至越戰越勇。早在113團出發的時候,孫立人就推測,113團可能會在拉家蘇一帶遭遇日軍主力。要是波特那攔着,孫立人會把師部遷到新平洋一帶。
孫立人計劃,讓113團誘出日軍主力,然後提兵前往,一舉擊潰敵軍。一切都按照他的計劃進行,卻在波特那這個環節上出錯,波特那死活不同意孫立人的方案,兩人爲此事每天都在爭吵。
孫立人說服不了波特那,就不停的給史迪威拍電報。可史迪威遠在重慶,根本不瞭解前線的狀態,波納特又不停的給他灌迷魂湯,讓史迪威也不知道該聽誰的。
好在史迪威不是一個庸將,他意識到失態的嚴重性,沒等開完會,就返回了印度。
然而身在前線的士兵卻不知道這些,從第一天被包圍,他們就等待援軍的出現。一天兩天過去了,他們以爲援軍在路上。三天五天過去了,援軍還沒有出現。十幾天過去了,依然沒有出現援軍的影子。心裡沒底的士兵就去問團長,劉放吾告訴他們:路途遙遠,咱們走過來還用了一個月呢,援軍還要過些日子才能到來,眼下咱們只有死死的拖住敵人,爲大部隊的反攻爭取時間。
劉放吾說的是假話,他也不知道援軍什麼時候來,然而此時軍心最重要,要是軍心散了,部隊也就完了。好在他還能和孫立人聯繫上,孫立人一在告訴他:一定要堅持住。
而王爲本卻什麼也不知道,他們連被日軍圍在孤山上,與團部失去聯繫,成爲一支孤軍。這支孤軍依靠有利的地形,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敵人。一連十幾天的抵抗,王爲本已經記不清,粉碎了多少次敵人的進攻。
好在有美國飛機空投物資,讓戰士們不爲彈藥,食物發愁。但野人山樹木旺盛,空投下來的降落傘都掛在樹枝上,士兵不得不爬到樹上,取下物資。這給士兵造成很大的不方便,但這些困難,在物資面前,都算不得什麼。
而日軍卻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他們依舊靠騾馬物資運輸,野人山交通不便,時間一長,反倒是日軍的補給跟不上了。以前在國內打仗,物資短缺的永遠是中國人,而在緬北戰場,一切都翻了個個。即使在日軍的包圍下,中國軍隊也處理的遊刃有餘。可以說,美國人的援助,對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日軍也不是吃素的,在堅固的堡壘也架不住人海戰術。特別是王爲本堅守的山頭,僅一個連的兵力,防守起來很是吃力。這麼多天的戰鬥,連隊自然會減員。兵力本來就少,每傷亡一個人,防守就會出現一個漏洞。隨着傷亡增多,漏洞也越來越多,防守也越來越困難。王爲本感到自己指揮的連隊,就像風雨中一葉扁舟,隨時都有可能傾覆。
一天,美國飛機剛投下物資,日軍就發起進攻。日軍也學精了,專挑在這個時候進攻。他們一面用火炮轟擊掛在樹上的降落傘,一面組織衝鋒。這個時候,陣地守衛最爲薄弱。戰士們不但要搶在日軍的炮火前把物資取下,還要阻擋住日軍的衝鋒。
日軍這招可謂是釜底抽薪,你擋的住我,就保不了物資,沒了物資你拿什麼打。對此,王爲本也只能指揮大家分頭行動,爭分奪秒和日軍的炮彈搶奪物資。
一位戰士爬到樹梢,離降落傘近在咫尺,抽出軍刀去割傘繩。這時一發炮彈突然擊中樹梢,大樹被炸的四分五裂。樹上已找不到戰士的身影,只有周圍的樹枝掛着幾條殘肢和腸子。戰士拼着性命去摘取的物資,也不知道炸飛到哪裡去了。
一個士兵割下一個傘包,發現隔壁樹上還有一個傘包,兩棵樹捱得極近,他就直接越了過去。而這次,幸運女神沒有在眷顧他,一發炮彈就在頭頂爆炸。而這發炮彈威力有些大,爆炸引起的熱浪,連底下狙擊敵人的士兵都感覺到了。
原來,這個傘包裡面是手雷,炮彈的轟擊讓裡面的手雷也爆炸了,巨大的威力將數棵大樹炸斷,炸出一個方圓十米的天空。透過這片空隙,有些戰士發現,上空有一架飛機在盤旋,而投送物資的飛機早就走了。
這架飛機不是運輸物資的,裡面坐着三個人,史迪威和他的參謀長波特那,還有孫立人。原來,史迪威返回印度後,波特納和孫立人仍爭執不下,後來史迪威決定到戰場上視察一番再做決定。
史迪威從窗口俯望,他清楚的看到日軍火力的猛烈。“果然是日軍主力,看來我們要大顯身手了。”史迪威非常興奮,這一年多的準備,就是爲了和日軍決戰。
波特那看着下方的激戰,驚道:“沒想到啊,真是沒想到!日本人竟然能在這種環境下,把大炮運到前方。”
孫立人鄙夷的看着他說:“有什麼想不到的,大軍途中,遇山開路,遇水搭橋,自古常理。如果連這點道理都不懂,談什麼兵事。”
波特那被羞的滿臉通紅,卻組織不起語言反擊。若不是史迪威趕回來,他的錯誤不知道會有多麼嚴重的後果。
史迪威也暗幸自己提前回來,但看到己方部隊艱苦的支撐,不由的憂鬱道:“孫將軍,回去之後你立刻準備。沒有重炮的掩護,孩子們不知道能不能堅持下來。”
孫立人堅定的回答:“能!他們一定能!”
返回印度後,孫立人立即率師主力增援。這乘飛機一來一回個把小時就行了,可要是走路可就來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