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
鬱鬱蔥蔥中一條長長的甬道筆直向前延伸。
兩側松柏林立。
甬道的盡頭是文武方門,過了此門是碑殿,過了碑殿是享殿,過了享殿是內紅門,過了內紅門便是方城明樓。
朱棣跪地燃香默禱。
朱高熾和文武百官肅然跪了滿滿一地。
良久,朱棣站起回身,說:“都起來吧。”
衆人紛紛站起。
朱棣巡視衆臣,最後目光在楊榮身上停住,問:“十九年前之事,楊學士可還記得?”
楊榮聞言大爲感動,跪地說:“微臣記得,多謝陛下知遇之恩。”
朱棣點點頭,溫顏說:“起來吧。”又感慨說:“十九年過去了,朕在此受父皇之命登基,現在又要走了。”言罷目光看向門外遙遠的天空。
衆臣默然。
十九年前,朱棣從金川門進入南京,當時想直奔大明宮。楊榮攔在馬前拜倒說:“陛下想先登基還是先去拜謁皇陵?”
朱棣恍然大悟,奪了侄子的天下,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不必急在一時,還是正名要緊。
所以當即撥馬趕赴紫金山皇陵,祭奠父皇靈位,這天下就不是搶的了,而是從父皇手裡領來的。
此後楊榮逐漸受到重用。
而以後滿清康熙也是到明孝陵拜見,行三拜九叩大禮,以此感化人心。
後來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來明孝陵前三拜九叩。
這二人搶了人家子孫的江山,卻來老子前面買好,不知道朱元璋泉下有知,會怎麼想,會不會想出來掐他們脖子?
孫中山1912年1月1日即位民國第一任大總統,2月15日便來拜祭朱元璋,以此表明延續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傳承。
明孝陵從洪武十四年開始建,朱棣即位後又建了三年,無論從建築影響力還是從人文號召力,都是明清皇家第一陵。
朱棣說:“朕今日便遷都北上了,父皇當日遷都,熾兒你可知道?”
朱高熾賠笑說:“皇爺爺當時想遷都西安。”
朱棣點點頭,說:“不錯,當時讓大哥前去西安考察,可惜大哥回來後便病倒不治,實在遺憾的很。”
衆臣誰也不敢接話,朱標如果身子好好的,皇位定然到不了朱棣這。
朱棣說:“朕並非違背祖制,父皇所以想遷都西安,乃是因爲西安王氣所在,周朝享國八百年。但西安當時位置,乃是西拒西戎,東制羣雄,方今天下,禍首來自北方,西邊無須防範,遷都北京乃是應有之意,不可一概而論。
所以朕要定都北京,雖非父皇遺志,卻也一脈相承,父皇地下有知,定然不至責怪。”
衆臣紛紛點頭。
朱棣微微冷笑說:“元人在北京建城,說明他們到北京方便,朕便在北京定都,以後朕討伐元兵同樣方便,這便是他們始料未及了。”
衆臣齊聲說:“陛下聖明。”
朱棣說:“熾兒。”
朱高熾趕緊躬身說:“兒臣在。”
朱棣說:“你性子仁厚,深得民心,有你在南京鎮守,朕可以放心,但是仁厚過甚,便需慎防小人。”
朱高熾恭聲答:“兒臣受教。”
朱棣點點頭,說:“江南富庶,文采風流,然安逸奢靡之所,非艱難立國之地。”
朱高熾答應:“是。”
朱棣說:“天下財物,多半出自南方,但北方固守國門,所消耗物資亦是大半,你好好運籌吧,不要寒了守邊將士之心。”
朱高熾趕緊說:“兒臣不敢,請父皇儘可放心。”
朱棣點點頭,說:“那便好!朕留你在南京,好生經營,萬一後代子孫不肖,形勢有變,南京還可作爲根基東山再起,況父皇龍興之地,皇陵所在,必當保佑我大明江山永固。”
朱高熾恭聲說:“父皇深謀遠慮,兒臣受教。”
朱棣說:“好。朕離開南京了,江南士子對朕未必歡迎,這便遂了他們的心了,你是老好人,又是文人,這些人喜歡你,你就和他們呆着吧。”
朱高熾趕緊說:“兒臣不敢,陛下寬厚,士民交口稱讚。”
朱棣冷哼一聲:“朕知道自己並不寬厚,朕是九天雷霆之威,前去掃除元寇了。”
禮部尚書呂震笑說:“陛下對小民雖偶有雷霆之怒,卻是春雷,所以纔會借太子之手佈下春雨,也正是陛下的恩德。”
朱高熾趕緊說:“呂尚書言之有理,本宮偶有愛民之舉,原本也是父皇的聖意。”
朱棣點點頭。
朱高熾一直在南京擔任監國重任,卻好幾次險些太子位置不保。
朱棣一直對朱高熾不太滿意,此人喜歡和文化人泡在一起,而朱高煦一直和朱棣自己在一起,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何況是皇上身邊的人。
幸好朱高熾在守衛北京城的時候表現出軍事能力,以一萬多人守城,李景隆六十萬大軍,竟然就沒打進去,這李景隆真是笨的不要不要的,這是以正討逆好不好,但是也說明朱高熾爲人,還是深得民心。
當時守城充分調動了非武裝力量,全民上陣,這才把北京守住。
這個大功,實在是爲朱高熾加分不少。
靖難之役的時候,建文帝派人給朱高熾送信,說是如果反對朱棣,那就給朱高熾封個王爺。如果換個笨人,恐怕要寫信將建文帝罵一通,朱高熾卻是直接不打開信,一刻不停,立即快馬趕赴前線,將此信交給朱棣。
如果朱高熾稍有猶豫,那朱棣心裡一定會記恨!
說明朱高熾此人還是很明智的。
而且趙王朱高燧想毒殺朱棣,事敗之後,朱高熾不但沒有落井下石,而且還爲朱高燧說好話,免了朱高燧一死。
這個事情同樣做得漂亮。
須知骨肉相殘,乃是帝王家的常事,朱棣自己便是從這方面來做皇帝的,誰當了皇帝,不害幾個自己的親兄弟,那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來。
雍正爲政嚴謹,但是對待自己兄弟,卻也非常的寡恩,把最大競爭對手圈禁起來也就罷了,還要把名字改成阿其那,就是二汪的意思,這就有點過了。
所以朱高熾這麼做事,保護自己明明該殺的親兄弟,那朱棣這邊也就放心了,如果朱高熾做皇帝,至少自己幾個兒子不會有事。
而如果朱高煦做皇帝,依照他的暴脾氣,朝中大臣恐怕得殺上一半。
兒子的話,除了自己是老爸的兒子,其他人,有嗎?
朱高熾如此苦心維護這個場子,卻是屢屢遭受小人中傷,好幾次差點被朱棣免去太子之位。
即便自己沒事兒,身邊跟着自己的大臣,經常被朱棣捉到大牢裡面免費管飯。所以跟着朱高熾身邊也不是個好活兒。好多人是跟着太子然後盼着皇帝老兒歸西,以後一步登天,享受榮華富貴,而跟在朱高熾身邊的人,不但有入獄危險,還有的爲此掉了腦袋。
另外朱高熾身邊左左右右的人,恐怕得有一少半是朱棣的眼睛,都在這盯着他呢。
如果不是有朱瞻基這個好孫子,或者說朱高煦如果有個好兒子,沒準兒皇位就給了朱高煦了。
所以朱高熾是如履薄冰。
但是朱高熾厲害之處,乃是不管怎麼樣,都裝作不知道的。
別人無論和他說什麼,他絕對不說別人壞話。
饒是如此,朱棣經常套問朱高熾,就看看這兒子哪天把話說錯了。
但是朱高熾竟然一次也沒有。
想來朱棣也是鬱悶的很。
當然了,最鬱悶的還是漢王朱高煦。
朱棣說:“好了,走吧,朕便前往北京了。”
工部尚書李慶說:“陛下,龍船已經在江邊等着聖駕了。”
朱棣說:“好。”
靜默片刻,又看着羣臣說:“朕已見了韓風寒?”
衆臣大驚,問:“陛下見了韓風寒?”
朱棣說:“不錯。”
朱高熾趕緊問:“韓風寒有沒有對父皇不利?”
朱棣說:“無妨。”
楊榮問:“陛下,韓風寒覲見意欲何爲?”
朱棣說:“韓風寒言道,國師被刺,實非白蓮教本意,乃是一個叫做艾米爾的和一羣教內人所爲,其餘人等,俱都伏法,唯有艾米爾一人,韓風寒當想法抓獲此人,交付國法。”
衆臣不由一怔,其中頗有知道韓風寒與艾米爾之間關係的,難道韓風寒會把自己情侶捉拿歸案?
楊士奇問:“陛下,臣覺得這韓風寒與艾米爾恐怕關係非同一般,韓風寒所言,難道當真會去做?”
朱棣說:“你所慮不錯,韓風寒和艾米爾乃是青梅竹馬,但是白蓮教人數衆多,並非只有兒女之情,教中長老不想與朝廷作對,朕既然許諾白蓮教重開教門,況且默許白蓮教一統江湖,教中長老盡皆感恩戴德。
艾米爾爲私事擅自糾集少數惡徒前來刺殺國師,教中長老大不以爲然,認爲是壞了教中大事,所以羣起而攻之,便是韓風寒也不能違背教衆公議,所以白蓮教中長老已經派出人手,勢必將此惡女抓獲,到時候明正典刑,爲國師報仇。”
衆臣相互看看,實在想不到會是這樣結果,韓風寒真有誠意,大家誰也拿不準,但是誰也不敢說出來。
畢竟韓風寒單獨見了陛下,也沒怎麼樣。
看來白蓮教就是想好好發展,不和朝廷作對了。
衆人下山。
朱棣中途停頓了下,看看周圍層巒起伏的紫金山,心想,不知道煜兒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