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建議

走上大堂,只見大堂上擺放着二十架腳踏式紡車,最東面的角落還有一架大型的花樓織機,裡面都是十五六歲到二十歲之間的小娘子,一共二十人,她們就是從一千多人中挑選出來的最心靈手巧之人,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技術骨幹。

衆人正圍在一輛紡車旁,原以爲只有大管事進來,沒想到一下子進來七八個男子,嚇得她們紛紛回到各自位置上,大堂上一下子鴉雀無聲。

“汴五娘,你們剛纔在吵什麼?”

顧新問一名最年長的女子,其實也只有二十歲,女子紅着臉起身道:“大管事,楊小梅可以拿您的頭號獎賞了!”

顧新頓時又驚又喜嗎,三步兩步一個小娘子紡車前,激動萬分道:“真的嗎?你做出來了?”

小娘子的臉更紅了,拿着一個纏滿綿線的紡線錠遞給顧新,顧新拿起細看,越來眼睛越亮,完全把身後的一羣高官忘記了。

周成棟連着咳嗽兩聲,所有小娘子都掩口輕笑,這才驚醒了顧新,他連忙向陳慶躬身道:“小人太激動了,把殿下忘記了,罪該萬死!”

陳慶笑眯眯問道:“是不是有什麼突破了?”

“是!是!就是小人剛纔給殿下說的,難以克服的困難,小人設了一個頭號懸賞,懸賞一百貫,居然被人拿下了。”

陳慶眼睛一亮,“意思是,可以機器絞線,不用手工搓線嗎?”

“是的,殿下看這上面的線!”

顧新指着紡線錠上線道:“這一看就知道是紡出來的,又細又均勻,明顯不是手搓的。”

陳慶也明白裡面的道理了,木綿花的纖維短,很難纏成線,必須用手搓捻在一起,但現在居然直接紡出來了,這是怎麼做到的?

“小人也不太明白,需要問一問。”

顧新先介紹道:“這位就是剛纔我給殿下說的楊姑娘,掙錢養一家人,叫做楊小梅。”

陳慶笑道點點頭,“你問吧!我在旁邊聽着。”

小娘子顯然知道眼前的這位高官是誰,川陝被稱爲殿下的,只有一個人,她有點緊張地站起身。

“說說看,小梅姑娘是怎麼做到的?”

“我這些天一直在想這件事,昨晚在家忽然想到,既然草綿可以用機器紡,那我摻一些草綿花進去行不行?”

“很聰明!”

陳慶脫口而出,居然在木棉里加入棉花,這個辦法很高明。

“伱繼續說!”陳慶笑着擺擺手。

楊小梅紅着臉繼續道:“我一大早過來就試驗,有時成功,有時又不行,然後我一點點加量,發現在一斤木綿中加四兩草綿就可以了,而且是最合適,加多了好像又容易成團。”

“太好了,兩成半的比例。”

“大管事,關鍵是要把兩種綿攪拌均勻,一定要攪拌均勻,否則很容易斷線。”

“明白!明白!”顧新是行家,當然知道攪拌均勻的重要性。

楊小梅偷偷看了陳慶一眼,又鼓足勇氣道:“大管事,其實我還有一個建議?”

連蔣彥先都暗暗誇讚這個小娘子聰明,多會抓住機會,能和雍王殿下交流的機會恐她這輩子就只有這一次。

顧新一陣頭大,只得硬着頭皮問道:“你還有什麼建議?”

“我覺得我們其實可以利用水力紡紗!”

陳慶眼睛一亮,笑問道:“你覺得水力紡紗可行嗎?”

“我覺得可以,我的家鄉就利用水力磨面,磨出的麪粉又白又細又均勻,其實我們紡紗也一樣,關鍵是要力量均勻,水力就能做到這一點,然後人就解脫出來,在旁邊送料、檢查斷線,用水力紡紗數量肯定是我們人力紡紗的好幾倍,而且肯定紡得好。”

陳慶心中誇讚不已,水力紡紗確實在南宋得到很大的發展,難得這個小娘子想得到。

“不錯,你的建議很好,今天的表現也很好,解決了木綿紡織的最大難題,值得重獎,我也給你一個獎勵吧!”

陳慶微微笑道:“我會讓咸陽縣衙獎勵你一座佔地一畝院子,讓你能好好奉養父母。”

周圍頓時響起一片驚歎,獎勵房子啊!太讓人羨慕了,咸陽的一畝院子要一千貫,她們一個月掙十貫,拼命做十年纔買得起。

楊小梅淚水涌出,撲通跪下,一言不發地拼命給陳慶磕頭。

陳慶扶起這個瘦小的小娘子笑道:“院子裡是我獎勵你的,但還有你們大管事獎勵的一百貫錢,你別不好意思問他要。”

顧新額頭見汗,連忙道:“不敢!不敢!小人也會增加獎勵。”

陳慶肅然對他道:“獎勵是一回事,但我更關心的是,要把小娘子的發明和建議落實,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半個月,我希望過年之前能看到用木棉織出來的第一匹布,不要讓我失望。”

“完全來得及,我會讓小梅親手織這塊布。”

陳慶又對周成棟道:“關於水力運用到紡織上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匠作署,可以先研究起來,等開春解凍後再試驗。”

周成棟躬身道:“卑職明天就開始着手此事!”

陳慶回頭望向蔣彥先,蔣彥先微微笑道:“卑職會給縣衙說的,殿下的獎勵怎麼能不安排!”

京兆城聚香酒樓位於西大街,算得上是京兆的十大酒樓,酒樓裡產的聚香清酒很有名,京兆的酒也實行專賣制度,由官府製作酒麴餅,再發釀酒牌照,擁有釀酒牌照的酒樓和酒店才能去購買酒麴餅,然後釀各式各樣的酒。

所以武松在三碗不過崗酒店喝的十八碗透瓶香酒,很可能是小酒店買別人的渾酒回來後摻水,因爲它肯定沒有釀酒資格,被縣衙查到釀私酒要坐牢的。

聚香清酒名氣很大,酒樓的生意也很好,在三樓的一間雅室內,三個男子正坐在一起喝酒聽曲,右邊的男子約三十歲,長一張瘦長臉,臉色蒼白,目光不正,隱隱透着一股邪氣。

此人便是坊州知事呂大同的次子呂絞,他目前是個無業遊民,整天在家無所事事。

關鍵是他父親爲了贖的刑期,把臨安的宅子賣了,連同所有的積蓄一起,湊齊五萬貫錢交給刑部,他才獲得自由。

但他們一家窮困潦倒,連租房子的錢都沒有了,多虧大伯呂頤浩給了他們一百兩銀子,才得以來到京兆,陳慶給了呂頤浩面子,給呂大同安排了一座五畝的官宅,又給他五百貫安家費,然後出任坊州知事。

呂繡也給了叔父呂大同一千貫錢,呂大同把這一千五百貫錢留給妻兒,他自己去坊州上任去了,臨走之前,呂大同再三叮囑妻子,要對兒子嚴加管束。

對兒子嚴加管束的最好辦法,就是每月只給他五貫錢的零花錢,呂絞不願呆在家中,每天都出現浪蕩,五貫錢哪裡夠他花銷,兩三天就沒了。、

他現在也沒有去禍害百姓,倒不是他轉了性,而是他手下沒有了一幫狗腿子替他爲虎作倀,他連一個隨從都沒有,就只有他孤零零一人,莫說去禍害百姓,就算在街頭調戲一個婦女,他這個小身板也會被人打得半死。

呂絞窘迫之極,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錢是如此渴望,整天就想着怎麼搞錢,怎麼發財?有錢了他就可以在京兆城內花天酒地,風流無度。

但他畢竟姓呂,這個姓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呂絞莫名其妙認識了兩個商人朋友,今天兩個商人朋友請他在聚香樓吃飯。

這個兩人看起來頗有錢,呂絞開始打上他們的主意,怎麼才能從他們身上撈錢。

第五十五章 考試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1264章 夜襲第1268章 勸降第1343章 原理第876章 輿論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籌備第七十八章 反擊第三百零三章 糧船第1411章 妥協第1235章 談判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1060章 秋遊第1500章 備戰第1407章 述職第920章 長子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七十五章 嘴戰第1492章 變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1423章 棘手第六百三十二章 問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效呂第928章 處理第六百四十一章 開價第三百零五章 瘟疫第777章 方案第1135章 平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滅任(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調查第六百九十二章 曹府第1247章 危言第1059章 滅梟第981章 賞罰第1227章 妥協第七百一十章 內閣第1071章 建議第1371章 大興(五)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第二百二十章 黑錦第二百零一章 搶關第1051章 苦勸第四十四章 偷襲第1192章 逼撤第1178章 滅患第1016章 選擇第1204章 水寨第四百九十一章 傳聞第二百一十二章 火鷂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1160章 北歸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回第九十九章 賭箭(下)第853章 發酵第七十三章 召見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877章 報復第六百二十章 消息第1031章 虛兵第1188章 北上第四百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徒第1221章 突變第四百七十五章 湟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起第1087章 升官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九十九章 賭箭(下)第905章 疫散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帳第783章 地氣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1212章 須城(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下)第870章 促和第932章 反擊第1009章 太行(下)第1031章 虛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1209章 夜追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命第三百一十七章 江陵(中)第938章 佯雷第1184章 建議第855章 智言第984章 驅逐第1502章 重歸第1444章 又刺第1401章 遇盜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957章 廷議第1194章 戰機第1449章 勢危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線索第1034章 破城第五十章 破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江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