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三箭

接下來的比賽如流水一般,一個個新將飛奔而過,大部分人的成績都在二三十分,沒有人超過四十分,就連曹德這樣名將也只得三十五分,楊析中同樣得分三十五分,劉瓊三十八分,呼延通得三十三分。

這裡面劉瓊比較可惜,他第二箭射中左胸,沒有拿到十分,雖然第三箭射中移動靶,但還是差了張憲兩分。

第八組上場了,陳慶催馬和一羣將領進入了校場,來到了等候區。

一名官員高聲喊道:“規則給大家都說過了,再提醒一點,木人靶是用棗木製成,非常堅實,如果你的弓是五斗弓,那儘量射脖子和頭部,那邊的木料比較軟。”

陳慶這才明白,原來五斗弓可以射脖子和頭部,只是大將們射不中而已。

“開始了!”

官員一揮紅旗,“第一個上!”

第一個將領縱馬衝了過去,可惜還是騎射水平差了,第一箭就射偏了,緊接着第二箭還是不中,第三箭完全失去了信心,再次射偏,吞了一個零蛋,在一片鬨笑聲中,這名將領滿臉羞愧地離去了。

將領們一個跟着一個,第五個上陣,下一個就是陳慶,陳慶催馬來到了起跑點前。

他心中也頗爲緊張,在昨天的新兵比武中,他已經升了一級,如果今天發揮得好,殺進前三名,還有機會再升一級,這種連升兩級的機會恐怕以後很難遇到了。

還有五百兩銀子和天子的特殊財物獎勵。

陳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獎勵的錢財看得那麼重要。

...........

陳慶的前面一人已經結束了,三箭中兩箭,拿到了八分。

“六號準備了!”官員大喊一聲。

六號就是陳慶,他手執定遠弓,目光銳利,已準備就緒。

官員手中紅旗一揮,陳慶雙腿夾馬,戰馬疾奔而出,周圍漸漸安靜下來,無數雙眼睛注視着他。

“這員大將是誰?”

距離較遠,天子趙構看不清面容,但這員大將的氣勢明顯和其他將領不同,勢如奔雷,渾身散發着一種強大的張力。

“陛下,他就是陳慶!”李回在一旁小聲道。

趙構精神一振,身體前傾,全神貫注地望着陳慶。

旁邊呂頤浩捋須笑而不語,大宋皇帝一般都對年輕文士感興趣,對武將從不放在心上。

但這些年官家顛沛流離,屢遭劫難,女真大軍在江北虎視眈眈,大宋隨時有滅國之憂,官家對武將十分依賴。

但偏偏劉苗兵變打破了他對武將的期望,這種情況下,官家興辦武學,舉行新兵新將訓練大賽,對年輕將領的重視可見一斑。

這次比武大賽,兩個最大的勝利者已經出來了,一個就是陳慶,另一個則是楊析中。

這時,陳慶已漸漸奔至騎射區,呂頤浩也丟掉雜念,全神貫注望去。

‘咚!咚!咚!’

在戰馬衝過騎射白線的一瞬間,細密的鼓聲開始響起。

這時候馬速非常重要,馬速快了,騎士會手忙腳亂,影響射擊,馬速慢了,則會在鼓聲停止時依然沒有奔出騎射區,直接被淘汰。

這種情況下,其實將領們越安排在後面射擊就越佔優勢,至少都知道了鼓聲時間長短,便於自己控制馬速。

陳慶一上場便對各種靶位瞭然於心,第一箭必須射北面靶,這是因爲移動靶在南面,這樣第二箭和第三箭就不用換手位。

瞬間奔到第一個靶的直線,陳慶張弓便是一箭,八十步外,這一箭正中靶人眉心。

這一箭又準又狠,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四周頓時歡呼聲大作,大臣們紛紛讚歎,趙構捋須點點頭,“好箭法!”

陳慶肩頭一甩,箭壺甩到後背的另一側,他換成左手執弓,右手抽出一箭,張弓搭箭向南面木人靶射去。

這一箭同樣乾脆利落,一箭精準射中眉心,再次贏來一片熱烈的鼓掌聲。

這時候,趙構開始關注陳慶的第三箭,第三箭也是高分和低分的關鍵。

第三箭是選擇項,第三個木人靶和移動靶幾乎同時出現,但只能選擇一個,更重要是,每個人的箭壺裡只有三支箭,想補射都不可能。

移動靶在一百二十步外,只有一尺高,只要射中就能拿到十分基礎分,然後再加五分的附加分,張憲就是這樣拿到了四十分的高分。

可就算射中移動靶也極不容易,它只出現三秒就消失,基本上只有一瞬間的機會,曹德和楊析中都放棄了移動靶,而名將辛永宗雖然選擇了移動靶,但功虧一簣,在箭射出的瞬間,靶子消失,第三箭射空,只拿到二十五分。

到目前爲止,只有張憲和劉瓊射中了移動靶。

陳慶抽出了第三支箭,戰馬沒有減速,他沒有關注木人靶,目光緊緊盯着一百二十步外的壕溝。

就在距離終線還有二十步時,移動靶突然出現了,疾速向西奔跑,只有三秒鐘,大概六七步左右。

就在移動靶出現的一瞬間,陳慶第三支箭射出,在移動靶奔到第四步時,箭也射到了,‘啪!’一箭正中移動靶的眉心,移動靶隨即消失。

陳慶也奔出了騎射區,鼓聲停止了。

最後一箭兔起鶻落,變化太快,絕大部分人都沒有看清楚,他們都知道射中了,但射在哪一個位子?

韓世忠捋須對身邊岳飛淡淡笑道:“嶽都統,你有對手了。”

陳慶的最後一箭也讓岳飛駭然,他看得清清楚楚,第三箭還是眉心,這不是巧合,陳慶的騎射已經到了箭由心發的境界,天下只有自己和劉子羽到了這個境界,就連旁邊的韓世忠也差了一點。

這時,一名官員疾奔到北看臺下高聲喊道:“啓稟陛下,第三箭還是眉心!”

看臺上一片譁然,趙構呵呵大笑,“李愛卿,這就是滿堂彩吧!”

李回神情有些呆滯,自言自語道:“怎麼可能?”

在沖天的歡呼聲中,滿分在第八輪出現了,三個基礎滿分,加上左右開弓五分,移動靶五分和滿堂彩五分,在隨後的二十多年中,新兵新將大賽後來一共舉行十三屆,但四十五分的滿分只有這一次。

...........

新兵新將大賽結束了,西軍統領陳慶獲得雙冠,按照規則他應該官升兩級,劉瓊也能官升兩級,但在政事堂討論時,範宗尹提出了反對意見。

“陳慶在剛進京時,只是二十九階的中衛郎,這才短短兩個多月就要升爲二十階武經大夫,連升九階,簡直太快了,朝廷沒有這個慣例。”

知樞密事李回頓時不滿道:“這是規則,官家親定的規則,在座諸位都簽字同意,新兵賽第一名,軍中將領都升一階,新將賽前三名皆升一階,陳慶拿到兩個第一名,規則就不做數了,讓天下人恥笑官家的出爾反爾?”

呂頤浩也緩緩道:“連升幾階完全是可以的,都統制岳飛在年初也是第十五階武功大夫,但他剿滅李成後,天子升他爲十一階親衛大夫,連升四級,陳慶來京城前雖然只是中衛郎,但這是他論功行賞前的職務,他在大散關戰役中立下大功,進京後又剿滅了張逵,功勞都擺在這裡,如果一定說不合理,那是他之前的官階給得太低。”

這時秦檜乾笑一聲道:“其實範相公的想法也並非沒有道理,我建議把範相公的意見提交天子,讓天子再斟酌一下。”

範宗尹警惕地看了秦檜一眼,冷冷道:“我只是抱怨兩句,沒有提出任何意見,我範宗尹不會推翻自己簽過字的規則,不像某些人的子女給人下巴豆,這種下三濫的招數也使得出來,可見長輩是怎麼言傳身教了。”

秦檜勃然大怒,盯着範宗尹惡狠狠道:“你有什麼證據說我內侄給人下了巴豆?”

“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還需要證據嗎?”

秦檜看了範宗尹半晌,對呂頤浩道:“呂相公的方案我沒有意見,我還有事,先走一步了。”

他站起身憤然而去,範宗尹望着秦檜背影冷笑道:“敢做卻不敢當,當別人都是傻瓜!”

“範相公!”

呂頤浩不滿地敲敲桌子,“你的意見呢?”

範宗尹儘管很不情願讓陳慶連升兩級,但規則擺在這裡,他不敢掃天子的顏面,只得點點頭,“就按照規則辦吧!”

隨即副相趙鼎和知樞密事李回也表示了同意,最後的獎勵方案就算一致通過了。

........

在新兵比賽第三天,樞密院和兵部聯合頒佈了最後的名次和獎勵。

西軍無疑是最大的贏家,賞錢一萬貫,絹布一萬匹,所有參賽將領皆升官一級,另外主將陳慶奪得了騎射第一名,再升官一級。

陳慶的官階從二十二階武翼大夫升爲二十階武經大夫。

另外天子趙構再給新將大賽第一名一項個人獎勵,賞賜臨安城內三畝宅一座。

第四百零八章 隴西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1389章 投誠第一百一十章 泄憤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三百七十章 態度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達成第1288章 任務第1028章 激戰(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高麗(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獻策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920章 長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婚禮(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陵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1097章 方案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1007章 太行(上)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939章 交易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1290章 先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決戰(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五章 藉口第一百三十四章 補牢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961章 提醒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壽宴(七)第1396章 營救(中)第820章 試刀第1018章 密使第1293章 識破第1147章 布店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水災第769章 求援第1060章 秋遊第一百四十章 突圍第一百七十六章 窮寇第1217章 火噬第1376章 交接第966章 連擊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1166章 視察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幕第1489章 來賓第三百五十六章 冊封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失信第1055章 不速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第870章 促和第934章 交手(中)第1074章 商隊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柄第三百一十九章 玉沙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北關第1267章 空城第六百二十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七章 出逃第1520章 西使第四百零六章 築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互助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十八章 阻擊第1193章 首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1113章 截江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1470章 臨璜第1280章 安撫第1082章 交換第三百六十九章 家眷第762章 條件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1192章 逼撤第931章 對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危機第1422章 疏漏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776章 介休第1049章 提議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戰第1079章 偷襲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殺第836章 嚴懲第947章 遇險(上)第一百零七章 詩集第1140章 擔憂第二百章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