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狄道

“知縣朱遂現在在何處?”陳慶問道。

武宏偉搖搖頭,“西夏人佔領狄道縣後,朱遂就失蹤了,有人說他逃走了,但也有人說他死了,卑職確實不知。”

陳慶便笑道:“你回去收拾一下,我拿下狄道縣後,你就回來報到,繼續出任知縣。”

武宏偉有些爲難道:“感謝節度使厚愛,卑職不是科班出身,吏部那邊恐怕.......”

陳慶淡淡一笑,“我不妨給你實話實話,我任命的官員不需要吏部認可,你的俸祿是由節度府來發,不是吏部,所以你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

武宏偉鬆了口氣,“卑職明白了!”

“狄道縣城內有多少糧食?武知縣清楚嗎?”

“卑職走的時候縣倉庫還有八萬石糧食,是歷年累計的狄道縣稅賦,一直沒有上交過,也沒有被金兵調走。

但縣倉庫只是一小部分,關鍵是熙河路經略府倉庫,那裡纔是大頭,由幾十座大倉庫組成,裡面糧草物資堆積山,具體有多少卑職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也沒有被金兵和西夏人調走,據我所知,西夏是想把軍司府設在臨洮。”

武宏偉的消息讓陳慶振奮起來,他恨不得立刻佔領狄道縣,他現在正好遇到了糧食不繼的難題。

陳慶隨即讓武宏偉畫了一幅圖,將城牆空洞處標註出來,整個空洞大概有七八丈的樣子,這確實是一個攻城漏洞。

武宏偉這才告辭離去,帶着百姓和數十輛大車走了。

百姓們送來了三百石糧食和一百多口豬羊,正好給了軍隊乾糧補充,陳慶讓士兵們飽餐一頓,休息到三更時分,又繼續啓程出發了。

他們距離狄道縣還有六十餘里,次日下午,大軍距離縣城還有十里左右,就在這時,趙小乙傳來消息,一支三千人的西夏騎兵正從北面疾速南下,恐怕是前來支援狄道縣。

陳慶當即立斷,先殲滅這支騎兵,再攻城不遲。

一萬五千大軍隨即加快速度向縣城北面的官道奔去。

曹保宗接到臨洮守軍的求救信,他雖然餘悸未消,但臨洮有事他不能不救,他猶豫了兩天,最終還是命令副將尚東延率一萬軍隊趕去救援狄道縣。

時間有點被耽誤了,尚東延擔心狄道縣有失,又命騎兵主將拓跋承慶率三千騎兵日夜兼程,先一步趕往狄道縣。

拓跋承慶率領三千騎兵一路疾奔,距離縣城還有二十里時,拓跋承慶下令放慢了馬速,前面都是樹林,他心生警惕,前面很可能會有宋軍伏擊。

拓跋承慶當即派數十名探子去前方查探埋伏,他的三千騎兵則停止前行,等待探子的消息。

不多時,探子飛奔回來,大喊道:“前面有宋軍騎兵,殺過來了!”

大地開始顫抖,天邊如悶雷般滾過,塵土遮天蔽日,天空都變成了紅色。

拓跋承慶大驚失色,急問道:“有多少宋軍騎兵?”

“一萬人左右!”

“傳我的命令,立刻後撤!後撤!”

拓跋承慶頓時急了,一萬宋軍騎兵,陳慶肯定在其中,他只有三千人,根本就不是對手,三千騎兵紛紛調轉馬頭,向北方撤退,但奔出不到十里,面前官道上竟然出現了數十棵大樹,燃起了熊熊烈火,完全把北撤之路堵死了。

山坡上一陣梆子聲響起,數千支箭矢如雨點般從樹林中射出,射向百步外的西夏騎兵,騎兵們措不及防,紛紛中箭倒下,戰馬倒地,士兵栽倒,慘叫聲、嘶鳴聲響徹官道。

西夏士兵紛紛向西面的灌木叢內奔去,一般不到迫不得已,騎馬絕不會走灌木叢,對戰馬會造成巨大傷害,灌木叢內情況複雜,石塊,漏洞、尖銳枝條等等,戰馬極易失足摔斷腿。

但現在西夏騎兵情急之下也顧不上了灌木叢的危險,弩矢依舊如暴風驟雨般射來,五千宋軍的弩箭已經射到第三輪,一萬五千支弩箭射出,不計其數的西夏士兵倒在灌木叢中和官道上。

五千宋軍士兵索性從樹林中衝出來,在奔跑中向逃亡的西夏士兵放箭,一直奔到官道上,將落後的數百騎兵射殺.......

這時,遠處的宋軍騎兵已經放慢了馬速,西夏騎兵奔進了一里寬的灌木叢中,宋軍當然沒有理由跟隨,況且西夏騎兵在連續五輪密集弩矢的攻擊下已傷亡大半,他們已經達成了目標,沒有必要再追上去了。

剩下了一千多名騎兵奔過灌木叢地帶,到了洮水岸邊,他們沿着河岸向北奔逃而去。

陳慶催馬到路邊,望着官道上和灌木叢內的死傷敵軍,冷冷下令道:“不留戰俘,全部處死,火燒掩埋了。”

士兵們一起動手,將受傷未死的士兵悉數殺死,將屍體堆積起來焚燒後深埋。

這一戰,宋軍繳獲了兩千多匹戰馬,這時,暮色已經悄然降臨。

........

狄道縣城頭上,兩千西夏士兵嚴陣以待,宋軍和西夏騎兵的激戰影響到了縣城,西夏士兵全部上了城,將隨時迎接戰局的變化。

西夏軍主將叫做夏金,是一名行將,他心知肚明,戰鬥發生在北面,一定是宋軍去阻擊南下的援軍,以有備對無備,這次西夏援軍恐怕危險了。

北面的戰鬥已經停止半個時辰了,依舊沒有西夏援軍過來聯繫,夏金一顆心沉入了深淵,看來自己猜測沒錯,援軍凶多吉少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北城頭上忽然傳來一陣騷亂,原來北城外出現了一支軍隊,應該都是宋軍騎兵,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片刻,一名騎兵飛奔上來,一箭射向城頭。

早有士兵拾到,呈給了主將夏金,竟然是宋軍的‘告城內西夏士兵書’。

書信中要求城內西夏軍在半個時辰內離開狄道縣北上,宋軍不會爲難他們,如果半個時辰不撤走,一旦宋軍攻破城池,將嚴懲不貸。

城頭上主將夏金將信件撕得粉碎,他完全無法接受宋軍的要求,更不可能放棄狄道縣撤離,宋軍若要攻城,他就與之死戰。

陳慶當然知道西夏軍不可能放棄縣城北上,他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只是爲了迷惑城頭上的西夏軍,給東南角的宋軍爭取時間。

此時,牛皋率領五千士兵藏身在東南角不遠處的樹林內,趙小乙帶着二十幾名士兵泅水過了護城河,貼身緊靠在城牆上,他們需要確定武宏偉所說的空洞是否還存在?

趙小乙拔出一把極薄的匕首插進城磚之間的縫隙,一點點切削下縫隙間的粉末,縣城至少有二十年沒有修葺過,城磚變得很疏鬆,縫隙間的粉末更是迎刃脫落,片刻,城磚就有些鬆動了。

城磚越來越鬆,宋軍士兵又將兩根精鋼打製的細鉤慢慢伸入城磚縫隙內,一點點將一塊數十斤重的城磚鉤了出來。

士兵拔刀伸進洞內探查一番,裡面果然是空的,飄出一陣陣黴臭的氣味。

“將軍,裡面是空的!”

趙小乙探頭看了看城頭,至少城垛前沒有士兵。他低聲令道:“動手!”

士兵們一起動手,將護城河的水大量澆在城磚上,城磚縫隙間的乾粉變成泥漿,更容易取下城磚,只片刻,他們眼前出現了一個人高,兩尺寬的大洞。

第1160章 北歸第889章 財源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1163章 求援第二百四十八章 換策第1146章 勸諫第二百八十七章 條件第三百五十二章 七寸第一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896章 搜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京觀第1491章 再攻第五百四十一章 趁亂第964章 反間第893章 老將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1303章 渡口第1494章 防疫第五百八十五章 博弈(七)第1473章 追查第881章 逼官第三百四十二章 長輩第五百九十六章 喜夜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975章 內探第五百四十六章 斷後第892章 新官(下)第1305章 攻心第二十三章 血戰(中)第四十七章 攻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堡寨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示第1165章 攔街第1504章 告發第880章 架空第787章 詐死第1375章 逆轉第二百二十一章 抓捕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升級第七十一章 激辯(上)第824章 激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鐵籠第978章 開導第三百六十章 婚禮(下)第758章 絕望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二百三十三章 漢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家眷第1519章 遼探第五百一十九章 截殺第1521章 報泄第三百七十章 態度第938章 佯雷第二十五章 重返第1005章 原因第780章 雜鋪第1521章 報泄第1250章 遠客第1309章 激戰第1236章 開導第1350章 兵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兇名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推恩第907章 突圍第七百三十一章 嚮導第1095章 寶貝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國策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待第1135章 平江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1236章 開導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1488章 陷阱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1103章 出路第1417章 嫡次第五百二十七章 廷議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高麗(下)第966章 連擊第二百六十章 壽宴(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九十九章 賭箭(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二百七十四章 條件第958章 後臺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軍(上)第1403章 再臨(上)第1432章 報復第1332章 建署第十八章 阻擊第895章 呂憂第七百四十九章 交換第1164章 耳順第五百九十六章 喜夜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