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任

張明中一隻象牙椅上坐下道:“我們決定配合金兵發動中線進攻,進攻襄陽荊州一線,我們天子希望大王也在洞庭湖發動攻勢,牽制宋軍,使宋軍無法全力防禦荊州。”

說着張明中取出一份天子的親筆信交給楊幺,楊幺看了看又把信遞給了黃誠。

楊幺極爲精明,他眼珠轉了幾圈,試探着對張明中笑道:“這次你來得很巧,正好陳慶出任嶽州知事,還帶來一支精銳西軍,我想知道,你們發動中線進攻,是不是和陳慶有關係?”

張明中遲疑一下道:“我們知道最近宋廷的人員調動,我們發動中線進攻其實也是針對最近一連串的局勢變化,其實更多是因爲宋軍在東線的失利,導致他們把主力軍隊防守在長江一線,而無暇顧及中線,這個時候正是中線薄弱之時,是一個機會,所以我們才決定發動中線攻勢,和具體某個人沒有關係。”

黃誠看完信,向楊幺點點頭,表示對方的理由可信,可以合作。

楊幺苦笑道:“其實我們已經和宋軍開戰了,就在幾天前,我們一萬多軍隊在華容縣大敗,陳慶實在殘酷,竟然把我的軍隊斬盡殺絕,投降的士兵也全部殺死,一個不留,還在洞庭湖北岸用陣亡士兵人頭構築京觀,簡直殘暴之極。”

張明中點點頭,“他就是以殘暴出名,在西北每戰必殺絕戰俘,被稱爲人魔,以至於齊國幼童聽到他的名字不敢夜啼,其兇殘可見一斑,聽說他被調離西北,陝西路的將士敲鑼打鼓歡慶。”

楊幺聽得目瞪口呆,半晌道:“可是他現在來對付我們了。”

“大王有天下無敵的水軍,何必擔心西北旱狼?”

這個馬屁拍得不錯,楊幺心中大悅,“說得好,我不敢和他在陸地較量,但他若敢下水,我保證送他去見龍王。”

張明中一路辛苦,楊幺派人送他下去休息,他又和黃誠商議道:“我覺得齊國和我們合作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我把陳慶牽制在洞庭湖,能不能牽制住是一回事,但既然齊國有求於我們,那我們是不是該向齊國提一點要求,比如他們一直不肯給我們的火油。”

黃誠笑點點頭,“這個要求我認爲可以提!”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在殿外稟報,“啓稟大王,湖口有急報!”

“帶上來!”

片刻,一名報信士兵進殿稟報,“宋軍戰船隊約兩百餘艘經過長江湖口,聲勢浩大,弟兄們兵力太少,無法應戰!”

楊幺愣住了,宋軍的長江水軍在江州鄱陽湖,只有幾十艘戰船,什麼時候又冒出兩百艘戰船?

.........

陳慶軍隊已經返回江陵府,華容縣的一萬石糧食也通過繳獲的船隻沿着華容水進入長江,送至江陵府,這時,朝廷已將泉州調集過來的近兩百艘戰船送到江州,交給湖廣宣撫使李綱。

李綱接到了王彥的請求,立刻派出船隊趕赴江陵,護衛陳慶的軍隊前往嶽州巴陵縣。

其實主要是通過二十里寬的洞庭湖湖口,也叫荊江口,防止埋伏在湖口內的水賊進行狼羣式進攻。

有了戰船的護衛,陳慶的船隊順利通過湖口,甚至包括騎兵也上船過了湖口,湖口內的賊兵不敢輕舉妄動,不到一個時辰,船隊便通過湖口,使楊幺的空江之計落空。

至於護送呂繡一行回臨安,陳慶沒有動用水軍戰船,他們繳獲了幾艘千石戰船,陳慶派三百士兵乘坐五艘戰船,又從王彥交給他的三千嶽州軍中挑選了一批操船手,駕駛五艘戰船護衛着呂繡一行的船隻返回臨安。

只要離開洞庭湖一帶,路上就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僞齊國沒有水軍,雖然潤州一帶局勢緊張,但他們會提前在蕪湖進入溧水,直接沿着溧水前往太湖,就不用繞遠路走江南運河了。

實際上,現在幾乎所有的商船都走這條線,避開大軍壓境的潤州,商船直接進入西太湖,想去蘇州、常州都很方便,如果想去臨安則橫穿太湖到湖州,再走官塘河就到臨安了,比走江南運河至少節約五天的時間。

至於呂繡回臨安後如何籌備婚事,那是後話,現在不必細述。

巴陵縣就是今天的岳陽,在宋朝是一座大縣,縣城城牆在建炎四年因爲鐘相、楊幺造反而重建,新建的城牆高大堅固,才使得幾個月前賊軍沒有能攻破巴陵縣。

這次陳慶出任嶽、鄂鎮撫使兼嶽州知事,他任務是前者而不是後者,不是讓他來治理地方、安撫民生,而是讓他來剿滅洞庭水賊,出任知事也是爲了更好的集中資源給軍隊,至於恢復民生,那是剿滅匪患以後的事情了。

城內有很大一座軍營,可以容納兩萬人,陳慶安排軍隊入軍營住下,又將錢糧物資搬進城內,包括從華容縣轉移過來的一萬石糧食,也一併運入倉庫。

嶽州通判叫做晏筠,是北宋著名詞人,相國晏殊的孫子,年約四十餘歲,進士出身,在官場也混了近二十年。

“都統有所不知,巴陵縣在建炎四年曾被楊幺攻陷過,在城內大肆擄掠,城內百姓損失慘重,後來很多百姓都逃走了,原本近二十萬人的大城,現在只剩下三萬餘人。”

陳慶點點頭,“難怪我感覺城內很空曠,人口稀少,那這樣的話,空房子應該很多吧!”

“當然多,一大半房子都是空着的。”

“是這樣,我帶來很多隨軍家屬,他們也需要住房,目前是住在帳篷,但畢竟不是長遠之計,我就想知道,官府有沒有區分有主房子和無主房子?”

“這個....官府沒有區分過,不過我們有個小訣竅可區分出來。”

“什麼小訣竅?”

晏筠笑了笑道:“很多人只是出去避難,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家園,他們總會回來看一看,拔掉門前和院子裡雜草,所以如果發現一座房子院子裡和門前長滿雜草,說明這戶人家十有八九不回來了。”

陳慶點點頭笑道:“原來如此,我受教了,另外城內百姓糧食情況如何?”

晏筠搖搖頭,“情況很不好,今年夏糧都被水賊搶走了,城內百姓這幾個月一直靠官府賑濟,接下來還不知該怎麼辦呢!”

陳慶想了想,現在是八月底了,種什麼都來不及了,他又問道:“秋天有糧食可以收嗎?”

“東面有八千畝稻子,是我們搶種的,大家就指望這點稻米了,如果水賊再來搶走,問題就嚴重了。”

陳慶淡淡道:“他們不敢再來了,不僅如此,我們還會反搶他們的糧食,除非他們把糧食種在湖中,既然我來了,那局勢一定要扭轉過來!”

晏筠臉上露出一絲寬慰的笑容,“這一天我們盼望太久了。”

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1309章 激戰第1360章 出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799章 瓔珞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火槍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二百零四章 試攻第九十八章 賭箭(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查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任第一百五十一章 追查第918章 建議第865章 泉州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雷神第846章 韋桐第900章 党項第二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1466章 補救第772章 西河第四百五十五章 補缺第806章 夜爆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夜報第二百五十二章 巴陵(下)第1189章 奪島(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危漸第1161章 殺人第1074章 商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鉅商第1315章 草盡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換策第1185章 備戰第1302章 搶關第909章 故人第1353章 晨事第1376章 交接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第1519章 遼探第六百五十五章 奇兵第五百零八章 急令第855章 智言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改弦第八章 絕境(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軟肋第1474章 證人第1273章 宰豬第九十七章 賭箭(上)第二百七十章 出遊第六百二十三章 任務第790章 公審第1171章 和解第一百七十八章 糧食第四百零二章 萬箭第1521章 報泄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軍(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鎖(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奇兵第1491章 再攻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舊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改良第1036章 官窯第1182章 交代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敦煌第四百零四章 歸來第802章 西行第1306章 遇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補牢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1009章 太行(下)第1134章 增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一十三章 談判第五百七十一章 使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夜襲第七百九十一章 驚耗第1183章 調任第二百零六章 保川第三百九十五章 意外第1252章 南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意外第1409章 家醜第1265章 絕境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1160章 北歸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1343章 原理第996章 突襲第915章 穩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壽宴(五)第五十七章 風波第943章 吹風第四百九十章 途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