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斷後

高麗東南外海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十幾萬倭軍分成四批在高麗國東南沿海登陸。

儘管日本國內部有上皇和天皇的鬥爭,有皇室和攝關家的矛盾,執政權臣藤原氏內部也互爲傾軋,另外還有朝廷和地方諸國的鬥爭,整個日本國內矛盾重重。

但在對外擴張,攻打高麗一事,日本國卻上下齊心,一致支持,很快便由朝廷聚集十萬大軍,各地諸侯派出五萬大軍,共計十五萬大軍。

由關白藤原忠通出任主帥,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征討高麗。

事實上,這次日本國入侵高麗也是蓄謀已久,數十年前,一批百濟貴族企圖復國,向日本國求援,日本朝廷就動了心思,他們一直在等待機會。

當金國被滅,高麗國力羸弱,兵微將乏,偏偏仇恨宗主國,日本朝廷便意識到,他們的機會來了。

這時候便是吞併高麗的最好良機。

十五萬倭軍其實是從筑前國出發,以對馬島爲跳板,乘坐六千多艘千石龜船在五月的一天出發了。

除了前鋒的一萬軍遭遇突來的風浪,失蹤了十幾條船外,整個渡海都很順利。

十幾萬大軍在海灘上集結,一萬多百濟光復軍送來了糧食和水,士兵們在海灘上飽餐一頓。

這時,百濟光復軍首席解玄一路打聽,找到了主將藤原忠通。

解玄便是解真的兄弟,百濟貴族一共有十三戶,百濟國原本是半島西南,新羅國是在半島東南,高麗統一半島後,便將百濟國的貴族全部遷到半島東南,讓他們背井離鄉。

但這些百濟貴族實力雄厚,就算去了東南也很快發展起來,高麗北部被金國多次洗掠,南方卻影響不大,他們控制了大量土地和人口,

主帥藤原忠通問百濟光復軍解玄道:“源將軍現在何處?”

源將軍便是先鋒主將源爲義,率一萬軍在三天前搶灘,去給倭軍尋找根基之城。

“源爲義將軍率軍去了金城,金城內有我們的內應,應該拿下來了。”

藤原忠通點點頭,又問道:“有雍軍的消息嗎?”

“暫時沒有,我們收到解真從洛陽和京兆發來的情報,雍軍在西域和草原作戰,暫時無暇顧及遼東。“

藤原忠通當然知道雍朝在和西遼以及草原的乃蠻部作戰,正因爲他們知道這一點,才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出兵。

等雍朝反應過來,他們已經佔領了高麗,大不了最後派使者去京兆賠罪,分一部分土地給雍朝,再賠償幾百萬兩白銀,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這就是日本國所打的如意算盤,但他們顯然不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

藤原忠通點點頭,“但願吧!我們沒有多少時間,要一個月內拿下高麗,我會讓你們百濟復國,但不屬於高麗,而是屬於日本的藩國。”

解玄等百濟貴族當然不會指望能恢復從前的百濟,能成爲日本藩國,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

休息夠了,大軍隨即集結,向百里外的金城蕩蕩殺去。

...........

金城是高麗東南第一大城,人口有十餘萬,這裡也是百濟光復會的老巢,近三成店鋪和一半以上土地都控制在百濟貴族手中。

金城目前由兩千高麗軍鎮守,由於高麗國財政困難,士兵的待遇都不好,俸祿拖欠,伙食很差,以至於士氣普遍低迷。

三更時分,城門上只有幾名士兵站崗,其他人都找地方睡覺去了。

這時,一百多名黑影從城門邊的小巷中出現,他們都穿着黑衣,手執兵器,全部都是百濟復興會的士兵,爲了接應城外的倭軍先鋒入城。

爲首將領一揮手,百名士兵兵分兩路,一部分衝上城頭,一部分奔向城門,只聽幾聲慘叫,城頭上便安靜下來,緊接着,城門吱吱嘎嘎打開了。

埋伏在城外的一萬倭軍洶涌殺進城內,兩千高麗士兵無法抵擋,幾乎被屠殺殆盡。

緊接着,一萬倭軍開始針對城內平民進行血腥的姦淫擄掠,到處殺人放火,連很多大門貼有百濟復興標識的大戶人家也難逃劫掠。

本來各個藩國的倭軍加入入侵高麗,就是爲了搶掠財物,想在戰爭中發財,讓他們軍紀嚴明,怎麼可能?

天漸漸亮了,主將源爲義下令停止搶掠,此時城內已是一片狼藉。

兩天後,十四萬主力倭軍抵達金城,他們隨即以金城爲根基之地,開始全面向高麗國進攻。

...........

耽羅島,三百艘雍軍戰船載着一萬水軍,在湯懷的親自率領下出動了。

對馬海峽這幾天風平浪靜,數千艘千石龜船在海面上來來往往,將對馬島上囤積的糧食運往高麗。

這種千石龜船雖然體積小,但抗風浪還不錯,不容易傾翻,可以在沿海使用。

一艘艘龜船滿載着糧食向高麗駛去,這幾天風平浪靜,正是他們運送糧食物資的大好時機。

雖然可以掠奪高麗的糧食,但作爲大規模的戰爭,倭軍也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後勤保障。

這時,海面忽然出現了大批雍軍戰船,幾乎都是五千石以上的大船,而且速度疾快,比龜船快得多。

而飛馳在最前面的是數十艘五千石戰船,它們特殊之處就是安裝了生鐵撞頭,專門用來對付小船。

安裝了輪槳後,這些五千石戰船極爲靈活,比萬石大船速度更快,數十艘五千石大船噼波斬浪,向運送糧食的龜船衝去。

突然出現的雍軍戰船使龜船一陣大亂,四散奔逃,很多龜船爲了逃命,紛紛把船上的糧食扔進大海。

龜船的弱項就是速度,它的團型利於穩定,卻不利於航行,航行要梭子形纔是最好,減少阻力。

千石的龜船根本跑不過五千石的輪槳戰船。

“轟!”一艘龜船被雍軍的五千石戰船撞上,頓時四分五裂,幾名士兵落海,隨即被強勁的箭失射中,沉入海底。

另一艘龜船雖然僥倖逃過了撞擊,但船上的士兵卻逃不過強弓硬弩的射擊,當場被密集的箭失射殺,緊接着,一隻薄皮陶罐砸在船上,陶罐碎裂,火油流滿了小船,一支火箭射中小船,頓時燃燒起熊熊烈火。

當百艘萬石大船殺到現場,海面上到處是破碎的木頭,還有數百團正在燃燒的烈火。

兩百多艘五千石戰船正在四處追殺逃跑的龜船,龜船毫無抵抗能力,一旦被追殺,就必毀無疑。

不到一個時辰,上千艘龜船被摧毀,但這還只是一部分,湯懷當即下令兵分兩路,一路殺往對馬島,一路殺往高麗,務必要將所有倭船摧毀,切斷倭軍撤回本島的退路。

第二百二十一章 抓捕第1466章 補救第1218章 施壓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北征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四百五十七章 收網第911章 變故第五十八章 勇擔第1263章 同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1465章 隱憂第1145章 態度第1188章 北上第十五章 決戰第1475章 送功第1372章 燕山(上)第七十章 獎懲第1085章 戰敗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第1205章 任務第1372章 燕山(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1348章 立威第1437章 殺雞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1282章 禁藥第六百八十四章 圍城第1200章 作繭第1215章 暴露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1083章 出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出遊第二百一十三章 談判第842章 內訌第862章 反殺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三百零六章 混撤第1495章 遷徙第771章 軍城第1371章 大興(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壽宴(七)第1059章 滅梟第985章 夜遇第927章 鬧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下第一百零六章 離去第1264章 夜襲第797章 建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藉口第1474章 證人第1005章 原因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待第876章 輿論第三百九十四章 先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試攻(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博弈(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奪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覆滅第1197章 軍報第五百二十七章 廷議第1037章 清理第四百二十七章 賭鬥(上)第1282章 禁藥第一百七十三章 渭河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追溯第1269章 民怒第四百四十五章 面試第二百八十八章 初戰(上)第1435章 幕後第1313章 傳信第二百八十七章 條件第五百四十八章 收心第四百九十章 途中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線索第827章 行刺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1329章 太學第四百四十四章 官衙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鎖(上)第1499章 瑞兆第754章 覆轍第1031章 虛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壽宴(四)第七百零三章 決戰(六)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895章 呂憂第五百九十九章 鉅商第三百五十五章 苦惱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四十七章 攻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第四百零七章 匪患第882章 行臺第四百零一章 集思第五十五章 考試第七百四十六章 銀錢第1368章 大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