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蒸氣

時間到十二月下旬,這天上午,陳慶帶着七名相國來到了太學,今天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研製了整整三年,又用近一年時間來改良的蒸汽機終於出來了。

有了蒸氣機,會在交通運輸上有着劃時代的意義,蒸汽機火車可以晚了一點,但陳慶最急迫的是航運,有了蒸汽機船,不僅可以走得更遠、走得更快、運輸量更大,而且通過蒸汽船,可以去探索更廣袤的海洋和土地。

不過陳慶先來到了農院,他要了解紅薯的培植情況。

楊度帶領衆人走進玻璃暖房,外面天氣寒冷,但暖房內卻十分溫暖,陽光充足,使暖房內像春天一樣。

其實這種感覺大家都能體會到,相國們的家裡都安裝了玻璃,陽光好的時候,房間裡就格外溫暖。

楊度帶着陳慶和衆相國來到最裡面,這裡生長着一片綠油油的農作物,陳慶一眼認出,正是紅薯藤和葉子。

“這麼冷的天氣,它還能生長嗎?”陳慶蹲下問道。

“當然可以生長會稍微慢一點。”

楊度有了培植土豆的經驗,很有信心,他笑道:“請陛下放心,像土豆、紅薯這樣的農作物,很皮實,比較容易種活,微臣有把握,明年開春後,會有很大收穫。”

“土豆播種如何?”陳慶又問道。

“現在很順利,我們在漢中府試種,種植了一千畝,明天將擴大到五萬畝,在漢中一年可以種植兩次,畝產量數千斤,可把當地的農民高興壞了。” wωω¸ ttκΛ n¸ ¢ 〇

陳慶站起身對衆相國道:“這也是一種類似土豆的農作物,叫做甘薯,也是從南洋那邊搞到的,這種甘薯畝產量也很大,而且容易種活,口感甘甜,土豆還是一種菜,但甘薯就是真正的糧食了,可以說,有了甘薯,完全可以解決困擾歷代王朝的饑荒問題。”

衆相國對層出不窮的新農產品已經有點麻木了,最早是棉花和木綿解決穿衣問題,緊接着南瓜和玉米又出來了,南瓜和玉米還沒有完全消化,又出來了土豆,土豆影子還沒有見到,甘薯又來了。

衆相國苦笑不已,周寬笑道:“我們都很期待新的農作物,說實話,現在我們更關心能夠燒煤遠航的蒸氣機。”

陳慶哈哈一笑,“好吧!等明年收穫的時候再來,我們先去工院。”

........

一行人來到了工院,嚴闊迎了出來,躬身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陳慶微微笑道:“雖然你給了朕兩個月的期限保證,但朕不在意你延期,朕只想看到好的結果!”

“回稟陛下,其實一個多月前就好了,我們反覆改進,十天前才最終定型,已經試驗了好幾次,都很成功順暢,一定會讓殿下滿意。”

“去看看吧!”

嚴闊帶着衆人來到一間很大的屋子,屋子正中放着一座一丈高的鍋爐,用熟鐵製造,鍋爐壁非常厚實,有一根長長的黑煙囪直通屋頂,鍋爐上有很粗的銅管,這種銅管和火槍銅管不一樣,它是用兩半銅管合二爲一,用銅水熔接,另一頭就是一隻巨大的黑箱子,發出轟隆隆的響聲。

“陛下,各位相國,這就是蒸汽機了。”

嚴闊儘量用一種通俗的解釋讓相國們明白,實際上就是當年陳慶上課時的解釋。

“我們都知道燒水的時候,水蒸氣可以把壺蓋推起來,這是一種熱力,孔明燈飛天和走馬燈轉動都是熱力驅動,蒸汽機就是利用蒸氣的力量,裡面有一個銅塞子,蒸氣先是推動銅塞子向前走,然後又改變蒸氣的方向,推着銅塞子向後走,銅塞子就這樣一前一後的運動。”

衆人都理解了,用蒸氣推動銅塞子前後運動,蔣彥先問道:“怎麼改變蒸氣的運動方向呢?”

“用門閥!”

嚴闊笑道:“就是前門和後門的關係,後門關上了,蒸氣只能走前門,把銅塞子向前推,前門關上了,後門打開,蒸氣又走後門,又把銅塞子推回去,就這樣反覆。”

衆人點點頭,都理解了,蔣彥先笑道:“確實很精妙,嚴博士請繼續說!”

“然後銅塞子上有一根銅杆,大家請看!”

衆人走過來,看見鐵箱子裡伸出兩根長長銅棍,在同時一前一後運動,嚴闊解釋道:“這是給船用的蒸氣機,大船兩側各有一個轉輪,所以就需要兩根銅棍,銅棍和軸盤的上連桿接在一起,連桿轉動,軸盤就轉動了,大家看見沒有,軸盤上有兩根很長的軸,它在一直轉動。”

周寬忽然明白了,“這兩根軸就連着大船外面的轉輪,對不對?”

“一點沒錯,轉輪就是這樣不斷地轉動,帶着船隻向前航行。”

蔣彥先笑道;“我在想,大車上轉一個蒸汽機,是不是也可以帶動車輪向前走,不用馬了?”

陳慶點點頭笑道:“蔣相國說得一點沒錯,把船的轉輪換成車輪,船不就可以在陸地行走了嗎?當然,不叫船,叫做蒸氣機車,但這需要修建一條專門的道路,這輛蒸氣機車就像在水中拖着上百條船一樣,也可以在陸地上拖着上百輛大車行走,一次運送數萬石物資或者士兵去西域和草原,再從草原西域運送數萬頭牲畜或者數萬石糧食回來,幾天就可以抵達,這是不是我們就能超越唐宋,完全掌控草原和西域了,我們還怕什麼異族崛起?”

衆人都聽得熱血沸騰,從漢唐以來,朝廷對西域和漠北草原都是鞭長莫及,最後失控,如果真有這種大量運送人力物力的蒸汽機車,幾天內就抵達,那真的就能完全控制草原和西域了。

“陛下,可性嗎?”蔣彥先問道。

陳慶點點頭,“完全可以行,但不一定是現在,可能數年後,十年後,蒸汽機火車就會出現。”

“火車!”

嚴闊點點頭,“這個名字好!”

關於火車的想法,陳慶已經和嚴闊以及其他大匠們溝通過,他們目前最大的難點是生鐵產量不足,不過將鐵火雷運用於礦山後,礦石產量就會大大增加,生鐵產量也會大量增加。

“請問嚴博士,這又是什麼?”周寬指着另一根連通鍋爐的銅管子問道。

“那是冷凝管,蒸氣又從這裡回去,冷凝成水後又重新流回鍋爐。”

嚴闊又道:“各位相國,這種蒸氣機說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製作起來難度極大,否則我們不會研製三年時間,我們還曾經因爲爐壁太薄而發生爆炸,兩名工匠不幸身亡,我們才知道了水蒸氣膨脹的力量,所以要加厚爐壁,而且每隔兩個時辰要放一部分水汽,減輕膨脹壓力。”

衆人從研製工坊出來,在大堂坐下,陳慶道:“下面就是要安排工匠建造蒸汽機了,還要上船試航,請問嚴博士,太學參與研製蒸汽機有多少人?”

“回稟陛下,學生有二十二人,工匠目前有三十七人,加上微臣,正好六十人。”

“那你們建造一臺蒸汽機需要多少時間?”

“如果各種財力物力充足,大概一個月能造一臺。”

“財力物力都不是問題,包括學生在內,所有人都按照一級工匠待遇,需要多少錢、多少材料、多少士兵都能保證,朕希望你們能再招募五十人,一個月能造兩臺蒸汽機。”

嚴闊連忙道:“陛下,我們需要的不是普通工匠,恐怕招募不到。”

陳慶對蔣彥先道:“蔣相國,你來安排工匠吧!”

蔣彥先點點頭,“可以把蒸汽機列爲特等事項,等同於鐵火雷,微臣會讓匠作監安排最好的工匠。”

“然後就是保密問題!”

陳慶對嚴闊又道:“朕之前就給你們說過,朕需要再次強調,所有的圖紙、技術和關鍵人員不得外泄,內衛會派人監督,各位,天下之大,不僅僅是我們漢人王朝,在遙遠的西方,還有很多強大的國度,一旦他們學會我們的技術,很多重大機遇我們就會失之交臂了,我們將愧對子孫。”

嚴闊點點頭,“請陛下放心,絕不會泄露!”

第1141章 誠意第1351章 抗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1270章 銀交第四百三十八章 銀礦第1503章 密謀第1275章 禮物第1394章 啓發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一百一十章 泄憤第六百四十九章 上島第979章 火攻第864章 離去第五十六章 蒼蠅第一百九十二章 密道第七百二十八章 奪城第五百零一章 防備第六百三十四章 科舉第999章 歸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滅任(上)第832章 平叛第1330章 編制第三百四十二章 長輩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856章 初談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1499章 瑞兆第1256章 卡位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六百九十九章 決戰(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904章 府谷第1382章 航道第六百一十四章 違令第五百七十一章 使者第1162章 危戚第三百八十六章 特使第六百七十九章 巷戰第772章 西河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願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隱藏第1356章 出兵第1019章 施壓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1294章 抓捕第一百四十八章 泄密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七百四十六章 銀錢第989章 襄城第1174章 小梅第五百七十二章 開業第八十一章 武娘第1361章 狹路第1091章 獵殺(上)第1172章 使女第四百八十四章 鹽爭(上)第1017章 收編第854章 抵達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突破第一百三十二章 險棋(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六百七十五章 虎謀第1101章 信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二百七十二章 驚夜第873章 交易第1051章 苦勸第七百零二章 決戰(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1177章 情報第二百六十章 壽宴(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拔寨第四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1234章 查漏第三百一十三章 危機第四百零八章 搶先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滿第783章 地氣第1405章 事件第1318章 追殺(下)第1288章 任務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伊吾第五百零一章 防備第1510章 西訊第三百六十二章 獻策第1046章 巡河(下)第五十五章 考試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1259章 勢危第一百九十九章 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七百三十章 穩局第六百五十九章 強募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一百六十六章 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