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章 西訊

第1510章 西訊

種桓帶着兩名手下匆匆來到了波斯客棧,剛纔稅所官員通知他,有一支撒馬爾罕過來的商隊。

現在情報署已經趨於解散,內衛也承擔起了情報的功能,之前雍王叮囑過他們,讓他們關注西遼的狀況。

內衛當然不可能跑去西遼,那麼從西方過來的商人,就是最好的渠道。

種桓來到波斯客棧,這是一名波斯人開的客棧,佔地很大,在寸土寸金的京兆城確實比較少見,也是它很有名的緣故。

種桓和兩名手下走進大院,掌櫃連忙迎上來,種桓取出銀牌向他晃了一下,掌櫃連忙陪笑道:“將軍有什麼吩咐?”

在京兆,無論是誰,對內衛都有三分畏懼,尤其是酒樓、客棧、青樓、茶館這種服務性的行業,更是不敢得罪內衛,否則他們飯碗就會被砸掉。

哪怕是這位波斯人掌櫃,眼光也極爲靈通,對方拿的是銀牌,那可不是一般內衛,至少統領以上。

“你們店今天是不是來了一支粟特商隊,撒馬爾罕過來的?”

Www¸тт kán¸C〇

“有!有!安圖大爺,我去通知。”

種桓擺擺手,“請他到大堂來坐一坐,我只是來打聽一些事情!”

“將軍請大堂稍坐,兩位也請坐下喝口茶。”

種桓帶着兩名手下來大堂坐下,大堂內的佈置陳設極具波斯特色,鋪着厚厚的地毯,旁邊還有客人休息喝茶的地方。

種桓和兩名手下坐下,細細品着熱騰騰的波斯奶茶,奶味很濃郁,種桓比較喜歡這種口感。

這時,安圖被掌櫃領了過來,他知道對方是內衛高官,着實有點緊張,躬身行一禮。

種桓擺手笑着:“安領隊請坐!”

安圖有些不安地在種桓面前坐下,“我只是商人,不是替誰來探查情報!”

種桓笑道:“不用緊張,如果我懷疑你是敵人探子,我就不會坐在你對面了。”

安圖一顆心稍稍放下,種桓又問道:“你是從撒馬爾罕過來?”

“正是!”

“我想了解一下西遼的情況,能否給我說一說?”

安圖點點頭道:“西遼軍隊三年前擊敗了塞爾柱帝國的四十萬大軍,前年又掉頭吞了東部黑汗,聽說去年又和高昌回紇作戰,高昌回紇一半的土地都被佔領了,西遼現在很強大,連我們花剌子模也向它臣服了。”

“它還在繼續西征嗎?”

安圖搖搖頭,“我們花剌子模臣服後,西遼就調頭向東了,否則他不會攻打高昌回紇,現在有一種說法,我們經過西遼時處處聽聞。”

“什麼說法?”

“回家!”

種桓眉頭一皺,“回家是什麼意思?”

“可能是指回遼東吧!西遼有兩萬餘契丹精兵,還有幾十萬契丹人,他們是西遼帝國的真正支柱。”

種桓不解問道:“西遼怎麼還會有這麼多契丹軍隊和契丹人?”

“這個我倒知道,我在西遼認識一個契丹商人,他給我說過,遼國雖然滅了,但遼國在西北重鎮可敦城還有兩萬駐軍,數十萬契丹民衆,這支軍隊不得輕易回京,也就成全了耶律大石,他就率領這兩萬大軍去了西方,在那邊開疆闢國,又把數十萬百姓接過去,就是現在的西遼國了。”

種桓笑了笑道:“遼國滅亡到現在快三十年了吧!那些可敦城的老兵還在?”

“那些老兵很多都去世了,但還有一些活着,還有他們的子孫,回遼東一直他們的夢想,包括他們皇帝,以前他們做不到,現在強大了,他們自然就想回家了。”

從波斯客棧回來的路上,種桓還在想這件事,雍王殿下應該也是意識到這個可能了,所以才特別關注西遼,現在西軍剛剛滅了金國,一旦西遼知道這個消息,他們會不會立刻着手東征?殺回來搶佔遼東。

西遼會不會又將成爲雍國最強大的敵人?最具威脅的敵人?

回到署衙,種桓立刻向王浩彙報了他拜訪粟特商人安圖的情況。

王浩沉吟片刻道:“你說西遼會不會也派探子來京兆城潛伏,收集情報?”

“以前我覺得不可能,但現在我認爲很有可能了,一旦西遼把我們認定爲敵人,他們肯定會收集敵方都城的情報。”

“除了京兆,你覺得還會有哪裡?”

種桓沉吟一下道:“卑職覺得大同府很有可能!”

“爲什麼?”

“大同府是遼國的西京,被遼國統治了近百年,耶律大石會認爲大同府是他們的土地,而且大同府有很多契丹人,甚至知府也是契丹人。”

王浩點點頭,“你把今天的訪問寫份報告吧!我交給內政堂,建議他們更換大同官員。”

內政堂這段時間一直在忙碌着雍王登基的準備,擴大宮殿,建造祭臺,創造瑞兆,設立宗廟,當然宗廟可以追溯,也可以以雍王爲起點,比如基業是幾代人打下來的,那麼就要追溯。

但如果是布衣起身,對自己祖先可以追溯,但也可以不用追溯,最典型就是劉邦,他登基後,因爲父親還在世,所以尊父親劉太公爲太上皇,他的祖父就沒有再追封。

雖然衆人一直在忙碌籌建登基事宜,但這幾天,他們又不得不放下了,科舉在即,他們又在全力準備科舉。

議事堂內,五名參知政事正在討論科舉之事,科舉將在二十天後舉行,這次科舉的規模着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參考士子人數比上一屆足足增加一倍,上一屆有五萬人蔘加科舉,而這一次,從各地趕來的士子已超過十萬人。

當然,很大一部分人是來參加明經科和國子學考試的,明經科是從吏,現在當官很難,那麼能成爲官府中的文吏也是一件美差,官府中地位比較低的不是吏,而是役,衙役、弓手、牢子之類。

以前也可以通過關係進縣衙當文吏,但現在那種文吏已經沒有編制,屬於臨時性質,隨時會被辭退,想要有編制,那就必須通過明經科考試,所以明經科的火熱程度已經超過了進士科,進士科只有兩萬多人報考,而明經科就有近七萬人報考了。

這裡面還有一個吏治改革的背景,吏部把各縣官員任命權從五人擴大到八人,原本只有縣令、縣丞、縣尉、縣工和主薄,現在又把三名押司的任命權收歸吏部,而其他六曹文吏的任命權歸縣令,但州府有審覈權。

正是這個審覈權,使縣裡大戶子弟就算找關係進縣衙,也只能做個臨時工,拿不到正式編制,因爲你沒有功名,州里那一關就審覈不過。

所以大家都想得到正式編制,那隻能去考試拿功名了。

還有一個可以拿編制吃皇糧的職務就是州學和縣學的教授以及助教,但當教授或者是助教,又必須是國子學出身。

國子學實際就是雍國的最高師範學院,學成後都回家鄉去做先生當助教,然後慢慢升爲教授。

國子學目前有兩所,一所是京兆國子學,還有一所是洛陽國子學,兩所國子學每年學成五百人,所以每年也要招收五百人,所以還有一萬多名士子就是來參加國子學招生考試。

五名參知政事商量了半天,最終商定,今年的錄取規模還是和去年持平,百名進士,五百名明經士和五百名國子生,至於殿試,還是由他們五人同時主持。

這也是沒有辦法,雍王殿下不在,只能由內政堂來主持殿試。

第903章 小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名將第1153章 衝突(上)第1149章 北訊第七百二十六章 燭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競技(上)第1163章 求援第1270章 銀交第1073章 呂逝第四百一十一章 救援第二百二十八章 迂迴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激戰第1084章 對抗第891章 新官(上)第三十九章 備戰第1352章 現實第一百五十六章 京觀第五百二十五章 合圍第七百一十一章 勸服第1491章 再攻第二十二章 血戰(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086章 削藩第1354章 青山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1225章 救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坍塌第七十章 獎懲第883章 聲明第1278章 偷香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水災第1037章 清理第1183章 調任第十五章 決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收心第775章 全殲第一百七十六章 窮寇第1121章 上書第1521章 報泄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下第888章 調研(下)第777章 方案第四百六十九章 蘭州第1111章 默契第1249章 初談第1286章 解釋第846章 韋桐第1020章 救嶽(上)第七十三章 召見第1360章 出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二百一十四章 換俘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一百六十二章 尋蹤第二十三章 血戰(中)第三十章 推薦第四十二章 蹊徑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811章 教訓第899章 赤塘(下)第七章 絕境(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互助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199章 求助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籌備第三百八十章 下廚第三百八十三章 春耕第849章 報館第1044章 宋城第四百零七章 匪患第1518章 殿議第1419章 海商第五十二章 決戰(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1166章 視察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夜殺第1096章 南瓜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夜殺第1228章 收穫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官第899章 赤塘(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1079章 偷襲第1094章 條件第五百七十三章 承諾第1369章 大興(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軍報第1490章 大敵第951章 黃金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談判第二百八十七章 條件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1409章 家醜第817章 初見第1403章 再臨(上)第五百三十章 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