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收穫

第1461章 收穫

陳慶此時在明州巡視,他原本計劃在越州巡視,但他得到一個消息,便立刻趕往明州,明州就是現在的寧波,在南宋已改名爲慶元府,不過在雍國的地圖上,它依舊叫做明州,正如紹興府依舊叫做越州一樣。

陳慶之所以趕來明州,是他得到一個消息,劉大江的船隊從南洋回來了,目前就停泊在明州。

陳慶的隊伍直接來到海邊碼頭,劉大江此時已得到陳慶親兵的通知,讓他在碼頭上等候,軍隊在碼頭上紮下了大營,片刻,劉大江被親兵帶了進來。

“卑職參見雍王殿下!”

“辛苦了,請坐!”

陳慶笑眯眯請劉大江坐下,又讓士兵上茶,他見劉大江曬得黑中透紅,一個典型的船長了,便笑問道:“是剛纔南洋回來?”

“也不是,回來大半個月了,在泉州休息了一陣子,然後去京兆,一是讓士兵們探親,二是把一些財物運去京兆。”

“有什麼收穫嗎?”

“有兩樣收穫殿下肯定有興趣,一種是農作物,是海上土人從遙遠的地方弄來的,在南洋的西部一些島嶼有種植,我買了幾筐,就是這個!”

劉大江從一個皮袋裡拿出一個拳頭大小的東西,陳慶的眼睛瞪圓了,眼前擺放在桌上的東西,竟然是——土豆!

沒錯!就是土豆,歷史上應該是明朝時歐洲航海者帶到東南亞的物產,竟然提前了幾百年出現在自己面前。

當然,近代歷史是歐洲人寫的,他們要成爲人類文明的傳播者,自然會抹殺掉其他文明的一切功績和創造。

劉大江笑了笑道:“有一部分已經發芽了,我們就直接讓泉州官府種植,居然全部都存活了,這玩意很容易種植,產量很高。”

“這可是好東西,留一筐給我,我讓江南官府種植,另一筐你帶去京兆交給太學的農牧院,交給他們種植。”

“有!等會兒我讓人擡一筐過來。”

劉大江又取出一張地圖,在桌上攤開,“卑職按照殿下的吩咐,在南洋買下了一片土地。”

陳慶精神一振,連忙問道:“土地在哪裡?”

劉大江指着一片島嶼道:“就是這座大島和周圍幾十座小島。”

陳慶看了一眼,便立刻明白了,是納土納島,一座面積不小的島嶼。

“島上怎麼樣?”

“島上全是森林,有低矮的山巒,還有幾十條河流,完全可以在那裡建一個小國。”

停一下,劉大江又道:“按照殿下的吩咐,我已經把這座島嶼轉讓給了泉州官府,三佛齊國很陰險,他們國王會賴掉我購買的島嶼。”

“怎麼賴?”陳慶問道。

“卑職是外國人,外國人一般只能買都城附近的土地,數量不能太多,幾十畝之內沒有問題,也沒有管,但買這種可以建國的大島,必須要成爲他們的貴族,只有貴族才能擁有,然後作爲貴族,每年都要向國王進貢,如果沒有及時進貢或者進貢的禮物讓國王不滿意,他就會取消卑職的貴族資格,這座島嶼自然就不能擁有了,購買土地的金錢也不會退回,很多商人都這樣被坑。”

“那你轉讓土地給官府合法嗎?”

“當然合法,我現在是貴族,那座島就是我合法擁有,我可以自由買賣,只是沒有人願意買罷了,如果我在失去貴族頭銜後再轉讓給泉州官府,就不合法了。”

“但泉州官府不是貴族,它能擁有這座島嶼嗎?”

陳慶又笑道:“我是說正常情況下!”

“這個問題我特地問過對方官員,他說他們沒有這種先例,也沒有這個條文,就由國王臨時來決定了,他肯定會不允許,那麼就看誰的拳頭硬了。”

陳慶點點頭,“你轉讓給泉州官府,他們怎麼說?”

“回稟殿下,卑職其實是和貿易監海外署以及泉州州衙簽署的三方轉讓協議,那批土地歸屬於泉州,由貿易監海外署來運作,明年開春後,卑職率領的船隊就要掛上貿易監海外署的旗幟,兵力可能會增加到兩千人,然後晁使君說,明年會組織一批日本民夫去修建碼頭和城池,然後會有第一批軍隊駐紮,另外卑職還有一個建議。”

“伱說,有什麼建議?”

“卑職發現三佛齊國還不少漢人在那裡生活,都是從福建路以及廣南東路過去謀生的百姓,可以把他們遷居到大島,給一些很優惠的條件,他們就會安居下來。”

陳慶欣然道:“可以給他們土地和免稅,這就是最好條件。”

“殿下,大島還沒有名字,晁署令說,必須由殿下起名!”

陳慶想了想笑道:“既然它是雍國最南端土地,那就叫雍南島,將來修建的第一座縣城,可以叫做雍南縣。”

“卑職明白了!”

“去吧!去京兆後別忘記把土豆交給太學。”

“殿下叫它土豆?”

陳慶微微笑道:“長在土地的豆類,不很好嗎?”

“好!卑職記住了,它就叫土豆。”

劉大江見過陳慶後,又繼續率領船隊北上,前往京兆,陳慶則繼續視察江南各地,不過他也要到北上回歸的時間了。

就在江南發生大變的同時,在遙遠的海外,也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激戰。

這裡便是高麗國南部的耽羅島,也就是今天的濟州島,以出產優質的橘子出名,就在數十年前,這裡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度,叫做耽羅國,有國王和他的臣民,但人口不多,只有萬餘人。

但自從五十年前高麗軍隊強行佔領耽羅島後,耽羅國滅亡了,國王和王子被殺害,在隨後的數十年代,耽羅島的百姓被一批批送走,高麗國又移來一些高麗百姓,加上駐軍和他們的家眷,這座島嶼便完全被高麗王國強行霸佔了。

此時,耽羅島上原本有一萬駐軍,因爲金國對高麗國的入侵而被緊急抽調走了八千人,現在只剩下了兩千駐軍。

從正常的角度來看,這兩千駐軍應該沒有什麼事情,就是保持着一種存在。

但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耽羅島被陳慶看中了,陳慶準備將它打造成一箇中轉重地,首先是軍事中轉,不管是將來西軍攻打金國,還是討伐高麗和日本,都需要一個最近的後勤基地,耽羅島無疑是最合適的,它可以建城,建立軍營和大型倉庫、碼頭,還能放牧養馬。

其次便是貿易中轉,不管是和高麗以及日本的貿易,有了耽羅島這個中轉站,和日本的貿易往來,就可以從每年趟增加每年十幾趟,甚至戰船可以從耽羅島出發,打擊日本海盜。

也正是如此,陳慶對耽羅島勢在必得。

這天上午,三百艘大船滿載兩萬水軍在都統制湯懷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出現在耽羅島以南的海面上。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1295章 決策第1234章 查漏第1221章 突變第六百一十四章 違令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1125章 再談第1092章 獵殺(下)第1300章 壯志第1106章 小店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1361章 狹路第1220章 單挑第七百四十九章 交換第1131章 調查第1405章 事件第五百九十章 博弈(十二)第1148章 修正第五百一十八章 心機第四十一章 狼兵第777章 方案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舊城第1353章 晨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911章 變故第1340章 想法第765章 蒲津(下)第1436章 抓捕第五百零五章 平涼(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紙兵第764章 蒲津(上)第七百零三章 決戰(六)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火槍第六百七十七章 靈州第1048章 禮物第1468章 觀念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1266章 牛山第三百六十五章 奇兵(上)第1316章 迫撤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1080章 救援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六百五十九章 強募第五百七十九章 博弈(一)第五百三十章 探子第1508章 滅金第881章 逼官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761章 平陽第1318章 追殺(下)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夜殺第四百六十二章 雙戰第四十二章 蹊徑第六百一十一章 危漸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涼(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鹽爭(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兵(下)第1328章 破裂第1441章 錯過第六十五章 裙帶第1309章 激戰第五章 狹路第四百一十四章 礦山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1349章 效忠第1439章 任務(上)第804章 報館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838章 藏秘第二百一十四章 換俘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魚第1007章 太行(上)第五百八十章 博弈(二)第1349章 效忠第二百九十章 初戰(下)第1117章 漢陽第五十七章 風波第三百一十章 泄密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敦煌第849章 報館第一百一十章 泄憤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線索第四十六章 援軍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魚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四百九十六章 構架第1452章 衆怒第1488章 陷阱第1313章 傳信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車第六百五十八章 窘況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攻第1442章 效忠第1166章 視察第1385章 惹事第五百九十章 博弈(十二)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七十一章 激辯(上)第六十二章 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