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航道

第1382章 航道

科舉後不久,陳慶來到了陝州視察,隨着雍王國管理的疆域不斷擴大,陳慶也越來越深刻感受到了交通和通信限制對管理龐大疆域的影響。

通信方面已經有所改善,通過鴿信、鷹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們開始在各地恢復北宋時期的驛站,鼓勵發展民間快遞業,他們有足夠的戰馬,最快的金牌急腳遞通過不斷換馬,便能以日行四百里的速度送信,關中發出的官文,只要十天時間就能抵達揚州。

這是最快的速度,但成本也最高,適合緊急公文或者商業信函,比如商人在京兆櫃坊辦理揚州取錢,櫃坊就通過金牌急腳遞將存單中的一份底單、押密以及半截玉珮等重要信息送去揚州櫃坊,商人到揚州後,就能在揚州櫃坊輕鬆取幾千貫錢甚至上萬貫錢,雖然櫃坊收取的牙佣錢要數十貫,但相比千里迢迢運錢去揚州的安全和運費,幾十貫錢真不算什麼,商人也願意出這筆錢。

從秦朝開始,歷朝歷代都要修直道或者官道,就是爲了改善交通運輸,縮短通信時間。

雍王國的官道很完善,四通八達,這也得益於北宋在唐朝的基礎上大力修繕官道,但關中和中原地區的水運卻一直是個大問題。

水運極其重要,大宗物資運輸基本上都靠水運,陸路運輸成本太高,陳慶也極其重視水運,大量物資可以通過渭河和天寶渠從黃河直接用船運到京兆。

但黃河水運有一個很大的腸梗阻,從秦漢以來一直就嚴重影響中原、河北到關中的航運,那就是陝州的三門峽。

陝州的黃河上,有兩塊小島一般的巨石橫臥在水面上,巨石是島,搬不走的,兩塊巨石和兩岸之間就形成三條急流水道,像三座水門,故名三門峽。

三座水門分別叫做鬼門、神門和人門,鬼門險惡,神門湍急,人門和緩,往來船隻大多從人門通過,但人門水下暗礁交錯,河中巨石屹立,漩渦重重,行船困難,事故常發。

開元年間,宰相裴耀卿在三門峽以東修建集津倉,又在三門以西修建鹽倉,另外在陝州西南修建太原倉,他組織大量民夫在東西兩倉之間開鑿十八里陸路,漕運糧食到三門峽以東存放在集津倉,再通過十八里陸路運到三門峽以西進入鹽倉,這樣就避開三門峽之險,然後再以漕船運往京師。

到了天寶三年,陝州太守韋堅再度治理三門峽,在巖壁上重修棧道,由縴夫挽繩拉船通行,運輸糧食貨物不用再走陸路,用小型船隻也能運過三門峽。

但就算有縴夫,吃水深的大型船隻依舊無法通過人門,只要是水下有礁石,吃水深很容易觸礁。

陳慶從河北運送物資的萬石海船就無法通過三門峽,在陝州換成小船通過三門峽,然後再換三千石的貨船前往京兆,要兩次卸貨裝貨,非常麻煩,而且很容易觸礁,人船貨皆毀。

很多商人在陝州這一段不得不改走陸路進關中,再走水運,以防止貨物損毀。

隨着雍國建立,已決定在京兆定都,那麼三門峽的航運治理就勢在必行了。

陳慶在工部侍郎呂緯的陪同下,站在黃河邊的高山上,遠遠眺望着兩塊巨大的巖島,但在巖島的前面,還有一塊儼如鯊魚翅一般的巨型岩石,正是它存在,使水流變成格外湍急和不可捉摸。

呂緯指着遠處的鯊魚翅道:“那塊巨石使水流變成格外湍急,格外詭異,船隻經過它時,稍不留神就會被水流帶進鬼門或者神門,那就是九死一生了,必須憑藉掌舵人高超的技術才能將船隻帶去人門。”

陳慶感覺這話有些危言聳聽,眉頭不由微微一皺道:“我們第一批從燕山府運來的財富用了幾千艘小船通過三門峽,無一損毀,難道每艘小船的船伕都有高超技術?”

呂緯微微笑道:“除了技術高超的船伕外,還有另一種辦法可以使船隻平安渡過人門。”

“什麼辦法?”

“殿下能看到對岸的山崖嗎?”

此時太陽高照,河面霧氣消散,使人格外看得遠,陳慶的目力過人,他也只隱隱看見對岸山崖似乎有一些黑點,“我看見了很細小的黑點!”

“那些細小的黑點正是工匠,他們在巖壁上鑿深巖孔,安裝棧道,棧道非常重要,拉縴人在棧道上行走,控制船隻的方向,拉拽着船隻平安通過人門。”

“歷朝歷代治理三門峽,難道就是更新棧道?”陳慶又問道。

“那當然,巖島無法撼動,暗礁也消去不掉,只能在棧道上做文章。”

陳慶沉吟一下道:“但我們有鐵火雷,應該能做到前人做不到的事情吧!”

呂緯點點頭,“卑職就在嘗試用鐵火雷炸掉水底的暗礁,但怎麼讓鐵火雷在水下爆炸,卻是一個難題,火器匠一直在潛心研究,反覆試驗,估計這兩天就會有收穫。”

這時,遠處‘轟!’的一聲悶響,白色水柱飛濺,呂緯道:“這就是他們在做試驗了。”

“不對!這應該是水下爆炸。”陳慶看見了白色水柱,立刻意識到這是在水下發生的爆炸。

呂緯大喜,難道火器匠成功了?

他急忙帶着陳慶來到陝縣,來到火器局設在陝西的臨時試驗場,見到了剛升爲火器火藥署署令的謝瑛。

謝瑛沒想到雍王殿下會到來,連忙上前見禮,“卑職參見殿下?”

陳慶笑問道:“剛纔我看見水下爆炸,你們試驗的水下鐵火雷成功了?”

“回稟殿下,幾天前就成功了,剛剛造出來,正在試驗之中!”

“怎麼做到的,我是說防水?”

“請殿下過來看,卑職稍一講解殿下就明瞭。”

謝瑛帶着陳慶進了有重兵把守的倉庫,在一間小倉庫內,陳慶看到了他們剛剛製成的水雷,就像頭上長了一支角的大南瓜。

“實際上,我們都是點燃後再拋進水中,所以就需要一個塞子,把火繩口塞住,再拋進水中,這裡面最需要延時爆炸,我在火雷肚子裡本來就有一個螺絲一樣裝置,火繩在裡面盤旋燃燒,我們把盤旋多做幾道,火繩在內部燃燒的時間就久了,可以讓河面上的船隻從容離去。”

陳慶點點頭,在延時燃燒方面,火器匠們很有經驗了,他又問道:“然後呢?火繩在鐵火雷肚子裡會不會熄滅?”

“殿下說對了,這是個大問題,總是差一口氣,後來一個工匠想到解決辦法,在頭頂上裝一隻木管,塞子塞在木管頂端,這樣就多了一口氣,可以說剛剛正好,剛纔試驗成功,在水底爆炸了。”

陳慶笑道:“用竹管吧!弄一根一丈長的竹管,然後把鐵火雷綁在礁石上,竹管出口在水面上,點燃火繩後離開,也不用什麼塞子了,這樣行不行?”

謝瑛笑道:“這樣當然也可以,有工匠也提出來過,但需要在冬天結冰的時候才方面實施,殿下也知道,水流比較急,竹管在水中支撐不了多久。”

“可以弄結實一下,當然,我只是隨口提一下,你們自己想辦法,反正現在也成功了,我需要看到結果。”

“回稟殿下,明天就開始實施爆破!”

第969章 圍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撲朔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1291章 策反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負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心第1398章 突圍第二百四十四章 孿生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三百六十章 婚禮(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六百四十八章 口風第一百二十五章 偷襲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舊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時機第1314章 火攻第928章 處理第1406章 女工第六百八十六章 援軍第984章 驅逐第1508章 滅金第1291章 策反第871章 狡兔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956章 內患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遷徙(下)第1271章 任務第四百六十九章 蘭州第884章 大同第1042章 配合第1340章 想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玉沙第四百九十章 途中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第1124章 虛與第十二章 分歧第1207章 解惑第1115章 合謀第969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追查第六百零六章 狹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第974章 破洛(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內應第二百零二章 新將第1428章 驚訊第四百六十章 補牢第902章 義軍第832章 平叛第865章 泉州第八十三章 競跑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1297章 警訊第1161章 殺人第835章 微訪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1379章 分權第1349章 效忠第816章 先帝第1353章 晨事第1415章 聚心第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七十八章 入蜀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敵第二百八十四章 華容第1479章 兵變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奪(下)第1138章 真相第1209章 夜追第1487章 大定第1048章 禮物第二十四章 血戰(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任務第八十九章 新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1441章 錯過第877章 報復第1459章 殺異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招供第988章 再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激化第五百七十九章 博弈(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賭鬥(上)第831章 造反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下第922章 所圖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初戰(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合圍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1375章 逆轉第九章 絕境(下)第1500章 備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撲朔第1184章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