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二郎翻盤計

當是時,除了崔耕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認爲,他還有別的選擇。不過,事實上,對於擁有後世記憶的崔耕來說,要翻盤也不是那麼難。

他心中暗暗琢磨,本來我對京兆尹的職司沒什麼興趣,但既然你老醜鬼武懿宗不仁在先,那就莫怪我崔二郎不義了。哼哼,長安杯我要,追封先祖我要,京兆尹的職司,我還要!

想到這裡,他抖擻精神,雙膝跪倒,道:“陛下,您同意河內王的要求,以長安杯的利益,換取衆勳貴拆除鄭白渠上的水磨。此舉是爲了確保長安的糧食供應充足穩定吧?”

“確實如此。”

“那如果微臣也出個主意,可確保長安的糧食供應充足穩定。不知……陛下可否不將長安杯收歸官府,並且繼續追封先父?”

武則天訝然道:“你有什麼法子?”

“微臣已經寫好了條陳,請陛下御覽!”

言畢,崔耕從袖兜中將事先寫好的奏章,拿了出來。

這份奏章,還真不是爲武懿宗準備的,而是崔耕爲了解決長安的糧食供應問題,寫好的奏章。

解決的辦法,就是對漕運進行改進。

對於任何一個朝代來說,漕運都是一件大事,崔耕既然爲大周之臣,爲朝廷獻計獻策實在是理所應當。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因爲漕運艱難,日後幾十年內,長安內餓死的百姓數以萬計。崔耕既然爲京兆尹,就絕不可能袖手旁觀。

那麼,如何改進漕運呢?

崔耕也沒想什麼奇謀妙計,主要是採用了後人的故智。

首先,是解決三門峽天險的問題。

此地之所以叫三門峽,就是因爲好好的河道,被兩座小山隔開,形成三門:鬼門、神門和人門。三門以下,暗礁遍佈,水流湍急,船隻稍一不不慎,就是舟毀人亡之局。

崔耕對此的解決方案就是:忍了。三門峽太過險要,我怕了,乾脆不從這過了。

他準備在從洛陽到長安的路途中,分置數個大糧倉。在長江走的船,不過黃河。在黃河內走的船,不到渭水,全部通過糧倉轉運。至於最難走的三門峽一段麼……直接陸運。

簡單地說,崔耕就是把漕運一船到底的制度,改爲了分段運輸。

別小瞧這點小小的轉變,歷史上,宰相裴耀卿就是用這個法子改進漕運,一年輸送給長安百萬石糧食,解決了長安的缺糧之憂。

繞過三門峽之後,整個漕運的瓶頸就是渭水了。此地水淺灘多,曲折多變,船隻難行,一年的通行量,最多也就一百多石。

解決這個問題,沒什麼巧妙的法子,崔耕還是採用了後人的故智:重修廣通渠。

其實,渭水難行,早在幾百年前,就引起了當政者的注意。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漢代開挖了幾百裡的“漕渠”。到了大隋朝的時候,又以此爲基礎,開挖了“廣通渠”。

只是現在,廣通渠年久失修,運輸能力還不如渭水。

只要把廣通渠修好了,按照歷史的記載,可歲運四百萬石。當然了,四百萬石就不光是糧食了,最終運來的肯定還有天下各州的貨物。糧食充足,天下財貨雲集,唯如此,長安纔不愧大周國都之名。

與崔耕提出的這個宏偉計劃相比,武懿宗那點毀水磨之功,也就着實不算什麼了。

武則天看完了崔耕的奏章,眼中簡直能放出光來,道:“崔愛卿,你果真有把握,一年運輸四百萬石?”

崔耕篤定道:“臣有把握!”

“既如此,那追封汝父,當無問題。另外,呃……”

武則天想了一下,字斟句酌地道:“朕有言在先,從三個方面考覈崔愛卿與河內王。現在,這個考覈結果已經明瞭:第一題,整治長安、萬年兩縣的治安,崔愛卿贏了。第二題,拆毀水磨,河內王贏了。至於第三題,解決三門峽天險麼……你這個方案,只是避開三門峽天險,不算解決。所以,京兆尹之爭尚未結束。”

武懿宗可不知道,崔耕剛纔提出了一個多麼宏偉的計劃,道:“還請陛下再出一個題目,以決定京兆尹之位的歸屬。”

“再出一個題目?”武則天意味深長地道:“確實如此,崔耕聽封!”

“微臣在!”

“朕命你爲水陸轉運使,漕運沿途各州軍民百姓,俱應聽命!所需經費,行文諸州,不得有違!若兩年後,漕運達四百萬石,就撤雍州牧,獨留京兆尹。至於現在麼……雍州牧治朱雀大街以西十一縣,京兆尹治朱雀大街以東十一縣!”

“微臣遵旨!”崔耕早有心裡準備,跪倒謝恩。

武三思當時就急了,道:“這個轉運使的職司,前朝所無。陛下的命令,也太過含糊。什麼叫運沿途各州軍民百姓,俱應聽命?難不成從揚州開始,漕運兩~岸的數十州府,盡在漕運轉運使的管轄範圍內?”

武則天道:“不錯,確實如此。不過,水陸轉運使的命令,必須和漕運有關,不得隨意插手。”

大周雖然有三百六十州,但與漕運有關的這幾十個州府,卻是最爲繁華的州府。揚州、洛陽、長安皆在其列。

即便有這個限制,這個水陸轉運使的的權力也相當大了。道理很簡單,與漕運有關,這玩意兒又沒什麼嚴格的標準。崔耕要插手民政,完全說當事人是漕幫的人。要插手軍政,直接調動幾百軍隊,乃至彈劾某個軍官,誰能說出個不是來?

武三思道:“那這個水陸轉運使的權力,簡直超過一道之安撫使,直追宰相之職了。”

武則天點頭道:“一年運輸四百萬石,關係到朝廷穩定。若崔愛卿之言沒有誇大,給他加個同鸞臺閣平章事,又有何妨?”

“什麼?四百萬石?”

“確實如此。”

然後,武則天命人把崔耕的那份奏章唸了一遍。這回大家都沒脾氣了。四百萬石意味着什麼?在場之人都是人精,簡直太清楚了。

另外,完全可以說,誰坐上了這個位置,誰就必須得是宰相之職,要不然絕壓不住場子。

別的不說,那沿途上州的刺史都是三品官,你不是宰相,人家聽你的嗎?

至於說,不讓崔耕撿這個便宜?別開玩笑了。你行你上啊!現在的漕糧是十幾萬石,你來執行崔耕的計劃,把漕運提高到四百萬石?在場之人,沒一個人敢站出來打包票。

至於說崔耕的年齡問題?這個計劃是兩年成功,到時侯崔耕都三十多了,也不是完全不行。

難不成,現在真沒什麼理由,阻止崔耕踏上這條青雲之路了嗎?三十多對的宰相,真是驚世駭俗啊!

一時間,衆人面面相覷,眼中盡是驚駭之色。

忽然,武三思眼珠一轉,道:“微臣還有個疑問……若兩年後,崔耕達不成年運四百萬石的目標,又當如何?”

第1230章 溪州陷公主第1039章 一聲雙解釋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389章 再添奪妾仇第684章 人善被人欺第830章 一門盡榮顯第1637章 鬼王終現身第1694章 危機忽然至第462章 初次會二張第029章 緝賊仙潭村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1280章 途經茅山下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589章 洛陽風雲起第841章 崔耕拿忠良第523章 提前得消息第321章 獵人再上山第657章 夜遊牡丹園第1685章 太子身份謎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979章 一夜魚龍舞第1398章 娑固計連環第566章 二郎來拜山第453章 賊子計連環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1559章 強逼定鴛盟第1347章 三方白馬盟第1679章 扯出太子爺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1330章 狹路勇相逢第1831章 旁若無人時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1157章 奇香點真兇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083章 崔二郎送飯第397章 挑動來武爭第1218章 孽緣纏綿綿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1298章 揚我大唐威第121章 水密隔艙術第1096章 設計鍾紹京第1295章 名城一場戲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926章 天上掉功勞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279章 神童不簡單第332章 二郎有妙計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1234章 溪州白虎現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414章 突厥怪風俗第1157章 奇香點真兇第184章 悔親又破財第024章 衆人商對策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1504章 勃律朝堂變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297章 句句有來由第894章 揪出幕後者第1692章 翩翩賢璟來第260章 二郎好貼心第1272章 公主邀前三第412章 收下衛遂忠第1446章 害民括田法第166章 文名動長安第590章 張莊故地遊第512章 探明真禍首第578章 玉蟬終顯威第1160章 楊家來道謝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729章 二郎聲望隆第1084章 虛驚一場夢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1362章 結果出預料第1240章 還有第二場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1663章 口中含天憲第671章 牽扯天家秘第739章 暫借岳父威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1109章 只與君相好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1255章 雙姝情義殊第1843章 再起安史亂第1655章 三場皆得勝第1337章 再取鐵刃城第1317章 歐陽七十壽第134章 大師陳三和第266章 寺中且閒談第989章 鄭愔終倒臺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013章 清源董縣丞第088章 此事終罷歇第033章 在下陳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