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光說不練假把式,既然已經決定考進士科,咱就得好好學習了。

從正式拜師這一天開始,謝直重新又回到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生活之中。

首先是王昌齡爲他選擇儒家經典,這是針對一場貼經的考試準備。

按照大唐規定,儒家經典分爲大經、中經、小經。

其中,大經只有兩個,《禮記》、《春秋左氏傳》。

中經有三,《詩經》、《周禮》、《儀禮》。

小經有四,《易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除此之外,還有《孝經》、《論語》,這兩部經典基本都是明經會考,和謝直的關係不大。

按照規定,想考進士科,要治大經一部,在考試的時候貼經就全部從這一部經典中選取,想考甲等,需要全通。

王昌齡給謝直選擇的經典,就是《春秋左氏傳》。

“治三禮者衆多,治春秋三傳者也不少,不過相對於三禮,治春秋的學子,在考中進士之後,爲官的選擇面更寬一點……既然你寧可考進士,不願意考相對簡單的明法,自然對日後爲官有所構想,如此一來,自然治《春秋》要比治《禮記》要好……”

謝直聞言默默點頭,老王雖然很多事情都不靠譜,不過一到教學上,立馬就能變得嚴肅起來,看得出來,他是真的想把自己給教導出來,這樣一看,還真不失爲一個好老師啊,看來拜師王昌齡這一步棋,還真走對了。

謝直暗中感動不提,只聽得王昌齡繼續說道:

“最關鍵的原因,我也是治《春秋》……咳……《禮記》我怕教不好……”

謝直:“……”剛纔的話算我沒說……

《左傳》是儒家經典之一,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歷代註釋《左傳》的著作頗多,西晉大學者杜預撰《春秋經傳集解》,把《春秋》與《左傳》合爲一編。唐孔穎達遵循杜預注而爲疏,乃是歷史上最有影響的註釋之作。

而謝直學習的內容也是以孔穎達的註疏爲藍本。

自從王昌齡給他選定經典之後,謝直的日子可就過得苦了起來。

上午,別的不幹,直接背誦,按照老王的要求,最少也要把《左傳》可孔氏註疏全背誦下來。

下午,等王昌齡午時散衙之後,謝直就會前往縣衙聽王昌齡給他講經,有時候早點完事,有時候晚點完事,反正每天都你能夠給他講一個頭昏腦漲。

這日子過得,都讓他想起當初考研複習了,白天自己背政治,晚上聽各種補習班。

唯一讓謝直欣慰的是,大唐貼經比後世考研政治簡單多了,沒有那些花樣翻新的選擇、簡答,純粹就是填空,按照老王的說法,把《春秋》和註疏倒背如流之後,再聽他仔細講解一遍,雖然對春秋的掌握比不得博學鴻儒,不過應付進士科的第一場填空題,問題還是不大。

背過春秋之後,就是準備第二場雜文了,也就是詩賦,這可把老王的能耐顯出來了,從最基礎的音韻開始教,旁徵博引、洋洋灑灑,從詩經說到古樂府,又說到大唐名家,一首首詩賦,如同天空中的星辰,被老王拉到了謝直的眼前,以前就僅僅知道它們美,而通過老王的教導,謝直這才真切地體會到,它們爲什麼這麼美!

除此之外,老王還要求謝直每天必須做詩賦各一篇,其中如何點評自然不用多說。

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謝直在後世的時候就是拜王昌齡所賜,早早把《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爛熟於心,雖然比不得那些大唐才子,也算是夯實了基礎,現在又有老王言傳身教,詩賦水平堪稱突飛猛進。

老王看到他的進步也是欣喜,不過欣喜之餘也是惆悵,得佳徒而教之,自然是人生一大快事,但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徒弟就把老師掏空了,這算啥?是徒弟沒能耐還是師傅太差?

這對“非-典型”師徒裡面,本來師傅就處於弱勢地位,這要是再這樣發展下去,老王更找不到爲師的尊嚴了。

不行,得放大招。

策論!

“進士科的第三場,策論,一共五道,通四者爲乙等,通五者爲甲等。

相對於前面兩場,這一場的考試,從形式上比較簡單,策論的格式要求不高,但是從內容上,卻是要求最高……

因爲他要求言之有物!

你不過一個十八歲少年,給你一個朝堂諸公都頭疼的治國難題,讓你出主意想辦法,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不過沒關係,聽爲師給你講述我朝的政策變化,你先弄明白了其中的脈絡,自然就對朝堂有了一個大概的理解,然後再根據實際問題具體分析……”

謝直靜靜的聽着。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他對大唐的進士科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三場考試,考的形式不同,內容也不同。

第一場貼經,就是填空,考的是學子的基礎是否牢固。

第二場詩賦,就是作文,考的是學子的才情。

第三場策論,就是簡答,考的是學子的閱歷和知識積累。

第一場和第二場就不多說了,有前世政治的底子和《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打底,再有老王不遺餘力地教導,謝直想學不會都難。

至於第三場,策論——大唐人還想跟後世人比見識?鬧呢!?一千三百多年啊,難道人類沒發展麼?

況且後世互聯網的興起,讓大部分人獲取信息的成本和難度又大大降低,別說謝直一個法律史的研究生好歹和歷史還沾邊,就是隨便來一個鍵盤俠,侃暈大唐人也是玩兒一樣。

果然……

老王拿着謝直新近的一篇策論《論鹽》,手都抖了,這小子,真是一點面子都沒給爲師留下啊,這什麼徒弟啊這是!?

謝直一看他久久不言,還有點奇怪呢,老王怎麼了這是?這篇《論鹽》是仿照大唐第五琦鹽法改革寫的,和現在前後也就差了二十年,不應該正合適嗎?

“王師,怎麼,您看不上這篇策論?”

王昌齡老臉一紅,言之有物、角度刁鑽、可行性極強,這樣的策論放到朝廷上討論討論,說不定就能直接實行,這樣的策論還看不上,還有什麼策論能夠入眼?不過老王終究不好意思,開口說道:

“尚可……

那個……回去之後將這篇策論原樣抄錄一遍,字要寫工整,卷面要整齊,這幾天就給爲師送來,爲師有用……”

謝直沒當回事,點點頭,問道:

“王師,您看,以這篇策論的水平,三郎是否可以參加今年的進士科考試啊?”

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74章 壓迫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347章 你兒子第11章 當官去第307章 楊玄璬第553章 悶酒第529章 讓他查!無題第438章 小猴子,走一趟吧第525章 長樂驛中說案情第134章 哭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第547章 還有人!?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296章 戰陣之威第22章 坑挖好了,等你來第513章 遇襲第284章 障車第256章 陰險謝三郎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186章 十年之內不得作詩第397章 避嫌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213章 無妄之災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164章 一轉頭一回首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140章 物證第212章 咳咳,您的好友老田上線無題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172章 鹽價第261章 咱不能讓朋友白幫忙第86章 他怎麼知道我跋扈的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220章 減、贖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394章 主導權第397章 避嫌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601章 實事求是第127章 事了拂衣去第564章 覆盤!王鉷,得查!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46章 縣尊問案第73章 兩個疑點第337章 突兀第264章 監斬第445章 金條子第13章 讀書還需要資源?第29章 不學無術第254章 所謂的合則兩利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580章 不和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178章 你給我撿起來第181章 李老三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181章 李老三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384章 恩人第93章 幹就完了第103章 枯枝敗葉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677章 金!多謝安節帥贈箭第120章 上路吧,楊七!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553章 悶酒第60章 精氣神第141章 人證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77章 你給我考試去第394章 主導權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238章 靠水難生(三)(三更補作業)第442章 刺啦……第465章 衝第339章 固所願耳,不敢請耳第642章 傳首第471章 誰敢再攔謝三郎第374章 蜻蜓金簪第519章 道門火藥第498章 逼出邢縡第144章 三告第243章 靠水難生之連坐吧您吶第181章 李老三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343章 姓陳!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680章 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