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酬功

唐朝官場也有潛規則啊,按照大唐自己的說法,“強幹弱枝”,說白了,就是京官比地方官要好,這個道理就不用細說了吧,想不明白的請想想你們公司老闆的秘書,級別可能還沒你高呢,但是人家的影響力是什麼級別?

李林甫提到的韶州,隸屬嶺南道廣州都督府下轄,在州的這個級別劃分中,按照“上中下”來表示,是下州,也就是說是州這個級別中對低等的所在。

別駕,唐朝州刺史的佐官,說好聽了是一個州的二把手,其實呢,就是個“搖頭老爺”,無論是誰來找他回報事情,得到的答案,一般都是,“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這事不歸我管”、“哎呀,你就別找我了,我也做不了主,說了話也沒用”……看明白了吧,別駕,就是個樣子貨,事實上,在大唐,這個官職,一般都是給一些流貶官、養老官預備的。

但是呢,別駕畢竟是名義上的刺史佐官,是一個州的二把手,級別可是不低,下州的別駕,也是堂堂七品官。

李林甫的這個建議毒啊!

河南縣尉,從八品下。

下州別駕,從七品下。

●тt kǎn●¢ O

要是真把謝直從河南縣尉調任韶州別駕,一次性跨越二品四階,誰能說不是升官?

但是執掌還能一樣嗎?謝直現在是河南縣尉,在羅縣令一心撲在通濟渠的情況下,基本就代行了縣令的職責,那是河南縣當之無愧的第一任,要是調任韶州別駕,幹啥去?搖頭去!?

更不用說前往嶺南,直接遠離了大唐中樞,再也沒有機會影響朝政一絲一毫了!

這就是標準的明升暗降!

李老三爲什麼兩眼放光?正因爲謝直堵心呢,要是真聽從了李林甫的建議,一來不算苛待忠臣良將,二來賞功,三來,也是最重要的,出氣!

一時之間,李老三不由得大爲心動。

剛要說話,朝堂上就有人不幹了。

嚴挺之!

嚴挺之與謝直關係匪淺,雖然因爲鹽法一事,謝直有意疏遠張九齡、嚴挺之等人,但是在嚴挺之心裡,一直拿謝直當做自家一個不聽話的晚輩,他又怎麼能眼睜睜地看着李林甫把謝直坑了?

“啓稟陛下,汜水謝直選任河南縣尉,迄今爲止不過兩個月的時間,現在就將其調任,恐怕大政施展,不如提升其散官、勳官,以此來獎勵有功,職事官這一項,就別動了……”

李林甫不幹了,“嚴右丞此言何意?賞功罰過乃是朝廷公正之根本,有功不賞,難以服衆,汜水謝直在河南縣尉任上上任不過短短兩個月就能替朝廷平滅叛亂,將叛亂扼殺之襁褓之中,正是謝直忠君愛國之體現,如此忠良之輩,怎可有功不賞?嚴右丞就不怕寒了有功將士之心嗎?”

嚴挺之一撇嘴,“不過是洛陽一羣坊間少年糾結在一起鬧事而已,算得上什麼叛亂,真要是叛亂,也不能他謝直陣斬五人就能消弭得了的……李相,汜水謝直雖然忠君愛國,不過到了今天也不過是一名二十歲的青年而已,李相還是莫要拔苗助長了……”

現場的情況相當詭異,李林甫恨謝直不死,卻對他滿口的好話,而嚴挺之一心要保護謝直,卻極力貶低他……

李林甫聽了嚴挺之的話,搖搖頭,“少年英豪才更加可貴啊……再說了,殺官即造反,洛陽漕幫糾集了二百餘人,如果說僅僅衝擊大篷車貨運,還勉強算作是持械搶劫,但是在謝三郎出面之後,漕幫賴三等人還敢衝擊朝廷命官,這不是謀反又是什麼?”

說到這裡,李林甫轉頭問旁邊的兵部尚書。

“陣斬匪首,消弭叛亂,如何記功?”

人家兵部尚書根本不想摻和他倆這套破事,但是被問到頭上也不得開口。

“戰陣未發,陣斬匪首,是爲‘跳蕩’,乃是我大唐軍功第一。

以三十三人對陣二百,以少擊多,是爲“上陣”。

擊殺賊首並賊人五人,捉拿十六人,逼降一百八十,是爲“上獲”。

其中,上陣上獲,即爲第一等。

另有逼降一百八十人,是爲“降功”。

按律,以功績論,汜水謝三郎,跳蕩、降功,上陣上獲。

因爲謝三郎現爲河南縣尉,是爲“上資”。

按律,以酬功論。

上陣上獲,酬勳五轉。

跳蕩人,上資加兩階,應入三品、五品,不限官考。

降功,是爲殊功第一等,上資,再加一階,優於處分……”

兵部尚書自己算着算着都有點含糊了,其他人,更是都聽傻了。

要是按照他這麼算的話,謝直這個現任的河南縣尉,本來就有最好的加官進爵的資格,然後降功加一階,跳蕩加二階,這就平地升官三級,這還不算,謝直因爲這一陣,還直接開啓了“勳官”的支線任務,上陣上獲,直接升五級……

這麼算下來,他明法榜首、吏部選甲等,釋褐就是個從八品上的散官,加三級,散官直接升到從七品下,勳官更是從白丁,直接五轉騎都尉,視爲從五品!

兵部尚書仔細想了想,嗯,自己這專業素質槓槓的,算得沒錯,然後斜着眼看着李林甫,一個眼神甩過去,你不是要認下謝直平叛的功勞嗎,要是認,就是這個處理結果,朝廷律法就是這麼規定的,只能比這個高,不能比這個低,你看着辦吧。

李林甫慫了。

他是想給謝直找麻煩,不是要給他送功勞,有病嗎?就爲了噁心噁心他,然後三級五級地給他升官玩!?

嚴挺之一聽這個結果,眼神頓時就亮了,這不賴啊……搶在李林甫之前開口。

“要是這麼說的話,剛纔李相所言極是,汜水謝三郎也當真的忠君愛國之輩,這樣的青年才俊要是有功不賞,確實不太公平……”

李林甫趕緊往回收,“不敢,不敢,剛纔嚴右丞所言纔是老成持國之語,謝三郎雖然忠君愛國,卻終究過於年輕,這個年齡就驟然身居高位,難免驕縱,李某實在是不忍如此青年才俊被拔苗助長……”

形勢逆轉!

嚴挺之極力爲謝直爭取好處,李林甫不得不用嚴挺之剛纔的話來堵他的嘴……

朝堂之上,包括李老三在內的衆人,全看了一個目瞪口呆,你們倆,還要臉不要臉了?

就在此時,突然有人一聲斷喝。

“臣,彈劾李林甫、嚴挺之二人君前失儀!”

誰?

李尚隱。

御史大夫,御史臺老大!

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第519章 道門火藥第121章 下油鍋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187章 放榜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442章 刺啦……第172章 鹽價第507章 別誤會三爺第178章 你給我撿起來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115章 不高興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547章 還有人!?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297章 非男兒所爲!第126章 意外頻頻(加更!第四更!求訂閱!)第23章 大唐驛站第368章 燒冷竈也講究時間窗口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第102章 我便跋扈又能如何第535章 快!來不及了……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358章 高明、少女、大漢第387章 敵暗我明第213章 無妄之災第421章 洛陽東門第300章 三個問題第42章 鄉貢第一關就不好過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617章 賭輸了,又如何?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264章 監斬第279章 狠辣第93章 幹就完了第9章 謝家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6章 共謀竊盜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374章 蜻蜓金簪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572章 案中案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74章 壓迫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466章 陣斬劉普會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49章 縣試開考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435章 行路難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509章 下一步第499章 狠人第389章 大理寺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76章 回家一頓揍第308章 朝廷威嚴的另外一種解讀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580章 不和第616章 清淨長樂驛第9章 謝家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276章 血汗錢第364章 知客僧第131章 楊家這一輩第520章 覆盤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140章 物證第658章 土!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435章 行路難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90章 這就對上了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526章 到底有沒有關係第79章 謝直不高興了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253章 還有個誠意,不知道夠不夠?第167章 公主漲工資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316章 水生之糾結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83章 行卷去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348章 高大哥第56章 真相大白第140章 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