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剷除異己

大院君李罡應是朝鮮國王高宗李熙的生父。李熙繼位的時候,年歲尚幼,李罡應擔任攝政王,總理朝廷大權。高宗李熙性情懦弱,而他的王妃閔茲瑛卻是個精明強悍的女人,高宗親政之後,閔妃把持朝政,排擠大院君,朝政逐漸落到了閔妃一族手中。

十幾年的政治.鬥爭中,李罡應與閔氏一族勢同水火。日軍包圍京城,國難當頭,閔妃與大院君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大院君被閔氏一族排擠出朝廷,賦閒在家,但他仍然據有相當的影響力。在閔茲瑛看來,日軍兵臨城下,給了大院君東山再起的機會,大院君極有可能藉助日本人的勢力發動政變,一舉推翻閔氏一族的專權。

WWW▲ttKan▲℃ O

不久前,閔茲瑛得到報告,日本參謀本部情報官神尾光臣少佐秘密潛入京城,很有可能,已經與大院君李罡應見面。這個報告,加劇了閔茲瑛的擔憂。

因爲,她知道,神尾光臣負責一個行動小組,這個行動小組的任務,就是在朝鮮找到一個能夠與日本人合作的人!

日本對朝鮮的策略是,通過武力推翻朝鮮的現有政權,扶持一個親.日的傀儡朝廷,然後,逐漸實現日朝合併。在這個過渡期中間,需要一個在朝鮮據有政治影響力的人物出面,主持朝鮮政局。

在日本人看來,大院君李罡應是最合適的人物。

閔茲瑛決定立即剷除大院君。

就在昨天晚上,王宮衛隊得到指令,秘密逮捕大院君,就地正.法。

當晚值班的是王宮衛隊副統領樸永烈,他藉口驗證指令,拖延了半個小時,暗地裡密告大院君。等到樸永烈帶着王宮衛隊來到院府的守候,大院君已經逃離院府,躲藏進了“歸園”,這是他在京城中一個秘密住所。

樸永烈是大院君的心腹。他是天津武備學堂第一期步兵科的學員,和馮國璋是同學。

四年前,正是大院君李罡應向大清國駐朝鮮總理幫辦袁世凱推薦樸永烈,前往大清國天津武備學堂留學,樸永烈畢業回國後,又是李罡應暗中運作,讓他當上了王宮衛隊副統領。樸永烈就是李罡應安插在王宮內的人。

其實,李罡應並沒有與神尾光臣見面,這純粹是個誤會。

神尾光臣的確曾經潛入京城,試圖與李罡應會面,但是,遭到了李罡應的拒絕。

大院君李罡應的確有親.日趨向,但是,和金玉均一樣,親.日並不意味着可以放棄民族原則,朝鮮是一個小國,周邊是傳統大國大清國和俄國,以及撅起的日本,朝鮮要想在大國.環伺當中求得生存,必須與大清國、俄國、日本週旋,所以,朝鮮國內的政治勢力中,有親俄、親.日、親中三個派別,所謂親某國,那只是權宜之計。這一點,朝鮮各政治勢力倒也相互能夠理解,和平時期,大家也能和平共處。

但是,在戰爭時期,不同的政治派別會因爲長期的不信任而相互猜忌,從而導致你死我活的殘酷拼殺,因爲,防患於未然這一原則,在戰爭期間尤爲重要。

閔茲瑛向李罡應下毒手,就是基於這一原則。

李罡應雖然暫時躲過了一劫,但是,他在京歸園中中寸步難行,閔茲瑛一擊落空,絕不會就此罷休,必然會到處搜捕。李罡應危在旦夕。

更爲嚴重的是,日本人也不會放過他。

一旦日軍佔領了京城,必然會逼迫李罡應出面主持朝政,李罡應要麼給日本人做傀儡,要麼就是死在日本人手裡。

大院君李罡應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就在這個時候,樸永烈建議李罡應向清軍求救,並自告奮勇前往成歡,去面見他的老同學馮國璋。

李罡應欣然應允。於是樸永烈連夜出城,趕到成歡,找到了馮國璋。

馮國璋立即意識到大事不好。

日本人試圖拉攏大院君作爲代言人,說明日軍已經下決心開戰!

情報顯示,從昨天晚上開始,日軍混成旅團開始在京城周邊展開,佔據有利地形,進入作戰狀態,並切斷了京城北門、南門、西門外的交通。只有東門尚未出現日軍。這說明,日軍正在加緊戰爭準備,一旦完成對京城的合圍,即可攻佔京城。

馮國璋帶着樸用烈,緊急面見聶士成,請求聶士成破釜沉舟,率武毅軍單獨行動,趕赴京城,從成歡到京城只有半天的路程,如果行動及時,可以在日軍完成合圍之前進城。

然而,卻葉志超拒不發兵。

葉志超龜縮在成歡畏縮不前,就是對朝鮮的叛賣!樸永烈破口大罵葉志超見死不救,葉志超不僅不爲所動,反而以侮辱天朝的罪名,把樸永烈抓了起來。

聶士成終於忍無可忍,決心率領武毅軍單獨行動,武毅軍人數雖少,卻是成歡部隊的精銳,葉志超還指望武毅軍幫他守成歡,一旦被聶士成帶走了,葉志超更加膽怯。

最後,葉志超見勢不妙,提出一個折衷方案,派一支小分隊前往京城,把大院君搶出來。

聶士成也不好與葉志超徹底翻臉,便同意了這個方案。聶士成知道,京城肯定保不住了,但無論如何,不能讓大院君落在日本人手裡。只要把大院君搶出來,清軍一旦作戰不利,還可以退守平壤,在平壤建立起一個以大院君爲首的朝廷,與京城的朝鮮傀儡政府相抗衡。如此一來,大清國至少還能保住朝鮮的半壁江山。

就這樣,馮國璋帶着餘光忻、李國革、辛得林這些天津武備學堂的學員兵,另外從武毅軍中挑了四個得力的兵丁,組成一個小分隊,跟隨樸永烈,火速趕往京城。

這支小分隊只有8人,人數不多,但個個都是實打實的精兵。爲了避免引起日本人的注意,8人化妝成朝鮮平民。

小分隊趕到京城東門的時候,周憲章和金姝正好被洪鐘宇纏住脫不了身,馮國璋一眼就認出了周憲章,命令餘光忻等人鼓譟起來,把城門口攪亂,幫助周憲章和金姝乘亂混進了城。

馮國璋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指着身邊一個漢子說道:“這位就是樸永烈,他應該是你的師兄。”

那樸永烈腰身筆挺,頗有軍人氣質,衝着周憲章一抱拳:“周先生此來京城,有何公幹?這位小姐又是何人?”言語之間,對周憲章很是懷疑。

周憲章還禮說道:“樸統領,久仰久仰,這位是金姝……”卻見金姝眼淚汪汪。

周憲章這纔想起,在城門口的時候,金姝見到那個朝鮮軍官,神情大變,急忙問道:“姝兒,城門口那個朝鮮軍官,你認識他?”

金姝眼圈通紅,淚水奔涌而出。

周憲章問道:“姝兒,他是誰?”

“洪鐘宇!”

洪鐘宇就是刺殺金玉均的刺客!

馮國璋驚呼:“洪鐘宇!狗日的,真是他?”隨即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衝着金姝問道:“那你是誰?”

樸永烈冷冷說道:“她應該金玉均先生的女兒!”

馮國璋頓時做聲不得。

樸永烈沒見過金姝,但他是王宮衛隊副統領,知道金姝是朝廷通緝的要犯。

“姝兒,你怎麼認識洪鐘宇?”周憲章也知道刺殺金玉均的刺客是洪鐘宇,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金姝竟然認識這個刺客。

“他是爸爸的好朋友……”金姝哽咽着說道。

原來,金玉均與洪鐘宇早在二十年前就認識,金玉均是開化黨領袖洪英植的高徒,是開化黨內僅次於洪英植的二號人物,而洪鐘宇就是洪英植的兒子。

洪鐘宇的父親雖然是開化黨的領袖,但洪鐘宇本人並不是開化黨人。

洪英植非常欣賞金玉均,讓自己的兒子洪鐘宇與金玉均結拜成異姓兄弟,洪鐘宇年長爲兄,金玉均爲弟。所以,洪鐘宇是金玉均家的常客,常常和金玉均飲酒賦詩,縱論天下,兩人喝酒的時候,金玉均的夫人柳瑩也不迴避,金姝多次見過洪鐘宇,稱呼洪鐘宇爲洪伯伯。

十年前,開化黨人在京城發動甲申政變,在大清國軍隊的強力干預下,政變失敗,開化黨領袖洪英植被凌遲處死,金玉均、樸泳孝等開化黨人逃亡日本。那個時候,洪鐘宇在日本留學,躲過了一劫。

後來,流亡日本的金玉均還資助洪鐘宇到法國留學。說起來,金玉均對洪鐘宇有再造之恩。

今年春天,洪鐘宇突然從法國巴黎來到日本,找到金玉均,金玉均與洪鐘宇的關係極爲特殊,因爲洪英植的關係,兩人情同兄弟,所以,金玉均對洪鐘宇毫無戒心。

洪鐘宇建議金玉均離開日本去中國,向大清國朝廷尋求幫助。金玉均眼見朝鮮國勢日衰,日本野心勃勃,自己卻無力迴天,意志消沉,洪鐘宇的建議如同柳暗花明,金玉均欣然應允,和洪鐘宇一起,來到中國上海。

然而,金玉均萬萬沒有想到,他的上海之行,是一條不歸路!

在美國租借中日本人開設的東和客店裡,洪鐘宇趁金玉均熟睡之際,向他連開三槍!

可憐金玉均到死都不知道,他是死在誰的手裡!

第32章 正確答案第126章 觀戰第26章 反水第95章 神槍手第131章 病貓第59章 鐵甲鉅艦第44章 內鬥第192章 惡性競爭第258章 天涯淪落人第256章 馬克沁第23章 平壤光復第113章 兩張牌第98章 向春川進發第74章 元帥軍魂第3章 生不逢時第52章 頂缸第218章 強拆第241章 洞房第65章 海盜?第154章 嫁禍第153章 安州第140章 使西紀程第180章 從元老到罪人第66章 最恨的人第34章 陷阱第159章 定情第211章 二爺張作霖第73章 元津山第36章 海軍陸戰隊第164章 人頭第55章 砍頭祭靈第239章 專訪第7章 天津衛第49章 舉棋不定第120章 集結第55章 論功行賞第59章 鐵甲鉅艦第57章 一石二鳥第12章 靠山垮了第97章 殺人立威第115章 定武軍第173章 一命還一命第91章 上海道第241章 朝俄危機第228章 鐵路第166章 陷阱?第26章 木桶浴第16章 來歷不明的軍火第47章 悶戰第74章 元帥軍魂第150章 武裝商館第23章 平壤光復第254章 眼淚第35章 策應第98章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210章 女權主義者第148章 高麗蔘第198章 弄假成真第36章 格格來了第169章 戰場上的古董第259章 敗將第180章 從元老到罪人第39章 最後的晚餐第183章 總理大臣第62章 日本人第112章 血書第225章 政治婚姻第186章 進攻!第184章 南北夾擊第214 逼宮第141章 三不打!第87章 野炮對山炮第257章 後路第85章 神槍第33章 死路第35章 完敗!第37章 再次議和第261章 賊心第91章 上海道第262章 歷盡劫波第78章 內賊第226章 生孩子的秘密第137章 聖裁第198章 弄假成真第79章 剪辮子第126章 吞併第194章 舊事重提第15章 強行收徒第231章 戰敗者第164章 約法三章第134章 天上掉下個皇叔第112章 血書第259章 競選總統第216章 結拜第81章 大同賓館第234章 不平等條約第167章 妒火中燒第219章 革命聖地第41章 最美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