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併

“欺負不了斯塔麗,還不能欺負你啦?”

曹沫抓住抽身想走的周晗的手,摟住她纖盈柔軟的腰肢,下巴磕在她的肩上,近距離看着這張毫無瑕疵的美臉,白皙的肌膚彷彿羊脂玉似的,透漏健康的光澤,挺直的鼻樑,嫣紅的嘴脣,長而密的睫毛下,眼眸是那樣的深邃而清澈,雙手環扣住她的腰說道,

“我們回部落住幾天吧,什麼事都不用管的那種?”

這段時間暗中誘導阿克瓦國內的局勢演變,又要儘可能將所有的蛛絲馬跡都抹除乾淨,神經崩得很緊,一刻都不得鬆懈。

雖然不論在貝寧,還是在阿克瓦,曹沫都能從周晗、斯塔麗那裡偷點葷吃,宋雨晴這期間也到非洲來過一趟,跟他相聚了一段時間,但事情暫告一段落,曹沫還是渴望能休上幾天假,什麼事都不管,徹底的放鬆一下。

“好呀!”周晗伸着懶腰,端詳着曹沫輪廓分明的臉龐,想着到伊波古部落的湖畔住上幾天,什麼事都不用管,每天睡到自然醒,遊游泳、騎騎馬,在林子裡打打獵,夜晚圍住在篝火旁喝酒吃燒烤,想想也真是美好。

然而下一刻美好的夢,就被現實打碎掉。

“……”

曹沫平時工作聯繫用的那隻手機,在辦公桌面上震動起來。

曹沫看了手機一眼,沒有理會,笑道:“要不將那手機扔了……”臉任性的埋在周晗的胸口。

讓曹沫任性了一會兒,周晗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臉頰,幫他將那隻還倔強震動的手機拿過來,看屏幕顯示是加密的號碼:

“不知道又有什麼事情,你還是不能偷懶!”

曹沫接通電話,卻是斯特金.福斯特的聲音,說道:“我正好有事情要聯繫你,你回德古拉摩了?”

“上午總部有個會議,趕回到德古拉摩來——你那邊有什麼事情?”斯特金.福斯特好奇的問道。

“……萊恩.福蒂斯以及埃文思基金會理事會成員莫伯利有可能推動萊基礦業收購勃索鐵礦,然後與卡特羅鋼鐵廠進行合作……”曹沫簡略的將埃文思基金會跟樑遠那邊的最新情況說給斯特金知曉,又好奇的問他有什麼事情要用加密電話聯繫。

即便到這一刻,天悅與弗爾科夫投資的關係能繼續隱藏在水面之下,也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弊。

到這時,曹沫也只是以秘密信託基金的形式,完成對弗爾科扶投資的間接持股及資金注入;暫時還不急着執行對大西洋銀行的注資。

斯特金現在主要職務還是大西洋銀行高級副總裁。

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甚至保鏢、司機都是受僱於大西洋銀行,都不能保證對斯特金個人的絕對忠誠。

爲了不打草驚蛇,斯特金暫時也無意對身邊的工作人員進行什麼調整,因此他跟曹沫這邊平時都儘可能用加密郵件聯繫,很少用加密電話聯繫,以免隔牆有耳。

“西非水泥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非常糟糕,而之前擴張太快,現金流即將告盡,大多數投資人已經失去耐性,擔心再拖延下去,情況會變得更糟糕——科奈羅水泥有沒有想過跟西非水泥集團有合併的可能?你要是有這個想法,我就拿西非水泥集團的資料,找地方跟你見一面……”斯特金說道。

“你還在大西洋銀行總部?那你過半小時一個人從大西洋銀行總走出來,我安排車子去接你——我們到伊波古部落見面!”曹沫說道。

…………

…………

幾年時間過去,湖畔木樓沒有最初的簇新,木質的屋頂檐壁留下風雨侵蝕的痕跡,牆腳也爬滿青苔,但樹植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長得越發茂盛,越發的幽靜、越發的花團錦簇。

曹沫與周晗趕回到部落裡,老酋長菲利希安以及奧韋馬都坐在湖邊垂釣,他坐到石地上,討論了一會兒垂釣的秘訣,天很快就黑了下來。

阿巴查、勃拉姆以及科奈羅水泥首席執行官溫迪.斯卡夫他們,到日暮之後才與斯特金分頭趕過來。

科奈羅水泥在科托努的新廠投產之後,年產能一舉突破六百萬噸,擴張速度可謂是令人瞠目結舌。

然而斯丹寧家族控制的西非水泥集團,在這幾年的擴張速度也絲毫不慢,目前年產能也達到六百萬噸。

目前科奈羅水泥與西非水泥集團差不多佔據了幾內亞灣及中非地區水泥市場總產能的四成;而西非第三大水泥商,阿特薩家族控制的皇冠水泥集團擴張速度要稍稍慢一些,但也佔據中西非市場約12%的份額。

說實話,曹沫還以爲阿特薩皇冠水泥集團會最先撐不住,卻沒想到西非水泥集團幕後的投資人這時候就失去耐心。

大西洋銀行也持有西非水泥集團少量股份,斯特金將相關的詳細材料拿過來,曹沫他們看過,也就不難理解西非水泥集團爲什麼現在就扛不住了。

說實話,西非水泥集團此時的困境,跟科奈羅水泥也有着莫大的關係。

科奈羅水泥將生產基地部署在科奈羅湖畔,除了就近爭奪德古拉摩的建材市場外,往外擴張的步伐也是沿着幾內亞灣海岸線攻城掠地;而西非水泥集團的戰略也是對幾內亞灣沿岸的濱海地區進行佈局,雙方形成最直接的競爭關係。

過去三四年受益原油價格上漲,幾內亞灣沿岸對建材需求大漲,而面對科奈羅水泥氣勢洶洶的擴張速度,西非水泥集團爲了保住市場份額,這幾年的建設速度也沒有下降過。

西非水泥集團噸產能的建設週期,要比科奈羅水泥高出一倍,除了平攤下來的建設成本劇增外,投產期延後,直接大幅壓縮了在市場景氣期的盈利積累。

科奈羅後續的產能擴張,主要依賴於盈利,而西非水泥集團的產能擴張,則主要依賴於投資人的注資以及各大金融機構的拆借。

除開高額的財務成本外,西非水泥集團沒有自備發電廠,只能跟其他工礦企業爭奪當地有限的電力供應,生產難以穩定不說,每噸成品水泥的能耗成本還要比科奈羅水泥高出一倍。

更不要說雙方在運營管理方面的差距了。

總的算下來,德古拉摩等幾內亞灣沿岸主要濱海城市成品水泥價碼低於一百二十美元時,科奈羅水泥還能維持50%以上的超高毛利潤率,而西非水泥集團就已經無利可圖了。

然而去年十二月,幾內亞灣沿岸的普通型成品水泥就已經下降到每噸一百美元,今年第二季度往後更是下降到每噸八十美元。

如此慘淡的市場下,科奈羅水泥每月猶能保持兩千萬美元以上的淨現金流入,而西非水泥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的虧損累積已經超過一億六千萬美元。

西非水泥集團的現金儲備只夠維持接下來兩個月的生產運營,管理層很早就向斯丹寧家族及其他投資人提出緊急救助的警報,但斯丹寧家族及其他投資人第一反應卻是管理層的貪腐、無能,對西非水泥集團產生致命的侵蝕。

所以在之前相當一段時間,斯丹寧家族從外部聘請一批職業經理人,重組了西非水泥集團的管理層,在內部展開“整風”運動。

雖說斯丹寧家族的行動產生了一些積極的作用,清理了一些蛀蟲,將十多名管理層成員送進德古拉摩“慘無人道”的監獄裡,但從外部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對西非水泥集團財務進行徹底審計的結果,卻不能令人樂觀。

西非水泥集團的生產、銷售成本就是要比科奈羅水泥高出太多,不進行體系性的升級改造,生產成本再低也很難做到每噸九十美元以下。

目前已經不再是全球經濟什麼時候能從危機的陰影裡走出來了,投資人更擔心以科奈羅水泥維持當前的擴張速度,會使得整個西中非建材市場的水泥供應產生嚴重的供大於求,有可能長期將成品水泥的價格壓在每噸一百美元以下。

這也意味着西非水泥集團永遠看不到扭虧轉盈的曙光。

相比之下,阿特薩家族控制的皇冠水泥集團,在交通不利、遠離濱海的內陸市場佔有絕對領導地位,受科奈羅水泥的威脅要小得多——距離成爲皇冠水泥集團天然的防護牆。

斯丹寧家族當年搞出水泥進口禁令,得罪太多的人,與之關係交好的兩名聯邦議員因此倒臺,投資人看不到從政治上扳倒如日中天的科奈羅水泥的可能,就有人提出西非水泥集團與科奈羅水泥進行合併的想法。

而這一想法提出後,除了斯丹寧家族有所抗拒外,其他投資人都頗爲積極支持。

大西洋銀行無論是持股,還是拆借,在西非水泥集團佔有的權益都不是很高,高層也是拖到今天上午才召開會議,最終也是決定支持合併重組。

斯特金今天上午參加大西洋銀行內部的高層會議,知悉這事後第一時間就跑過來跟曹沫通風報信。

合併的好處,各大投資人都看得很清楚。

兩大水泥集團合併,將佔據中西非建材水泥市場的四成產能,特別是在幾內亞灣濱海地區更是直接佔據壟斷地位,市場競爭不復存在,雙方也就再沒有必要繼續在濱海地區繼續擴大產能進行惡性競爭。

這最終不僅能避免濱海地區的水泥市場價格徹底崩潰掉,甚至還能令濱海地區的水泥價格穩定的回升上來。

此外,西非水泥集團與科奈羅水泥合併之後,電力供應將能繞過德古拉摩電力集團,通過建設專用路線由科奈羅能源直接供給。

到時候西非水泥集團在達斯拉的生產基地,不僅生產運營將能擺脫不時斷電的困擾,徹底穩定下來,每噸成品水泥能耗成本也將得到大幅降低。

“沒問題啊!我現在就等他們找上門來唄!”曹沫對科奈羅水泥與西非水泥進行合併持開放態度,關鍵還是看合併的條件。

天悅未來在幾內亞灣沿岸所要承受的壓力不會小。

要是能有合適的條件,與斯丹寧家族以及西非水泥集團幕後的其他投資人結成同盟,總要比逼迫他們去找埃文思基金會合作強得多。

雖說單純在幾內亞灣濱海地區的成品水泥市場,科奈羅水泥不會畏懼西非水泥集團半點,也有信心將其徹底的打垮掉,然而在這片大陸,市場問題永遠不會僅僅簡單的侷限於市場領域。

“我也是這個想法,”斯特金說道,“我今天參加了大西洋銀行的內部會議,纔拿到相關資料,中午花時間稍微研究一下——我考慮過,科奈羅水泥想要以‘合適’的價格直接收購西非水泥集團比較難,難就難在‘合適’的價碼怎麼決定上,雙方必然會有極大的分歧。然而合併重組談判一經啓動,消息就不可能避免會傳揚出去,這時候要避免叫埃文思基金會找到插足或破壞的機會,必須儘快談成合作,不至於拖延太長時間……”

斯特金急衝衝的跑過來跟曹沫見面,除了通風報信外,更重要的是希望這邊能先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方案或者說預期。

然後他利用大西洋銀行董事及高級副總裁的身份,推動西非水泥集團投資人們在內部商議合併方案時,第一時間就儘可能直接貼合天悅的意願。

這樣就能以最大的限度避免雙方在談判時反覆拉鋸、無限期的拖延。

“我只有一個原則,就是最終合併重組的水泥集團,運營的主導權、實際控制權不能旁落他人之手;而在合併重組過程當中,是不是適當讓些利益出去,都不重要,畢竟事情要做成,還是要大家都皆大歡喜才行,”曹沫看向斯特金說道,“你既然都跑過來了,想必是有一個初步的方案,你直接說給我們聽聽吧……”

“……”斯特金說道,“投資人們主要還是怕遭受重大損失,倘若能給他們足夠多的利益,他們不會對企業的運營權感興趣;而只要大多數投資人都支持,斯丹寧家族再不情不願,也不會再是什麼障礙——”

斯特金過來之前,的確是考慮過合併方案的事,但這要先得到曹沫的認可。

德古拉摩證券市場雖然規模不大,但每年還是陸續有十數二十家企業公開上市的。

不過,科奈羅水泥除了爲海外資本控股這一因素外,過於龐大的體量也是其在德古拉摩直接上市的障礙。

科奈羅水泥與西非水泥集團合併後,規模是更大了,但背後推動其上市的力量也會變得更加強大——最初那些投資人蔘與西非水泥集團的投資,主要就是推動西非水泥上市後再從公開證券市場套現退出,但沒有想到科奈羅水泥異軍突起。

這時候合併,除了雙方各自的估價之外,更關鍵還是要將海外資本在合併後新組建的水泥集團裡所佔股權比例,調整到符合卡奈姆法律監管要求的水平,也就是天悅投資作爲海外資本,對新的水泥集團持股不能超過30%。

西非水泥與科奈羅水泥產能規模相當,但盈利能力天差地別,估值必然也將存在巨大差距。

“如此慘淡的市場環境,科奈羅水泥猶能保證兩億美元的年淨利潤,是難能可貴,但合併西非水泥集團後,在幾內亞灣沿岸地區的壟斷優勢已經確定,即便盈利能力會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也不會認爲合併後的水泥集團還有多大的潛力可以挖掘。這也將直接限制了合併水泥集團上市後的市值想象空間。同時,德古拉摩證券市場的容量實在是太有限了。我考慮過,上市後科奈羅水泥這部分資產所對應的市值,應該在十五億美元之間,而西非水泥這部分資產所對應的市值應該在五億美元左右。雙方以相應的市值比例進行合併成立新的水泥集團,天悅投資將持有合併後水泥集團52.5%的股份,這時候就需要將22.5%的股份轉讓出去,才符合卡奈姆對擬上市公司海外資本佔股的監管要求。而這部分股份對應市值是四點五億美元,我可以說服投資人們組建一支信託基金接手這部分股份,也可以說服他們承諾不干涉合併後水泥集團的運營,但他們必然想着要天悅投資讓出更大的盈利空間,我估計他們最多能開出三億美元的價碼來……”斯特金說道。

斯特金現在對伊波古礦業、科奈羅水泥的持股情況頗爲清楚,他所設想的方案,就是天悅投資對合並以及轉售一部分股權之後的水泥集團持股,雖然照卡奈姆的監管要求降到30%,但聯合管理層持股以及菲利希安家族、西卡家族、魯伯特家族、布雷克家族等持股,又恰到好處的掌握控股權,不會導致控制權旁落,這應該是曹沫所能接受的合併方案的底限。

“我覺得你對全球經濟形勢的預測,略顯悲觀了一些,”曹沫摸着額頭說道,“中國今年以來在重化工業的投資幅度非常大,很可能明年就會拉昇對全球原油市場的強勁需求——這對幾內亞灣沿岸各國的經濟復甦會產生直接的刺激,到時候建材市場的需求也會強勁復甦。而即便幾內亞灣沿岸的濱海地區市場有限,我們很難再提高太多的份額,往西南非以及西北非的沿海市場呢,從德古拉摩走海運滲透過去,難度有多大?西非水泥集團能不能盈利,我不是很關心,但科奈羅水泥一座年產兩百萬噸的新廠,隨時會奠基建設以滿足幾內亞灣以及兩翼往西南非、西北非擴張新增的市場需求。我也不關心水泥價格會不會有所反彈,卻堅信科奈羅水泥的盈利規模會隨着市場的擴大,一定有相應的增漲。所以,這部分股份的估值僅開價三億美元,實在是太廉價了。”

曹沫他能理解斯特金極力想促成這事,主要還是想着讓出利益,以便在幾內亞灣聯合更多具有實力的盟友。

曹沫從來都不是吝嗇的人,但問題在於,他慷慨讓出利益,贏得的是友誼,還是更爲貪婪的覬覦,這是需要認真權衡的。

“經濟情況這麼惡劣,西非水泥集團相關的投資人們,這時候能拿出來的資金非常有限——我已經是儘可能往高處估了,三億美元差不多是他們目前能拿出的資金的極限。”斯特金說道。

“三億美元最多換走12.5%的股份,我甚至可以給這些投資人一個承諾,要是新的水泥集團在德古拉摩上市後,這部分股份在三年內從公開市場減持所得的現金低於四億美元,不足部分我負責補足——合作,他們除了這部分收益外,更主要還是保住他們對西非水泥的投資收益,他們不能想將便宜佔盡,我們也不能太過軟弱,”曹沫說道,“當然,即便我個人名下還需要減持10%的股份才能達到卡奈姆的監管要求,但這部分股份未必要用現金置換啊,弗爾科夫石化集團的股份、大西洋銀行的股份,只要開價大差不差,我都不介意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 選擇第二百九十六章 除夕(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局中局第五百零一章 堵門(二)第五百零七章 合元動力第三百六十四章 密謀第三百八十五章 深夜第三百四十四章 彀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的標準第二百七十七章 團聚第三百三十章 安排(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購(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團聚第三十七章 口徑第三百四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姿態第一百八十七章 貝寧第二十八章 挖掘第三百九十五章 援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事第三百章 意圖第三百五十八章 婚禮(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四十九章 洪災第一百三十五章 選擇第七十一章 秘談第十六章 開工第三百七十章 切割第二百九十五章 除夕第二百三十五章 鐵礦石貿易第四百二十八章 見面第三百三十三章 算計第九十章 騷擾第二百九十九章 又摔一跤第一百五十章 證明第四百五十七章 相遇第二百三十七章 鼓動第二百九十八章 白人社區第二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七十七章 重聚第四百三十七章 激勵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遇第一百三十章 創業協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眠第四百八十五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二章 貴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案第四百八十九章 奠基(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二十九章 種菜第七十七章 騙局第四章 抵臨第二百零二章 摩的公司(二)第九十一章 潛出第三十四章 獻金第二百九十九章 又摔一跤第九十五章 私心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之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談判第四百三十九章 局中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陷阱第三百七十八章 早茶(三)第四十二章第四百章 討韓聯盟第二百零三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提煉廠第六十二章 勸慰第五十八章 秘密第四百六十八章 將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注資科奈羅食品第二百九十七章 德雷克第三百九十一章 樓前第五十三章 牌局(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六十一章 除夕(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重啓第三百零六章 必須接受的現實第三百四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購(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見面(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變數第一百一十章 湖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案第三百三十三章 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華宸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搭訕第二百八十四章 甜品店之約第二百五十三章 風險與利益第五百零二章 楊旭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樓前第一百四十章 三人第五十三章 牌局(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同學(二)第五十九章 用電第一百六十八章 變故(二)第三十八章 商議第五章 德古拉摩第四百零六章 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