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海岸線

第810章 海岸線

“才八千多萬公里,還真是有些出人意料,看來視覺上的誤差確實有些大。”恩斯特看着重新標定的東非海岸線自言自語道。

以前沒有注意到,現在恩斯特是徹底明白了東非和那些海洋強國的地理差距。

就拿日後的遠東帝國海岸線對比,就可以一目瞭然的發現東非的劣勢,在此之前,因爲東非海岸線並不完整,所以恩斯特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毫無疑問,東非如果只算本土是兩洋國家,在地球儀上看來東非的海岸線應該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長,可實際並不是如此。

就比如遠東帝國是典型的太平洋國家,南北海港之間的直線跨度(僅大陸部分,且不包括外東北),也就是錦州到徐聞港直線距離兩千六百公里左右。

而東非從最北端的港口城市摩加迪沙到最南端的港口新漢堡港市(理查德港)就超過了三千七百公里。

可是遠東帝國大陸海岸線直接超過一萬八千多公里,而東非印度洋沿岸海岸線卻僅有五千公里左右,加上安哥拉和西南非洲(納米比亞)也就是東非西海岸,東非的海岸線長度也才八千多公里長。

也就是說坐擁兩大洋海岸的東非,實際海岸長度連只有太平洋沿岸的遠東帝國海岸線的一半都不到。

從這一點也可以說明東非的海岸線過於平直,缺乏優良港口的特點,這一點和印度類似,印度兩面朝海(也可以算三面),但是海岸線也僅有五千多公里。

但問題是印度僅有三百多萬平方公里不到的土地面積,東非面積是印度的四倍還多。

所以說東非面積和海岸線是相當不對稱的,很多小國都比東非的海岸線長,就包括挪威和荷蘭(包括東印度羣島殖民地)。

其實可以參考的還有加拿大這個國家,它的海岸線是世界上最長的,超過二十萬公里,比世界第一面積大國沙俄還要誇張的多。

但是加拿大那種海岸線含金量太低,大部分位於中高緯度的寒帶地區,而且海灣和島嶼衆多,最典型的就是東北部的哈德遜灣。

反過來,東非的海岸線少,但是含金量稍微高一些,但是天然良港的稀缺性是一個硬傷,就目前西海岸可用於經濟開發的港口只有四個。

分別是卡賓達,羅安達,本格拉和西南非洲的鯨灣港。

東海岸情況稍好一點,但是也強不了多少,就比如東非索馬里地區有一千六百公里的海岸線,但是可用港口目前僅有摩加迪沙和基斯馬尤兩處。

在世界各大洲裡最不缺優良港口的應該歐洲,亞洲雖然數量最多,但是地域龐大,還有面積超大的內陸國,港口分佈並不均勻,遠東帝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現在看來,雖然奪取了大西洋沿岸的優質海岸線,但是我國的海岸線長度在世界上也排不上號,尤其是在面積同等級的大國中,更是如此。”恩斯特對着地圖說道。

能和東非比較面積的也就是沙俄,遠東帝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巴西這幾個國家。

但是他們的海岸線只有巴西沒有破萬,但是巴西只有大西洋沿岸的海岸線,卻只比東非少一千公里左右,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放在前世,東非的海岸線(僅本土)長度只能排在世界第十五的位置,在墨西哥(9330公里)之後,意大利(7600公里)之前。

當然,東非也不必妄自菲薄,東非的海域條件不能單單隻看海岸線長度,綜合考慮放在世界上也屬於名列前茅的水平。

單單直面兩大洋這個特點就足夠讓人羨慕嫉妒恨,就比如德國海岸線其實也不短,在三千公里左右。

如今的德國不是前世二戰後被閹割的版本,東普魯士還在手上,所以比前世海岸線要長,在東非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德國海軍被困在波羅的海之內,十分憋屈,奧匈帝國亦是如此,僅克羅地亞地區的海岸線就超過一千八百公里,算上威尼斯,斯洛文尼亞也有三千公里左右,但是也憋死在亞得里亞海之內。

所以東非的海岸線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這一點在東英海戰中就得到體現,除了索馬里地區不易防守以外,藉助海洋天賦,東非能夠和英國海軍進行周旋。

現在東非的短板是缺乏印度洋區域內的海島作爲戰略支點,這樣東非的國家安全能夠更上一層樓。

不過目前印度洋上的主要海島都已經被英法兩國控制,東非除了近海的島嶼以外,只有一個科摩羅羣島勉強夠看。

思維特在一旁分析道:“王儲殿下,海岸線長度受到沿岸地形的影響太大,這一點對於我們而言是無法改變的,不過我國在奪取安哥拉以後,基本上已經彌補了海洋上的劣勢,未來補齊西海岸的港口基礎設施,我國商船和海軍基本上可以暢通無阻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航行。”

“嗯,說的不錯,不過我們現在就應該行動起來,而不是等到日後,現在羅安達,本格拉等港口已經可以擴大開發,先把兩地重新運作起來。”恩斯特手指着安哥拉地圖說道:“雖然我們奪得了安哥拉的土地,但是統治上不穩固,所以應該優先解決西海岸的這幾個重點沿海城鎮,然後再慢慢對內陸地區進行消化。”

“未來的卡賓達,羅安達應該是能比肩達累斯薩拉姆,蒙巴薩的東非國際性口岸,所以對這兩地的開發優先於安哥拉其他地區。”

“至於安哥拉內陸,讓鐵路部門動起來,先修兩條鐵路,一處從芒古市(贊比亞西部城市)直達羅安達地區,一處從盧本巴希直達卡賓達地區。”

這其實屬於中央鐵路西部的兩個方案,其實還有第三條方案,那就是本格拉鐵路方案,不過現在東非最有優先考慮的是鞏固東非在安哥拉地區的統治,尤其是卡賓達這個西海岸的起點地區。

對於這一點可以參考莫桑比克,在佔領莫桑比克之後,東非對莫桑比克的安全問題就並不擔心,莫桑比克三面被東非包圍,落入東非手中後,想跑也跑不掉。

當然,在恩斯特的計劃中,卡賓達的地位被無限拔高,實際上之前的卡賓達僅僅是葡萄牙人不太重視的一座安哥拉邊陲小鎮。

但是恩斯特深知卡賓達的潛力,作爲整個東非石油最富集的區域,卡賓達一地就可以解決未來東非近百年的能源安全問題。

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未來二十世紀,東非只要能夠有效利用卡賓達的石油資源,完全可以滿足東非的大部分需求。

而東非又不可能只依靠卡賓達一地的石油資源,對境內其他區域的勘探也不會少,再不濟也可以出去“搶”。

這一點東非有天然優勢,世界上的石油主要分佈在中東,東非到中東之間可沒有馬六甲或者蘇伊士運河這樣被遏制的通道,只要東非槍夠利,再不濟也能保障未來本國石油安全問題。

而且拋開中東,北非和西非的石油資源也不差,而這兩地,未來東非海軍從西海岸出發,可以直達西非的幾內亞灣,北非更是直接和東非陸地相連。

第973章 籌備第566章 比較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287章 西逃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380章 夜談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612章 美食節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290章 長絨棉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183章 到達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258章 夜襲第616章 行蹤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053章 波斯灣第6章 戰爭臨近第1024章 監視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13章 站隊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28章 談論第360章 安排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92章 入籍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96章 壓迫感第564章 貴人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865章 高原省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204章 “流放”?“潤”!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184章 通吃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