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

東非在對東方防線進行整肅的時候,莫桑比克也沒閒着,和東非以守爲攻戰略不同,莫桑比克更傾向於主動進攻。

因爲兩者之間的價值完全不一樣,對於東非而言,馬塔貝萊省是工業基地,而莫桑比克只是一塊殖民地,所以東非的地盤更有價值,保障工業不受到戰爭威脅,就需要更細緻的防禦。

而莫桑比克主要經濟結構就是種植園和礦山,這兩種經濟的可塑性非常高,即便被戰爭摧毀也不心疼,畢竟投入非常低,只需要對境內的土著重複壓榨剝削就可以做到,所以莫桑比克的靈活性很高。

所以莫桑比克的戰略目的是對東非國土進行“破壞性”進攻,以摧毀東非的戰爭潛力,削弱東非國力,爲三國瓜分東非國土做鋪墊。

……

馬普托市。

這個時候的馬普托可謂羣“陰”薈萃,葡萄牙人,英國人還有德蘭士瓦人的代表都聚集到了這座歷史悠久的非洲“古”城。

“爲什麼不把指揮中心建立在布隆方丹?馬普托的位置雖然好,可和我們布爾共和國之間也隔着東非還有開普敦,這樣一來,中間根本無法進行聯絡!”戴維森指着地圖問道。

布吉瓦爾:“你們布爾人雖然也被東非三面包圍,但是承受的壓力根本無法和莫桑比克相比,要知道東非最精銳的部隊一定是部署在莫桑比克北方的,而東非南邊只不過是東非的邊陲地帶。”

“就是中部的納塔爾殖民地也無法做到互通有無,被新漢堡港市所分割,所以想打通三國之間的聯絡,必須不遺餘力的拿下新漢堡港市。”

“納塔爾殖民地有五萬英軍,還有八萬印度僕從軍,我們在莫桑比克也部署了四萬人,加上莫桑比克的三萬葡萄牙軍隊,還有七萬黑人,就是十四萬,兩部分總共是二十七萬,布爾共和國可以臨時把軍隊擴充到三萬,軍隊數量直接達到三十萬。”

這還沒有算上開普敦和安哥拉的駐軍情況,所以目前整個三國同盟可用兵力就達到五十萬上下。

“我們的兵力放在歐洲也只有幾個列強可以相比,所以這次戰爭必然要對東非一擊斃命,爲非洲和平穩定做出貢獻。”羅伯茨伯爵豪情萬丈的說道。

雖然只是理論上指揮五十萬多軍隊和一個面積,人口過千萬的大國打仗,恐怕英國曆史上也沒有幾個人達成過這樣的成就,這不亞於“克里米亞戰爭”翻版。

不過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算不上主力,當時主力是法國,克里米亞戰爭也是拿破崙三世在位時期法國對外戰爭的巔峰之作。

所以羅伯茨伯爵只能獨享這份殊榮,如果能成功指揮這次對東非的戰爭,未來也是大英帝國曆史上青史留名的大人物。

戴維森和布吉瓦爾不敢反駁這些英國伯爵,因爲羅伯茨伯爵在此前是英國在印度的最高軍事指揮官,英國軍事世家,父親是英國將軍,本人更是做到印度武裝部隊總司令職務。

早年間參加過鎮壓印度叛亂,對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遠征,第二次阿富汗戰爭(東非挑動的戰爭),原歷史上也是他指揮過第二次布爾戰爭,同時也是英國曆史上最後一位總司令,總而言之,他的背景和履歷都是英國最頂級的軍事人才之一。羅伯茨接着說道:“當然,我們的敵人,東非實力也不差,他們常年維持着十幾萬人的常備軍,同時武器裝備全部德意志化,這也是之前東非在非洲戰爭中一直保持優勢的重要原因,他們還有一支強大的區域海軍,所以和東非這種體量的大國交戰,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雖然極力渲染東非的威脅,但是羅伯茨伯爵對東非的態度沒有改變,那就是從不認爲東非對盟軍具有巨大優勢。

首先是兵力上,目前盟軍佔有絕對優勢,而且經過英國武裝後的三國盟軍部隊,武器裝備雖然混雜,但是和東非處在同一水準。

其次是指揮權限,德蘭士瓦和葡萄牙都要聽命於自己這位英國總司令的指揮,德蘭士瓦人是英國的小弟,而葡萄牙更是對英國忠心耿耿,這在歐洲也是一樣,所以不會出現指揮權限不清晰的結果,這給了羅伯茨伯爵更大的信心。

最後,海軍方面,英國能同時調動印度和開普敦的皇家海軍力量和東非進行戰爭,東非海軍是奧匈帝國海軍扶持起來的,所以對於奧匈帝國這種海軍“弱國”的學習對象,英國海軍是有信心戰而勝之的。

“我們的主要劣勢就是後勤,戰爭一但開打,就必須快準狠的消滅東非主力部隊,不能和敵人在區域內消耗作戰,同時爲了防止意外,物資儲備一定要準備充分,這也是我將主戰場放在東海岸的重要原因,這裡可以雖然從海上接收印度和我國本土的物資。”

東非的優勢在於陸地交通,伴隨鐵路建設,可以在全國調動資源,而這一點是本土在歐洲的英國和葡萄牙無法做到的,所以他們極度依賴海上運輸。

這也意味着未來東非和三國同盟的第一戰很有可能是海戰,但是這種事不歸羅伯茨伯爵管,而且也沒有必要和兩個盟友說。

因爲葡萄牙人的海軍力量基本上等於零,只有一艘從英國進口的鐵甲艦,估計也不會離開本土,至於德蘭士瓦人的布爾共和國完全是一個內陸國,連組建海軍的能力都沒有,遠東帝國的蒙古還有大的湖泊,布爾共和國境內只有奧蘭治河支流可以利用。

所以海戰主力只能是英國皇家海軍,兩個盟友連打醬油的資格都沒有,但是陸地上的戰爭就需要兩國出大力了。

尤其是莫桑比克,其位置最爲突出,這也是羅伯茨伯爵把三國盟軍總指揮部放在馬普托的原因,這裡是羅伯茨伯爵親自挑選的主戰場。

而盟軍總指揮部的設立,也意味着以英國人爲首的南非版三國同盟正式形成,該同盟的主要目的就是拆解掉東非這個共同威脅。

盟軍有英國這個世界霸主坐鎮,同時有“僞列強”葡萄牙的兩塊主要殖民地協助,德蘭士瓦人的軍事實力在非洲大陸也不容小覷。

如果放在前世,這種軍事實力的聯盟,足以掃清非洲大陸上的任何其他殖民勢力。

實際上也差不多,前世英國和葡萄牙在一戰後基本上就瓜分了整個南非和東非,加上英國人在埃及(包括南北蘇丹)和索馬里的殖民地,英國非洲殖民地面積也達到巔峰。

第574章 服軟第658章 方針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300章 掠奪第488章 情報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936章 軍售第694章 訛詐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21章 申請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215章 交涉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1166章 體驗第1063章 推力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203章 車展第187章 勸說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496章 交戰第1185章 速成第1155章 震怖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83章 到達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789章 態度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811章 送行第1265章 新世界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924章 海洋第1254章 錫礦第961章 危與機第1250章 謠言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01章 招人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1184章 通吃第536章 間諜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418章 學徒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958章 巴拉圭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380章 夜談第998章 貝拉市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185章 速成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293章 肢解第749章 南下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36章 道路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155章 震怖第640章 工地第6章 戰爭臨近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72章 菸草種植第772章 心態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49章 王位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447章 趣談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403章 撤資第963章 合作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