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插旗佔地

搞定了東萬律政府,後續進入蘭芳共和國的就是黑興根財團,在蘭芳共和國留下三百多人的武裝部隊後,斐迪南大公帶着艦隊向東而去。

這三百人武裝不在東萬律停留,而是繼續前往南方的蘭芳共和國城市坤甸。

東萬律建在坤江(卡普阿斯河)右岸支流萬律河西岸,而坤甸則在坤江出海口位置,是一處優良的口岸,同時是加裡曼丹島的第一大城市,居民以華人爲主。

東萬律和坤甸大約直線距離二三十公里左右,所以兩座城市還是有區別的,東萬律能成爲首都是因爲金礦,這裡是蘭芳王國(公司)發家的地方。

而坤甸則是依託便利的交通條件,發展成爲整個加裡曼丹島經濟最優秀的城市,在這裡東非武裝和桑給巴爾商會取得了聯繫。

……

“前面就是巴拉巴克島?看來又是荒無人煙的區域和蘇門答臘差不多!找地方停靠過去。”斐迪南大公拿着望遠鏡打量着巴拉巴克島的環境。

巴拉巴克島按道理說應該屬於西班牙菲律賓殖民地,扼守巴拉巴克海峽,西面是加裡曼丹島,而東部就是菲律賓羣島。

不過這種默認領土,東非可不承認,因爲巴拉巴克島真的如斐迪南所言,是個荒無人煙的區域。

前世21世紀巴拉巴克島總人口才一萬五千多人,主要物產是貝殼和椰子,現在巴拉巴克島除了人數稀少的土著部落,真沒有什麼人。

這個島嶼沒有一點經濟價值,戰略地位也完全體現不出來,畢竟加裡曼丹島和菲律賓羣島都是相當落後的區域。

巴拉巴克島的戰略價值要等到後世美國人在這裡設立軍事基地後才能體現出來,而實際上美國設立軍事基地的目的是爲了在南海給遠東大國找不痛快,當然,也有後世東南亞經濟發展不錯的原因,讓東南亞在世界經濟版圖中有了一定地位,至少比非洲強。

斐迪南大公帶着艦隊找了一處可以登岸的地點,準備在這裡過夜,順手把東非的旗幟插在了海灘上。

“從今天開始這裡就是我們東非王國的領土了!”

就這樣,東非王國有了在南洋區域的第一塊殖民地,實際上叫殖民地也不對,巴拉巴克島連人都沒有幾個,殖民,殖民,也要有民可殖才行。

隨後幾天,斐迪南大公帶着海軍在登陸地點簡單搭建了一處軍事要塞,留下二三十人,和一部分物資準備開始北上。

不留物資也不行,巴拉巴克島完全沒有經濟基礎,全島都是熱帶雨林,總不能讓留下的人光吃椰子充飢。

佔領巴拉巴克島就是這樣樸實無華,像這樣的無主之地,太平洋上多的很,前世德國就是像東非這樣在太平洋的無人島嶼插旗,獲得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就比如前世德國馬紹爾羣島保護地中的瑙魯島。

恩斯特知道瑙魯有豐富的鳥糞資源,不過東非海軍第一次遠航,目的地不是那裡,東非海軍要補的課相當多,所以先拿巴拉巴克島練練手。

所謂貪多嚼不爛,東非可沒有能力在太平洋大範圍劃島圈地,就拿巴拉巴克島來說,其屬於菲律賓羣島中,巴拉望羣島的一部分。

放在後世這裡就應該屬於菲律賓,也就是現在的西屬東印度羣島,但是光有宣稱一點用也沒有,等西班牙人發現巴拉巴克島上的德意志人恐怕都要等猴年馬月了,因爲這些島嶼的人口實在太稀少了,像發現巴拉巴克島上的德意志人恐怕和海底撈針是一個難度,而且發現了西班牙人也不會在意,巴拉巴克島除了雨林一無所有。

就像瑙魯島,發現瑙魯島的是英國人,但是直到1888年德國纔在一堆邊角料中把瑙魯島劃爲自己德殖民地,當時可沒有人知道島上那些鳥糞(磷酸鹽)的價值,沒有鳥糞的瑙魯島,恐怕會一直默默無聞。巴拉巴克島連鳥糞都沒有,那東非佔領巴拉巴克島的意義何在?除了給海軍練手以外,最重要的是將這裡作爲跳板,東面是菲律賓的棉蘭老島,北面是巴拉望島,西面是加裡曼丹島,西北方向是南海,在巴拉巴克島西北是遠東帝國在南海的一堆島嶼。

“留下的物資足夠你們在這裡呆上三個月時間,等我們到達珠海後就會往國內發信息,彈藥省着點用,萬一遇到野人也好有個準備。”

野人是真野人,在東非剛果雨林也有野人分佈,和一般的土著還不一樣,土著再落後,也有部落文明,野人連部落都混不上。

“這個位置,如果你們想探索島嶼內部,最好結伴而行,不過沒有大的狀況還是不要深入,雨林地區一般都有沼澤或者危險的生物,雖然不知道巴拉巴拉島有沒有,還是小心爲妙。”

在登船前,斐迪南大公細心的和這些被留下的士兵吩咐道,這確實是個比較艱難的任務。

熱帶雨林的生存難度恐怕只比西伯利亞北部強上一點,好在巴拉巴克島面積不大,要不然光是交通問題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

雨林和一般森林的區別就是積水深厚,這也是雨林難以開發的重要原因,畢竟全年都是雨季,隨時都有可能下雨,就是放火燒山這一套都行不通。

巴拉巴克島情況好一點,面積小一點,雨水排入大海也簡單一些,如果是巴布新幾內亞那種大的島嶼,就會產生大規模的溼地沼澤。

實際上從隔壁加裡曼丹島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不過加裡曼丹島人口還是比較多的,而且文明程度也高一點。

……

花了八天時間,斐迪南大公終於帶着艦隊抵達了遠東帝國的珠海港區,斐迪南大公終於有機會親自看一看這個世界上現存面積最大的文明古國。

“遠東的農業很發達,城市人口也和歐洲相當,如果考慮他的面積和人口,那這個國家的潛力確實太大了。”

斐迪南大公初次抵達遠東就做出了比較高的評價,不過確實有一點讓他很不舒服,那就是遠東帝國奇怪的髮飾。

“大公閣下,其實不用驚訝,遠東帝國的歷史很漫長,但是我們西方對遠東帝國的瞭解僅僅停留在清這一個王朝的刻板印象,實際上從遠東的古畫中可以看出兩百多年前他們是不留這種髮型的。”

“我知道這一點,恩斯特的收藏裡就有不少遠東畫作,不過人只有深入環境中才能感受到,我以前從書本上見識過他們的形象,但是來到遠東後我發現這種體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斐迪南大公感覺只能用一個“怪”字形容,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在東非男人最流行的髮型是寸頭,所以除了膚色以外,斐迪南感覺東非本土的東亞移民和歐洲沒有太大區別,而且顯得很有精神,但是遠東帝國給自己的感受是營養不良,面黃肌瘦,甚至不如東非黑人有精神狀態。

這是肯定,黑人在德意志人殖民之前,那就是靠着豐富的自然資源過日子,也沒啥煩惱,餓了打打獵,采采野果,還能搞搞活動,跳跳舞,畫畫紋身。

豐富肉食補充,加上吃的好,睡得好,沒有什麼煩惱,精神狀態能不好?反而是德意志人來了以後,精神狀態極速下降。

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38章 換血第98章 遊歷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847章 畜牧業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640章 工地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03章 “大殺器”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80章 農業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865章 高原省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53章 下一站第809章 事後第698章 魚餌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332章 稻種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1184章 通吃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475章 出手第499章 建交熱第981章 捷徑第463章 站隊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380章 夜談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752章 軟柿子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998章 貝拉市第50章 教育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222章 體面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797章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688章 巡邏兵第811章 送行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45章 羅恩羅達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380章 夜談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811章 送行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1024章 監視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249章 熱度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8章 遠洋貿易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215章 交涉第34章 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