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船隊

bookmark

第46章 船隊

1866年10月8日,威尼斯。

黑興根造船廠。

今天是恩斯特第二次來到威尼斯,和上次不一樣,如今已經是十月份,但是天氣正在由熱向冷的過渡所以氣溫比較涼爽舒適。

因爲前天收到消息,第五隻新船已經造好了,如今恩斯特訂購的船已經在船塢上建造完畢,就等着下水了。

所以這次恩斯特是來參加自家船隊下水儀式,黑興根造船廠一直都在接其他的訂單,所以不能全心全意的爲恩斯特造船,每個週期只能留下一個船塢給恩斯特自己的公司,畢竟這樣船廠才能平穩的運行。

這次恩斯特在黑興根造船廠員工的帶領下輕車熟路的來到船廠的船塢,船隻的設計師和技術負責人陪同。

只見一艘巨大的海船,在船塢邊停放,周圍的木架子已經拆除,隨着水道被閉合,水流從水道兩邊的水管通道里向中間流去,慢慢的大船就隨着水位線上升浮了起來。

“如今這樣的船隻共有五艘,都是風帆木殼船,安裝了蒸汽動力,同時在結構上由資深的船舶設計師完成……”

恩斯特站在岸邊聽着技術人員的講解,這五艘木船技術上還算不錯,畢竟經驗成熟,在海面上也容易被船員操作。

“船隻如果要到遠東,常年在海上漂泊,安全性可靠麼?”

“老闆,你放心,我們的工人都是常年靠這門手藝吃飯的,在做工和選材上不敢有一點馬虎,至於設計更是借鑑了最成熟和穩妥的方案,只是有一些小小的改進,但是不會威脅到船隻主體的安全性。”

雖然工作人員的保證可能一分錢都不值,但還是讓恩斯特感到一些安慰,恩斯特還是怕他們會胡搞,每年都有因爲設計師大膽創新而造成的一些船隻事故。

只要船廠工作人員按照當前時代的成熟經驗穩定操作,安全性也會好一點。

船隻現在有了,不該讓他進入工作模式,爲自己創造收益了,首先是船隊的人員招募。

恩斯特對着新助手埃裡克吩咐道。

“埃裡克,後天開始準備我們第一支遠洋商業船隊的船員招募工作,可以向威尼斯地區發佈招聘廣告。”

“一定要找這些跑過遠洋航線的老師傅帶路,其他水手就從當地人裡面招募。”

“是的,老闆!”埃裡克回答。

“還有,這五條船正好先解決我們的一批儀器去往東非的問題,你要做好協調工作。”

恩斯特打算訂購一批機器到殖民地去,編制劍麻的機器,脫粒機,和一些基礎的機器。

一些物資還是在當地加工後再出口,利潤會高一些,而且貨物的裝運也更加便利。

……

在恩斯特對遠洋船隊進行規劃的時候,康斯坦丁親王正在發動關係四處尋找聯姻對象。

康斯坦丁親王的桌子上上放着各個家族的資料,上面有許多都是德意志地區的貴族資料,這個年代,德意志地區就是歐洲的貴族孵化器,許多歐洲貴族都是從德意志地區走出去的,所以康斯坦丁親王挑選的目標也把重點放在了德意志。

除了德意志之外,還有北歐的瑞典,法國和俄國的一些貴族也在考慮之內。

“這個不行,年紀太小,這個年紀又太大,這家地位又太低,這個有疾病……”

在挑來挑去後康斯坦丁親王最後鎖定了三家,想了想,還是等恩斯特回來後,再做最後的決定。

……

恩斯特在參觀了船隻的下水儀式後,將這五隻船掛在黑興根遠洋貿易公司名下。

主打就是從歐洲到東非再到遠東的貿易,賺不賺錢倒是其次,當前的目的是降低成本,畢竟荷蘭人收費可不便宜,最主要還是更加方便對殖民地的掌控。

當前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通,先讓這些水手熟悉熟悉遠洋航線,同時,繼續擴充船隊的規模,坐等蘇伊士運河開通。

等到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從歐洲到東非的距離直接縮短一大半。

只要從地中海出發,經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通過曼德海峽就進入印度洋,沿着海岸線一路南下,就可以通往東非。

船隊在亞丁灣海域可以決定向東到遠東地區還是向南到殖民地,而從遠東或者從東非殖民地返回的船隊可以在地中海沿岸港口靠岸。將貨物通過陸運從奧地利地區回到普魯士。

現在麼,也只能繼續走非洲西部漫長的海岸線了,這樣也好,可以讓新招收的水手熟悉熟悉自己的工作和環境。

“埃裡克,還有一件事,你去市場上調查一下有沒有二手船隻出售,五隻船還是太少,要加快進度,看看能不能將船隊擴容到十艘以上。”

“是的,老闆。”

埃裡克將事情都記錄下來,準備逐條完成。

五隻風帆遠洋船在亞得里亞海上試航,恩斯特站在船首,感覺着海風的侵襲,亞德里亞海上船來船往,各種鳴笛聲在耳邊時時響起

海水比較平靜,微小的浪花悄悄的拍打着船隻的外壁,恩斯特感覺不到強烈的震動,初次在海船上的體驗還是比較舒適。

未來,這支船隊將要長時間航行在通往東非殖民地的道路上,歐洲和東亞只不過是爲了東非殖民地發展提供人力和物力資源的兩端,東非才是恩斯特的心中真正的重點。

各位不好意思,昨天讓噴子氣自閉了,導致今天狀態不行,這章幾個小時才磨蹭出來,效果也不好,實在是沒心情再改了。

(本章完)

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24章 幸福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97章 建議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852章 夏威夷第1280章 達沃市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084章 底氣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3章 在柏林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862章 後續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938章 換血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446章 災情第961章 危與機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681章 金沙薩第782章 近衛師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976章 開始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27章 地圖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189章 邀請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4章 動員第953章 新家請假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426章 回歐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640章 工地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360章 安排第1199章 討論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344章 輿論戰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54章 發“貨”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792章 條件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64章第556章 氣吐血第215章 交涉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223章 “療養”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