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衣錦還鄉

第41章 衣錦還鄉

1866年7月13日,遠東。

王大治,是東非殖民地華人移民的老成員了,如今是濱海區華人移民軍的一員。

就在一個月前,東非殖民地華人移民處的高層找到王大治,並且和他商量了利用他華人的身份回到清國去拉人。

如今的清政府剛剛平定太平天國不久,南方久遭兵禍,大大緩解了南方的人地矛盾,自宋以後,經濟重心南移,南方就是人口稠密地區,雖然太平天國和清政府的相互征伐造成了大量空缺的土地,但是在太平天國終結後,周邊地區的人口可以迅速填補這些空缺。

而在北方,沙俄的崛起和殖民擴張直接威脅了清人的龍興之地,之前害怕華人破壞清人龍脈祖地,現在羅剎人都都要打過來了,就考慮不上什麼清華之分了,爲了移民實邊,清政府放開了對東北移民的限制,大量華人涌入東北,這是闖關東。

而在相對西北的山陝地區,他們也有一條移民路線就是向內蒙地區給那些王公貴族種地,也就是走西口。

而東非殖民地的移民當前主要選項就是北方,通過北方的海港,坐船運回東非。

而北方老百姓當前的選擇就有兩條,一個是到東北去,一個是到東非去,相對於異國,自家的土地當然是首選,所以在選擇時移民大多選擇拖家帶口闖關東。

這也是爲什麼這次東非殖民地要將已經居住在東非的老移民帶過來的原因,不然這些華人看到實打實的好處,誰信你們西洋鬼子的話?

至於南方也不是那麼好招人,除了太平天國運動後造成了新的生存空間外,當地人還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個是從長三角,和珠三角到美洲去,美國人目前的優勢德意志是比不了的,就連英國人和法國人也會收一些華人到殖民地充當打手。

第二個是南方,尤其是東南沿海和西南邊陲,他們自己就可以向南洋地區去創業發展,因爲海上交通的便利,或者是接近邊陲的原因,自古就有許多人下南洋或者去東南亞闖蕩。

而南方本來就宗族林立,他們自發組建的鄉黨也會在南方招人,所以東非殖民地在南方招人是最難的,競爭對手多不說,自己開出的條件也不算誘人。

怎麼樣這些華人會自發向東非殖民地去呢?除了真的給這些華人分發土地,那他們絕對拖家帶口的去東非殖民地開拓。

但恩斯特可不會白白把土地分出去,東非的土地是恩斯特的私有財產,未來還有大用,直接把土地送人,等來的不一定是感激涕零,還有可能培養出白眼狼。

只有到了該把土地分出去的時候,纔是恩斯特給這些華人移民土地產權的時候。

那就是戰爭,只有賣命的,投過投名狀的恩斯特會以軍功的形式把土地分發給有功之人。

現在把東非的土地分了,未來英法等國開始盯上非洲的土地的時候,恩斯特拿什麼收買人心?還是土地。

而且在恩斯特設想裡,東非的農業未來是集約化的,而不是小農自給自足形式的,你給霍亨索倫家族賣命,我把土地給你,伱越賣命,得到的土地越多,這樣就會有無數個具有規模的農場在東非誕生。

真要是所有人都能分兩三畝地,那華人就敢生,前期殖民地缺人還好,後面人不缺了那怎麼辦?到時候東非的發展再快估計也趕不上人口的迅速增長。

所以在移民和移民到東非後的生存方式問題,都是恩斯特慎重考慮的,反正不能太過激進,東非就在那裡又跑不了。

就算英法等國開始瓜分非洲,那時東非地區五百萬人口恩斯特估計還是有的,不要說五百萬,就是有三十萬加上德意志帝國的幫助,恩斯特都敢和英國人來場非洲大戰。

……

磨盤村,華北地區一個平平無奇的小村莊。

今天村子裡可熱鬧了,倒不是有什麼節日,而是一年前離開的王大治回來了。

王大治回來倒沒啥稀奇,真正讓村民感覺新奇的是王大治是帶着洋人一起回來的,而且背後還有幾個大兵,手裡都拿着真傢伙。

一開始村民看見一夥人拿着西洋槍來到村口都不敢冒頭,這年頭兵荒馬亂的,誰敢瞎湊熱鬧,嫌脖子癢癢了?

好在王大治大夥都認識,他拿個大喇叭就在村子裡到處宣揚。

“鄉親們,都不要害怕,我是王大治呀!你們不記得我了麼?現在我發達了,今天來是帶大家去過好日子的。”

王大治穿着軍裝,顯得人五人六的,挺胸昂頭在村子裡四處宣揚,在走到村子深處時,幾個熟人一把把王大治拉進屋裡。

“大治,真是你啊!我的老天爺,胖的我都差點沒認出來。”

王大治看着眼前黑廋的麻秸稈差點沒認出來。

“你不是村尾的老徐麼?過的怎麼樣?如今兄弟發達了,可是帶你們去過好日子的。”

老徐繞着王大治左右走了兩圈,驚奇道:“你小子真發達了,現在穿的衣服都帶花了!看你這身打扮不會是去當兵了吧!”

雖然老徐不認得普魯士軍服,但是王大治進村的時候身後那幾個大兵可騙不了人,那背的可都是真傢伙事。

王大治笑呵呵的說道:“哪裡,哪裡,本人現在可是東非殖民地華人移民軍濱海區分隊,第二十五小隊的副隊長。”說着還一臉洋洋自得。

老徐一臉好奇的問道:“真當官了!行呀,就是這個東非殖民地,還有什麼濱海是啥玩意?你這官有多大?”

王大治一聽到老徐問道自己,立刻喜上眉梢的說道:“現在兄弟我今非昔比了,官兒沒多大,手底下也就管着五六號人,你不要看這官不大,可裡頭的道道可大有講究,咱這不是普通的官,而是給德意志人當的官,你不知道,就我這身行頭,從膠州一直到這兒走了有幾百里路,路上遇到的那些個大官見到我都要禮送出境。”

王大治接着裝道:“咱們鎮上那個李鎮長你知道不,就在我回村之前還對我點頭哈腰呢!”

老徐驚訝道:“給那什麼德意志人當兵有這麼大來頭?當官的見你都矮一頭!”

“老徐呀!這你就孤陋寡聞了。前些年洋人打進紫禁城的事你知道吧?”

“這我當然……聽人說過。”

“這就對了,現在連皇上見到洋人都害怕,何況是洋人的兵呢?你看我,原本就是個村裡吃不上飯的老農民,地被王財主收回去後,我不是去膠州要飯麼?聽說膠州碼頭可以扛包混點錢,我就去了,結果遇到德意志的大老闆在招人,說是去給他們種地,當時我也沒太在意,畢竟連口飯都快吃不上了,活也沒找到,當時餓的皮包骨頭,到碼頭那管事看我快不行了,也不收我,趕巧德意志人收人,報名就給口飯,我就報了名,然後吃了幾天閒飯就上了船。”

王大治回憶到過去的日子不禁感慨道:“在船上,那給我上吐下瀉的,好在沒多久就到了陸地,後來才聽人說那裡是東非,德意志老闆要開墾土地,缺人手,我才被招了過去。開始也就種種地,那邊土地多的很,而且都沒種莊稼,本地土著都靠打獅子和野獸過日子,土地都荒着,德意志老闆就讓我們華人去開發這些地。”

“後來,人漸漸多了,這個時候,東非的德意志長官開始在我們那羣人裡找漢子當兵,我這樣的就被選上了。”

老徐好奇的問道:“這不和大清國一樣麼?吃不起飯就去當兵!”

“可不一樣啊!老徐。”王大治趕忙對老徐說道:“你當清國的兵能和當德意志的兵一樣?我和你說你知道我每天吃幾頓飯麼?”王大治一臉優越感的說道。

“兩頓?那不錯呀。”

王大治一臉嫌棄的對老徐說道:“你可真感想,德意志人可沒有那麼摳門,我每天都吃三頓飯,而且每個星期還能混頓肉吃,這穿的是西洋的面料,每個月還能領點小餉。”

說着把袖口遞到老徐等人面前說道:“你們都摸摸這衣服,多好的料子,多順滑。”

老徐幾個人一摸,還真是,這王大治過的真不錯,以前在村子裡的時候,透過衣服都能看到肋骨,現在不僅胖了,面帶紅光,一看就知道油水好,穿的也是人五人六。

不過老徐還是謹慎問道:“這洋老爺對你們這麼好?可不是叫你們賣命去的。”

王大治嫌棄道:“賣命也要輪得到你啊!而且你不知道,東非那地界我們也就圍剿土著,那幫土著手裡拿着棒槌杆子,好點的拿個石矛,大老遠我一槍就能放倒一個,弱的很。”

聽到這,老徐等人就開始琢磨了,這王大治說的還真叫人心裡癢癢,這好日子誰不想過?可誰知道你王大治是不是盡挑好的說。

“大治哥,這東非這麼好,就沒有一點缺點?”

王大治明白了,這幫人還不放心,開口勸慰道:“日子呢是好日子,要說沒有缺點你們肯定不信,這缺點還真有一條。”

“大治哥,是啥?”幾個人好奇的問。

“這缺點就是,那邊大老爺們太多,女的太少,不過也不用擔心,等你們去了,未來也不愁媳婦的。”

“這話不自相矛盾麼?大治哥。”

“這你們就糊塗了!你想想,這在清國討媳婦就簡單嗎?那不是光棍一大堆,爲啥?還不是嫌你窮。你到東非過幾年好歹能攢點錢,身體也能養好了,以後回來了,身體壯實,還有錢,那家閨女看不上你?”

王大治接着悄咪咪的和幾個人說道:“不瞞你們說,我這次回來就是解決媳婦問題的,長官可是和我說了,到時候回航,在南洋那邊就花錢給我買一個,那邊有門路,當然前提是我好好做事!”

“你們看,我現在這錢也有,生計也有,連媳婦都要有了,這不是發達了是什麼?所以我能騙你們?趕緊到村裡幫我宣傳宣傳,尤其是那些老光棍,現在不行動,一輩子單着吧!”

幾個人聽這話反而急了,對王大治說:“大治哥,你們招多少人啊?要是人多了是不是就不要了?有好事你可不能先把我們忘了!”

王大治看着急迫的幾個人,揮揮手道:“安心,安心,你們呢不用害怕有人搶,那邊呀地多的是,就缺人,來多少要多少。這樣,你們呢要是能在村裡多拉幾個人,我也好在長官面前替你們說幾句好話,謀個好去處。”

幾個人一聽這話,連忙向王大治保證到,絕對不負所望,很快這支宣傳隊就到村裡挨家挨戶宣傳,那吹得比王大治還誇張,就差說東非是天堂了,要是晚了可就吃不上熱乎的啦。

(本章完)

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504章 借人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206章 “收破爛”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61章 分贓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520章 發電廠第1185章 速成第92章 挖牆角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640章 工地第898章 太特市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63章 年底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98章 香蕉園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904章 卡賓達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084章 底氣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396章 推測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220章第51章 坦噶港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35章 休整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404章 暴富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250章 謠言第140章 新品第154章 發“貨”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938章 換血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092章 菜市場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11章 送行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28章 “圈地運動”第284章 連環計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64章 一日政治第304章 調停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772章 心態第713章 不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