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第231章

“按照現在的版圖,突然多出這麼多土地,同時也是爲了新佔領土地的統治需要,我看應該對現有的行政區劃進行改革。”康斯坦丁說道。

目前東非總共有行政區18個,還有兩處地區沒有設立行政區劃,屬於軍事佔領區,即西南(贊比亞)和東北(索馬里)。

這18個行政大區,17個在東部,過了姆貝亞,只有一個東加丹加區在西南。

17個行政區裡,刨除掉中央區和北方奧莫拉特特區,其餘15個分佈在原坦桑尼亞,肯尼亞和大湖區。

康斯坦丁早就想對東非的行政區劃進行改革了,東非地廣人稀,東部行政區劃分的太小,每個行政區的人口也不多,很是浪費行政資源。

最主要的是,東非因爲擴張造成的地區的變動,讓原本大區變的有些不夠看,尤其是防務工作。

就比如同葡萄牙交界的南方,魯伏馬河沿岸分爲東馬拉維湖區和下濱海區,兩個行政區應該合併成爲一個。

可以更好的應對葡萄牙殖民地的潛在威脅,而且東馬拉維湖區的存在感太弱,以鬆蓋阿爲中心,明顯競爭不過姆貝亞,反而是下濱海區擁有良港姆特瓦拉,同時首府羅恩羅達發展不錯,而姆特瓦拉當年建港的一個目的就是爲東馬拉維湖區和下濱海區服務,所以從國防,經濟,互補性還有行政成本上來說應該將兩個地區合併。

還有中濱海區,存在感更弱,也沒有獨屬於自己的港口,完全依附於中央區,其實中濱海區不是沒有優良港灣,其東部的基爾瓦基斯瓦尼島在中世紀曾是東非最強大城市,其最遠輻射區域甚至抵達過津巴布韋,只不過後來沒落了,就只剩下一片古代遺蹟羣。

現在東非也沒有開發新港口的想法,目前的港口完全夠用,還有冗餘。不過中濱海區可以合併到中央區,中央區自己就獨佔兩個優良港口。

東非還有一個大草原區,深居東非腹地,當時恩斯特把它設立成獨立大區完全是因爲它地方太大,可以說是野生動物天堂。

還有姆貝亞市所在的上馬拉維湖區,現在看姆貝亞市的潛力,上馬拉維湖區面積太小。

除了以上這些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新佔領的東北和西南地區,完全就是一片白地。

要想在當地建立統治,光靠軍隊鎮壓肯定不行,必須建立政府部門,而東非的行政人員本來也不多,所以想利用本來就爲數不多的行政人員,最簡單的辦法還是在東部合併行政區,這樣就可以將原來的政府機關人員劃出一半來投入到新佔領區域,內部行政調整,可以解放出更多的行政人員,投入到新開發的土地上,這方面其實和明治政府對日本的規劃差不多。

但是日本比東非更加極端,因爲東非有大量新進土地來安置這些官員去向,同時日本有中央集權的需求(大名諸藩),東非則沒有。

“陛下,我們確實有必要將一些定位不清晰的大區拆分掉,就比如奧莫拉特特區(奧莫河流域及北肯尼亞廣大土地),以前是最靠北的大區,現在格勒迪蘇丹國被併入後,我們的國境線就推進到索馬里中部,謝貝利河以北,除了索馬里諸國及部落,距離英法兩國在紅海沿岸的殖民地,也不太遠,不管怎麼變,謝貝利河以北都應該整合起來,應對土著和英法等勢力。”

“嗯,阿比西尼亞帝國也是,其體量大,人口多,歷史悠久,是個潛在威脅。”菲利克斯開口道。

“我的看法則完全相反,阿比西尼亞帝國對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威脅,不管從實力還是利益上來說都是如此。就算假設阿比西尼亞帝國國力和我們東非一樣,他們也不會和我們發生衝突,現在我們已經佔盡天時地利,加上德意志民族就是人和也有了,阿比西尼亞帝國不會爲了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的一堆爛地和我們交手的。”馮德萊恩則發表了反對意見。

阿比西尼亞帝國核心區域在埃塞俄比亞高原北部,東非的奧莫拉特特區通過多年滲透,逐漸完成了對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奧羅莫人,盧歐諸部,以及庫希特人的戰爭,才擁有現在的面積。

這些都是土著部落,所以戰鬥力並不是很強,不過有些部落和阿比西尼亞帝國還是有些聯繫的,類似其藩屬國,但是看到東非武裝後,經過英國人教育的阿比西尼亞帝國對東非的擴張選擇了裝死,這些從屬的黑人勢力也就被東非輕鬆剿滅。

東非也沒有繼續北擴的需求,純黑人種被完全從當地抹除,北方膚色危機解決了百分之八十。

而且埃塞俄比亞高原並不是東非理想的擴張區域,埃塞俄比亞高原海拔比東非高原還高一千米。

東非高原的海拔,就是人類最宜居的海拔高度了(科學實驗證明人類最宜居的海拔在500到2000米之間),平均海拔超過兩千五百米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其環境,尤其是氧氣含量並不適合東非移民居住,容易引起高反讓人心理不適。

這也是東非選擇向西南擴張的原因,那裡海拔同東非高原相差無幾,移民幾乎沒有高原反應,反而很宜居,習慣東非高原環境作戰的東非軍隊向那裡擴張,簡直就和回家了一樣。

尤其是德意志移民,在東非完全沒有感覺到和歐洲的區別,東非的德意志移民大多數來自奧地利,或者南德意志。

而那片區域,在歐洲算是海拔比較高的地方了,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高原,平均海拔在五百米左右。

“嗯,現在便宜佔的差不多了,我們再佔領一些易於防守的地段,就可以在北方收手了,阿比西尼亞帝國夾在英法,埃及以及我們東非中間,明顯英法,甚至埃及對他的威脅更大,他們不會傻到再得罪我們的地步。”思維特贊同道。

實際上阿比西尼亞確實不可能這麼傻,東非佔領的奧莫河流域以及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羣山環繞,地勢險峻,根本不是行軍的好場所,東非是借了熱武器的便利才能拿下這片區域。

現在東非只要在一些交通要道上佈置一些簡易要塞基本上就無懼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威脅。

而且阿比西尼亞帝國也根本沒理由向南部擴張,就像東非向奧莫河上游擴張的理由那樣,東非是爲了保護上游水源地不受威脅,除此外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基本沒有任何經濟價值,即便前世該區域也是埃塞俄比亞人口最少,經濟最不發達的區域。

“看看埃及的領土,正好把埃塞俄比亞高原半包圍在南方,現在是海洋的時代,阿比西尼亞帝國連個出海口都沒有,未來發展可想而知。”

本來就落後,現在連對外交流的窗口也被堵死了,如果前世沒有意大利的殖民,恐怕埃塞俄比亞會更落後。

(本章完)

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86章 咖啡第7章 擴大生產第484章 訓練第65章 電燈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1041章 新農業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882章 出口第1166章 體驗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680章 緩衝區第12章 戰場間隙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30章 蓄水池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67章 奧拓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099章 鋼鐵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84章 消息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822章 卡賓達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62章 激戰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545章 孤兒第844章 魯道夫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766章 集結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65章 電燈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264章 在東非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547章 登陸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231章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71章 “萊茵”市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99章 岸防炮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07章 迂迴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488章 情報戰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372章 平原省第556章 氣吐血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345章 援助團第958章 巴拉圭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474章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