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留學生

第228章 留學生

1870年5月23日。

“陛下,這是今年各個地區考試成績優異的學生,總共500多人,刨除掉父母不支持出國的只剩下兩百多人,這兩百多人中又以德意志和遠東地區移民家庭中支持的多。”

“嗯,不想去,也不用硬拉着,這是你情我願的事,出國學習未必是壞事,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只是我們東非太過落後,現在是不得不向世界上的強國學習。”

“可是陛下,也不能這麼說,東非光是推行普遍義務教育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而且我們東非王國剛剛建國不久,但是後續一定可以超越其他國家。”

“不要妄自尊大!要沉下心來,好好做事,落後就是落後,沒有什麼好辯解的,這次赴歐留學生一定要照顧好,讓他們接觸到德意志和奧地利最好的教育,未來學成也好回來建設我們東非。”

“是,陛下。”

“還有,既然這些孩子的家人選擇了相信我們,我們就要把事做好,畢竟誰敢將自己孩子的命運放在別人手裡,所以決不能辜負這份信任,留學生的伙食一定要營養,課本,鋼筆等學習工具也要我們準備好,起居也應該找人統一照顧管理。”

“是,陛下!”

5月30日,東非王國以國家名義向普奧兩國派出留學生共計243名。

說到教育,東非王國真的不行,除了人均學歷水平低,文盲率高以外,同時東非所謂義務教育,完全就是平地建高樓,現在連地基都還沒打好的那種。

東非王國加上殖民地時期,也統共三年多,最早一批小學生都還沒有畢業,第一批留學生也只能從這些半大孩子裡挑選。

……

“馬克洛夫,隔壁卡爾將他兒子送回歐洲去接受教育了,你說咱們兒子成績更好,是不是當初的決定有些不好?”馬克洛夫的妻子略帶擔憂的問道。

“學習!學個屁!當年我在歐洲也沒看見幾個人上學啊!現在大家過得不都還挺好麼?”

馬克洛夫所謂歐洲,其實指的是沙皇俄國,馬克洛夫,原名馬克洛夫斯基,農奴家庭出身,沙俄平民的教育水平可想而知。

“而且,現在政府強制那個什麼義務教育,我看就足夠了,會寫寫字,讀讀政府通告就差不多了。”

“可是……”

“哪有那麼多可是,聽我的準沒錯,又不是貴族老爺們,學習又不能當飯吃,要不是政府強制執行那個什麼義務教育,我絕對不讓自己兒子去什麼學校,有那功夫,在家裡種種菜,養養雞,農忙的時候還能給家裡搭把手,做做家務不比上學強!”馬克洛夫說道。

在華人移民的內卷下,西方的花園還是敗下陣來,好看是好看,又不能當飯吃,尤其是在這個物資匱乏的時代。

所以不太實用的花園直接面積縮減,變成菜地或者種上果樹,但是花園也沒有徹底被打敗,賞心悅目的東西還是有些作用的,就連華人也會學着歐洲人種幾棵花草在院子裡點綴一下。。

畫面一轉,隔壁鄰居家。

“卡爾,小卡爾年齡那麼小,就讓他一個人出國,實在太危險了!”

“怕什麼,政府都已經說了,會照顧好他們的,就是留在東非也未必比去歐洲過得好。”

“可是小卡爾才十一歲啊!”

“哼,十一歲差不多了,我當年十歲就開始下地幫父母幹活,現在小卡爾是文化人,讓他去歐洲接受更高一級的教育是好事。再說了德意志是我們的根,讓小卡爾接觸到德意志的文化也是好事,東非雖然不錯,但是在文化這方面還是要看德意志。”

同一時間段,同村的華人移民家庭。

“漢斯!弗蘭克那麼小,就讓他一個人去歐洲,會不會不好?”巴拉圭妻子佩特拉擔心的問道。

“怕什麼!我家鄉有句老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以前是沒條件,現在有機會自然要讓兒子去闖一闖,跟着咱們一直種地能有多大出息。”

“我看種地沒什麼不好!去闖蕩風險太大了!”

“你懂什麼?種地多累啊!弗蘭克以後只要動動筆桿子,掙得錢就比咱倆加起來都多,說不定還能混個官噹噹,伱看咱村長,還不是因爲有點文化才當的上。”

……

首批赴歐留學生,在達累斯薩拉姆出發,其中一百零八人去往奧地利,其餘的人前往普魯士和其他德意志邦國,未來他們有機會進入各國的大學學習,在此之前先進入各國的中學學習。

雖然赴歐留學生年齡小,但大多聰慧,能從東非放養式學校中以優異成績被選中,並最終通過中央政府組織的考試,說明這羣人除了聰明外,真的對學習有一定興趣。

“記得,不要把銘牌搞丟了,每天都在把自己家的地址重複一遍,不要忘記回家的路。”

“去了歐洲,進了學校,一定要切記,你們是去學習的,不要在乎同學怎麼看,如果有人問起,就說你們是東非王國的學生,告訴他自己一樣是德意志人。”

“有任何困難,都可以聯繫你們的負責人和老師,衣食住行都由政府免費提供,你們負責安心學習,所有……”

船上,工作人員反覆和這些孩子強調注意事項。

同時爲了給這些孩子的家長留些念想,東非王國開放了從歐洲到東非的電報線路,每三月可以向家中發一份電報。

東非的兩條電報幹線可以直達內陸,最後再由郵政局寄往出國留學生家庭。

光是這一件事的成本就相當高了,也可以看出東非政府的重視。

留學生在海外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不在於學習,而是歧視和習慣問題,不過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第一批留學生註定是最艱苦的一屆。

第一批留學生,選擇德意志也好融入當地社會和文化氛圍中去,德語就是通行證,同時歐洲默認東非是一個德意志國家,這一點是改變不了的,在歐洲其他地區用德意志身份可能不好使,但是在德意志地區就足夠了。

(本章完)

第976章 開始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223章 “療養”第619章 繳獲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852章 夏威夷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487章 太特城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61章 k001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385章 煽動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513章 抉擇第368章 插曲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93章 入關!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6章 平衡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92章 挖牆角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447章 趣談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299章 預判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斐迪南大公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801章 恭賀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53章 借款第1128章 開端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945章 空軍第464章 勸說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1章 坦噶港第961章 危與機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215章 交涉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444章 到家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672章 危與機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467章 觀察第742章 大捷第336章 東非菜?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658章 方針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24章 海洋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792章 條件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