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第220章

“斐迪南大公閣下!”

一排奧地利海軍青年軍官筆直的站在斐迪南面前,斐迪南滿意的看着眼前的“青年才俊”。

“大公閣下,這是帝國海軍的組建的東非顧問團,以後他們就在你手下當差了!”布萊爾向斐迪南介紹道。

斐迪南點點頭,肯定道:“好了,到了東非就安安心心做事,你們到東非來也不要有什麼不滿,當前東非條件是差了一點,但是有我這個前帝國海軍總司令的領導,也不算埋沒你們的才能,以後就把東非當做自己家就行了。”

斐迪南和布萊爾三言兩語間就給這些人定了性,斐迪南當然知道眼前這些人可能是些刺頭,或者出身不太好,畢竟奧匈帝國的體制,平民很難出頭。

不過越是這樣,越說明這些傢伙有真本事在身,反正東非什麼人才都缺,斐迪南照用不誤。

有了這批人在手,東非那八百水兵也就有了真正的帶頭人,總不能什麼事都要斐迪南親自上手。

人數不多,但是他們能講學到的知識和奧匈帝國海軍的一些經驗分享給那些內湖部隊出身的水兵,這纔是最寶貴的財富。

……

1870年1月7日。

中央區,第一鎮市,期維特宮。

“陛下,莫桑比克派出使團,說是要和我們合作!現在他們的人已經到了達累斯薩拉姆的港口。”

馮德萊恩拿着一份達累斯薩拉姆發來的電報,來到期維特宮向康斯坦丁親王彙報。

“合作!葡萄牙想要幹什麼麼?”

“我們的人旁敲側擊後,得知他們大概是想同我們一起瓜分馬拉維王國。”

“哦,這可真是稀罕事,我還以爲他們是來抗議我們在卡曾貝王國的行動呢?”

康斯坦丁親王接過電報,饒有興趣的開始讀了起來。

“陛下,伱說莫桑比克殖民地爲什麼要和我們來談這件事?以他們的力量應該可以單獨對付那些土著吧!”馮德萊恩問道。

“很簡單,他們自己不足以吞下整個馬拉維王國,所以需要一個域外國家幫他們分擔壓力。”康斯坦丁放下手中的電報後說道。

“估計他們早就對馬拉維王國有興趣了,只不過當地人的反抗太激烈,所以他們遲遲沒有成功,馬拉維王國在我來之前,都被葡萄牙人瓦解分化的差不多了,中央政府都名存實亡,可底下的那些部落也沒看他們吞下。”

“陛下,那我們怎麼做,讓他們來第一鎮談麼?”

“讓達累斯薩拉姆市政府和他們談判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讓他們進入內陸,這樣可能會暴露一些情報。合作的事就先答應他們好了,正好趁這次機會我們多佔領一些地形險要的地方,鞏固一下這些年我們蠶食掉的馬拉維王國土地。”

“可我感覺這樣有些太便宜葡萄牙人了,陛下。這樣一來我們其實沒有拿下多少土地,反而等於拱手把馬拉維王國南邊送給了葡萄牙人。”

“現在我們正在發動對格勒迪蘇丹國的戰爭,同時西南方向也在用兵,牽扯了大量兵力,沒有精力再多開一條戰線,就讓葡萄牙人去碰一碰馬拉維王國好了,至於他們能不能掌握,那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不過,這麼多年,葡萄牙人對馬拉維王國都沒什麼辦法,所以葡萄牙王國能不能成功都還是個未知數,所以先不管他們怎麼玩,我們先把自己的事做好。”

“陛下,我明白了,不過依我之見,我們和葡萄牙人遲早有一戰,現在非洲空白區域還很多,所以雙方沒必要展開激烈競爭,但是等這片區域的利益瓜分完後,可就說不定了。”

“這一點我自然知道,現在還是儘量穩住葡萄牙人爲好,而我們只要保持當前的發展速度,日後就算面對整個葡萄牙王國都不是問題。”

此時的葡萄牙王國本土人口也才400多萬,不過葡萄牙是傳統海軍強國,在印度洋上勢力不弱。

東非現在的人口其實正好可以和瑞典,荷蘭,葡萄牙,比利時,瑞士,希臘這些國家對標。

但還是那句話,東非的歷史太短暫,積累不夠,也就比希臘這個靠舉債勉強度日的國家強的多。

“陛下,還有一件事,我必須和你說明一下,不解決的話很有可能拖累東非的發展。”

“什麼事?”

“去年統計數據的時候,下級政府和我們反映過東非可能今年迎來一波嬰兒潮,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

“嬰兒潮?去年20萬新生兒還不夠多麼?今年還能突破?”

“陛下,我聽到這件事也很震驚,不過仔細想起來確實是這樣,移民到達東非,除了已經成家的人,那些單身的移民這幾年也陸續結婚,這幾年通過我們的努力,在東非組建的家庭已經突破百萬,加上東非日益安定,民衆的生育慾望很強烈,一些家庭甚至已經開始生二胎,三胎,所以今年的人口出生率恐怕很驚人。”

康斯坦丁親王陷入了沉思,然後注視着馮德萊恩問道:“他們是不是還會有四胎,五胎……”

馮德萊恩點點頭道:“保守估計最少五胎,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生十個以上的家庭可能都不少見!”

東非移民主體就是各國的農民羣體,而且人口結構非常年輕,加上東非特殊的土地和分配製度,生育率確實恐怖。

同時東非人在夜裡又不出門,也沒有什麼夜生活,所以只能貓在家裡造小人,東非的生育率自然不低。

光是現在的兩百五十萬人口二十年時間可能就變成一千多萬甚至更多,一想到這裡康斯坦丁親王瞬間感覺恩斯特的移民政策還是太激進了。

倒不是東非養不起這麼多人,而是新生兒太多,而且在這麼短時間內爆發,肯定會造成人手不足和糧食壓力,畢竟照顧幼兒也是很耗費精力的,同時他們集中在一起出生,等於一下子多出幾十萬張嘴,而按照東非傳統成年年齡,他們至少要14年後才能養活自己。

“這件事,你們把各地的情況先弄清楚,把各項數據報告上來,我會和恩斯特商量這個問題。”

“是,陛下。”馮德萊恩回答道。

(本章完)

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7章 擴大生產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390章 勸離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354章 電報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469章 鯨灣港第1012章 萌芽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3章 國際調停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20章 購艦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389章 易手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967章 奧拓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356章 鐵路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285章 挖坑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991章 抵達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361章 影響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595章 鼓動第784章 自己人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298章 香蕉園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請假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316章 萊茵盾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444章 到家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591章 歸途第231章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840章第782章 近衛師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539章 鄰居論第368章 插曲第942章 宣戰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302章 巴庫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86章 咖啡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39章 利薩海戰第808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