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

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

在萊頓給這些沒有餐具的歐洲移民上了一節筷子使用課後,就忙其他工作去了,至於學不學的會那不是萊頓考慮的事。

有的人已經掌握了要領,已經上手玩了起來,更多的還是抓耳撓腮,用不好筷子。

等到了飯桌上,果然不出所料洋相百出,小小的筷子在這些人手裡變的千奇百怪,一些放棄的人,乾脆將筷子握在手掌中,端起碗扒着飯往嘴裡送。

那些學會的人,有模有樣的用筷子夾起飯菜,享受其中奧妙。

還有一部分人,屬於腦子學會了,但是手沒學會,拿筷子的姿勢正確,就是夾不住飯菜或者容易掉下來。

同在食堂被迫使用筷子吃飯的歐洲移民不同,費舍爾一家現在在分配到的房子裡自己做飯吃。

剛到東非的頭幾天,費舍爾一家也在東非的食堂體驗過,但是費舍爾一家裝備比較齊全,畢竟是大城市裡生活過人,刀叉勺子等餐具還是見識過的,而且家中就有。

離開斯圖加特前,費舍爾把自家的小房子連同傢俱都賣掉了,價值不高,畢竟房子面積太小而且破,傢俱也是老舊粗糙,賣不上什麼好價錢,蚊子再小也是肉。

費舍爾順勢將這些錢存進了黑興根發展銀行,這是負責移民的工作人員告訴他的,東非也有黑興根發展銀行存在。

除了房子和傢俱,費舍爾幾乎沒找到其他有價值的東西,也就剩下些鍋碗瓢盆,刀叉勺子和幾樣工地用的工具。

這點東西費舍爾用一個包袱就能輕鬆解決,於是揹着全部家當,費舍爾領着一家人漂洋過海就來到東非生活了。

在東非,費舍爾一家被分配到了達累斯薩拉姆的一處房子,這是以前桑給巴爾蘇丹國的民居。

原主人已經隨着蘇丹陛下重新回到了桑給巴爾島,房產也就落到了東非殖民地手裡。

房子是磚瓦結構,條件還不錯,面積很大,完全滿足當前費舍爾一家四口的需要。

光是這套房子,就讓費舍爾感覺這東非來值了,這分配的房子可比原來在斯圖加特的小房子強的多,面積大不說,看起來也比較新。

至於東非的其他福利,比如說免費教育,在費舍爾看來聊勝於無,因爲他本人就沒上過學,接觸的人大多也是些文盲,這個時代底層大衆可不知道知識改變命運,尤其是在德意志這種貴族遍地的地方。

工資方面倒是讓費舍爾有些失算,在東非能把錢花出去的地方太少,而費舍爾又不抽菸喝酒,基本花不了多少錢,沒辦法,只能繼續把錢存進銀行了。

作爲印度洋沿岸重要的商業節點,達累斯薩拉姆港也有黑興根發展銀行建設的分行。

除了負責殖民地人員的工資結算業務外,主要面向過往的各國商人和水手開展業務。

商人不用說,從航道上的水手手裡黑興根發展銀行就能撈不少好處,這個時代的水手大多有些副業,能在海外搞到不少好東西。

而達累斯薩拉姆藉助位置優勢,正好可以幫助他們銷贓,這樣他們也就不用跑到歐洲去將手裡的貨出手了,節省了程序和時間。

……

“各位注意,水泥一定要攪拌均勻,不要急着加水,一點點加,每次加水後都要繼續攪拌,讓水徹底融入。

這個不行!多摻些沙子,不然到時粘不住。”

費舍爾在工地上到處指揮工作,這裡是達累斯薩拉姆靠近碼頭的地方,原本的桑給巴爾建築已經被拆除,東非要在此地建一座旅館和啤酒館,爲停靠此地的船隻服務。

桑給巴爾蘇丹國縮回桑給巴爾島後,原本港口的工作人員也去了桑給巴爾島,另尋出路去了。

其中就包括爲往來商船提供住宿和吃飯,賭博,酒水等從業人員。

但是最初東非殖民地接手這裡缺乏相關經驗,沒能及時接手這些業務,白白浪費了許多賺錢的機會。

這次趁着改造達累斯薩拉姆城市的機會,東非殖民地打算重新讓這些商業活動再度興盛。

而東非這次主打的就是歐洲風格,能讓那些歐洲水手產生一種回到歐洲的親切感,歐洲的建築加上熱帶獨有風景,肯定別具一格。

印度洋沿岸不缺阿拉伯風格的建築和文化,這樣那些阿拉伯商船也可以感受一下歐式建築的魅力。

兩個消費羣體至少都可以吸引一部分人前來消費,而且在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之前,達累斯薩拉姆港地理位置還算不錯,接下來一年裡的生意一定比較好做。

歐洲建築,基本上是統一的,流行巴洛克和哥特式這兩種風格。當然還有所謂羅曼式建築,古典主義建築……這些建築風格相互借鑑,或者乾脆是繼承與發展的關係。

斯圖加特位於中歐地區,所以費舍爾可以同時接觸到巴洛克和哥特式兩種建築風格。

費舍爾其實不是很瞭解這些,一切都是按照祖傳經驗和客戶的要求來完成。

長年累月的和各種客戶打交道,尤其是那些對建築要求嚴格商人,讓費舍爾也見識了許多,祖傳手藝也融合和當下德意志地區建築的各種潮流。

“地基挖的還不夠深,至少還要再向下三十公分,這裡可是要建三層,地基不牢固,到時可就攤上大事了。”費舍爾拿着量尺對着工人們說道。

這裡可是用來建設旅館的地方,馬虎不得,所以費舍爾每次都要對每個工序親自測試,對於不合格的地方立刻修改,直到合格爲止。

而東非的工人,許多都是從農民轉工人的二把刀,對建築那是一竅不通。

雖然,費舍爾原本也不只不過是個普普通通建築工人,但是和東非這些所謂建築工人比還是很不錯的,費舍爾屬於既看過豬跑,又吃過豬肉。

而東非這些從農民臨時轉職的工人,其中最好的,以前可能也只接觸過在鄉下蓋房子那種。

而達累斯薩拉姆作爲一座城市,自然不能用鄉下的那些小房子,尤其是這裡主要爲海上往來人員提供住宿等服務,至少要看起來比較專業。

(本章完)

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015章 市場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289章 教學第240章 大借款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333章 1919年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942章 宣戰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82章 抉擇第295章 拒絕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810章 海岸線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484章 訓練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449章 野心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395章 耍無賴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207章 換牌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254章 錫礦第991章 抵達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36章 敖德薩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47章 畜牧業第1012章 萌芽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239章 兵變第446章 災情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566章 比較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041章 新農業第594章 矛盾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57章 索加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210章 小丑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145章 機遇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