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中亞馬匪

第141章 中亞馬匪

七月末,隨着戰爭結束的還有東非的移民潮,大半年的時間,有恩斯特挖牆角,南德意志地區瞬間被掏空。

爲了搶佔戰爭奪取的新土地,黑興根財團加大了移民力度,除了所有旗下船隻全部用來移民外,還大量僱傭北歐地區的船隻。

現在戰爭結束,移民數量也足夠了,而且南德意志的移民潛力也在短時間內被恩斯特消耗一空,只能等過上一段時間才能積攢一波了。

不僅德意志移民人數回落到一個低水平,由於開發的早,遠東和奧匈帝國移民也達到了一個低水平水準。

遠東目前處在一個政治非常穩定的時期,尤其是捻軍被平定之後,北方秩序重新建立。

中原和華北常年的大規模戰亂基本上結束,而且從太平天國開始到捻軍起義,從南到北許多地區被打的十室九空,現在清國的統治者要重新開始恢復地方生產了,需要大量人口。

加之東非移民條件一直比較高,光是一個身體健康就篩選掉了大批鄉村的煙鬼和染病人員。

體質太弱,在大海上基本十死九生,而且遠東的移民條件肯定比歐洲移民要差。

畢竟歐洲移民未來回去省親,要是吐槽到東非的船上條件太差,豈不是會嚇退一批人。

至於遠東移民,那是沒有資格挑三揀四的,尤其是乘坐荷蘭船隻的移民,基本上都是人貨混裝,棲身條件更差,都快趕上黑奴待遇了。

好在東非是按照存活率給錢,所以荷蘭船東做的還不太過。

衆多移民裡只有巴拉圭和中東地區的移民維持穩定。

巴拉圭戰爭還在繼續,而且聯軍距離勝利越來越近,黑興根財團的工作人員就跟着戰線的推進,慢慢將拉人的業務向巴拉圭內陸蔓延。

中東地區的移民都是女性,桑給巴爾商人的生意越來越大,現在不僅和東非交易奴隸,而且從黑興根財團手中接手了產品的推銷工作。

大量商品和菸草,進入中東,而桑給巴爾商人只需要支付東非殖民地婦女。

這就是人口買賣,但是桑給巴爾蘇丹國樂在其中,現在中東移民的來源不僅限於奧斯曼帝國境內的亞美尼亞人,他們最遠甚至和沙俄接上了頭,業務範圍直達沙俄的中亞地區。

而以沙俄貴族的節操,自然是沒有節操,黑興根財團的產品在沙俄屬於硬通貨。

而中亞的沙俄官員肯定比不上歐洲的老爺們,其條件也就比西伯利亞那個流放地區強上一些。

所以中亞的沙俄官員想多撈着油水都比較困難,現在只需要用突厥婦女,就可以換到商品。

這對於沙俄官員來說就是無本買賣,所以本來還比較穩定的中亞地區最近馬匪橫行,專門搶劫財富和婦女。

……

移民減少,恩斯特順手就把更多的遠洋運力投入到商品運輸上來,前幾個月的戰爭,爲了儘快填補新佔領區的空白,黑興根財團屬於超負荷移民,瞬間花了大筆錢財。

現在整個東非人口移民突破百萬,恩斯特就不急於移民了,移民人數每個月恢復正常水準即可。

現在恩斯特正真關心的是減少殖民地的建設成本,實現水泥,鐵器,食品加工……在東非的落地。

長期以來,東非的水泥等現代工業材料,嚴重依賴進口,而這些工業材料的原料在東非一點也不少,完全可以自己生產,而東非缺的只是工廠等設施。

歐洲最早進行水泥工業化生產的國家是英國,時間是1824年,然後水泥廠就在整個歐洲遍地開花。

水泥本來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當然這個高科技是相對於歐美國家來說的,歐美以外的國家還需要大量進口。

搞到水泥的生產設備對於黑興根財團來說並不困難(亞洲第一家水泥廠源於日本在1871年建設),隨便在德意志地區收購一家小水泥廠就能解決。

德意志地區邦國那麼多,每個邦國都有些產業,所以恩斯特想搞到一些技術和工廠十分簡單。

說幹就幹,很快黑興根財團就在漢堡收購了一家經營不善的水泥廠,恩斯特自然不打算在德意志搞水泥生產,現在德意志的水泥行業已經非常捲了,利潤不算太高,而且黑興根財團在歐洲沒有什麼大型礦產來支撐這些傳統工業。

並且,傳統工業的巨頭,那都不是恩斯特能碰瓷的,所以黑興根就以輕工業和比較前端的科技領域發家。

目前,德意志許多電力公司和搞科技研發的公司,背後都有黑興根銀行的投資,這些都是未來黑興根財團的奶牛。

收購了水泥廠後,連設備帶人直接從漢堡的港口用自家的船隻輸送到東非去。

二手,虧空導致老闆急於出手,所以價格非常便宜,而水泥廠的員工直接被恩斯特以援建的明義打發到東非去了。

如果讓他們留在東非,這些工人肯定是不幹的,所以恩斯特採用高薪加派遣的方式讓他們去東非指導水泥廠建設。

第一個水泥廠的選址就在達累斯薩拉姆,從漢堡到達累斯薩拉姆一路海運,還是相當便捷的,同時也方便裝運。

接下來,恩斯特打算在東非的幾個重要城市都建起一座水泥廠,第一批入選的是蒙巴薩、多多馬,姆貝亞,基蘇木,鬆蓋阿。

東非的城市,準確來說就是小鎮,人口完全不夠看,而且普通人也完全用不着,傳統方式建築的房子就很好,至少目前夠用。

投資大約五萬英鎊,這筆錢真的是非常少,因爲東非也用不了那麼多,水泥主要用在特殊路段和東非的城市,所以後續幾家水泥廠的規模甚至比不上達累斯薩拉姆的規模。

……

達累斯薩拉姆。

東非第一家水泥廠廠房正在抓緊建設,在機器設備發往東非之前,達累斯薩拉姆的工作人員通過電報就獲得了消息。

這家水泥廠將會成爲當前東非殖民地第一大水泥生產廠,並且維持一段時間。

因爲要抓緊投產,儘可能的滿足東非殖民地的需求,所以規模不能小。

後面再建幾個也是小廠,之所以多建幾個也是爲了縮減運輸成本,如果東非殖民地能解決交通問題,其實建不建當前都沒有太大問題。

而東非最不缺的就是人力,開發肯尼亞北部時,東非殖民地抓捕了大量的部落人口,用來補充勞動力,所以在西北戰場時東非沒有在西北抓捕土著,反而將他們全部驅趕了出去。

(本章完)

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973章 籌備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300章 掠奪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784章 自己人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1章 坦噶港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596章 壓迫感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295章 拒絕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695章 納塔爾第878章 無線電第752章 軟柿子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38章 換血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797章第194章 迎接第367章 鐵甲艦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463章 站隊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77章 “貨物”到港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7章 日常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847章 畜牧業第968章 分歧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862章 後續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88章 衝突升級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349章 犧牲第802章 爭論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287章 西逃第998章 貝拉市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673章 象牙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