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奧匈戰場

卡布里爾談到的最後一點有些出乎庫茵曼的預料,畢竟東非的火炮在戰前來看並不算落後,同時數量也足夠使用,至少對應戰前,東非火炮不遜色於歐美任何大國。

不過轉念一想,又覺得有些道理,庫茵曼說道:“如今歐洲各國的軍工業和重工業全面發力,炮戰確實發展迅速。”

卡布里爾接話道:“不錯,在戰前,各國普遍裝備的一些火炮已經無法滿足戰場需求,越來越多超過兩百毫米的大口徑火炮開始出現在戰場,甚至超過三四百毫米的軌道炮也加入戰場,炮兵在戰爭中的作用明顯。”

軌道炮也可以說是鐵路炮,早在1914年底,法國軍隊就臨時設計了第一批鐵路炮,由安裝在現有的商業鐵路貨車上的過時海防炮和艦炮組成,而作爲盟友的英國也很快跟進,而德國陸軍更多采用的辦法是將現有的,安裝在固定地基炮位上的遠程大炮,改裝成鐵路炮直接從鐵軌上發射。

“所以,重型火炮的作用不容忽視,當然,我們東非肯定沒有條件學習歐洲各國,但也應該有所預備。”卡布里爾說道。

東非陸軍的經費終究是有限的,而大力發展裝甲部隊,航空部隊等新式部隊,對傳統軍隊武器的研發上自然力有不逮。

不過卡布里爾也知道,很多事不可能既要又要,軍隊發展必然要做出一些取捨,就比如歐洲這種規模的戰爭,東非基本很難遇到。

畢竟東非周邊沒有強大的勢力和東非國防軍玩火力對射,歐洲現在是打急眼了,所以不得已而不爲之。

庫茵曼說道:“說的不錯,就單單拿軌道炮在歐洲戰場的應用來說,就未必適合我國國情,畢竟德法兩國的鐵路密度要遠大於我國,他們能夠利用鐵路系統將大口徑的火炮,運抵前線戰場,我們要做到這一步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同時,我國地處非洲,周邊沒有強大的國家,值得我國陸軍如此對待,主要威脅事實上來源於大海之上,所以我國對陸軍的定位顯然不及德國那麼高。”

“反倒是公路運輸大有可爲,汽車,拖拉機都能成爲火炮託運很好的載體,如今這也是歐洲戰場上的一大亮點。”

戰爭爆發後,東非的拖拉機也成了歐洲各國的搶手貨,這也是東非第一次成規模的向歐洲大量出口拖拉機。

一般主要用於火炮的託運,在戰爭之前,歐洲各國火炮主要靠人托馬拽,但是戰爭爆發後,就是合格的牲畜都陷入短缺,所以各國部隊不得不從東非和美國採購馬匹,拖拉機等戰略物資。

而美國拖拉機在性能上遠不及東非,所以不管同盟國還是協約國,都優先以東非拖拉機爲首要採購目標。

可以說歐洲戰場上,甚至成爲了很多東非本土企業較量的“戰場”,你給法國供貨,我賣給德國,你佔領俄國市場,我就選擇奧匈帝國……

除了東非國企以外,很多私營企業也在歐洲戰場上吃的滿嘴流油,雖然東非經濟依舊以國有企業爲主,但是供應鏈同樣對市場開放,很多東非私營企業也開始拿着拼湊出來的“雜牌”銷售到歐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東非放開市場也僅僅幾年時間,國內最基礎的產業鏈大部分都被國有企業所掌控,而很多私人企業還沒有發展起來。

不過有了一戰這個重大機遇,東非私人經濟也能完成初步的原始積累,等到戰爭結束,東非整體經濟都將再登上一個臺階。

當然,這些對於庫茵曼等國防軍人員來說並不算太瞭解,在和卡布里爾說了幾句後,庫茵曼開始對其他人進行問話,而最終結果很是讓庫茵曼感覺滿意。

他對衆人說道:“戰場是最好的老師,它尤其能打破我們的固有認知,畢竟爲了戰爭勝利,敵我雙方都會不擇手段,而任何技術和其他因素的變動,都有可能對戰場造成重大影響。”

“所以這次你們要好好學習和總結兩大軍事集團的各種經驗和數據,回國前,將對戰爭的感悟都一一記錄下來,這就是火種,國防軍未來的火種,照清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道路。”

庫茵曼話音剛落,一枚炮彈再一次在距離衆人不遠的地方墜落,地堡裡再次激起一陣煙塵,不過這次所有人都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在腦海裡回憶剛纔討論的內容。

……

西線戰場如火如荼,而東線戰場就沒有那麼大的陣仗了,對於德國而言,東線是次要戰場,而奧匈帝國和俄國的工業能力又比較有限。

所以在東線戰場上,反而顯得比較平淡,尤其是奧匈帝國和沙俄前線,感覺除了人數多一些以外,並不比二十多年前的南非戰爭要高明多少。

甚至東非的軍事觀察人員認爲,這場戰爭中,俄奧雙方的表現,還不如當年南非戰爭中英國和葡萄牙的表現,雖然當年英葡聯軍最終惜敗,但是表現出來的戰爭情緒絲毫不遜色於東非。

畢竟南非戰爭在東非被宣傳成爲“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但在英國和葡萄牙眼裡完全不是這回事,畢竟戰爭的結果可是葡萄牙失去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而英國則失去奧蘭治河以北。

這倒不是對東非的污衊,畢竟南非戰爭雖然是兩國挑動的,但是在此前東非可是做了不少準備,比如陳兵在葡萄牙殖民地和布爾共和國邊境,時刻透露出一股要吞併整個南部非洲的氣勢,任何國家也不會無動於衷。

甚至可以說,英國和葡萄牙發動戰爭,正中當時東非政府的下懷,提前將安哥拉等地收入囊中,而以當時東非的國力,除非英國拿出現在對待德國的態度,不然最後劇本只能按照東非政府的規劃走。

雙方都將對方視爲“侵略者”,那作戰意志自然十分高漲,其實不是最後英國政府叫停,英軍根本不可能和東非和談。

反觀如今東線戰場,奧匈帝國和俄國兩國士兵的厭戰情緒已經出現苗頭,在僵持在前線後,更是大搖大擺的磨起了洋工。

當然,這也和兩國的工業,後勤等有着極大關係,雖然兩國政府不斷催促,但是也要保證基本的物資供應啊!尤其是前線俄軍,連基本的槍支彈藥都無法保證,拿頭去碰奧匈帝國的槍林彈雨。

而且如今因爲北方德軍的表現過於突出,爲了穩定戰線,俄國軍方不得不將物資優先供應北方戰場,南方俄軍包括一些將領更是心理不平衡,沒有推進的能力和動力。

而奧匈帝國在戰爭開始前就吃了大虧,現在雖然穩定了大局,但是也需要整合戰爭資源的時間,尤其是對軍隊的動員,所以再將俄軍重新推回邊境地帶後,也沒有下一步大動作。

這其中還有塞爾維亞人的影響,雖然波蒂奧雷克因爲戰爭失誤已經被撤職,但是其造成的惡劣影響依舊在延續,奧匈帝國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軍隊和物資,支援塞爾維亞戰場,而塞爾維亞人抵抗的決心顯然超出了奧匈帝國的預期。

加上巴爾幹半島上覆雜的地形,大量奧軍在塞爾維亞戰場上推進緩慢,不過對比前世,奧匈帝國的情況有明顯好上不少。

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564章 貴人第187章 勸說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82章 抉擇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21章 裁軍第65章 電燈第18章 遠洋貿易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711章 歸國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766章 集結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19章 農忙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092章 菜市場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924章 海洋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390章 勸離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141章 學習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82章 近衛師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94章 矛盾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395章 耍無賴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037章 電氣化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224章 收網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86章 咖啡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505章 提速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775章 紹奎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62章 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