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法國前線

東非運河工程的精髓就在於對黑人“勞工”的應用,當然,在弗朗茨四世這個外國人面前,肯定沒有東非人會提到這一點。

而且,弗朗茨四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東非這個由殖民地發展而來的國家少了些什麼,不錯,就是黑人。

在東非這樣一個非洲大國中,黑人幾乎全體失去蹤跡,而弗朗茨四世因爲身在此山中,反而沒有留意到這一點。

至少在現在東非大部分區域,黑人已經成爲難得一見的種族和人羣,即便“倖存”下來的黑人勞工,也被東非政府編製成爲各種勞工團體,集中在東非各地修建大型工程。

目前,百分之八十的黑人倖存者,都被東非政府投入到運河工程之中,除非到正在建設的運河工地,否則很難見到,而這種運河工地一般又處在荒郊野外,東非人自己都難得一見,更何況大部分外國人主要扎堆在東非的城市中。

……

時間轉眼來到1915年。

歐洲戰場上的硝煙並沒有消散,反而愈演愈烈,在西線戰場,從去年九月份開始的馬恩河會戰開始變得越發血腥。

“德國的進攻,已經事實上被遏制住,但是,英法損失也相當慘重,如果在接下來德國強大的火力支援下,頂不住,那法國將會遭受滅頂之災。”東非軍事觀摩團代表羅爾瓦德踩在被炮火燒的焦黑的泥土上說道。

東非陸軍上校卡布里爾也表示贊同:“目前來看,之前英法雖然成功使得德國的速勝計劃失敗,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大局已定,反而將戰爭推進到更加艱難的國力消耗階段,接下來兩大集團之間,傷亡將徹底變成冰冷的數字。”

羅爾瓦德認同了冰冷數字這個說法,他補充道:“結合之前的各方統計結果,僅去年幾個月時間,雙方的傷亡數字恐怕就超過五十萬,如果戰爭時間緯度繼續拉長,那將是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傷亡,並且波及大量平民,西線戰場已經變成了絞肉機。”

實際上僅馬恩河會戰,在去年雙方損失兵力就超過五十萬,這還不包括西線其他戰場,羅爾瓦德終究是太過保守,當然,損失兵力中大半都是傷員,如果僅僅是陣亡數字,那就太過恐怖了。

傷員中絕大部分只是暫時失去戰鬥力,等後方休養一段時間後,依舊要再次端起武器直到戰死。

而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東非光是看着對兩大軍事集團的藥品出口,就賺的盆滿鉢滿,但是有效藥品增多,傷員恢復快,這又進一步加強了戰爭的烈度。

對於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商品貿易中,東非生產的藥物已經變成了必需品,因爲只有東非的醫藥產業產能,可以同時滿足兩大軍事集團的訂單。

醫藥產業是東非三五計劃中關於國防工業的重要內容,實際上就是打着發展國防工業的名義,對醫藥產業進行大肆擴充。

畢竟,當時的東非國內市場完全不需要如此大規模的醫藥產業產能來滿足本國需要,這完全就是爲了大型戰爭準備的。

雖然恩斯特並不能預知戰爭的準確爆發時間,但是他深信歐戰無法避免,畢竟矛盾無法消除,而歐洲各國之間對戰爭也毫無敬畏之心,所以提前準備總不會出錯。

在羅爾瓦德和卡布里爾等人對西線局勢進行分析的時候,只聽見一聲巨大的爆響在距離東非觀摩團不足一千米的地方突然來襲。

“德國的炮兵又開始了,趕快撤退到掩體裡!”卡布里爾對着衆人大聲呼喊道。

不錯,這一支東非軍事觀摩團現在正處於英法聯軍一方,戰爭開始後,東非向多個國家派出了類似非軍事組織,其中法國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法國前線軍隊對這幫操着一口流利德語的第三方國家中立人員並不歡迎,但是還要爲東非人提供庇護。

一名法國士兵,跑到觀摩團面前,用夾雜着法語詞彙的德語說道:“諸位,德國又發起新的攻勢了,請趕快撤退到後方。”

“麻煩你了,布魯諾!”卡布里爾說道。

雖然很多法國人對東非人態度不好,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爲東非德意志人的身份,就對東非軍事觀摩團的人員區別對待。

所以東非軍事觀摩團成員對法國政府安排的服務和安保人員還是十分客氣的,至於他們對德意志人的厭惡,東非軍事觀摩團成員並不放在心上。

畢竟前線和法國交戰的確實是德意志人,雖然不是東非公民,但是誰讓雙方是一個民族呢!所以對於法國官兵的心態,東非人員完全理解。

一行人狼狽的撤退到後方的一處地堡裡,因爲臨近前線的原因,這裡的環境自然好不了多少,但是總比擠在前線塹壕中法國官兵待遇要好的多。

幽暗的燈光因爲炮彈爆炸帶來的震動在地堡裡晃動,桌子,牀鋪上佈滿了灰塵,牆壁上張貼着各種軍事地圖和標籤。

這就是東非軍事觀摩團的居住環境,從前方匆忙的逃回地堡中,整個地堡裡顯得更加匆亂。

庫茵曼少將則一臉淡定的坐在桌子前,對他們訓斥道:“看看你們現在都是什麼樣子,這又不是最前線,一個個驚慌失措的,都給我站好嘍!”

面對庫茵曼少將,沒有人敢扎刺,畢竟庫茵曼少將是經歷過南非戰爭的老人,雖然不到五十歲,但曾經也在南非戰場上真刀真槍和英葡聯軍較量過。

“我在你們這個年紀,就已經打了不少仗,那個時候軍隊可不是這個樣子,看來是和平了太久,對於軍隊的發展終究不是好事,你們是國防軍的未來,所以不應該畏懼戰爭,如今到了德法戰爭的前線,更應該主動向兩個世界重要的軍事強國學習。”

實際上,南非戰爭也纔過去不到三十年時間,東非軍隊裡還有很多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將,而這次庫茵曼少將就是帶着這羣年輕人來感受真實的戰場環境,避免未來他們真正接手軍隊後,遇到戰爭手忙腳亂。

“兩大軍事集團的戰爭,可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即便是到這裡來觀摩德法兩大世界頂級陸軍的戰爭形態,作戰思維,對你們來說都是未來的寶貴財富,所以要珍惜這個機會,如果想當米蟲,那就給我打申請報告,我可以讓你提前回國。”

自然沒有笨蛋搭話,東非還是比較尚武的,迎來和平也就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父輩們的影響,讓東非的社會風氣還是比較硬朗的。

而且東非陸軍向來以德國爲榜樣,在對士兵的教育上也頗有心得,整個東非國防軍的素質並沒有出現太大規模的下滑,加上老一輩的言傳身教,如果將他們放在如今的西線戰場,表現未必會比德國和法國軍官差。

畢竟,普法戰爭的時間可比南非戰爭早的多,這也就意味着,德國和法國同樣幾十年沒有打過大仗,說誇張一點,那就是德法兩國已經半個世紀沒有打過大仗。

至於殖民地戰爭,肯定不能算在其中,畢竟東非殖民地也不少,所以殖民地戰爭這種小規模戰爭,東非接觸的絲毫不少,甚至遠在德國之上。

而殖民地戰爭對大國戰爭的幫助很有限,就比如德國和英法兩國的戰爭中,英法兩國在海外的機會多得多,還是被德國開戰後打的如此狼狽不堪。

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609章 提升第287章 西逃第6章 戰爭臨近第968章 分歧第128章 打探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67章 大臣路線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49章 戰敗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38章 開墾第1189章 邀請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606章 後悔第811章 送行第633章 “故”人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803章 威脅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239章 兵變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18章 良知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904章 卡賓達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58章 巴拉圭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290章 長絨棉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114章 抉擇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299章 預判第261章 威脅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961章 危與機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904章 卡賓達第184章 談判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801章 恭賀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18章 遠洋貿易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1303章 撤資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830章 蓄水池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