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皇室商討

萊茵市。

手裡拿着斐迪南的遇刺報告,恩斯特內心十分激動,恩斯特的這份報告是從薩拉熱窩直接發到東非的,甚至比維也納獲得消息的時間還要早一點。

從斐迪南準備到薩拉熱窩地區之前,東非情報部門就已經開始了活動,甚至黑手組織的計劃內容都在東非情報部門掌控之內。

也就是說,如果東非想要阻止這件事的發生,那完全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避免斐迪南遇刺這件事的發生,比如事先通知哈布斯堡皇室,亦或者直接幹掉本次執行任務的黑手組織成員等等。

當然,既然東非政府什麼都沒做,那也從側面說明了斐迪南遇刺對東非是有利的,所以東非選擇了袖手旁觀。

如果是魯道夫皇儲閒着沒事跑到薩拉熱窩,恩斯特或許還有可能看在兄弟情分上幫一手,至於斐迪南這個弗朗茨的侄子,恩斯特只能說不熟。

除了希望歐洲爆發全面戰爭這個考慮以外,東非也不好直接向哈布斯堡泄露消息,畢竟這麼做就等於承認東非在奧匈帝國境內進行間諜活動,容易引起奧匈帝國方面心理上的不適。

不過恩斯特對斐迪南的態度不等於妻子卡琳娜皇后的態度,對於自己叔父的兒子遇難,卡琳娜還是比較傷心的。

“可憐的小弗朗茨,恩斯特現在他情況怎麼樣了?”卡琳娜有些傷心的問道。

斐迪南大公也就是弗蘭茨·斐迪南大公(遇刺的斐迪南大公),所以卡琳娜這麼稱呼自己的堂弟,畢竟自己的父親也是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

恩斯特雖然心中對斐迪南遇刺是高興的,但是也要照顧妻子的情緒,所以壓制住自己的表情,不動聲色的回答道:“已經送到醫院搶救,聽說沒有致命傷,但是可能對肺部造成一些影響。”

“天哪!斐迪南本來肺就不好,這會不會對他的健康造成更惡劣的影響。”卡琳娜說道。

斐迪南的肺部有先天性疾病,應該是遺傳自其母親,所以他很難忍受奧匈帝國的冬天,曾經到埃及過冬,這次遇刺子彈對肺部造成了傷害,也算雪上加霜了。

恩斯特安慰道:“親愛的,小弗朗茨是幸運的,至少他沒有因此丟掉性命,以後只要好好休養,總歸會好起來的。”

恩斯特的岳父,東非的斐迪南大公也對女兒說道:“恩斯特說的不錯,這次殺手距離小弗朗茨只有幾米的距離,這個距離沒有被手槍擊斃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奧匈帝國的斐迪南大公是東非斐迪南大公的侄子,他和弗朗茨皇帝共同弟弟卡爾大公的兒子,所以恩斯特岳父對於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還是比較關心的。

如今恩斯特岳父身體依舊健康,這也符合常理,畢竟他哥哥弗朗茨皇帝前世可是一直活到一戰將要結束,而東非斐迪南大公如今無事一身輕,提前進入養老生活,可能未來比他哥哥還要長壽,在恩斯特看來,活到九十歲不成問題,畢竟弗朗茨皇帝每天處理那麼多政務還堅持到了八十六歲,恩斯特自問做不到弗朗茨那種程度。

東非的斐迪南大公對恩斯特問道:“消息準確麼?畢竟這麼短的時間,可能會存在變數。”

恩斯特點點頭道:“應該是準確的,晚一點可以向維也納確認一下,除了那一處槍傷以外,其他子彈都被車體擋住了,所以不擊中致命位置肯定不會有大礙。”

恩斯特也不能十拿九穩,畢竟醫院不是什麼好打探消息的地方,尤其是斐迪南出事後,安保措施嚴格起來,東非情報人員能獲取大致情況就已經不錯了。

而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在初步確認侄子的安全後,又開始擔心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關係,對於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而言奧匈帝國畢竟是自己的母國,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根基,所以奧匈帝國在其心中的地位僅次於東非。

至於墨西哥這個曾經和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關係匪淺的國家,早就沒有任何關係了。

“這次塞爾維亞人的行動,很有可能引發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緊張關係,對於這一點,恩斯特你怎麼看?”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問道。

還能怎麼看,自然是希望兩國大打出手,最好把整個歐洲都牽扯進來,當然,恩斯特肯定不能把心裡話說出來。

“我的看法是這次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很難緩和了,當然,我本人並不希望奧匈帝國這個時候和塞爾維亞開戰,因爲在我看來,奧匈帝國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恩斯特依據前世奧匈帝國的糟糕表現,實事求是的說道。

單從軍費角度來考慮,前世奧匈帝國表現就十分低能,戰前奧匈帝國的軍費差不多是四億多德國馬克,而開戰後奧匈帝國的軍費只翻了一倍,達到八億多德國馬克。

而德國開戰前軍費是八億多馬克,開戰後軍費暴漲到三十二億馬克,幾乎是戰前的四倍,法國則由戰前的八億多馬克增加到十五億馬克左右。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戰前奧匈帝國的軍事開支遠低於其他幾個列強國家,也就比西班牙和日本高,所以理論上來說,開戰後奧匈帝國爲了彌補之前的準備不足,應該大幅度提升本國軍事開支,但事實是開戰後,奧匈帝國軍費也僅達到其他大國戰前標準。

以這個態度參加一戰,奧匈帝國怎麼可能不拖德國的後腿,也難怪連小小的塞爾維亞都搞不定。

恩斯特接着說道:“奧匈帝國之前在軍事支出上就並不積極,在歐洲大國裡,軍費僅高於西班牙,並且奧匈帝國承平日久,軍隊戰鬥力也很值得懷疑,反觀塞爾維亞剛剛經歷過兩次巴爾幹戰爭,有大批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兵,同時其武器也剛剛換裝完畢,甚至比奧匈帝國內部一些軍隊都要精良,如果奧匈帝國不重視這個對手很容易在巴爾幹半島上吃大虧。”

對於恩斯特將奧匈帝國說的如此不堪,岳父還是有些不服氣的,他說道:“塞爾維亞終究是一個小國,而且剛剛經歷過戰爭,經濟上恐怕很難和支持和奧匈帝國這種大國進行新的戰爭,而且奧匈帝國的軍事人才也不算少,就算前期遇到一些挫折,也能憑藉雄厚的國力拖垮塞爾維亞這個小國吧?”

兩國的差距是肉眼可見的,奧匈帝國人口五千多萬,而塞爾維亞就算加上支持它的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等南斯拉夫人,人口也就五百萬人,還不到奧匈帝國的十分之一。

這還是樂觀估計,畢竟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在奧匈帝國統治下,很多人恐怕不願意和奧匈帝國爲敵。

而這僅僅是人口上的差距,奧匈帝國其他層面的數據,更是可以把塞爾維亞甩的連影子都看不到。

就比如軍工業,如果沒有外部支持的情況下,塞爾維亞根本沒有能力組織起來軍隊同奧匈帝國抗爭,畢竟塞爾維亞的軍事工業幾乎爲零,其支柱產業以農業爲主。

就比如波斯尼亞總督波蒂奧雷克就曾經調侃過塞爾維亞是“養豬人”,因爲養豬業是塞爾維亞的支柱產業,之前還因爲經濟危機,塞爾維亞養豬業受到重創。

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676章 摩托第803章 威脅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17章 過剩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98章 新年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81章 捷徑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850章 移民第446章 災情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099章 鋼鐵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385章 煽動第953章 新家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714章 伊林加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640章 工地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83章 到達第390章 勸離第453章 借款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992章 入籍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780章 追蹤第545章 孤兒第394章 硬氣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還在審覈……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449章 野心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343章 屯田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102章 備戰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520章 發電廠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248章 普吉島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735章 廓爾喀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560章 記者會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492章 靜坐戰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833章 拖拉機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