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巴拉圭

第958章 巴拉圭

1899年。

巴拉圭,亞松森。

在經歷過巴拉圭戰爭之後,如今巴拉圭已經完全恢復了元氣,人口在八十年代就恢復了戰前水平。

唯一可惜的地方在於,巴拉圭戰爭之後,巴拉圭距離出海口更遠了,不過通過巴拉那河及其支流巴拉圭河兩條優良水道,巴拉圭的內外貿易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在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的分叉口,東非的巴拉圭貿易商業船隊正在進行分流。

“亞倫格林號和歐維姆號,巴拉金馬號的目的地是東方市,而我們向西北方向進入巴拉圭河,然後抵達巴拉圭首都亞松森。”科裡德船長對着見習船員們說道。

“在東非和巴拉圭貿易中,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市,和巴拉圭第二大城市東方市,是我們的主要目的地,以後你們跑船大概率也就是在這兩個城市和東非之間徘徊。”

“船長,東方市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麼?”有人問道,主要是東非也有一個東方市在印度洋的奔巴島上。

科裡德船長解釋道:“巴拉圭的東方市在巴拉那河畔,用當地語言則應該稱爲埃斯特城,不過埃斯特城的意思就是東方市,至於我們國內的東方市在印度洋,兩者概念完全不同,巴拉圭作爲小國,人口少,經濟體量也不大,所以我們和巴拉圭的貿易,主要通過亞松森和東方市這兩座規模勉強及格的城市來進行。”

雖然巴拉圭經濟和人口已經從戰爭陰影中走出來,但改變不了巴拉圭寡國小民的實際國情,而今巴拉圭人口也就七十多萬,其中只有亞松森和東方市人口在五萬以上。

“亞松森市是巴拉圭首都,而且河對岸就是阿根廷,所以亞松森實際上是東非和巴拉圭,阿根廷兩國的重要貿易節點城市。”

實際上亞松森原本和阿根廷是不隔河相望的,但是巴拉圭戰爭之後,巴拉圭河南岸被割讓給阿根廷,河對岸其實就是原巴拉圭領土。

不過在巴拉圭戰爭之後,當時巴拉圭人口基本也快被霍霍光了,所以被割讓領土上基本也沒有多少曾經的巴拉圭人,現在巴拉圭全國人口主要是意大利裔,印第安人,巴拉圭人三大族羣混居。

科裡德船長接着說道:“而與之相比,東方市就更不得了了,東方市位於巴拉那河和伊瓜蘇河交匯處,旁邊是阿根廷和巴西,三國被巴拉那河和伊瓜蘇河分割,這樣的地理位置註定東方市商業貿易比較繁榮。東方市對岸分別是巴西的伊瓜蘇瀑布城和阿根廷的伊瓜蘇港。”

所以東非只要把商品運輸到巴拉圭的東方市,那就有機會將這些商品接着向巴西和阿根廷銷售,當然,這基本上是巴拉圭人的活。

巴拉圭人充當二道販子角色,也賺了不少錢,這也是亞松森和東方市兩地經濟迅速恢復並且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巴拉圭是東非和南美洲貿易最早的窗口,爲東非商品出口做出了不小貢獻,也是兩國友誼的見證。”科裡德船長用着頗爲自豪的語氣說道。

在說話間,科裡德船長所在的船隊已經完成了分流,而科裡德船長所在的卡關號也和其餘三艘船駛入巴拉圭河,從這裡開始,也意味着船隊正式進入巴拉圭和阿根廷的國界線,

當然,船隊並沒有直接抵達亞松森,而是在阿根廷的福莫薩港停下,福莫薩港是原巴拉圭領土,由阿根廷人在1879年建立。

而東非的商船是福莫薩地區阿根廷主要進口商品來源之一,而東非巴拉圭貿易商業船隊只在這裡留下了一艘商船。

畢竟福莫薩在阿根廷也只是一座邊境小城,購買力和巴拉圭首都亞松森相比完全無法相比,而且他們的商品也不好變現。

阿根廷和巴拉圭的主要出口商品是牛肉和小麥等農產品,而東非本身就是農牧業大國,所以東非在區域內的貿易活躍度並不算太高。

不過因爲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巴拉圭和阿根廷的牛肉和小麥品質比東非高,這種情況下,東非對其農產品還是有一定需求的。

東非商業船隊將當地的牛肉等農產品,一方面直接向歐洲出口,亦或者運回本土,從而賺取微薄的利潤。

很快,東非巴拉圭商業船隊抵達亞松森市,隨着東非商船進入港口,很多巴拉圭商人早就駐足等待。

東非向巴拉圭輸入的主要商品以紡織,電力設備,汽車爲主,當然後兩者銷量不算太突出,這個時候汽車屬於奢侈品,而寡國小民的巴拉圭只有極少數上層人口才能咬咬牙消費,至於電力設備銷量也好不了多少,畢竟歐美和東非電力普及之路都任長道遠,像巴拉圭這種南美邊緣國家更不用提了。

當然,巴拉圭的市場在小也是塊肉,當年洛佩斯時期,巴拉圭就已經鋪設了電報,修建了鐵路,所以當地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只不過巴拉圭戰爭打斷了巴拉圭的發展之路,其中包括方面南美最“發達”的工業,而在此後,東非和奧匈帝國就擠入了巴拉圭市場。

如今巴拉圭百分之四十的電力設備來自於東非,排在第二的則是法國,最後是奧匈帝國。

在巴拉圭戰爭之前,巴拉圭最大貿易伙伴就是法國,洛佩斯就是從法國畢業,並且以拿破崙爲自己的偶像,而洛佩斯死後,巴拉圭政府的政策依然也發生變動,這讓東非獲取了入場券。

但是當初和巴拉圭做生意的還不是東非,而是黑興根財團,當初東非還沒有這種能力。

而後來,東非經濟和工業實力增強後纔開始藉助黑興根財團的貿易渠道,一步步積累和巴拉圭的貿易規模。

進入九十年代後,隨着東非工業的飛速發展,如今東非工業產品在巴拉圭即便不降價出售,也能和其他國家競爭,其中電力設備和汽車更是巴拉圭的優先選項,在這兩個領域東非製造屬於高端產品,在全球市場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當然,在19世紀,即便再差的國家,努力發展工業也是不缺市場的,19世紀的工業生產能力有限,對工業品的需求十分旺盛。

而巴拉圭雖然國家小,人口少,但是人均消費能力強,在巴拉圭戰爭以後,爲了快速恢復國家經濟和人口,巴拉圭經濟政策寬鬆,原本社會階層也因爲戰爭原因被打破,所以普通人機會多,即便只發展農業,收入也比較可觀。

加上意大利移民增加,爲巴拉圭提供了豐富的工商業人口,這使得巴拉圭如今經濟發展相對不錯,在工農業領域甚至比戰前更上一層樓。

畢竟當年逃亡巴拉圭的很多意大利移民都來自意大利地區比較發達的威尼斯,而威尼斯本身就是一座工商業氛圍濃厚的區域。

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681章 金沙薩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276章 “老朋友”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276章 “老朋友”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66章 《東桑條約》第552章 過往第424章 奔逃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013章 站隊第539章 鄰居論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89章 易手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318章 朱壩鎮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379章 黃金葉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469章 鯨灣港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572章 停火線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037章 電氣化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99章 討論第545章 孤兒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332章 稻種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4章 一日政治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280章 達沃市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525章 血清第556章 氣吐血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976章 開始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75章 出手第953章 新家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992章 入籍第387章 初交手第1302章 巴庫第749章 南下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65章 高原省第847章 畜牧業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230章第727章 艦隊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326章 野望第1012章 萌芽第742章 大捷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36章 道路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431章 居所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570章 投降!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11章 打入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