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海洋

第924章 海洋

東非在棉蘭老島的舉動,表明了東非對海洋探索的決心,相對應的,在1897年,東非新成立了27家大型船舶修造企業,隨着領土的擴張,東非可用港口數目也大量增加,這些港口有本土的,也有海外殖民地的,本土主要以南部和西部爲主。

同時領土擴張,順帶着東非內河航運里程的擴張,內陸水運港口也迅速增長,尤其是在東非野心勃勃的“東非大運河”計劃下,內陸航運業前景更加寬廣。

同時,蘭芳海外省,南琉球羣島,北夏威夷王國,巴拉巴克島,棉蘭老島等海外領土也爲東非遠洋戰略提供了大批優良港口。

其中巴拉巴克島隨着東非併入棉蘭老島,其重要作用也得到體現,其銜接棉蘭老島殖民地和蘭芳海外省的聯繫。

“目前我國本土已經確定,並且投入建設的重點港口一共是25座,集中分佈在東部,西部港口偏少,但是每個已經開發的港口自身條件不錯,這25座港口所在的城市基本對應了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區域。”恩斯特對着政府人員說道。

東非的海岸線雖然比較平直,缺乏優良海港,但是東非當前已經建設並開發利用的海港數目也超過四十多個,這四十多個港口基本承擔着東非的全國對外貿易,而其中比較重要的25座,也就是東非最重視的。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內陸水運港口,東非的內河港口數量已經突破兩百多,兩者之間的差異顯著,而且隨着內陸經濟發展,這個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光是大湖區就有港口超過六十多座,主要分佈在大湖(維多利亞湖)以及注入大湖的河流沿岸。

其次則是馬拉維湖流域和索倫湖(坦噶尼喀湖),這三個地區是東非內河航運業最發達的區域,加在一起佔了東非內河航運的百分之五十多。

當然,內河港口數量雖然遠超海港,但是兩者之間的價值顯然是不對等的,甚至毫不誇張的說一個對外聯絡海港的重要性比十個內河港口都重要。

“目前來說,我國對海洋的開發和利用,明顯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不說和那些領土大國相比,就是德國的海港數量也要超過我國,雖然其海運港口主要以波羅的海的中小型港口爲主。”

德國海運港口集中在北部,包括前世波蘭和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所以德國海運港口數量並不少,只不過大多數被限制在波羅的海之內,和平時期發展經濟沒有大礙,但是戰爭時期,其海軍基本不可能取得太大成績。

同樣的國家還有沙俄,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可不像前世,如今坐擁威尼斯,的裡雅斯特等亞得里亞海沿岸,但是同樣是亞得里亞海限制了其海軍的發揮。

沙俄就更不用說了,波羅的海和黑海是其經濟主要海域,這兩個海域都被限制住,而太平洋和北冰洋雖然有出海港,但是兩地都不是適宜經濟活動的區域,其中摩爾曼斯克號稱終年不凍港,但也不是俄羅斯經濟較活躍的地區,其和海參崴一樣,軍事用途更加突出。

當然,除開這三個倒黴蛋,其他世界大國的海運條件,至少從海港數量上來說,也只有巴西和遠東帝國不如東非。

遠東帝國主要是開海時間太短,而且即便是在列強的堅船利炮威脅下,才放開部分地區作爲通商口岸,而巴西就完全是經濟發展太差,且區域發展不均衡導致的。

從這一點來說,東非海港數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對有限的海港數量,加上東非日益頻繁的海外貿易,東非政府對手上可用港口的重視程度自然是空前的。

“面對日益激烈的海洋競爭,東非不能只開發內陸,而不重視港口建設,除開一些特殊用途港口,商業港口數量至少應該突破百座以上,這樣才能更好的帶動沿海經濟發展和疏解現有港口的壓力。”

特殊用途的港口,主要指軍港,在這方面,東非對海軍是相當照顧的,在各個主要海域基本預留出最好的港區作爲海軍基地使用。

而海港數量突破百座這個目標,就有些難度了,但也不是不能實現,因爲東非還有有大量未開發利用的海灣,尤其是東部的莫桑比克區域。

前世這些非洲國家海港少,主要還是經濟實力不夠,沒有能力對這些海灣或者河流出海口進行開發利用。

當然,本國對外貿易不活躍也是重要因素,前世非洲各國的經濟水平,現有港口完全夠用,所以當地政府對新建港口並不熱衷,亦或者因爲學識,戰爭等原因有心無力。

最典型的就是東方大國幫助這些非洲國家建設港口和公路等基礎設施,如果不是新興勢力的崛起,恐怕非洲連一點機會都爭取不到。

而東非治下,自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東非本身就是本時代的“基建狂魔”之一,所以對於海港的建設,東非政府是比較用心的。

“除了本土的海航建設以外,殖民地港口的建設也應該有所突破,其中坤甸,三寶顏和達沃這三地是重點。”

至於其他殖民地,主要還是體現在戰略價值上,經濟價值難以和以上三座港口形成競爭力,蘭芳海外省雖然資源差了一些,但是面積也不算小,而棉蘭老島除了氣候和人口以外,基本沒有短板。

其他的,如南琉球羣島,北夏威夷王國等等,都面積太小,南琉球羣島的部分島嶼甚至水源都是問題,也就這些殖民地也就作爲海軍基地勉強夠用,至於經濟前景則沒有太大潛力。

而阿拉斯加殖民地卻是一個意外,雖然面積,資源,人口都不算少,但是東非現在沒有開發阿拉斯加的實力,畢竟辛辛苦苦大力開發,結果被周邊勢力摘了桃子那就虧大了。

阿拉斯加周邊可謂羣狼環伺,加拿大,美國,沙俄,日本都是有這個實力的,同樣的,南琉球羣島和北夏威夷王國也有這樣的可能性,所以對於這三個區域,東非政府的主要策略還是穩定爲主,只要能保證當地統治的安穩,等到未來,纔有長期開發的可能。

“當然,港口建設相當於築路,沒有車輛那也是不行的,而我國的造船業和世界其他大國相比,差之甚遠,所以大力推動造船業發展,是未來十到二十年時間裡,政府和企業的重要任務之一。”

“造船業是主要的全世界的重工業部門之一,涉及冶金,機械,電氣,化學等各個領域,能有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所以對造船業的投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相關人員的培養是一個長週期過程。”

對於恩斯特所言,東非政府的很多官員也很清楚,造船業發展離不開人員和技術上的支持,畢竟其工程量巨大,工序複雜,投資大且注重體系。

造船業是大航海時代以來,名副其實的工業明珠,而東非想同其他國家在海洋方面競爭,自然離不開本土造船業的大發展。

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822章 卡賓達第714章 伊林加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03章 “大殺器”第732章 雙輸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59章 誣陷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7章 擴大生產第511章 輸血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467章 觀察第608章 會面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254章 錫礦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7章 日常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961章 危與機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789章 態度第606章 後悔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69章 籌碼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357章 索加第658章 方針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385章 煽動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740章 古戰法第6章 戰爭臨近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680章 緩衝區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444章 到家第220章第998章 貝拉市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還在審覈……第840章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章 普奧聯動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304章 調停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008章 分析第1113章 大借款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344章 輿論戰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258章 夜襲第195章 拜訪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87章 西北之亂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371章 生意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84章 談判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55章 到東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