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

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

法國政府的選擇很理性,而東非方面也不遑多讓,馬斯爾斯中尉把消息上報給了上級,而東非距離馬達加斯加島本來就近,所以東非政府比法國政府更早獲得兩國邊境摩擦的消息。

“這一天我們早就有所預見,畢竟馬達加斯加島問題早在上個世紀就埋下伏筆,只不過所有人都沒想過最終會是東非和法國在該區域有分歧。”東非外交大臣赫爾曼說道。

這是廢話,東非在19世紀中後期才登上歷史舞臺,而法國早在18世紀末就對馬達加斯加島有了殖民活動,原本就沒有東非的戲份,只不過東非的橫空出世打亂了原本的英法博弈,現在英國人對馬達加斯加島的重視程度甚至比不上前世。

這也好理解,南非戰爭實際上取代了前世的布爾戰爭,代表着英國全球霸權出現衰落的萌芽,所以這個時候英國是不想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再來一次的。

當然,法國畢竟沒有和東非交過手,所以東非心裡也沒有譜,這不意味着東非沒有在本土戰勝法國的信心,在東非眼中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東非領土也是本土的一部分。

“能談則談,不能談就打,我們和法國之間沒有根本性利益衝突,所以在這件事上先以談判開始,可以向法國政府適當釋放善意。”恩斯特說道。

恩斯特對伊默里納王國沒有太大興趣,就和對阿比西尼亞帝國一樣,畢竟這兩個國家在非洲少有的有自己獨立意識形態的國家,未來法國也佔不住這個地方。

於是,法國政府和東非政府兩國在馬達加斯加島領土主權問題都傾向於談判解決,這奠定了兩國瓜分馬達加斯加島的基礎。

1896年6月,由東非政府主動提出,且法國政府積極迴應,東非和法國兩國政府在巴黎進行了談判,經過一番討論,最終兩國決定根據事實佔領地區爲界,制訂了兩國邊界。

畢竟原本兩國交界地帶的歷史地理界限本來就是模糊的,畢竟大家領土和殖民地怎麼來的,就是一筆糊塗賬,總不可能真按照原土著的標準來。

所以直接以兩國實際佔領區作爲參考最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當然,在一些細枝末節上,兩國政府都表現了一定的“寬容”態度。

於是在一片和諧中,1896年8月,東,法兩國政府正式簽訂了《東,法領土確認協議》,該協議明晰了兩國接壤地區,即馬達加斯加島,加蓬,法屬索馬里蘭三地同東非的固定邊界線,和平解決了兩國的領土爭端,大家都認爲這次協議是公共平等的。

這也讓希望東非和法國發生衝突的某些域外國家感到失望,其中包括英國,葡萄牙和德國。

英,葡是當初上次吃了大虧,而德國則是不希望法國過的太順,同時不希望東非和法國走的太近。

當然,對於第三方國家的態度,東非和法國自然不會受到干擾,兩國都是大國,雖然法國比東非強一個檔次,但是在非洲東非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而法國在非洲也存在大量利益,所以兩國相互尊重,協作的基礎就有了。

而《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簽訂對東非來說也是一件意義重大的歷史性事件。

“在該協議簽訂以後,東非本土同周邊國家,地區,勢力,包括阿比西尼亞帝國,埃及,錫格馬林根,德國(喀麥隆殖民地),比利時的邊界基本得到確認落實。”

實際上還有英國,不過英國是唯一同東非通過戰爭確認各自勢力範圍的,兩國並沒有相關的正式協議或者條約。

這其實也是英國耍的小心思,英國最喜歡的就是搞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來確保地區之間的矛盾。

幸好東非早在英國徹底殖民埃及之前就同埃及政府簽署了相關條約,要不然未來埃及說不定真有理由把“南蘇丹”問題拿出來搗亂。

而且依照東非的體量,除非埃及是隱藏非洲的“瓦坎達”,纔敢同東非這種霸權國家挑釁。

“通過該協議之前,我們東非本土的國土範圍基本確定落實,已經可以針對這次事件來對全國面積進行一次普查。”國家統計局局長格爾斯說道。

以前東非國土面積的具體數值是不穩定的,畢竟東非一直在持續擴張,在南非戰爭以後,1890年估算的東非國土面積是130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一次正好對全國面積重新進行比較精準的測量。

“除此外,我國行政區劃也應該重新進行調整,隨着國土面積穩定,以及東非‘三部’建設而進行的產業轉型,人口遷移活動,使得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奧蘭治等地區已經加速發展起來,爲了方便對區域的治理,對這些未設置明確行政區域的地區,也應該進行行政區劃調整。”

在此前,東非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等地的統治就已經達到五年時間,通過三部建設,到1900年三地應該能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對此恩斯特也是比較認同的,他對着大家說道:“既然這樣,那就開始針對全國的區劃進行新一輪的編訂,我的要求是根據各地的經濟,人口,環境承載力,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綜合因素來實行這一次區劃調整。”

“當然,不僅僅侷限於當前各地的人口和經濟水平,還要着眼於未來,就比如西部,西南非洲和安哥拉地區肯定是不一樣的,安哥拉作爲東非西海岸的重要對外通道,其潛力是不輸於東部沿海的,隨着時間推移,甚至能趕超東部沿海部分區域,所以在本輪區劃調整中,應該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

“其次,對一些原有的不合理的地區區劃,也應該因地制宜做出調整,就比如西大湖省的省會布瓊布拉過於偏遠,且地形原因同省內其他區域交流不便,這一點也應該得到重視。”

布瓊布拉市在西大湖省的東南角,而且西大湖省整體偏向於大湖(維多利亞湖)流域,而布瓊布拉這個省會卻屬於索倫湖(坦噶尼喀湖)流域,而且是索倫湖流域最發達的城市,這屬實有一點彆扭。

所以按照恩斯特的想法,布瓊布拉將在這次區劃調整中不再作爲西大湖省的省會,新的省會將直接在西大湖省東部城市中選擇。

而布瓊布拉則成爲新省份的省會,衆所周知,東非三大湖中,大湖(維多利亞湖)和馬拉維湖受到的偏愛太過顯著,而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則長期被忽視,所以爲了對坦噶尼喀湖進行有效管理和開發,恩斯特有意將在湖區周邊設置一個新省份。

而這個新省份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削弱高原省,畢竟高原省的面積在東部地區中屬於偏大的。

隨着東非政府決定對國土面積重新測量,以及東非想要進行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在1896年到1897年,東非政府對全國進行了新一輪的摸底和考察。

其中重點就是邊境地區,以及安哥拉,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島,奧蘭治等併入東非時間不太久,且沒有設置相關行政區劃的地區。

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850章 移民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0章 多多馬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222章 體面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968章 分歧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797章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560章 記者會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830章 蓄水池第1128章 開端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541章 下次還敢請假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36章 道路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10章 數據第438章 倒計時第572章 停火線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701章 城市化第938章 換血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45章 羅恩羅達第949章 戰敗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326章 野望第417章 炊事車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840章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255章 五五開第1154章 斷案第316章 萊茵盾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117章 輿論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498章 和談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821章 裁軍第594章 矛盾第504章 借人第810章 海岸線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36章 濱海區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62章 激戰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958章 巴拉圭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776章 第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