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帝國大廈

第902章 帝國大廈

在東非全國進行新一輪轟轟烈烈建設的時候,萊茵市這座新規劃城市的發展腳步也沒有落下。

“東非帝國人民大廈,簡稱帝國大廈,佔地規模13萬平方米,參考德,奧等多國議會式建築特點,參考設計,博取百家之長。”

шωш ✿TTKдN ✿C○

帝國大廈,也就是東非國民議會大廈,是萊茵市的重點項目之一,而目前東非是沒有議會存在,畢竟東非還沒有這個需求。

對於這一點,威廉二世都饞哭了,當然,隨着東非國家發展,議會顯然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權力機關。

其實一開始,威廉二世是對議會這個東西是的抱有正面態度的,但是等其徹底掌權後,也就是1892年之後,議會就成了其極其厭惡的制約權力機構。

這一點在其同恩斯特的書信交流中有明顯的體現,對此,恩斯特只能表示,威廉二世是一個直腸子,從來不來虛的,要不然也不至於在國際社會總是得罪人。

但恩斯特倒是態度平淡許多,君主專制肯定不是長久之計,所以這纔有了東非帝國大廈的建設。

而正因爲如此,在萊茵市規劃建設中的東非帝國大廈是萊茵市的重點標誌性建築之一,其建築特點同德,奧兩國高度類似。

不過在具體細節上更加偏向德國議會大廈風格,主要體現莊嚴肅穆的特點,體現東非的大國風範,在這一點上恩斯特認爲英國議會更加突出,但是英國議會建築過於莊嚴肅穆,反而給恩斯特一種陰森的感覺,這很不好。

當然,要說到建築審美,沙皇俄國的冬宮確實更勝一籌,但過於富麗堂皇,反而不爲恩斯特所喜。

當然,冬宮不是議會,同作爲君主專制國家,沙俄和東非當前都是沒有議會的。

歷史上沙皇迫於壓力纔在1906年開啓俄國的第一屆議會,也就是俄國“杜馬”。

帝國大廈前方,是一處寬闊的草坪,這一點就是選擇了德國方案,因爲維也納議會前最顯眼的是雕塑和噴泉。

總結一下,東非的帝國大廈可以看做德國國民議會大廈的升級版,畢竟東非作爲一個人口和國土面積大國,在議會建設上也要比一般國家更加大氣。

早在1890年人口普查中,東非人口就已經超越德國,而未來東非人口增速和規模肯定還在德國之上。

萊茵市的行政區選擇在城市的偏東北部,而不是市中心區域,首先是從環境和風景角度考慮,城市東北部貼近倫塞姆富瓦河,且倫塞姆富瓦河是自北向南流向,所以行政區必然要選擇河流上游區域,這樣既可以保證水源充沛,又可以保證水質純淨。

其次,未來倫塞姆富瓦河修建水庫以後,東部必然形成大型人工湖泊,未來城市發展必然向湖區拓展。

後世城市喜歡修建人工湖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緩解局部城市熱島效應,水的比熱容大,當氣溫較高時,湖水蒸發吸熱,耗掉了一空氣中的一部分熱量,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

且大多數人工湖的共同特點是周邊功能的多元化,商業、商務、酒店、居住、行政、醫療、旅遊、交通……不少人工湖的周邊都有涉及,可以說人工湖或者湖泊周邊的綠地也將這些不同的功能更加柔順地整合了在一起。

優點衆多,所以萊茵市的行政區選址自然要優先佔領城市最優土地資源。

“作爲城市,萊茵市本身有其行政系統,但萊茵市作爲全國行政中心,這樣萊茵市就有兩套行政系統,側重點各不相同,所以未來萊茵市政府和機關,會側重於全國行政區的西南部。”

雖然首都城市定位比較特殊,也改變不了柏林市政府不是德國中央政府這個事實,東非亦是如此,市政府及其相關城市治理機構,首要目的是爲城市服務。

而全國行政中心則是爲全國服務,所以兩者間區別很大,這樣一來,萊茵市市政府機關更靠近城市中心區域,方便爲城市治理和爲周邊市民服務。

“首都的功能除了行政以外,重點突出科教文衛,同時根據王儲的要求在交通和經濟上也比第一鎮市更加側重。”

當然,恩斯特還有一個層面沒有說,那就是首都的旅遊功能,本身一國之都就天然帶有文旅屬性,只不過在當前時代,旅遊業並不受重視罷了,所以萊茵市要提前爲此佈局。

不過這一點,對東非而言比較困難,因爲東非是沒有歷史底蘊的國家。

比如遠東帝國的京師,即便不是全國政治中心,長城,故宮,天壇等等歷史古蹟也能吸引人去觀摩。

即便是歐洲,倫敦,巴黎,維也納,柏林等都有各自特點,反觀美國的華盛頓,巴西的巴西利亞,在前世都不太突出。

這樣一來,東非的萊茵市想要成爲旅遊業熱點區域,未來只能通過“奇觀”等來實現。

這一點巴西利亞就是典型,巴西利亞城市的飛機輪廓在世界上是比較出名的,但是這種輪廓只能從高空俯瞰,即便去了巴西利亞也很難直觀體現,而且巴西利亞的這種城市設計雖然獨樹一幟,但是明顯缺點也不少,尤其是不合理的強制功能分區,導致生活不便。

至於華盛頓,說實話有一點熱度完全是前世美國強大的國力造成的,如果美國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這種加勒比不知名島國,那誰會關注其華盛頓是哪裡!

美國和巴西尚且如此,東非這個才三十多年曆史的國家就更不用說了,當然,非洲土著文明歷史倒是不短,但是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就比較落後了,非洲土著文明更落後,美洲國家還能打印第安文明牌,東非連黑人牌都沒得打。

總不可能將連窩棚都算不上的泥巴樹枝屋,和印第安人的“金字塔”對比,至於東非遺留的阿拉伯建築和遺蹟相當一部分都已經被東非搗毀,也就是桑給巴爾島還有遺存。

除此外,東非最古老的建築就是葡萄牙人留下的了,這些倒是沒必要拆毀,本身還是東非的戰利品。

所以帝國人民大廈的重要性之一,就是能增加萊茵市的一處奇觀,帝國代表了東非君主國的屬性,而人民一詞是恩斯特加上的。

其中代表着東非的野心和國家未來民主化方向,現在東非還是王國,對於這個層級,恩斯特肯定是不滿意的,而且依照東非當前的國力,將王國升級爲帝國的基礎條件也已經滿足,帝國才符合東非的大國地位。

要不然像日本,越南王室那種所謂“稱帝”,反而有種“沐冠而猴”的意味,恩斯特也就是把東非徹底變成世界大國之後,纔有“稱帝”想法。日本和越南那種連區域強權都算不上的國家,就顯得有些可笑。

當然,目前日本通過遠東戰爭的勝利,勉強擠入地區強國行列,但在恩斯特看來一樣是拉低了“皇”這個詞的含金量。

第37章 戰爭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1254章 錫礦第732章 雙輸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766章 集結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200章 分裂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774章 搬遷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802章 爭論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612章 美食節第308章 滲透第258章 夜襲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1053章 波斯灣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0章 農業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570章 投降!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63章 熱心腸第320章 雙標第992章 入籍第1164章 爭議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782章 近衛師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11章 送行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10章 小丑第1372章 平原省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924章 海洋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155章 震怖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45章 羅恩羅達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207章 換牌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012章 萌芽第511章 輸血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802章 爭論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356章 鐵路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647章 準備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54章 發“貨”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825章 不同抉擇